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大臣总结:英军作战英勇因士兵皆光棍(1)

 都市生活台 2012-10-29
【核心提示】:参与《南京条约》谈判的耆英回答,因为都是,没有老婆,所以打起仗来不怕死!而更多的人对西方先进武器的结论竟是:别看西夷厉害,那些玩意儿中国古已有之,都是咱玩剩的,不足为奇!

阅读中英鸦片战争的历史,其中最令人揪心的,就是国人为什么这么愚昧?从皇上的敕谕、诏书、圣旨中,看到的是自欺欺人的狂妄自大,自以为天朝威猛,是天下共主,让人啼笑皆非。从官僚的奏章、策论、书信中,看到的也是一些牛皮哄哄、无知幼稚的内容。如连天朝最有头脑的林则徐都认为英兵 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 甚至 一仆不能复起 ,其舰艇在海上能占点上风,一上陆地便活动不开,所以只要抓住英兵的这一弱点,要战胜英人并非难事等等。从一系列的战事中,虽也看到几个反侵略的英雄战士,但更多的是官场腐败中 脱颖而出 的窝囊废与民族败类。官员战败后,向朝廷谎报军情的奏折,基本捏造或篡改事实,致使皇帝在看了这些战报后瞎指挥

人们或以为这些主要是不甚了解西方的种种误解,并不能说明中国文化有多少缺陷,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让中国文化丢脸的发生在1841年3月广州的那场世界史上最荒唐的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英国很快就派出远征军舰队,侵略军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诸地挑战,攻陷定海、占领香港,烧杀掳掠,气焰嚣张。1841年1月底,道光皇帝发布对英宣战诏书,随后任命宗室奕山为靖逆将军,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赶赴广州指挥攻剿事宜。而此时已在广州的钦差大臣琦善却一味向妥协,默认英军对香港的占领。2月,英军进攻虎门,提督关天培殉国,守军溃败,珠江口门户被打开,英军长驱直入。3月初,省城广州已然在英舰炮火的威胁之下,道光一怒之下,下令将琦善革职拿办。3月5日,参赞大臣杨芳抵达广州,因主帅奕山尚未到达而成为清军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杨芳一到,广州百姓 欢呼不绝 , 官亦群倚为长城 (《夷氛闻记》),似是救星到了。

杨芳一方面着手部署广州防务,一方面接手对英交涉。交涉很快失败,英舰进攻日益凶猛,打下猎德、二沙尾炮台。杨芳看到炮火威力强大且落弹准确,认为此必为邪教妖术, 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主客异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伏其内。 (《夷氛闻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污秽制邪术的古训,或说有巫师告诉他,如果打仗时能将马桶,尤其是女人的污秽物对准英夷的炮口,便能以邪制邪。于是,杨芳传令当地保甲,遍收民间使用的马桶、溺器,装满女人的粪便、秽物,令载于木筏小船,布满海上江面,要求将马桶、溺器之口对向敌舰炮口,以为如此便可破其炮火之妖术。又在省河上钉筑木排竹筏,在上面安放马桶,桶内同样装满粪便,或塞进毒药桐油,以为可以阻挡英舰的前进。如此部署只是苦了广州城里的人家,没了应急时的要紧家什,着实不 方便 。

英舰指挥官从望远镜中看到水面上的木筏马桶,闻到了水面上的熏天臭气,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当即下令开炮,将木筏马桶打得箍裂板飞,舰队在海上横冲直撞,势如破竹。战争从3月16日打到18日,势不可挡,当驶近岸边时,炮台上已空无一兵。18日下午登陆,占领一系列炮台与十三行商馆。而清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单18日一天的战斗,天朝就丢失六座炮台,损失一百二十三门大炮,二百多名官兵阵亡,而英军无人死亡,才六人受伤。省河两岸诸军事要地失守,英军兵进城下,杨芳指挥战事不到半月时间便只得妥协投降。他不顾清廷禁止与英通商的严令,派官员赴英舰乞求停战,当天签订《停战贸易协定》。当时有诗嘲讽: 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 而杨芳一再向朝廷报捷,说天朝打了大胜仗,却又汇报说与英国鬼子 先通商暂作羁縻 。道光皇帝一直被蒙在鼓里,只是觉得既打胜仗就不该再通商,气愤后也就给杨芳一个革职留任的处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