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小结

 虎#哥 2012-10-31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小结(小学数学学科)

学生学习情况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我们学校也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所到学校,我们频频受到孩子们热情的问好,课堂上目睹到孩子们精神十足的表现,绝大多数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发言的习惯,也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在老师的提示指导下学生的读书、写字姿态正确。教室整洁、清新,学生衣着整齐、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不足之处:

1.部分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写字执笔姿势不正确。不少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意识非常淡薄,甚至认为书写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事,只顾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写字坐的姿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有的简直不像样子,都视而不见,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错,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一生的发展。

2.教室氛围不浓,学生创新意识不够。缺少使学生思考,创新的氛围天地。

建议:

1.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一是:听课习惯。学生课前预备铃响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的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的稳,静得来,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的入耳,听的入心,边听边思考,这都是好的听课习惯。二是:读书习惯。数学课本是学生无声的先生,随身的先生。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如果只是把课本当习题集那就太可惜了,读书的习惯同样要早点培养。一年级的学生入学的一两个月,由于学生识字不多,不会看书,教师要天天指导学生看书。培养方法:布置学生回家预习新内容,将疑问记在笔记本沙锅内,课堂上设计思考题以引起学生读书,新课结束,指导学生在看书再做作业,养成习惯。三是:作业习惯。做作业时应独立思考,反对抄袭和变相抄袭行为,确有困难不能解答也应通过师生的帮助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再解答,注意审题,弄清题意后再解答,讲究格式美观,书写整洁。培养方法: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素。四是:验算习惯。从二年级开始学习验算方法。可将整数四则计算的验算方法引入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中去。培训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说明检查与验算的意义,培养儿童检验计算结果的自觉性和兴趣,鼓励儿童用几种方法检验。

2.每位教师要有强化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责任意识,有职责有义务抓好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站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树立高标准育人观,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当成自己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项常规任务去认真完成。力求做到: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扎实有效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只有从自身,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抓住小学生写字的最佳时期,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 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将给学生更多的表现、创造的空间,布置学生创新园地,并增加适合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给学生提供精神食粮,为创新提供必要的知识。

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1.课前情况:教师都能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教师有教学设计,多数教师书写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并且有重难点,有的教师课前制作了挂图、图片、也有的老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总之,在课前,老师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的,绝大多数老师在教材、教师用书上,进行再次备课,进行圈、点、勾画以及注有知识呈现、教学活动等。

2.课堂情况:

通过这次检查评估,我们深感课堂教学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的知识面广了,学得活了,学习兴趣浓了,课堂开放了,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增加了,教师们努力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式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充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在检查听课中感受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很多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建立在日常的生活情景之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东阳小学的李成娟老师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指导孩子们在直尺上找到一毫米,在生活中仔细感受一毫米的长度(一分硬币的厚度、磁卡的厚度等),孩子们真真切切在生活中应用经历了一毫米的体验与认识。

三、课堂教学体现“活动化”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实验小学的冯敏老师,依托教材中提供的校园情景,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猜测中推理-----在实践中发现”,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去活动,在活动中经历和体验,体会到实验的结果。

存在的问题:

1.只教知识。很遗憾的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目标,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课堂上,教师不能遵循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不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只是截取其中的知识点,把问题的情景与运用部分舍去,过分追求纯粹的数学知识点,不符合课改的理念。

2.满堂问答。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节课上,一问一答,低年级齐声高呼,气氛显得很热烈,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的动起来。

3.无效合作。有一种感受,不论是否存在合作的机会,是否有合作的价值,我们的教师就组织同桌或小组合作,一节课反复合作,讨论时,没有经过独立的思考,学生各说各的,对问题讨论的不深不透,我认为是无效合作。

建议:

一是准备策略,就是怎样备课。

钻研教材、驾驭教材。不能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难以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我想,原来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个环节,怎样安排学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大量的资料表明,很多特级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创新。

二是实施的策略,就是怎样上课。

现在大部分的孩子并不适应于老师的全权讲授,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广泛。老师所讲的并不一定听进去了,而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内在动力去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就要求现在的教师要讲究上课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爬坡。每节数学课,都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都存在着一个知识的坡度。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往往把这个“坡”铲得平平的,例题之前要加过渡题,解答过渡题所用知识,老师又先给复习一遍,结果是学生不需要多少思考,在不知不觉中就“爬”到“坡”上了。事实上,解题方法是老师告诉的,结论是老师给找的,下次碰到这样的题说不定做不出,教学效率显然不高。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自己“爬坡”,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切实展开探索活动。新的数学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倡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组织他们主动探索相关内容,发现相应的数学规律或者结论。课堂上很多的教师唯恐学生听不明白,讲解不厌其烦。结果是话说得太多,滔滔不绝,反而使重点不突出。教师常常把一个完整的问题,分解得很碎,问题一个接一个,实际上干扰了学生的有始有终的思维,把教师的思路强加给学生。教师的话有时多到密不容针的程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可能心平气和的思考本课提出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有效的探索活动,教师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必须给学生以支持、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发现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在学生讨论,看书或动手操作,一定要给予足够的时间,使之真正能“到位”,达到预定目的,不能摆形式,走过场.。有很多教师经常用讨论的方法,但怎样讨论,讨论有几种,怎样安排,也都是应该研究的。这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比如说,有的讨论是放在课堂上进行,还是有的分组进行,或者说有的讨论是激发学生大容量思考呢?

第三是评价策略,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的语言评价也应该为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服务。恰当的运用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评价也是一种能力,一门艺术。其一、利用课堂语言评价,建立支持性课堂氛围。其二、利用课堂语言评价,让学生学会倾听、解读、交流。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倾听、解读、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方面的训练。这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三,利用课堂语言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利用课堂语言评价获取知识。可是往往新知一旦得出就马上进入练习阶段,很少有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进行反思。反思知识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获得,能为学生积累诸多学习方法打下厚实的基础。

总之,希望我们要在“实”上下功夫:教学要有效真实、双基要扎实、手段要朴实、效果要充实、底蕴要厚实。要在落实双基的同时让学生经历过程,学会方法,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