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ZT美国聪明学生一份测试题1

 gideshi 2012-10-30
(你努力的强度和学习的时间都超出了必要范围,然而学到的知识却不多、得到的分数也很低。以下是出现此类情况的20个原因)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聪明学生
你必须以聪明学生看事物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正如我在上一章提到的那样,态度是聪明学生和同学之间关键的区别,而改变态度并非易事。
你也许已经怀有正确态度,但却没有意识到。或许你为怀有这样的正确态度而愧疚,就像拥有它是你的错一样。我们在整本书中都会反复讨论你的态度(定期进行“态度检查”),但是,我们还是先对你的态度作个根本评估吧。
                 教学的方法太多,在美国学校尤其如此。       ——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你的初始态度一览表
这不过是问卷调查,并非要打分的考试,旨在让你了解自己的态度。所以,你要将最能反映内心所想、所感的答案写出来,而不是写出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选项,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你的看法已经受到前述内容的影响,就要找出你在拿起本书前最能体现你内心感受的选项。



态度检查
说明:在下面每句话旁边都写上1(表示你同意)或者0(表示你不同意)。认真地逐句阅读。这些问题并没有陷阱,只需根据其字面含义判断即可。这是个重要练习。不要为选择什么而苦恼,但在回答之前还是应仔细思量每句话。你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回答每个问题。


[  ]1、你天生就不擅长学习,甚至天生就对学习无兴趣,所以要有个老师告诉你学什么、怎么学。
[  ]2、别人不能指望你靠自己或者向其他学生学习。
[  ]3、你的学习方式和速度与班上其他同学的其实完全一样。
[  ]4、教材是你学习一门学科的最佳知识来源。
[  ]5、鉴于你不善于学习,因此应该将学科简化,并分解成一系列以练习或练习册表现出来的技能(任务、单元或目标)。你将发现此类练习特别有益。
[  ]6、老师告诉你什么等于教了你,只要能将老师讲述的内容重复一遍,就等于理解了这些内容。
[  ]7、你能复述的事实越多,就表示你理解得越深。
[  ]8、如果没有高分和公开表扬作为奖赏,或者没有低分和公开批评作为惩罚,以此来“激励”你学习,你对学习就不会有兴趣。
[  ]9、如果不经常接受考试,你对学习肯定没兴趣。
[  ]10、在课堂上随机地点名,并期待学生立即回答,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教学方法。
[  ]11、学分之争会增多你学习的知识量,使你和同学们展现出最大潜能。
[  ]12、如果你发现某门学科(比如历史)枯燥无味,那可能是由于这门学科没意思,而不是因为你迫于无奈学习它所致。
[  ]13、你和任何其他人都应该了解某种关键的文化信息,如果你毕业时还未能了解这些信息,你就永远也无法学到它。
[  ]14、你应该了解的重要信息均应在考试中出现;没有考到的知识就不重要。
[  ]15、老师以一种一致的、客观的态度来确定你的学分。
[  ]16、考试成绩准确反映了你对课程主要内容掌握得如何;你的总评成绩很好地说明了你在前段时间学到了多少知识、有多聪明。
[  ]17、如果老师说什么你听什么、老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么就会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尽可能多地学知识。
[  ]18、学习的速度越快,智力就越高。
[  ]19、在校学到的一切都是老师教你的结果;不学习不是你的错。
[  ]20、如果学校运作的方式使你困惑、沮丧或反抗,那说明错在你自身。
将每个问题的答案加起来,算出总得分。总分为:。
满分为20分,最少分为0。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这个问卷以及你所得分数的含义。
好了,现在看看你做完的问卷


1、你天生就不擅长学习,甚至天生就对学习无兴趣,所以要有个老师告诉你学什么、怎么学。
天哪,我真希望你不赞同这个观点。跟着训练有素的老师学习效果最佳,但这种老师应能完全控制学习过程。不过很遗憾,没有哪位老师知道你怎样学习效果最好。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哪种学习方式效果最好,不妨赶紧找找!

2、别人不能指望你靠自己或者向其他学生学习。
聪明学生强烈反对这一观点。进入学校学习之前,我们会想方设法自学一些基本常识(在父母的少许指导下)。你没有理由不从老师身上学到与从同学身上学到的同样多的东西。

3、你的学习方式和速度与班上的每个其他同学其实完全一样。
胡说!每名学生的学习方法各有不同,这也是你(也只有你)知道怎样自学效果最好的又一原因。

4、教材是你学习一门学科的最佳知识来源。
教材使学科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并且向你灌输相互孤立且彼此分离的事件。你认识几个用教材学习本职业务的成年人?

5、鉴于你不善于学习,因此应该将学科简化,并分解成一系列以练习或练习册表现出来的技能(任务、单元或目标)。你将发现此类练习特别有益。
我不这样认为。下一个。

          我随时做好学习的准备,但并不是随时都喜欢被人教。 ——温斯顿·邱吉尔

6、老师告诉你什么等于教了你,只要能将老师讲述的内容重复一遍,就等于理解了这些内容。
很遗憾,别人告诉你什么并让你重复,并不表示你理解了其中内容。不要把记忆和理解混为一谈。

7、能复述的事实越多,就表示你理解得越深。
打住!上一次某个事无巨细的专家获得诺贝尔奖是什么时候?

8、如果没有高分和公开表扬作为奖赏,或者没有低分和公开批评作为惩罚,以此来“激励”你学习,你对学习就不会有兴趣。
请相信我的话——你之所以学习是因为感兴趣。如果老师总以低分威胁,那只会使你焦虑不安,而不会促进你真正地学习。

9、如果不经常参加考试,你对学习肯定没兴趣。
看看我前面的评论。你当然是因为有兴趣才学习。你不感兴趣的是不学习、浪费时间或自惭形秽。

10、在课堂上随机点名,并期待学生立即回答,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我休息片刻!这种“教学”法除了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更加恐慌,以及可能会让学生丢脸之外,并无其他效果。通过胁迫来学习?没听说过。

渴望得到赞同和承认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是,渴望被人认为比某个同学更优秀、更强大或者更聪明,这种动机很容易导致极度自私的心理的形成……因此,学校和老师要想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就必须放弃采用会制造个人野心的简单方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1、学分之争会增多你学习的知识量,使你和同学们展现出最大潜能。
学校竞争是有害的。任何想学习的人,肯定都无法在这种氛围中发挥最大潜能。相反,它会给人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只有通过成绩来衡量和体现时,学习才值得付出。既然每个人学习的速度和方式不一样,在成绩上一分高下又有什么意义?聪明学生不需要考分的刺激才会学习。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任何对分数而不是对学习更感兴趣的学生,在考分之争中恰恰会被那些对学习更感兴趣的同学击败。我对这一观点的强调只能突出到这种地步。

12、如果你发现某门学科(比如历史)枯燥无味,那可能是由于这门学科没意思,而不是因为你迫于无奈学习它所致。
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13、你和任何其他人都应该了解某种关键的文化信息,如果毕业时还未能了解这些信息,你就永远也无法学到它。
谁说只有在学校才能学习?

14、你应该了解的重要信息均应在考试中出现;没有考到的知识就不重要。
考试中考到的信息显然很重要,但是考虑不能涵盖某门学科中所有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它们当然也无法涵盖你在生活中需要的全部信息。

15、老师以一种一致的、客观的态度来确定你的学分。
根本不是!老师确定学生的等级不仅标准不一、带有主观色彩,而且独断专行。

16、考试成绩准确反映了你对课程主要内容掌握得如何;你的总评成绩很好地说明了你在前段时间学到了多少知识、有多聪明。
学校似乎这样认为,但我希望你不这样认为。打分远非一门准确的科学。你的卷面得分反映了很多事,你的理解程度只是其中之一;你对“老师认为什么很重要”的认识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17、如果老师说什么你听什么、老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那么你就会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尽可能多地学知识。
这种想法令人鼓舞,但完全错误。言听计从并不能确保学到东西。

18、学习速度越快,智力就越高。
这一观点哪里证明过?既有短跑选手,也有马拉松长跑选手;学习速度都是不一样的。

19、在校学到的一切都是老师教你的结果;不学习不是你的错。
请对我说你不赞同这句话。有些学生很难学会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学的知识,这些学生被我们不公正地扣上了懒惰、愚蠢、品行不端、动机不纯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帽子。

20、如果学校运作的方式使你困惑、沮丧或反抗,那说明错在你自身。
很可能问题出在学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