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传承美德集

 miyasa 2012-11-01
 
【免抠PNG素材篇】制作用免抠PNG装饰大杂会素材 1/58P - 浪漫人生 - .
【免抠PNG素材篇】制作用免抠PNG装饰大杂会素材 1/58P - 浪漫人生 - .
 

  严己宽人

  严己宽人,是中华民族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一。是一种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优秀品格。是我国乐群贵和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严己宽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是一种力行道义,心怀宽广,情操美好的人格特质。宽人,就是待人宽厚。具体表现为不念旧恶、不计前嫌、不为己甚、不苛求于人。用今天的语言,就是“团结大多数”,“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人”。

  严己宽人,是孔子忠恕之道的推己及人伦理思想的理念。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往今来,我国流传许多严己宽人这方面的故事。如将相和、娄师德荐才、李世民不计前嫌等等。也留下许许多多关于严己宽人的哲理名言。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慎其独也”、“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是常见的,被人误会、妒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刘少奇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们应该警惕、检点自己的思想行动。”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想己之心想人”,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分裂为团结,化矛盾为和谐。“人和万事兴”,团结坚强,力量集中,事业就能兴旺发达。为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严己宽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提高一个人德育素质需要,也是安定团结、促进稳定、振兴中华的需要。

  严己宽人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坚持严己自律、自觉“慎独”。在别人看不到、听不见的地方,也能警惕自己,谨慎从事,做到“有人在与无人在一个样”。古人理想的人生是“道德人生”。即毕生修养,追求高尚。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可能做各种坏事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叫“慎独”。“慎独”道德境界高尚,它不靠监督,靠的是高度自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并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或对别人的友善行为得不到理解或回应时,他们也不会去挑剔别人的不是和缺点,而是反躬自问,即叫“自反”或叫“反求诸己”。

  从“自反”再进一步,就是“自省”。孔子的学生曾参曾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自省”,是一种严格的道德自律,为历代志士仁人所遵奉。宋代的范仲淹每晚就寝前,必“自计一天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如果二者相称,“则鼾鼻熟寐”;如果不相称,“则终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他还每天填写“功过格”,对自己做的事情区分是非好坏,逐日登记,勉励自己。古代人尚且如此,今人安能办不到!教育青少年学生继承、弘扬这种严己自律的精神。努力按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在校内与校外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2.待人以宽,容人之过。魏征曾先后当过农民起义军领袖李密、窦建德和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这三人都是李世民的死敌。魏征还曾劝李建成先下手杀掉李世民。可是唐太宗不计前嫌,对魏征不但重用,而且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没有宽广的胸怀,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懂得“容人之过”,并不是不要原则,不讲斗争。对“过”,首先要分清是非,容,是容忍,不是赞同,更不是同流合污。“容人之过”实质是容人而不容”过”,是容有过而改过或愿意改过之人。青少年学生之间没有厉害冲突,很少有大是大非之过,所以,在青少年学生间应大力提倡要宽待人,谅解人。

  3.闻过则喜,改过从善,正确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孔子有一次在评论一件事时说错了话,有个叫陈司败的批评他。孔子知道后高兴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把别人发现和提出自己的错误看成是十分荣幸的事,这就是“闻过则喜”的精神。“自省”也好。“闻过则喜”也好,都是为了发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但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过失应改正它。“改过从善”这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过程。教育学生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能修养学习,严己内省,知过改过,而且持之以恒。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美德之基。

  “诚”,是人们日常交往活动中对个人行为的自觉与自律。其道德含义有四层:一是指“言行合一”、“内外合一”,口里说的、心里想的、行动做的相一致,绝不口是心非;二是“人我合一”,独处与群处、背后与人前的所说所做相一致,绝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三是“物我合一”,客观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遵循事物的规律办事,绝不主观臆断、为所欲为;四是做事主动自觉,始终保持恭敬、谨慎、诚恳的态度,绝不敷衍塞责。

  “信”的道德概念,源自古代人们祭祀时,对上天和祖先的真诚、坦白。“信”字的创造“从人言”,本义是指人说的话发自内心,说到做到,诚实无欺。《左传》中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名言,强调说话要能做得到,不能乱说,要维护话的信用。“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大体相同。仔细推敲“诚”与“信”两个道德概念所指各有侧重,即“诚于内而信于外”。“诚”侧重指内在态度的“真”,即真诚、诚实、诚恳,真心实意,即所谓“内诚于心”;“信”侧重指外在行为的“实”,即守承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即所谓“外信于人”。后来人们兼取二者之意,将“诚”与“信”合起来用——“诚实守信”,其内涵更为丰富完善。具有真诚实在、表里如一、遵守承诺、履行约定、无虚无假、不欺不诈等含义。通俗地讲,“诚实守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表示内心世界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道德境界和追求。

  诚实守信在社会道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1.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内容的核心和结合点 。古代先贤们十分注重“诚信”道德教育。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对人要从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竭尽忠诚、坚守信约四个方面进行教育。汉代董仲舒提出普通人应该修养“五常德”——“仁、义、礼、智、信”,也把“守信”作为一个重要德目。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明确地指出,一切美好道德,都以真实无妄的“诚信”为本源和根基。

  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诚信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各种美德相互贯通的结合点。人只有“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才能将各种美德真正付诸行动。很难设想,一个缺乏诚信的人会有善良、谦恭、友爱、忠于国家等美德。自古以来中国人确信,人无诚信不能立身兴业;家无诚信不会和睦兴旺;国无诚信不能安宁稳定。“诚信”是一个人形象和声誉的标志,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

  2.诚实守信是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与社会责任。现代社会是交往型社会。个人、机构、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日益频繁;交往范围已由亲人、熟人扩展到许多陌生人;交往的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等无所不包。人们通过广泛的交往合作,互通有无,各得所需。人际交往互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诚实守信,作为处理与平衡人们各种交往互动关系的道德规则,越来越显得必不可少。人人自觉遵守诚信的道德准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团结乐业的基本保证。

  当下,社会上还存在不少违背诚信的现象,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例如:有些企业用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一些贪官权钱交易、假公济私;教育领域各类考试作弊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单位或社区居民拖欠电费、水费、取暖费……。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维护交往中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正当利益,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从诚信规则,必须勇敢地承担起诚信的责任,同任何违反诚信的现象作斗争。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和资源。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追求利益必然导致不讲诚信。这是一种错误认识。诚然,有市场就可能发生欺诈现象,这是古今中外任何市场都无法避免的。但从历史上看,靠欺诈发财的人无不昙花一现。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契约经济。维系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基本规则是诚信,失去了诚信,交换和履约无法正常进行。千百年来的经济活动证明,“失信则衰,守信则兴”。国药第一品牌“同仁堂”建于1669年,已有330多年的历史,31亿元资产。三百年老店长盛不衰,其奥秘有二:一是诚信为本,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店训。二是企业将良好的信誉形象变成了创生财富的无形资产。市场经济当然要讲利益追求,但这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理由。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道”就是“见利思义”,就是诚信交易。诚信不但是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更是无价的经济资源。2008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其重要原因就是某些大国经济告管实施金融欺诈所致。

  4.诚实信用已成为我国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四项规定:“公民的一切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条规定将诚信道德规范提升到法律层面,使诚信原则具有了道德调节和法律调节的双重功能。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尊重他人利益,以对自己事务的注意对待他人事务,保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不得损人利己。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诚信道德规范列为法律原则,对公民来说,如果违背诚信就不单是道德问题,同时也属于违法行为了。例如,某人如果将拾得的他人巨额财产据为己有,不仅要受到道德舆论谴责,而且还要追究他的“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罪”。同样,如果他拾金不昧,他不仅表现了诚实信用的美德,而且还模范地维护了诚实信用的法律原则。

  诚实守信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作为国家重要的是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建立健全诚实守信的奖惩机制。通过规章制度的落实,形成诚实守信有人夸,不诚实守信有人抓的良好社风、民风。

  作为青少年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懂得诚实守信的含义及意义。知道,诚信是团结一致的保证,是治国之宝,是立业之基,是做人之本。没饭吃大不了一死,但不取信于民,国家却会灭亡,企业会倒闭。个人无信没有立身之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2.内诚于心。真实地认识自己。不为己长而骄傲,不因己短而气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诚恳地对待他人,友善地对待同学朋友,交诤友,讲信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讲科学,不迷信。

  3.外信于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求真务实,不图虚荣;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出现失误,勇于承担责任,知错必改;有错不推诿,有功不骄傲。借东西及时归还,损坏东西主动赔偿。慎重承诺,不答应办不到的事;约定的事情努力做到,一时难以做到,要向对方说明情况。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4.行从于法。“与国人交,止于信”,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讲规则,按诚信规则做事;学生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敢于向隐瞒欺诈、伪劣假冒、弄虚作假等破坏诚信规则的现象行为作斗争。讲诚实守信,不要“轻诺”,要“重然诺”,对别人许下的诺言,说过的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许诺,许诺前要三思而行。合乎义则诺,不合乎义,则不诺。对合乎义的诺言,一定要守时、守信、守约。

  5.智守诚信。以义取信,惟义所在。古人云,长大成人、自立于社会要有三条。“人所以立,信、知、勇也”。虽然信摆在第一位,但有“信”还要有“知”。“知”就是指有道德知识,要辨是非,明善恶。孔子提倡守信用,但并不是愚诚愚信,死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孟子对信、义有比较正确的看法,他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上》)。即言之信否,行之果否,一切以大义为转移,合义者必信,必果,不合义者则不必信、不必果。


 

  谦虚礼貌

  谦虚礼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规范.

  谦虚礼貌,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接人待物,和蔼可亲,为人平等、公正、礼让。

  礼貌是人言语动作表现,属于行为方面的修养。礼,是内容;貌,是形式,属仪。一般地说“礼仪”,包括国家制度、等级秩序和典章仪式。所谓谦虚礼貌,恭谦礼让,从属于“忠恕之道”,是以“仁”为核心的“礼”的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谦虚是礼貌的内在本质,礼貌是谦虚的外在表现。两者基础是尊重他人,依礼而行。

  礼让谦恭,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孔子主张礼让贤能、礼让治国,主张对人谦虚和顺。注意自己的容貌举止庄严,“貌思恭”、“恭而安”,庄严而安祥。恭顺礼让是孔子了解一个国家的政事的手段,“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反对有悖于谦让的行为。

  在以“仁”为总则的“恭、宽、信、敏、惠、忠、敬、谦、让、诚”等人际交往具体规范指导下,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相亲相爱,比户可寻;夫妇和顺、“相敬如宾”、“不忘贫贱”、“不弃糟糠”者多不胜数;富而不淫、乐赈好施,济世救穷者为数不少;朋友交往、不忘故旧、不避贫贱、不计年龄、不论远近、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难之交、不绝于书;尊老慈幼、敬贤让能、奖掖后进、尊师重道等等,不胜枚举。”

  至于古来史书上记载的恭谦礼让方面的故事,更是烩炙人口,流传后代。关于行路让先、耕田让畔、居处让邻、席让坐、食让鲜、分让财,进屋扣门、先来后到、礼尚往来、文明经商,更是屡见不鲜。总之,中华民族在讲礼貌方面是有优良传统的,不仅为中国人构塑了“中华魂”,也为中国人塑造了“中华形”。

  中国是“礼仪之邦”。谦虚礼貌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的时事的反映。对一个人来说,它反映着这个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和文化教育程度。为此,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在青少年学生中应认真地进行谦虚礼貌教育。

  谦虚礼貌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对谦虚礼貌有正确的认识。懂得什么叫谦虚礼貌,其本质内涵是什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进行谦虚礼貌教育有什么意义。懂得谦虚礼貌是高尚道德修养,是心灵美与言行美的统一,它与资产阶级客套虚伪是两码事。懂得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各种各样的行业礼仪规范,而且,它们有着严格而琐细的规范,要经过严格的甚至苛酷的训练。比如商业的“微笑服务”,旅馆餐饮业的“站立服务”等。从某种意义讲,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礼貌礼仪作为现代文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一部分,正在创造价值和利润。是合作共赢,结交天下,联络情感,不辱使命的重要方略,那种把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的竞争意识与谦恭礼让对立起来是浅见无知的。

  2.懂得怎样做是谦虚礼貌。教育学生严格按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请、谢谢、您早、您好、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实在抱歉、给您添麻烦了、感谢您的帮助、欢迎您再来、再见、祝您一路平安等等。

  3.提出一些文明礼貌的具体要求,如在路上遇见师长学友互有礼貌地打招呼,与师长说话要站直、坐正等。“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购票购物按顺序”讲先来后到,“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路、让座”,等等。

  4.谦虚礼貌教育应与学校开展的文明观礼仪教育活动,以及旨在贯彻执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统筹运作,以收到整体效益。

  5.谦恭礼让要分寸适度。并不是使人一味谦让,“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在仁德面前就是自己的老师也不能谦让。并不是越恭敬越好,而是应该合乎礼,合乎礼仪才能免遭耻辱。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语出《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昼夜,永恒运动,所以“天”是“刚健”的,人应效法天,积极进取,发愤图强,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道德精神,它激励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奋斗,改革进取。

  开天辟地以来,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披荆斩棘,铺路搭桥,谱写了一曲曲悲壮动人的颂歌。黄帝教民养蚕,制作舟车,炎帝斫木为耒耜,课民以农桑;尧帝设官定历,率民战胜旱灾;大禹为了治水,13年走遍9个大州,疏通9个湖,开凿9座山,“三过家门而不入”,率百姓终于治服了水患。商周以来,涌现出许多奋发有为、励志图强、自强不息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教育家及无数能工巧匠。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能以造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历代众多的杰出人物,开拓进取,奋斗不息,为国家、民族兴旺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统,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苦乐观、忧乐观:“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自已就是“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学而》)的。他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万民之苦乐为苦乐。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三不朽”之伟业;这样的一生,上无愧于天,对得起道德良心,下无愧于地,对得起列祖列宗。正是有了这样精神境界,“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全集)。作为中华民族儿女,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矢志救国、自强不息、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所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自强不息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十分重要的。

  自强不息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自强不息,就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自强,即在自己主观上自觉努力。做到自尊、自立、自能、自动、自觉。向上,是动力。向上即是要树立高尚、远大而明确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并努力追求之。首先要立志作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全世界、有益于全人类,具有大道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永不松懈,永不停止。

  2.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仲尼厄而作春秋,韩信囚秦乃作说难,司马迁受宫刑却完成了史记,曹雪芹家境败落而写出不朽的红楼梦,这些古代名人之所以能成就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之伟业,主要是具有在逆境中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奋斗与努力的精神。当代青少年生在幸福、顺境之中应当自觉培养这种精神,勇于自找苦吃,以苦为乐,不怕苦和累,自觉参加劳动,磨练筋骨,主动到大自然的风雨中远足、拉练,接受考验,磨练意志,锤炼本领,砺志不懈。


 

  立志勤学

  立志勤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立志”与“勤学”两者之间紧密相联,它揭示了求知成才的方向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立下宏伟坚定的志向,才会产生勤学苦练的决心;只有坚持不懈的勤学,才能真正实现宏伟坚定的志向。

  自古以来,志士贤人都十分重视立志向学的价值和意义,将其视为治学、求知、建业、立国的根本。孔子自述“十有五而志于学。”学无常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使到了晚年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而不已,阖棺乃至”,一生都在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中国古代学子文人立志勤学的名人很多,事迹很生动。其主要特点:

  (1)自孔子始,逐步形成了读经研史的传统。汉代“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成为历代文人立志勤学的范本。(2)求学育人,具有早抓,抓小的特点。少小立志,自幼成才,不乏其人。如唐代的韦述,10岁就读了2000多卷古书,10岁就撰写唐史30卷。(3)治学严谨,攻读不辍,活到老学到老。明代的李贽,在50多岁时还拜焦闳为师,学习了三年《易经》,从59岁到70岁,又到湖北龙潭的艺佛院读书著述整整10年。(4)艰苦勤奋,坚韧不拔,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奋求欲。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月”、“凿壁”,都生动地描述了读书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坚持自学,不懈不馁,卓有造就的感人事迹。(5)在民间形成了注重立志勤学的时尚。流传了许多勤学格言,如“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等等。

  立志勤学是求知启智的根本途径,是育人成才重要条件。进行立志勤学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立志勤学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志勤学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习观。像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人物那样,少年立志,志在国家,志在人民,志在天下,矢志不谕。把“救国救民”、“为中华之崛起”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并为实现志向刻苦的学习,无私无畏的学习。

  2.懂得勤奋学习是实现远大理想基础的道理,并付诸于行动。学习要持之以恒,要有一个“挤”劲、“钻”劲、“韧”劲,切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学习中,要讲求科学的学习方法,变苦学为乐学,有效地利用每分每秒,提高学习效率。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要“多思”,要好学好问,既不但向书本学习,更要向能者学习,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3.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强以不知为知。做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已”。

  此项教育应与前途理想教育对接,使立志勤学具有现代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团结友爱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人际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固有精神力量和伦理道德支柱。

  团结友爱作为一种社会的公德和准则,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即“爱人”的友爱的道德学说,奠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友爱互助、精诚团结的伦理思想基础。孔子以后的名家大师诸多代表人物,在仁爱互助伦理道德方面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补充、发挥和深化。像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得道多助”;诸葛亮提出“集众思、广忠益”,等等,使仁爱、互助、团结、协力成为维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公德准绳和行为规范,并逐步发展成为伦理道德理论体系。

  团结友爱作为一种优良的伦理道德思想和行为,表现于社会历史生活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如在兄弟之间,骨肉相依、同命相连、相儒以沫;在朋友之间,亲如手足、休戚相关、忠诚相交、患难与共;在君臣之间,君明臣贤、肝胆相照、同心同德;在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友好往来;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厚德载物,包容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毛主席讲“仁”像现在的亲爱团结。团结友爱作为一种道德思想行为和社会公德规范,对于形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文化,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推进作用。弘扬、继承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万众一心的铜墙铁壁,汇成了坚不可摧、排山倒海的时代洪流,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而且在改革开放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进行团结友爱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团结一致,奋力拼搏,振兴中华,发展改革开放大好形势,战胜、抗拒各种大自然的灾害,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威力。

  团结友爱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认识团结友爱的强大意义与作用,做团结友爱自觉的促进者、维护者。懂得团结就是胜利,友爱就是力量的道理。从历史发展看,团结友爱能促进生产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在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生产力不发达、靠人民并肩劳作、团结互助的产物。从社会安定方面看,团结友爱可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夺取各项胜利。我国56个民族,提倡、弘扬、光大团结友爱的美德更为重要,这是加强各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的基本保证。从个人生活角度看,团结友爱能使人民幸福,精神愉快,安宁和谐,事业有成。

  2.会讲团结友爱,善于团结友爱。会关心人、团结人,不闹矛盾,有了矛盾,严格要求自己;会同情人、帮助人,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人,特别是残疾人,能主动上前帮助,不袖手旁观看笑话;会尊重人、信任人,不揭人短,不给别人起绰号。不猜忌人,坦诚待人;会容让人、原谅人,对别人误伤自己或者错怪了自己,不要得理不饶人,要允许人家改正错误。

  3.正确对待团结友爱,不搞哥们义气。要为国家、为民族、为正义讲求大团结,不要搞小圈子,不要搞山头、搞帮派、搞不正当的团结。为维护革命团结,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做到对自己缺点错误不掩盖,对别人批评诚恳不包庇不隐瞒。此项教育应与学校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团结、博爱的意识与能力。

  4.坚持正确交友的原则。忠诚交友。交友对人生非常必要与重要,“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交友贵在忠信、忠诚。朋友关系既没有血缘的、情感的纽带,也没有政治的利害捆绑,只能依靠忠诚、忠信来维系。忠信、忠诚是交友、择友、待友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凡朋友,当以“讲信重义”为基本原则。在交友时必须“慎择”,“结有德之友,绝无义之朋”,这是团结友爱持久永恒的深厚与保证,是团结友爱教育的重点与关键。


 

  尊师敬长

  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进行尊师敬长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唐代的韩愈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认为只有尊师重道,整个社会才能按照“道统”的方向顺利发展。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认为教师对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历代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古代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故事许许多多。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等。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历程,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道授业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尊师敬长在近现代更加得以发扬。毛泽东、李大钊、刘少奇、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尊师敬长重道的典范。他们身为领袖人物,对自己的老师们执弟子之礼;他们博学多才,仍虚心好学,以长为师;他们不仅重视学业的进步,更重视自己品德和意志的修养。

  古往今来,尊师敬长,已成传统,代代相传。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牢固树立尊师重教、尊师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将起到重要的稳定的保障作用。

  尊师敬长教育的现代基本要求:

  1.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自觉做到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对老师有意见和要求,能善意诚恳地提出来,不许顶撞老师,更不允许打骂老师。让学生明白:师,是特殊的“长”;师生关系,是特殊的长幼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尊师也是敬长的表现。

  2.尊重教师,尊重教育。教育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文明的重要的标志。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文化工作者。全社会都应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尊师重教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尊师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学会做人,传承美德。青少年学生,应该谦虚礼貌,敏而好学,用好的学习成绩不表达不忘老师,感恩老师,回报老师之情。

  3.在尊师敬长教育中,应认真落实尊师爱生的伦理道德规范。教师要用真“爱”获真“尊”,学生要用真“尊”获真“爱”,做到你爱我尊,我爱你尊,用爱获尊,用尊获爱。实现真诚尊爱,尊爱和谐,消除当前师不爱生,生不尊师的现象。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

  孔子首创私学,把“孝”放在教学首位,说是道德的根本。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墨子提出“孝,利亲也,以亲相爱”,“父子不慈孝,天下之害也”。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出国家要“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父义母慈是对子女的伦理义务,是对子女成长的关心、期待、培养和教育;子女对父母的伦理规范是孝,其具体义务,不仅是养亲,更要敬亲、爱亲、尊亲。

  我国古代“孝道”形成传统,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汉文帝刘恒身体力行,其母薄太后常病,“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三年,奉养无怠。汤药,非口亲尝拂进,仁孝闻天下。”并且颁布“孝廉法”,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家庭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虽然,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不可否认,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社会里,“孝”在保障老年人的生存病养方面,在维护家庭的自然衔接与衍进方面,在稳定家庭与稳定社会方面是有其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的。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曾指出忠孝问题,他说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古代“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孝道传统,共和国的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尊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和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

  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孝”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孝敬父母教育,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首先,有利于解决目前家庭伦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问题。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进入老龄社会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因为家庭养老在国家社会保障水平低的条件下,仍是绝大多数人依靠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农村。

  其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只有家庭稳定才能社会安定,而孝道在维系、稳定家庭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倡“孝”,明显优点,一是范围小,限于家庭,十分具体;二是孝的对象是双亲,与每个人的关系密切;三是邻里友好、亲戚同事之间,易于彼此舆论监督,道德评价,非常直接。总之,“孝”,能有力地把家庭道德建设提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家庭精神文明水平高了,必然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从而切实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第三,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个人对父母不能尽孝,不可能处理好和兄弟、亲友、师长、同事、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孝敬父母,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上是遵纪守法,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不愿意因自己的不负责任而累及父母、家庭。这样的人多了,整个民族的文明素质也就提高了,社会环境也就安定和谐多了,也必然能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加强孝敬父母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德目。孝敬父母教育的现代要求:

  1.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懂得“奉事老人,不是封建,不是资产阶级思想,而是人类美德”的道理,生活中能自觉地做到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做一个懂孝敬,讲孝行的人。在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读书或工作,应经常写信汇报情况,或经常回家看看,不叫父母挂心;对父母有意见,能有礼貌的提出,不和父母吵架。

  2.提高“孝”的恒久性,和颜悦色的敬养父母。中国人讲孝,既重赡养,也重视心里关怀和内心愉悦。在有些人看来,父母老了,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养活父母,使他们吃穿不愁,也就算报答养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强调“敬”,认为仅仅“能养”是不够的。所以,孝敬父母应在既养又敬,和颜悦色的态度上下功夫。侍奉父母一时一事和颜悦色很容易,但要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和颜悦色是很难的。有的子女在自己高兴顺心时候能对自己父母和颜悦色,而在自己不高兴或不顺心时候就做不到和颜悦色了,所以侍奉父母应在常敬长劲上下功夫。

  3.继承尊老敬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在古人理想的“大同世界”中,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强调孝敬父母,并且推己及人。不但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而且能关心和爱护全社会的老人。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淳厚民风,让每位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4.在孝敬父母教育中,提倡孝敬父母,反对愚忠愚孝。如果发现老人有不正当行为,应耐心劝阻,不要同流合污,要坚持原则,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老人负责。

  5.对父母在世时尽孝,在过世时要能祭祀。在清明节时不忘缅怀,依照礼仪扫墓敬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