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读书,只听故事。有一个说曾子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故事说,曾子的妻子要上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从。其妻无奈,只好哄儿子说,你在家里玩,待我从集市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她回来后,曾子就真的捉猪来杀了。原本是其妻哄小孩的一句话,曾子却给小孩一个真实的行动。那时还小,道理听不懂,倒是对父亲杀猪给儿子吃却是无限向往。后来读书,知道此故事叫“曾子烹彘”,出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还读了《孝经》,知道“啮指痛心”与“曾子避席”都是说曾子的。“啮指痛心”是说曾子少年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里客人来,其母不知所措,就咬破自己的手指,给曾子报信。曾子是孝子,母子连心,他觉得心痛,就知道母亲在招呼他了。“曾子避席”是说曾子有一次在孔子身边侍坐,当他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道理时,立即起身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以这样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三个故事里,曾子角色不同,为父、为子、为徒。为父了,言行一致;为子,极尽孝道;为徒,尊敬师长。三个故事,闪烁着曾子人性的光辉!
《大学》是曾子所作,读《大学》不可不知曾子。 曾子(前505~前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以他的建树,最终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唐时封“伯”,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此为曾参赠爵之始;宋时封“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七月,元文宗加封曾参为成阝国宗圣公,此为曾参封圣之始。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曾子于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生于鲁国南武城(现山东省今济宁市嘉祥县)。是年,孔子四十七岁,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曾子,后子思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曾子的思想 “以仁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学人儒骨!曾子尽守礼约、躬守孝道、不苟同权贵。他曾声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弘扬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体系。曾参为孔子的后进弟子,天资鲁钝,尽管在其思想成熟的时间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曾子更具耐力、更有深邃思考。孔子去世后,曾参在独立生活实践的几十年间慢慢消化夫子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对孔子学说予以推进。孔子是以政治为轴心,以伦理道路为本位,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曾子所著《大学》提出了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述了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政治抱负,道德与政治水乳交融,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人为贵”及“圣贤思想”。 《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曾子·天圆》讲毛虫中最突出的是鳞,羽虫中最突出的凤,介虫中最突出的是黾,鳞虫中最突出的是龙,倮虫中最突出的是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役使鳞凤黾龙。所以圣人是祭祀天地、山川、鬼神、宗庙的祭主,是人中之杰。在人类中应该发现推举聪明睿智的人,尊重人才,进而倡导圣贤思想。 曾子的祭祀 唐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加赠曾参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堂。此为曾参配享之始。 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唐玄宗定曾参位次,诏曰:“曾子大孝,德冠群列,特为塑像,坐于十哲之次”。 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唐明宗罢二十一先儒,改以曾参与七十一子图形四壁,世称七十二贤,合计共八十二人。曾参名为七十二弟子之位,实为“文宣王庙,四壁英贤”,每逢祭祀,面前陈脯、盐等物以祭。 宋 咸淳三年(公元1267)二月,宋度宗升曾参为成阝 国公,配先圣,居正位之西,面东。至此颜、曾、思、孟四配始定。 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元成宗颁降初献成阝 国公乐章。成阝 国公酌献、奏《成安之曲》。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颁《释奠仪节》,四配位前,每位羊一、豕一、登一、钅刑 一、笾豆各十、缚簋各一、爵三、帛一、篚一、口一。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颁发元圣周公及复、宗、述、亚四圣祭器,以备陈设之用,当经山东巡抚专委东昌府同知陈王来 赴江南制造。赐宗圣曾子庙: 钅刑 一件、缚十件、簋十件、笾四十件、爵十一支、帛匣五件(竹笾、木匣、余皆铜器);宗圣:爵三、钅刑 一、缚二、簋二、笾八、豆八、帛匣一;两配:各爵一、缚一、簋一、笾四、豆四、帛匣一;两庑:各三坛、爵三、缚三、簋三、笾十二、豆十二、帛匣一;宗圣夫人殿、启圣王殿、两庑,祭器可调使用。 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建有曾点(曾子父,字皙)墓和曾参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