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对联蕴乾坤(附:常用中药名大全)

 又一本 2012-10-29

王家祥发表于 《华夏中医论坛》2011-7-25
         在我国丰富多采的中药宝库里,那些中药名及成药名(注:成药,指现成可用、适应急需的中药药品),本身就含意深远,并有悠深的寓意。几千年来,不少文人雅士与祖国的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巧妙地运用药名拟定药联,给药物以活力,赋草木以生机。在表现手法上也颇为工整严谨,使人们读后即得到艺术享受,又增进中药、成药的知识,极富情趣。

        据传,明朝年间,有一位对中药对联颇有造诣的文人,听说浙东一带有位姓李的老中医,不仅熟谙医道,还擅对联,联中往往能巧妙嵌入一些中药名,虽在平仄、切竟上不很讲究,但他往往是不加思索地脱口而出,确实算得上位“捷才”。一天,这位文人慕名前往造访,老中医出门拱手相迎。文人刚踏入院子,见墙根边种了一丛丛的竹叶,一下子触景生情,为了试试老中医的高才,便故意称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老中医一听便知道对方已开始向他出“考题”了,微微一笑,当即应道:“伤寒尤妙小柴胡。”升堂入室后,只见墙上挂着老中医手书的中堂对联:“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文人读后暗暗颔首赞许,深知眼前这位老中医非同凡响,不可等闲视之。待宾主坐定后,故又不慌不忙地念出一句早就准备好的长联:“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不料老中医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捋了捋长须,慢言慢语地答道:“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如云母天仙。”文人闻之大惊,本以为这联定能难倒老中医,没想到老中医竟然不作过多的思考,就能用中医药名对出这句十分工整、妥贴的下联,不禁由衷地佩服。离别时,见庭院有几盆玫瑰,不胜感叹,又口占一句上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老中医笑了笑,拱拱手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文人朝老中医深深一躬,赧颜离去。

药都禹州的雅联

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民间曾传说:药王爷就在禹州,不仅禹州出产的中药材质地优良,即使别处产的中药,只要一从禹州经过,其药性就会变好。在药都禹州,每逢过年时节,都可以欣赏到随处可见的中药对联。这些药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妙趣横生。

琥珀青黛将军府,

玉竹重楼国老家。


上联中,琥珀、青黛、大将军为三味中药;下联中,玉竹、重楼、国老也是三味中药。而上联的将军去掉一个大字,下联的国老后缀一个字,不仅使这副对子对得工整(三味中药对三味中药,府对家),而且此联不见金、银、富、贵之词,可却足以显出其大气、肃穆、雍容华贵。

此类药药相对的对子,可谓珠联璧合、妙趣横生。在禹州街头到处可见,比如:

牵牛子耕遍生地熟地,

白头翁采尽金花银花。


此联不仅三味中药对三味中药,而且每个词、字都对仗工整。如:牵牛子对白头翁,老少对;耕对采,劳动对劳动;遍对尽,副词对副词;生地熟地对金花银花更是妙不可言。如此巧妙的对子,实属少见!

诗人中药诗

唐朝诗人刘禹锡《答开州常使君寄车前子》诗:“开州五月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服,三千余里寄闲人”。此诗把车前子利尿止泻、清热明目、镇咳化痰的功效形象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百合其根如蒜,味似山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又有主治“百合病”之说,且能止涕泪,故王维诗云:“冥收到百合,真使当重肉。果堪止泪无,欲纵望江目。”

墓碑上的中药诗

在河南省郑州市博物馆内有一块墓碑,高2米许,碑座已失,上面用行书刻着一首七言诗,书法遒劲挺拔,每一句嵌有一味中药名,令人赞叹不已。该诗曰:

乌头早续杏林春,远志高标更除尘;

厚朴晚须成大器,从容金尚德闲身;

百年阴德当归后,六枝神功独活人;

别去参辰应念我,天南星斗望户深。

据说,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宰相高拱所写,是赠送一位名医尹巨川的。尹的后代珍爱其诗,便镌刻在墓碑上,后人捐献给了国家。

这两首中药诗将中药之名嵌入诗歌中,令人在佩服诗人才情的同时,也为他们所拥有的中药才学惊叹不已。

药名词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用中药名写了一首《满庭芳》,词云:“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词中巧借二十四味中药名,活龙活现地刻画出了一位贵妇人的形象。将她思念远征沙场的丈夫的那一腔缠绵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抒发了她怨恨战争给自己带来夫妻久别、难以团聚的心声。

药名诗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坚贞不屈,以诗明志,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集药名次韵》就是其中之一,很有代表性。诗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

该诗十分巧妙地将五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白头”嵌入诗中,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怀,感人肺腑。

药名谜

明代戏曲作家冯梦龙写过一首题为《药名》的谜语诗,诗云:“农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头无渡船。就在溪边眠一觉,蓑衣箬笠护头边。”

作者巧妙地把四味中药暗藏于诗中,谜底是“黑牵牛、当归、宿沙、防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里农民月夜耕田、夜以继日地辛劳、风餐露宿的悲惨生活图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关切之情。

物药名联

有联云:“稚子牵牛耕熟地(“稚子”即杞子),将军打马过常山(“打马”即藩打马)。”

联中的稚子对将军、牵牛对打马、熟地对常山,六味药名不着一丝痕迹地嵌在联中,音韵和谐,平仄相宜,朗朗上口,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稚子和将军两位人物形象。

情药名联

有一联云:“一阵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纸防风来。”

联中巧用“乳香、知母、故纸、防风”四味中药,刻画出母子连心、母爱情深的场面。使人如临其境,身同感受。

回文药名联

以下均为回文联:“红日千载千日红,青年万代万年青。”“路路通衢通路路,重重楼阁楼重重。”“虎山下来下山虎,龙江过去过江龙。”“喜见一面一见喜,连边半夏半边连。”

这几副回文联中的“千日红、万年青、路路通、重重楼、下山虎、过江龙、一见喜、半夏、半边连”皆为中药名,嵌在联中,自然贴切,通俗易懂,浑然天成,妙不可言。

《西游诗》

明代文家吴承恩《西游记》第36回也有一首嵌药名描写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的《西游诗》:“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伏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庭。”诗里嵌入益智仁、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

曹操考华佗

《三国志》记载:曹操患有“头风眩”病,发病时头部剧烈疼痛,每次都是华佗用针灸治好的,往往是针到病除。据传说,生性多疑的曹操想考考华佗,看他是否精通中草药,于是写成中药诗谜十六句,遣人送给华佗。诗句如下: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睛空夜明,初入其境。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

  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满期临。

  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接骨医生,老实忠诚。

  无能缺技,药店关门。

  以上诗句,若旁人看了可能以为是有所指责而作。可华佗阅后却微微一笑说:“曹丞相又在考我了。”于是,当即挥笔写了十六种中草药名,请使者回复曹操。曹操看后不得不称赞:“华佗果真是有能之辈!”

原来,曹操的这几句诗每句都含有一味中草药名。大家在这些中药名里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几味?

每一句诗是一句中药名: 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

袁世凯的“送终汤”

袁世凯窃踞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宝座后,加紧进行帝制的复辟活动,他授意“立宪派”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组成“筹委会”,这6人当时被称为“六君子”,是袁世凯称帝的吹鼓手。后来,袁世凯死后,有人戏拟一副挽联道: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和“二陈汤”本是两种中药汤头剂名,“六君子汤”是一方补益之剂,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等组成,有助阳补气之功,适用于有阳虚气弱而有湿痰的患者。“二陈汤”是由中药半夏、陈皮各五两、茯苓三两、炙甘草一两半研粗末,每服四钱,加五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主治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痰饮症。

这一对联妙在上下联都一语双关,“六君子”和“二陈汤”经作者巧用,既指中药又指历史人物和史实,而且利用时间上的巧合,概述了袁世凯称帝迷梦破灭的经过。

上联中“起病六君子”隐讽袁世凯垂涎皇帝宝座的心病,“六君子”大造政治舆论则是“起病”的前奏曲。下联中“送命二陈汤”的“二陈汤”则暗指陈树藩、陈宦、汤芗铭三人。他们原是袁世凯心腹,曾出谋策拥袁上“金銮殿”,后来在全国人民一片讨袁声中,袁世凯陷入绝境。他们见大势如东流,就倒戈反袁,分别在安徽、四川、湖南宣布独立。这一举动,使袁世凯更加感到众叛亲离,大势已去,不久便抱病命归黄泉。“二陈汤”也就恰恰成了袁世凯的“送终汤”。

这副不可多得的中药名联可谓浅深皆成趣,雅俗均可赏,是我国古往今来大量中药对联中出类拔萃的"天生一对"。

“五品天青服,六味地黄丸”

清末,某地有一陈姓药贩,靠贩药赚了不少钱。但此人尚不满足,很想过一下官瘾,无奈腹中墨水太少。于地他花了几万银元从朝廷里买了个"五品官"头衔。一有热闹机会,就穿上天青色的"五品"服饰炫世。有年春节,陈某请人为他写春联。写春联的人也诙谐幽默,提笔一挥而就写成了上副对联,陈某不知是讥,反认为写得维妙维肖,便堂而皇之地贴在门前,众人经过,见之无不哑然。 

这副对联妙就妙在用对比、相承的手法,毫不留情地挖苦了这个"五品官"的虚荣心,巧妙地剥开了"天青服"包裹中的灵魂的卑微,也是不可多得的中药对联。

花药寺药联

湖南衡阳有座花药寺。寺内遍植奇花异草,花木扶疏,令人赏心悦目。历代主持用花卉炮制药物给病人治病,普救众生,闻名遐迩。寺院有几副楹联,将花卉与药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颇有情趣。其一:“花圃菜畦锄岁月;药炉茶铛炼春秋。”其二:“苍天本无知,花雨焉能解结习;众生徒多事,药石岂可疗贫穷。”这些对联,不仅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蕴含着深奥的佛理禅机,耐人寻味,澈悟无穷。

联对交友

山西名医傅山,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才华过人,擅长用中药做对。一天,有人慕名而来,试探虚实。他一进门,看见药架上的成药,随即吟到:“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傅山见来人出对,知其用意,即应声对曰:“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指迷散。”来人顿感傅山思维敏捷,对得工巧。他看了看纵横成方的药斗,又出一长联曰:“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用八味中药名出对,傅山听了,微微一笑,从容应对曰:“何首乌驾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真是对得生动巧妙,形象逼真,仿佛给人们展现了一副古代英雄鏖战撕杀的战斗画面。原来来人也是一位名医,听了傅山应对后,更加敬仰他的医术和文才。二人志同道合,遂联对交友。傅山立即请其入座饮茶,畅谈岐黄,纵论医药文化,甚为投机。当客人告辞回家时,傅山笑着说:“生地变熟地常望合欢。”又是三味中药名联句,客人随答谢曰:“望月乘夜明定来夜交。”这时,日已西沉,玉兔东升,故用望月砂、夜明砂、夜交藤三味中药答谢,真可谓此时此地,珠联璧合,情谊深长。

纪昀。清北京街市招牌对

白头翁牵牛过常山,遇滑石跌断牛膝;

黄发女炙草堆熟地,失防风烧成草乌。

阎秀卿对唐寅

放心走吧,此去不论生地熟地,远志莫怕路千里;

挥泪去矣,将来但闻藿香木香,桂圆时节早当归。

类似以上这些妙趣横生的中药对联,在我国医药界和民间,不胜枚举,现将搜集到的一些中药对联抄录于下,以供欣赏。

三尺箓;一寸香。

龙胆草;鹰爪莲。

天花粉;地骨皮。

木贼草;水仙花。

当归方寸地;

独活世人间。

熟地偏栽益母草;

常山新种孩儿茶。

海龙海马通四海;

红花红藤映山红。

琥珀青黛将军府;

玉竹重楼国老家。

金钗布裙过半夏;

栀子轻粉迎天冬。

红娘合欢一见喜;

紫苑迎春广木香。

霞天采云千里光;

仙鹤太子万年青。

冬虫夏草九重皮;

玉叶金花一条根。

刘寄奴含羞望春花;

徐长卿砒霜采腊梅。

使君子走边疆三七当归;

折头翁准关门半夏附子。

生地人参,附子当归熟地;

枣仁南枣,吴萸打马苗香。

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

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

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

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

小红娘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

朱砂神砂夜明砂砂里掏金。

四君子讲八法降乌贼不用大戟;

两仙膏话四珍优海龙专使虎杖。

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

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红娘子,插金簪,将军一见喜;

白头翁,服丹砂,常山万年青。

水莲花,半枝莲,金花照水莲;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意为防风;

鼓架架鼓,陈皮不能鼓半下(夏)。

延诸君子来游,漫笑因陈,安息几何逢,际兹商陆繁华,熟地布翻生地景,

寿有灵仙宠锡,还期甘遂,连翘数十届,似此人中快乐,乌头看到白头年。

想当年,矢知母,别莲子,走了几个月季,过了多少生地,到了沙苑,一路上斩荆芥,披蒺藜,满道桔梗;

到如今,心甘遂,酬远志,经历千离百合,赢来万家合欢,又茴香里,半途中赏红花,走熟地,路路皆通。

红娘子身披石榴裙,头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贯众,到天竺寺降香,跪伏神前,求云母天仙早遇宾郎;

白头翁手持大戟子,脚跨海马,与草寇甘遂战百合,旋复回乡,上金銮殿伏令,拜常山侯,封车前将军立赐合欢。

常用中药名大全

两字:

人参 人发 卜芥 儿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干姜 干漆 广白 广角 广丹

大黄 大戟 大枣 大蒜 大蓟 小蓟 小麦 小蘖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枣 山栀

山姜 山药 山楂 川羌 川军 川连 川朴 川乌 川柏 川谷 川断 川椒 川贝 川芎

马兰 马辛 马菜 马莲 马宝 马勃 马蔺 卫茅 子苓 天冬 天虫 天龙 天雄 天麻

元胡 元参 木瓜 木耳 木莲 木香 木通 木贼 木豆 木笔 木蓝 牙皂 瓦松 瓦韦

贝子 贝母 贝齿 牛至 牛黄 牛膝 牛蒡 见愁 手参 毛鸡 毛茛 毛姜 升麻 升登

丹砂 丹皮 丹参 乌茜 乌韭 乌药 乌头 乌桕 乌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

双花 双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叶 艾片 艾蒿 石韦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龙胆 龙齿

龙骨 龙葵 龙脑 龙眼 归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姜 生军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

白芨 白求 白术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矾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参 白苏 白降 白蜜

白蔻 白蔹 白微 玄参 半夏 地龙 地黄 地椒 地榆 地笋 地锦 杞子 朴硝 芒硝

朴硝 西瓜 西羌 列当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中草 曲莲 肉桂 肉果 朱砂 向前

竹叶 竹苓 竹沥 竹菇 竹黄 血余 血蝎 全蝎 全参 全草 合欢 合萌 守宫 冰片

决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灯草 防己 防风 红花 红根 红粉 红参 红糖 红藤

红升 豆豉 麦冬 麦芽 赤芍 赤药 赤箭 芫花 芫荽 苁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苍术

芜荑 芹菜 芡实 芦荟 芦根 芦丁 苏子 苏木 苏叶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

辰砂 园参 旱芹 旱莲 岗松 岗梅 牡蛎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条苓 龟甲 龟板

忘忧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远志 连翘 沙参 沙棘 沉香 没药 诃子 没石 陆英

灵芝 鸡头 阿胶 阿魏 陈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参 苦菜 苦酒

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节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郁金 虎仗 虎刺 虎骨

果导 昆布 岩陀 知母 侧柏 乳香 灸草 佩兰 狗宝 狗脊 迭达 夜合 京墨 官桂

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葱 法夏 泽兰 泽泻 泡参 降香 饴糖 细辛 玳瑁 珍珠 荆芥

茜草 荜拔 草乌 草果 茶油 茵陈 茯苓 茯神 荠菜 荠草 莎草 莽草 药芹 茴香

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矾 枯草 枯苓 柳叶 柳芽 柳枝 枳壳 枳实 桅子 枸杞

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轻粉 虻虫 胎盘 将军 钩藤 钩吻 香附

香橼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楼 胆木 胆矾 胆星 脉通 独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

鬼针 食盐 炮姜 姜黄 姜汁 姜皮 前胡 首乌 洪连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

贯众 贯仲 秦艽 秦皮 莲子 莲肉 莲房 莲芯 莲须 莪术 荷叶 荷蒂 荷梗 桂心

桂枝 荸荠 莎草 恶实 桔梗 桃仁 桃汁 盐蛇 柴胡 崖香 党参 蚌花 铁屑 铝丹

蚕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参 益智 海马 海龙 海芋 海藻 海蛰 浮石 浮萍 通天

通草 桑叶 桑枝 桑皮 桑椹 黄芩 黄芪 黄连 黄栌 黄柏 黄精 黄藤 黄丹 黄独

黄杞 黄宣 黄蜡 黄蘖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营实 萝卜 菘蓝 梅花 梅仁 梅片

雪胆 常山 野姜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蜕 蛇莓 蚯蚓 银杏 银耳 银花 银翘

猪苓 兜铃 麻油 麻黄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陆 商枝 续断 绥草 缘豆 琥珀 斑蛰

斑蟊 葫芦 葱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壳 硫磺 雄黄 喜树 椒目 棕板 掌参

紫苏 紫萍 紫芝 紫草 紫苑 紫株 紫绀 紫葳 蛤壳 蛤蚧 黑丑 黑锡 黑钻 黑菜

锁阳 象贝 奥尕 猴头 滑石 寒水 童便 犀角 蒺藜 蒲黄 蒲芹 椿皮 槐米 槐实

槐花 槐角 硼砂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蜡 蜂蜜 腰黄 锦纹 腹皮 榧子 槟榔

酸浆 酸模 碱花 磁石 豆姜 蝉衣 熊胆 蝉蜕 辣蓼 赭石 蕤仁 蕲蛇 樟脑 稻芽

僵蚕 蝼蛄 鲤鱼 熟地 漏芦 鹤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白 橘皮 橘红 橘核 燕窝

靛蓝 糙苏 鲮鲤 壁虎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节 礞石 瞿麦 藿香 蘑菇 鳖甲 蟾酥

麝香

三字:

一见喜 一见消 一点红 一枝香 一叶萩 一条鞭 二叶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叶莲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枫 八角莲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龙根 九节茶

九香虫 了哥王 刀伤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枪 三角草 三颗针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贝母 土三七 土当归 土荆皮 土茯苓 土党参 土大黄 土牛膝

土人参 土木鳖 土槿皮 土鳖虫 大头陈 大血藤 大红袍 大青叶 大青盐 大力参

大力子 大风子 大贝母 大飞扬 大马勃 大黄炭 大洞果 大茶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蓟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栀皮 山栀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龙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鸡椒 山苍子

山海螺 千日红 千斤拨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荣 千里及 千张纸

千层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栋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郁金 广郁金 广地龙 广木香 广地丁 广防己 广藿香 女贞子 女儿香 飞刀剑

飞扬草 飞滑石 小飞扬 小蓟炭 小百科 小石韦 小红莲 小红参 小胡麻 小兰花

小驳骨 小叶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黄药 万年青 马蹄金 马齿苋 马前子

马尾莲 马利筋 马兰头 马兰草 马牙硝 马尿泡 马兜铃 马缨花 马槟榔 马鞭草

也白头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黄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门冬 天南星 天浆壳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宝草 开金锁 云母石 云木香 云实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鳖子 木防己 木笔花 木贼花 木菠萝 木灵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参 太阳花 五加皮 五灵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敛子

扎蓬果 支柱蓼 无漏子 无名子 无名异 无患子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楞子 瓦垄子

瓦挖草 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书带草 毛冬青

毛诃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风茄花 风化硝 风仙花 凤凰衣 凤尾草 乌头碱 乌贼骨

乌梢蛇 乌蔹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双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车前 水龙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扬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须 功劳木 甘草节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龙 石灰华 石见穿 石吊兰

石决明 石龙芮 石钻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叶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钟乳

石荷叶 石莲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叶 龙胆草 龙眼肉 龙利叶 龙牙草 龙脑香

平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参 北沙参 北柴胡 北野菊 叶上珠 叶底珠 四方藤

四叶参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黄 田字草 甲鱼骨 生姜皮 生晒参 生石膏

生地黄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灵脾 仙遗粮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鹤草 过路黄 白头须 白头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药子 白首乌 白扁豆 白鲜皮 白蔻仁 白贝齿 白背叶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胶木

白胶香 白商陆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车 白马骨 白平子 白胡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鲜皮 白僵蚕 鸟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虫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莲 半边旗 半枫荷 半边莲 半天雷 汉肌松 汉宫秋 汉桃叶 对座草

母丁香 台乌药 丝瓜络 丝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鹳草 老鹳嘴 老鸦瓣 吉祥草

亚麻子 亚乎奴 亚吉玛 地锦草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鳖虫 地耳草 地龙炭 地枫皮

地胆草 地栗粉 扦扦活 托盘根 西瓜皮 西洋参 西河柳 百两金 百里霜 百芯草

百药煎 百草霜 光慈姑 当门子 当归尾 当归身 虫百腊 吕宋果 回回来 肉豆末

旱莲草 肉豆蔻 肉苁蓉 丢了棒 自然铜 血余炭 合欢皮 决明子 灯芯草 安息香

农吉利 阳起石 延胡索 麦门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苍耳子

苏合香 两面针 吴茱萸 牡丹皮 何首乌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龟板胶 辛夷花

连钱草 沙苑子 补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鸡内金 鸡血藤 鸡冠花 鸡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叶 板栗壳 板兰根 松节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罗汉果 败酱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钱草 金银花 金樱子 长春花 鱼腥草 狗肝菜 闹羊花

炉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灵仙 牵牛子 鸦胆子 骨碎补 钟乳石

复盆子 禹余粮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莲 穿破石 孩儿参 络石藤 素馨花 莱菔子

莲子心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鸭跖草 倒扣草 徐长卿 凌霄花 宽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风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丝子 羚羊角 救必应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胆汁 猫爪草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衔草 旋复花 淮山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芦茶 葶苈子 紫河车 番泻叶 寒水石 腊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曲草 蔓荆子 酸枣仁 罂粟壳 薏苡仁 薄荷油 颠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鹰不泊

四字及以上:

十大功劳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罗布麻叶 臭梧桐叶 紫花杜鹃 紫背天葵 鹅不食草

打破碗花花  雪上一枝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