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首席女法医-----王雪梅

 冰冷的火焰啊 2012-10-31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部队复员后分配到西安市儿童医院工作,1986年,她成为我国第一批获得法医学专业的硕士,后调入最高人民检察院成了专职法医。她亲手解剖了600多具尸体,在疑难悬案面前,她坚持用事实说话,让解剖刀下的尸体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她就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医师王雪梅。   尸体对她来说就是上帝 
  王雪梅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不久,她接到一个重大案件,某省城一名刑警队长在侦破案件时,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后不久这名嫌疑人突然死亡。如果他是病死的,那和刑警队长没有任何责任,如果是刑讯逼供致死,刑警队长一定要承担法律责任,通过王雪梅他们一系列工作程序,最后认定这个嫌疑人是外伤,是挤压综合征造成的死亡。 
  这时王雪梅接到当地****局打来的电话,希望她手下留情。因为涉案****是位出色的刑警队长。王雪梅告诉记者:“这是我非常不想看到的,鉴定书意味着这个刑警队长的刑警生涯的结束和得罪当地的同行,但仍然一定要发这个鉴定书,并且是真实的。” 
  记者:“如果现在你面临这种选择的话,还会像当时那样做吗?” 
  王雪梅:“仍然是这样的,让我特别难受的是鉴定书发出三天后,法院作出审判,判这个刑警队长三年。这个刑警队长后来听到判决后,从三楼一头栽下去了。” 
  记者:“他的这个结果跟你有关系吗?” 
  王雪梅:“直接的关系,当时就在等最高人民检察院这份鉴定书,这个犯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我必须给出一个真实的交代。完了以后很多****的同志就说王雪梅你害死我们那么好的一个刑警队长,你知道吗?这个刑警队长三年以前就是从那个楼的二楼跳下来,为追捕一个逃犯摔伤了。” 
  记者:“在这种罪与恶,善与恶之间你选择什么?” 
  王雪梅:“我觉得作为一个法医,一个肩负天职的法医,绝对不允许有违背天职以外的任何想法,否则就失去了这个职业存在的意义。” 
  王雪梅1956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参军时还不满14岁,部队这段经历培育了她一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17岁复员后,王雪梅被分配到西安市儿童医院工作,1983年她考取了西安医科大学法医系的硕士研究生,1996年,王雪梅成为了我国第一批获得法医学专业的硕士,随后她来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她当上了第一任专职法医,从此她就成了与尸体打交道的人。 
  记者:“你一定是个胆子很大的人?” 
  王雪梅:“对尸体我肯定是恐惧的,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生理反射,条件反射。我上研究生见到的第一例尸体就是大卡车从面部碾过去,整个扭曲了,实际上我很害怕,但是我就是硬挺着。为什么?因为很多人说,法医实际上是男人的天地,我非得让你看看,我根本就不怕。实际我记得那一夜一闭上眼睛就是白天的那个景象。” 
  在家她连大肉都不敢切 
  记者:“心理关要过多久才能过去?面对尸体不再害怕?” 
  王雪梅:“当面对死尸心静如水的时候,把他当成一个你的研究物体的时候。” 
  记者:“你自己写过一篇带有自述性质的文字,里面说你自己在家里连猪肉都不敢切?”
  王雪梅:“不是不敢切,我觉得特恶心。”记者:“为什么?” 
  王雪梅:“我也说不清楚,我对气味特别敏感,但进入工作状态,走进法医工作间,包括解剖的现场,味道不是闻不到,血腥味、粪便味和腐败气体掺杂在一起的气味,但是这些气味全部都变成了一种刺激我大脑神经细胞去进行思考的兴奋剂了,我觉得我是一个把事业作为精神追求,去忘情投入的那么一个人。” 
  她的解剖刀下无冤魂 
  记者:“你喜欢这个职业的什么?” 
  王雪梅:“我从小特别厌倦枯燥乏味的生活,法医世界就好像迷宫,扑朔迷离。看起来很脏很臭的一具具尸体,在我眼里,尸体上的206块骨头,600多块肌肉,形态各异的五脏六腑,千奇百怪的****细胞,还有就是那个密布在尸体上那种电网似的血管和神经,你要是用电子显微镜看,就觉得这个造物主真是太伟大了,真的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你好像觉得处处都是希望,但是每一步都有可能是陷阱。” 
  1988年的一天,王雪梅在办公室接到了一个地方法医的电话,说有个案子里的犯罪嫌疑人因为打架斗殴被****局拘留,7天以后出来了,出来的时候还很好,两个小时以后,这个人却死在了一场酒席上。地方法医部门做了大量鉴定都没有找到真正的死因。 
  王雪梅:“我在电话里问那个法医,他当时死亡过程是什么样?对方说,他一出来就和一帮小兄弟到酒店喝酒,给别人敬酒的过程中,刚一拿杯子,哗的一下,当时就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手捂胸口,尖叫一声倒在地上死了。他一说这个临床症状,很快一个病理名词浮现在我脑海,就是肺动脉栓塞。我告诉他们,沿着肺动脉往下剪,一直找到血栓栓子,果然如此。”
  记者:1997年,您以首席法医鉴定人的身份,受理了一个特殊的案子,****了原鉴定人也就是你的老师的鉴定结论,你当时是怎样想的? 
  王雪梅:“我真的希望我的老师做的这个鉴定是正确的,我祈祷别因为纠错补漏,****原来的鉴定结论,但是事实上一旦进入工作状态,真的由不得你,我觉得我的每一份鉴定书,都是用生命去做抵押的。在鉴定书马上要发出的时候,当地法院的院长就跟我说,这次希望你委屈一下。我说我会坚持我个人的观点,我要对我自己出具的鉴定书负法律责任。” 
  记者:“地方各级检察院的法医可能有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到你这里,让你去解决,是不是你的本事比别人都高超?” 
  王雪梅:“不是,我特别感激最高人民检察院,给了我这样一个全世界最大的法医舞台,基层法医的智慧和心血极大丰富了我的法医阅历。因为法医学是一个经验医学,是一个应用医学,过程中一定会有错误,到我这里发现别人的错误,实际上就是别人的失败,使我获得了成功,别人的错误使我赢得了名声。”

http://tieba.baidu.com/f?kz=3079526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