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苏散主治10月-11月下旬感冒咳嗽鼻塞怕寒无汗头微痛

 觉金 2012-10-31

杏苏散  

杏苏散出自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该书《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第二条指出:“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若伤燥凉之咳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正为合拍。”吴氏的这段论述明确了杏苏散为治疗凉燥的主要方剂。“燥者干也”,燥为秋季主气此时天地之气不断收敛气候干燥,燥邪趁机侵袭人体。《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燥者濡之”,但是细究本方杏苏散组成药物中除杏仁性润外其余大多为辛温之品与濡法相去甚远。在此,本文欲从杏苏散的组方看凉燥的治病关键,从而指出凉燥的治病关键在于祛邪而非润燥。

1.      历代医家对凉燥的认识

中医医家对于明确凉燥这一概念,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尽管古人对于燥邪致病早在二千年前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然而真正提出凉燥的病因病机及提出方药,却直到清代才出现。

关于燥邪,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就有不少论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云:()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黄落寒气及体君子周密民病皮腠”,《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岁末不及,燥乃大行”均表明古人已认识到燥气能致病,并与岁运,时令,气侯变化密切相关。《素问·六元正经大论》“凡此阳明司天之政,三阳之气,天政布,凉乃行,燥热交合,燥极而泽,民病寒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燥胜则干”的记载初步指出燥气致病的临床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燥化于天,治以辛寒,佐以甘苦”,为燥气为病确立了治疗大法。

汉唐时期,由于困于《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未提及燥气为病,故医家对燥气为病的论述较少,刘河间在《素问率机原病式》中,才补充了病机十九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概括了内燥与外燥的致病特点。而同时代的医家,却大多数从内燥立论。明代李梃指出燥有内外之分后,才引起了医家对于外感燥邪致病的重视。清代喻嘉言《医门法律》立秋燥之论,不仅确立了秋燥的病名,而且开始了对秋燥病的深入研究与系统的论述,喻氏根据临床实际,指出,内经“秋伤于湿”,当为“秋伤于燥”,并且指出,“燥虽为秋令,虽属阴经,然异于寒湿,同于火热,凡秋月燥病,误以为湿治者,操刃之事也”,治疗上针对燥热伤肺这一特点,创造了著名的清燥救肺汤,为后世治疗温燥作出了垂范。对于秋燥的性质,明清医家亦有不同的认识,喻嘉言认为:燥气同于火热。沈明宗却认为:燥属次寒。而俞根初、吴鞠通、王孟英、费晋卿等医家,则认为,秋燥有温凉之分,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中指出“秋深初时,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受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之暮春风温为重,可见燥而偏寒者为凉燥,燥而偏热者为温燥”。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所论之燥原本皆为温燥,只是在后来为了求秋燥之全,以及与温燥鉴别,补充了凉燥的内容即《秋燥胜气论》,将凉燥的性质明确的提出“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2]并且提出了治疗凉燥的代表方——杏苏散,由此,经过笼统的燥邪,到外燥与内燥的区分,再到外燥区分为凉燥与温燥,由此,燥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才臻于完备,凉燥的概念治则方药才明确。

   2.      凉燥的病因与病机特点

《神农本草经》开宗明义:“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华岫云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也指出:“立法之所在即理之所在不遵其法则治不循理矣。”在此,先对凉燥的病因病机特点做一个系统的说明。

燥为秋季的主气,有内燥和外燥之分。人体感受自然界燥气而发病,为外燥,多见于秋天,故又名秋燥因秋令之气侯有偏寒和偏热之异,人体感邪后所表现的证候又有凉燥与温燥之分,故秋燥可分温、凉两类:初秋尚热,易感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而内燥是疾病病理过程中因津液或精血亏损而形成的。

《温病条辨》直言杏苏散治疗“伤燥凉之咳”凉燥多发于深秋,即是秋分之后,小雪之前(公历10月上旬到11月下旬),燥邪束肺伤津,肺失宣达,故《温病条辨》指出凉燥的症状:“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隘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即证见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微热无汗,鼻塞,苔白少津,脉浮细。此处本脏指肺卫也,燥伤皮毛,故头微痛恶寒甚。肺为华盖之脏其位最高其性娇嫩喜润而恶燥不耐邪之侵袭。所以肺脏易受燥邪的侵袭损伤肺津而出现肺系症状。咳嗽者,鼻为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隘塞者,隘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凉搏皮毛也,腠理紧束,故无汗。所以,用杏苏散治以辛甘苦温,宣肺润燥

简而言之,凉燥外袭病机为邪犯卫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治当轻宣凉燥之邪与宣利肺气、止咳化痰并施。其实质是秋燥之时外感风寒内舍于肺肺失宣降之证其治重在轻宣达邪不宜养阴润燥。

3.      杏苏散的药物与组方

本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陈皮、杏仁组成(原书未载用量与用法)。杏仁苦、微温而润降肺气而止咳祛痰苏叶辛温使凉燥从表而解与杏仁共为本方君药前胡苦、辛、微寒疏风降气化痰止咳桔梗、枳壳均为苦、辛之品桔梗升宣枳壳下气一升一降气顺津布助杏仁宣肺止咳半夏辛温茯苓甘淡橘皮辛、苦、温三者理气化痰。诸药合用则收轻宣凉燥、宣肺化痰之功。

11味药中具有辛温者4,苦温、甘温者各1,辛苦寒者2,苦辛者1,甘平、甘淡平者各1,都具有辛味者7,且都性温,苦味者5;其中半夏、陈皮、茯苓为燥湿化痰之药;尤其是半夏在历来药学中均为燥湿伤阴之品,其条下每注:“阴虚燥痰慎用”。辛味药的作用品能散能行,多治表证,苦味药能泄能燥,含有泄火燥湿之意。本方唯有杏仁苦温而润,虽有润性但非是能益阴生津滋燥之品在方中又处在大剂辛苦,燥剂之中,并不能发挥其“润”能散能行。由于杏苏散亦可辛温解表,宣肺化痰,因此,也可以治疗一般外感风寒咳嗽,有的方剂书上,把杏苏散归入解表剂[3]。但是本方辛温,只宜于凉燥与风寒表证,不宜于风温,也不能作为四时咳嗽的通用之方,临床凡见恶寒、鼻塞、流清涕、咳吐稠痰的外感证用之甚效,验之故该方不是润剂,不能用于治燥证。

故杏苏散方,只是为凉燥而设,应用于凉燥证及风寒外袭内有痰饮之证,但不治燥,也不是润剂,祛邪才是杏苏散治凉燥的第一要义。

4.      祛邪是杏苏散治燥的第一要义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机体受秋燥气候的影响津液受到部分损伤但更重要的作为一种外邪,燥邪侵袭人体,并在体内逗留不去。因此“宣通肺气、疏散外邪”才是杏苏散治燥的原则及机制。在其表者,汗而发之,祛除表邪,使邪去正安。另外,燥邪上受,首犯肺卫,肺主气,肺津为燥邪所伤,则肺气失利失司,治疗以宣肺透邪,润以利燥保肺。凉燥咳嗽应辛温以解外邪,同时要辨证施用温润或凉润之法,佐以肃降肺气、化痰解痉之药,毋过用辛热或过用寒凉。杏苏散轻宣达表,微发其汗,则表解痰化,肺畅气调,诸证自愈。此时,在治疗上若单纯应用滋润之品乃为治其标而非治其本。或是用收涩之剂又有闭门留寇之嫌!杏苏散以辛温之剂辛合肺性温可抵凉,发散燥邪,使邪气祛除,机体自愈,对于杏苏散应用辛温之品为主首先可使邪气得以发散,配杏仁滋润之品也顾护津液,至此,凉燥自除。

结束语

在临床中,以肺为中心,津气干燥为基本特征的燥证,并不少见,但是,如何达到准确的辨证,认清燥病的病因,病机,成为了治疗的关键。凉燥是一个兼寒邪,与燥邪共同特征的病证。在治疗中,我们应把握祛邪这个关键进行治疗。如果将内燥、外燥混为一谈,贸然投用滋阴养阴之药,或是将凉燥误当作温燥治疗,投之辛凉甘润之药,则可能邪留于入,病势缠绵,甚至发生传变。全国知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亦有云:“凉燥既是凉气,需当小小的伤寒医治,若误用润药,越吃越燥”,这样的经验,值的我们后人思考与鉴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