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进展

 名天 2012-10-31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唐福林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RA基本的病理改变为滑膜炎。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和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轫带、肌腱等组织侵蚀,造成关节软骨、骨和滑囊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劳动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RA是最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我科每年风湿专科门诊量中约一半为RA患者。初步调查我国患病率千分之四左右,推测我国至少有500RA患者。未经及时诊治的患者,二年后致残率为50%。三年后有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与同龄人相比,RA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

  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而其临床表现又有个体差异。从轻微、短暂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展的多关节炎,甚至可出现肺、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内脏损害。典型的RA以双手近端及掌指关节、腕、膝、足关节受累最常见,且有明显的晨缰、关节肿胀和压痛。典型的关节畸形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尺侧偏斜,并由于近端指间关节过伸,使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呈"天鹅颈"样畸形。严重者出现关节纤维化、融合或骨性强直,从而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实验室检查中,虽然活动期RA常有血沉、C反应蛋白(CRP)增高,但不具有诊断特异性。因为在感染性疾病这些炎症也可升高。关节液的检查对RA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无特异性。众所周知,类风湿因子(RF)与RA相关,但其阳性率为70-80%,即并非每个RA患者RF阳性。另一方面,RF阳性的患者,也不一定患RA。大量的临床实践表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约5%RF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传染性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疯、血吸虫病以及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中均可RF阳性。已肯定,RF滴度越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越高。持续的高滴度RF,常提示RA疾病活动,且骨破坏的发生率高。但如上所述绝不能凭RF阳性与否来作为诊断RA的唯一依据。

  X线等影像学检查对RA的诊断具有诊断价值。X线检查共分为期。I期:正常或关节端骨质疏松;II期:除有骨质疏松外,可有关节软骨下囊样破坏或骨侵蚀;III期:明显软骨下囊性破坏,出现关节脱位;IV期:除有IIIII期的改变外,并有关节融合,关节纤维化或骨强直。至今世界上公认诊断RA的标准是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的分类标准。1、晨僵:关节及其关节周围晨缰持续至少一小时;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3、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中,至少有一组关节肿痛;4、对称性关节炎;5、类风湿结节;6RF阳性;7、双手X相有典型的RA表现:即有关节侵蚀、关节局部或其周围有明显脱钙。在1-4条中至少存在6周;凡7条标准中符合4条可诊断为RA
  但是应该指出:7条标准主要为临床标准,其中X相仅在关节被破坏之后才有典型表现。对于早期的骨质疏松在中老年的骨关节炎中也可发生。如前所述,RF缺乏诊断特异性且不少非RA患者亦可阳性。在疾病早期RA常阴性。不少RA患者在疾病发作半年后才出现RF

  RA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大多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减少RA致残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只有早期诊断才能早期治疗。因此,寻找对RA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手段成为当今研究RA的热点。

  1964年荷兰学者NienlucisMandema首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抗核周因子(ARF),并很快被许多学者证实这种抗体对RA有极高的诊断特异性。1979Young等同样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在大白鼠食道角质层见至板层状荧光,发出现RA有诊断价值,将其命名为抗角蛋白抗体(AKA)。1991年,MenardDespres等从人胎盘及脾中提取出Sa抗原,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Sa抗体对RA的诊断有高度特异性。1989Hassfeld采用Hela细胞核提取液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抗KA33抗体对RA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与RF不同,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都对RA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将上述四种抗体结合作为RA早期诊断的抗体谱系,彼此互补印证,则可弥补RFRA诊断特异性差的缺陷,从而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缩短诊断时间,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另外,某些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或严重性显著相关,通过对这些抗体检测,可对疾病转归和预后做出判断,从而使患者能在疾病的早期得到正确和合理的治疗,减少了致残率。

  APF以人颊粘膜细胞为抗原底物、AKAWistar大白鼠食道中段切片为抗原底物,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Sa抗原从人新鲜胎盘中提取,用免疫印迹法测抗Sa抗体。抗RA33抗体以腹水Ehrlich瘤细胞提取,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我们对门诊及住院患者600余例进行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检测后发现:APFAKA、抗Sa和抗RA33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8.7%44.1%36.7%34.7%;其特异性分别为91.6%89.0%91.6%89.8%。我们还对116例不能满足1987ARA分类标准的多关节炎患者进行了这四种抗体的检测,并进行了为期418个月的随访,发现APFAKA、抗Sa抗体和抗RA33抗体,分别对不典型、早期RA的诊断敏感性为55.6%47.1%52.8%32.3%。其诊断特异性为100%90.9%82.6%83.3%。因此,我们的结论是APFAKA、抗Sa抗体是对早期RA最具诊断价值的指标。

  尽管人们在寻找更为特异的实验手段来提高RA的诊断率,但作为临床医师,必须正确看待每一种检验的结果,除了要考虑某种检查手段的正确性以外,(实验操作的误差或试剂的保存问题)还要分析其疾病的复杂性。RA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与其他结缔组织病交叉重叠。RA常常合并干燥综合征,这样必然造成该患者化验结果的多样性。另外,对于老年RA患者,应与骨关节炎区别,因为老年人可有RF阳性。骨关节炎为退行性改变,X线检查除有关节唇样增生或骨刺形成外,在严重患者亦可出现骨破坏,有时难以与RA区别。RA很少并有强直性脊柱炎。中老年的痛风性关节炎有时被误诊为RA,这除了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外,还应及早作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或滑膜检查发现尿酸盐结晶则可确认为痛风关节炎。应该懂得,高尿酸血症并不是痛风关节炎的同义词。即不能把血尿酸增高就诊为"痛风"。回纹性风湿症可以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红肿,症状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退,发作间期正常,无X线改变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易被误诊为痛风性关节炎,应注意鉴别半数患者在该病反复发作多年后可发展RA,因此,密切随访甚为重要。RA的早期应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鉴别,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可有双手指关节肿胀。对年轻女性"RA"患者除检查RFRA相关的自身抗体外,还应检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抗ENA抗体等。

  总之,临床医师必须把握每一个临床表现和症状,必须将实验结果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考虑,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确的判断来源正确的思维,只有在复杂临床实践中,善于思索,不断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诊断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