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论琐语(五)

 大地之歌 2012-11-02

读书论琐语(五)  

2009-02-15 17:01:25|  分类: 书法漫谈 |字号 订阅

        ————2009年2月15日

       写好行书,不外乎必须掌握以下几项技法:一是笔的提按起伏与翻绞使转,基本的技巧,必须掌握好;二是字的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合理避让与连贯呼应,以及虚实连接,字的开合之势的巧妙布局;三是字的大小排列要有节奏韵律,即要疏密有度,欹正相当,又要轴心一贯到底;四是墨色的层次分明。能达到这几点,书法作品不怕不赏心悦目!                                            (2009年2月14日)

       行书,古来人而善之。学好行书,常观古人作得其“神”,方下笔乃有“意”。可惜,现今之世,其它不说,但就用笔功力一项,今无法与古人抗衡。古人书就提笔,而今,即使天天用毛笔三小时以上,百年也也不及古人二十年矣!                                                   (2009年2月14日)

       学书,既要“修身”又要“修心”。作书,“以腕用笔,心能转腕,腕能转笔,心腕合一,方成其妙。”意在笔先,笔才有神。心手相应,“天人合一,”寓情于书中,书方情真意切,自然和谐。

                                                                    (2009年2月14日)

       临摹要“察之尚精,拟之贵似。”读贴应关注书者“精神流露之处”。“功性互见”则得益匪浅!只有基础功力扎实,方能“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畅意挥洒”,达“不温不火、不激不厉”则为高手。学“二王”,要在“清”、“诡”、“稳”、“劲”上着力。《兰亭》是一座万世之金矿。能得其“形”“秀”“雅”者实属不易。“大道至简,”“神定气闲”乃追寻之目标!             (2009年2月15日)

      “近取诸身”。孙过庭引之用之。讲究“品格修养”与“书学修养”,进尔“达其性情”,以致“修养之美”和“心灵之美”!高哉!妙哉!一个学书之人,不能仅囿于练字,更要注重“字外功夫”!时而久之,“字”中“修养自现”!                                                 (2009年1月3日)

        黄惇老师的一个观点:帖学要复兴! 另一个观点:审美疲劳和审美饥渴!说得很好!我们现在印刷技术很高。什么样的碑和帖都可找到。加之网络。更是条件好得不得了! 这样,就会出现审美疲劳了!看得多了,就不会看到“精微”之处! 我相信:帖学也罢,碑学也罢。只要是人们认为是“美”的。 那他就会有“生命力!”就会复兴!就会产生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存世!      (2009年1月3日)

      书法之所以为“书法”,专一的目的是“唯美是为”。点画的形态美与质量美,是通过系列调控笔锋的技能和方法得来。这就是用笔。用笔是书法的艺术形式,体现尽在技能与功力。用笔讲究铺毫与操控笔力,学问也在使转。中锋生骨,副毫生肉。藏锋、涩行、提按精准,笔不变法亦不变。(2009年2月15日)

       王羲之用笔,出入转带,笔笔到位,笔力遒劲。转锋衔接自然,动作分明。重而不滞,轻而不滑。结字,一切在动态之中。每一字一种造型,每字之间造型又环环相扣。章法布白,动静结合,线条粗细,字行间疏密开合,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乃我辈学书之精髓。当心铭神追。      (2009年2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