分享

正确看待“三回事”

 雪峰读书 2012-10-28

    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看待工作、困难与名利是其干成事、不怕事、不出事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有把工作当成一回事,才会干成事

  干部是要干事的,只有把工作当成一回事,时刻放在心上,才会用心干事、专心干事,才会干成事。一是把工作当成平台。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无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应该把它当作是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二是把工作当成责任。强烈的责任心是干成事的前提,因为只有责任心强的人才会想干事,才会去干事,最后才能干成事。一个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尽管他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是干不成事的,干成的事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干部,即使能力欠缺一点,只要他好学上进,以勤补拙,也能干成事。作为党的干部,应经常思考“工作为什么、在位干什么、退位留什么”,时刻牢记服务宗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官当成做事,把行权当成履责,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谋划工作,用心干事,狠抓落实,力争干一事成一事。三是把工作当成享受。把工作当成负担的人,肯定会活得很累、很辛苦;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则会过得很充实、很快乐。因为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不会斤斤计较工作的轻重难易、个人的荣辱得失,只会把一门心思放在工作上,享受工作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并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二、只有把困难不当一回事,才会不怕事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工作中难免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呢?一要有良好的心态。一个人如果一遇到困难就畏惧,一碰到挫折就退缩,那么他必将一事无成。雨果说:“上天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敢于正视困难,只有把困难不当一回事,不放在眼里,认为它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才会不怕事,才能把困难踩在脚下。二要有创新的思维。在拥有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必须思考如何积极应对,用创新的思维来破解困难。长时间呆在机关,思想就会慢慢僵化,灵气就会逐渐缺失,在办公室冥思苦想、闭门造车只能是徒劳无功。领导干部必须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走出大楼、走进基层,到基层一线去寻找创新思维的火花和灵感,到人民群众中汲取创新思维的智慧和源泉,通过实地考察、蹲点调研等方式找到破解困难的好点子、好办法。三要有得力的举措。想好了干,定好了办,破解困难、干好工作的关键是要有强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在有了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列出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明确责任人,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大力推进工作,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着力破解难题,以抓住不放、一抓到底的韧劲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把事干好,争创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群众的业绩。

  三、只有把名利当成另外一回事,才会不出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达官贵人为名利所困。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把名利当成另外一回事, 做到不看重、不攀比、不计较名利,才会一心干事、干净干事,才会不出事。一是不看重名利。“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党的干部要以一颗“得之不喜、失之不悲”的平常心看待名利,看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作为党的干部,要经常“照镜子”,坚持“一日三省吾身”,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与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的自觉追求,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二是不攀比名利。客观地说,现在干部的生活环境比过去好多了,物质享受比普通群众好了,想想我们的革命先烈,想想我们的困难群众,干部应该有一种名利上的满足感。“钱多钱少,没完没了,官大官小,都有烦恼。”干部如果在名利上经常盲目地相互攀比,就会永不满足,就会心理失衡,就会产生非分之想,以致做出贪赃枉法之举,等到东窗事发,悔之晚矣。三是不计较名利。对名利斤斤计较的干部,自私狭隘,满脑子是自己的位子和票子,这样的干部迟早要出事。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干部,心胸开阔,想的是如何干事创业,如何为群众干好事、解难事,经得起诱惑与考验,守得住原则和底线,这种扎实干事、干净干事的干部深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永远不会出事。(欧阳冬子)


 

领导干部要养成两个习惯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言论

    领导干部执掌着国家的各种公共资源和权力,养成“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习惯至关重要。 

  习惯是一个人修养、能力、气度和胸襟的集中体现。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如有人说:习惯是你最好的帮手,也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负担。领导干部执掌着国家的各种公共资源和权力,养成“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的习惯至关重要。 

  养成这“两个习惯”,就要求领导干部对权力心存敬畏,对监督从善如流,坚持用权原则,严格用权程序,实现用权法制化。 

  习惯成自然。我们要基于习惯养成的规律,注重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和查处等手段,对领导干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催生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内生动力。 

  根据我们的实践,养成“两个习惯”要从几个方面着力。清风润德,着力培养领导干部内省自律的习惯;阳光晒权,着力培养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习惯;动态监控,着力培养领导干部乐受他律的习惯;法纪正行,着力培养领导干部“不越红线”的习惯。 

  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习惯养成的现实土壤,让教育触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持续开展警示教育,让道德良知成为约束领导干部的第一道防线。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及时将决策过程、成果和执行公开,针对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进行排查和梳理,完善相应的预防性制度十分必要。权力的运行必须可视可控,要通过他律让监督成为执政自觉,并且要突出对“一把手”的监督。提高监督的威慑力,保持对严重腐败行为的高压态势,对任何腐败问题都要“零容忍”,才能把惩治成果向预防成果转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