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划工作的“三把尺子”

 雪峰读书 2012-10-29

    岁末年初,“谋划”一词又热了起来。谋划新年计划,谋划经济发展,谋划民生工程。这些“谋划”人们并不陌生,但怎样去谋划,用什么标准去谋划却大有讲究。

  谋,即主意、计谋、计策;划,即规划、筹划、计划。通俗一点说,谋划就是出主意,想办法。一般讲,在谋划工作时,想得越前,看得越远,办法就会越科学;想得越细,计划越全,办法就越符合发展规律,越接近老百姓的需求。谋划的标准有许多,基本的尺子有三把。

  用前瞻的眼光去谋划。好的棋手都是走一步看两步想到五六步,新年度的工作就像棋手手中的棋子,决策者就是棋手,“棋子”怎么放,放哪里,大有讲究。若只顾眼前不管将来,只管本任不管后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事当前不以实际为依据,要么空喊口号,要么贪大求全,这样的谋划显然缺乏科学性,应当坚决纠正。前瞻的眼光,就是对社会长远发展负责,就是把可能出现的变化都考虑周全,走了这一步,下一步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出现问题怎么处理,心里都要有数,一步一步地科学推进,胜算就能大大提高。

  用群众的眼光去谋划。好的计划、好的策略总是和群众利益密不可分。群众的利益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做规划时,关键就是要看这项工作对老百姓有无好处,给老百姓会带来什么实惠,老百姓欢迎的就大力去做,老百姓企盼的就全心去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是生活的先知,我们在谋划工作时,就应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迫切希望又有条件办的事情,科学合理地办好办实,这样的谋划才能真正让科学发展上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用创新的眼光去谋划。新,是起点,是更新,犹如蚕的破茧,笋的出土,日的升起。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生逢盛世,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谋划新年工作计划,必须善于解放思想,破除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思维“黑障”,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具体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指导,从而用新视角观察问题,用新思路研究问题,用新办法解决问题。

  前瞻的眼光、群众的眼光、创新的眼光是谋划工作的“三把尺子”,想替老百姓谋点福利,想为人民留点政绩,想为社会做点贡献,不妨用这三把尺子量一量。(刘福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