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脐疗养生的机理

 河南咳喘网 2012-10-29

【关键词】  脐;外治法;养生

脐疗养生法是以脐处为用药或刺激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达到祛病保健、益寿延年的一种外治方法。
   
  脐疗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记载脐疗养生始于商殷时期,巫医太乙真人与巫医彭祖分创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此后,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脐疗养生经验,不但用于防病强身、延年益寿,而且对于预防传染病,康复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亦有明显效果。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适应症广、奏效迅速、禁忌症少、安全经济等特点,故在民间广泛流传。脐疗可使“百脉和畅,毛窍通,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并能固玉池,实精不泄……通二十四道血脉,锁三十六道骨节,气血流畅,精髓充满,保固下元,固本全形”,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脐,即神阙穴,又名气舍、命蒂、前命门等,为任脉上的一个重要腧穴。任、督、冲、带4条奇经脉气相通,纵横贯穿于十二正经之间,调节正经气血,且任、督、冲、带脉直接通脐部,故脐通过奇经八脉而通周身之经气。现在临床上通过针刺神阙穴引出的经络感传路线也证明脐与全身经脉相通。经络系统贯穿上下、沟通内外,而脐又通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联络了全身内外上下各个部位,故脐为经络的总枢,经气的汇海,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这为脐疗提供了坚实的经络学基础。
   
  中国的气功学,注重意守丹田,而对丹田的位置却有不同的理解。现通过经络感传证明脐的深部即为丹田。练功导气就是通过神阙穴的感传路线而通达全身,对整个机体起着调节作用。《道藏》曰:“脐为后天之气舍。”古人又曰:“真阳在,人命在,真阳散,人即死,故脐为命之蒂。”真阳是人出生时从母体带来的先天之气,出生后归藏脐中,故脐为真阳之所在,气功练习就是要意守脐部练先天之气。意守脐部,可诱导大脑入静,且能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式呼吸甚至胎息的形成,以调整自主神经和内脏的活动,从而强壮身体,防治疾病。在脐部外敷药物或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实际上也是间接起到了意守丹田的作用。
   
  从解剖部位而言,脐部靠近腹腔和盆腔,此处有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丛等自主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存在,还有最主要的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等。它们支配腹腔内和盆腔内所有的脏腑器官和血管。随皮肤的生理、生化和理化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发现脐部具有皮肤薄、敏感度高、含有大量微血管、渗透性强及吸收力快等特点。脐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较差,且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药物分子较易透过脐部皮肤的角质层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弥散入血而通达全身。由此可见,脐部是人体最敏感、最有利于药物吸收的部位。系统论认为,人是有机的自然系统,是在“自己运动”中自我完成的。人这一系统的有序、稳定的建立、维持和破坏,是系统(人)在内外涨落的推动下“自己运动”的结果和表现。脐疗是一种外加的人工涨落,主要通过触发、推动机体的自主性自组织而实现的,其本质是推动机体进行自我调节。脐部对外来的各种刺激即外加的人工涨落较为敏感,使脐疗药物作用通过机体“放大”和“增益”,触发和推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治疗全身疾病,并有较好的预防养生保健疗效。
   
  按照数学理论———黄金分割定律,在人体处于“黄金点”的部位是调整人体整体功能和状态的最佳作用点。通过测量,从脐到脚的长度,与脐到头顶的长度比值,恰好等于0.618,即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点”上,所以脐为调整人体整体功能和状态的最佳作用点。
   
  脐疗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经络学说、气功理论等)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如现代医学、现代系统论、现代数学、全息生物学等)的有机结合,目前还很少有人涉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