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天雷教育 2012-11-05
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作者:朱永富 文章来源:咸丰丁寨湾田小学 点击数:248 更新时间:2012-3-26 10:49:46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是一柄双刃剑。人们在获得更多幸福和快乐的同时,也在追求生命存在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生命本身的价值。尤其是近段时间,有关中小学生自杀的报道时常见诸于报端。特别是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迫于对就业的压力和高考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反响。这难道不会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身的逻辑起点?我们的教育是否应该有生命的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就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古人云:人的生命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本质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们认为:这也是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并大力推行的教育模式。作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教师和学生,他们都是有着活力的生命的个体,而作为文化载体的文本,确记录着生命的跃动,而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则体现着对生命的感受、善发出内心真挚的情怀 ,显示着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就使得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着重提出了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具体说来,思想品德教育要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尊重、敬畏生命,同时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学生能肯定自己,承受困难,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从而不至于导致学生心态的不正常,而越轨。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向学生渗透生命问题”的意识   

         我们认为: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要建立在问题意识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针对普通人所遭遇到的生死问题给予相应的知识传播。因为生命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性教育不同,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有问题意识,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种种问题为核心,来开展教学活动。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突出舍己为人、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的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亲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与品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相当广,内容也相当复杂。我们要在继续中把学生的各种人生问题及解决方式的方法都归入到思想品德教学的范围,使其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根据对许多自杀及青少年杀人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校青少年至少会遭遇四类大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尽快纳入教学内容之中。   

1.交给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青少年们如何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父母子女的关系、朋友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 。我们的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传授这些知识时,首要任务就是要突出“问题”意识,用问题统帅课堂讲授。不必讲大道理,而要以问题为核心来展开,要用生动而具体的实例来佐证大道理,,再升华出相应的一般道理。比如:与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怎么办?与他人意见不和甚至吵了架怎么办?怎样与老师和父母更好地沟通?男孩子如何正确地向心仪的女孩子表达爱慕之意?女孩子又如何友好而又不损害对方自尊心地接受或拒绝对方的求爱?在社会上遇上不正常的状态怎么处置?如何与陌生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 交给孩子们正确地对待物欲的方法。  

从古到今,人的本性是物质欲望无穷,关于这一点本来无可厚非,无所谓对与错,但人有理性有文化素养,可以克制非份及过度的欲望。可是幼小的学生们确不同,因为他们还不成熟,还没有构建一种自我克制的机制,若放任自流,必定产生众多的问题,甚至导致自杀与杀人现象的产生。课堂上要讲授一些这样的问题:父母不让看动画、打游戏怎么办?大人不给钱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怎么办?还有诸如竞争压力下的相互攀比问题;如何正确地对待欲望,采取哪些的合理的节制手段;嫉妒心理,等等。   

3. 交给孩子们正确地对待学习压力的方法   

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告诉孩子们:怎样正确地对待考试?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有什么好处?如何寻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以减轻学习的压力?以及正确对待分数及排名顺序?如何树立一个正确的成功观念,生活中要养成提得起放得下的良好心态,要树立“平平淡淡就是福”的观念,告诉学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社会精英,一个人成功的途径有多种,不要钻死胡同,此路不通另辟新路,记住:“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  

4. 向孩子们传授一些涉足社会的相关知识。  

孩子们总有一天要走入社会的,在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前。老师们要给孩子们讲授一些如何涉足社会?如何看待社会的阴暗面?如何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怎样正确地阅读恐怖小说、观看恐怖影视?怎样合理地玩网络游戏?等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摆出来,让学生们进行比较、讨论、选择,最终达成某种一致,这样既内化了 孩子们的品德与习性。又让他们初步了解了社会这个大染缸的内涵。   

我们认为,处理好了这四类问题,便可以相当程度地避免孩子们走向自杀或使用暴力。 
   三、在生命教育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在具体的生命教育过程中,除了要有问题意识外,还必须贯彻以下几种原则方能使我们的教育逐步趋于完美:    

  1.螺旋式推进的原则。  

在课堂内容设置上,要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程度,从最基础的内容着手,逐步加深教育内容。比如在校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快乐与幸福教育;而青壮年的生命教育则为成功与事业教育;老年人的生命教育则侧重休闲、养生、保健教育。要按照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按地域规划,分层推进,逐步达到全面推动发展。   

2.知行统一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又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生命。   

3.互动结合的原则。  

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校教师的传授来接受教育,通过家长、社区、医院等机构、团体的帮助使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还要倡导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互动来接受教育,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自救、自律和自我教育,增强其在困境中的巧妙运用技能和求援的意识。   

4.与青少年身心发展一致的原则。  

在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要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选择贴近青少年生活和实际,与他们成长、发展、学习、交往密切联系的具体事例,进行科学组织与编排,既要有利于他们能够接受,又要方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5.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原则。  

生命教育既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积极开发、利用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课程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落实生命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习惯、与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技能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以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的品质,让学生捍卫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的价值,思想品德课自身也要珍惜、尊重学生的生命,对学生的生命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并遵循其生命规律,提升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成为戕害学生生命和阻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工具。让思想品德重新回归到人,回归到自然。既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做出的心灵的选择,也是思想品德教育走出困境之路的有效途径。思想品德教育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极好教材。思想品德教师应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素材,并把这部分内容放在首要位置。   

除此之外,生命教育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时,也要把教师精神生命的成长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让教师真正回归人,关注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用生命感悟生命、激活生命,从而以自己的生命体验为人师表,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