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论琐语(十八)

 大地之歌 2012-11-05

读书论琐语(十八)  

2009-11-24 07:36:39|  分类: 书法漫谈 |字号 订阅

       ————2009年11月24日

用笔的基本技法有三法:藏锋法、使转法、和收笔法。藏锋是通过提笔来缩小笔锋的体积。笔锋转向后,需要重新调整笔心位置,使之与原心绝对重合。调整的方法有移心法和抽锋法,抽锋法是移心法的简化,特点是迅捷。使转技法是转换笔锋锋面的技法。一种是在发笔处完成使转,运行时平拖直过,此为唐法;一种是将使转过程拉长,甚至贯穿行笔全程,此为晋法。以锋端着纸,逆时针方向摇搅笔锋,以选择合适的锋面着纸的技法,为内擫;如果顺时针方向摇笔选择锋面,则为外拓。内擫笔意流动且近圆,外拓笔意爽利而近方。提收有二种情形:一是于画内提收,画外不见痕迹。此为藏锋收笔。二是于画外提收,即笔锋突破画界,外见形迹,此为出锋收笔。

                                                                          (2009年11月15日)

用笔的境界从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技能、二是功力。技能的最高境界是全面,不乱法度。功力的最高境界是精准,表现为韵律精准。做到精准,就需善用锋端。所以董其昌强调要“提得笔起”。 提得笔起和轻快自如的韵律都源自臂力。不能达到臂坚如铁的程度,不足以做到精准。方法可短时内学得,功力非时日不可。

                                                                          (2009年11月15日)

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大脑,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指过于细弱,精巧处或许尚可,总体上却力不从心。腕居中承启,能兼领指与臂二者的功能。尤其是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转变换。达到书写灵动流畅。运腕是行草至关紧要的练习课程。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

                                                                             (2009年11月15日)

米芾的运笔受褚遂良影响,提得高,按得重,大起大落,写出来的点画沉着痛快,跌宕豪迈,节奏感极强。米芾善用弧线和曲线,因此点画和结体都特别生动。米芾在结体上主张“字不作正局”、“须有体势乃佳”,要根据字形繁简和上下左右关系来结定造形。他的字常常是左右欹侧,摇曳多姿,甚至上松下紧,头重脚轻.

                                                                             (2009年11月15日)

颜真卿的行书纵横开阖,气势磅礴,它的点画非常浑厚,书写时逆入回收,中锋按笔行走,有篆籀遗法,起笔和收笔处牵丝映带,使点画在浑厚的基础上灵动流畅,姿媚跃出。它的结体多为外拓,非常开阔,章法上字距行距比较紧凑茂密,整个风格可以用沉雄恢宏四字概括。学颜真卿行书应从《祭侄稿》得其法,从《争座位帖》得其神。

                                                                                (2009年11月15日)

“涩而畅,毛而润。”概括了毛笔在纸上表现碑法的效果,看不懂古人的笔法不行。没有笔法就没有中国书法。没有笔法,只能称为“字”,而不能谓之“书法”——因为它无法上升到艺术层面。抛弃了笔法这一内核,就不再是书法了。笔法第一,结字第二,章法再其次,墨法又次之。这些关系在学习、创作中不能颠倒。

                                                                                  (209年11月15日)

意,是书家对生活和自然界某些现象的观察和体会,并通过某些具体的点画和字形表录于笔端体现出来,贯串于整幅作品的一种思想境界.它属于精神范畴.它是建立在书法各种技法运用纯熟基础之上,并在思想上对书法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对前人发帖中的用意有独到的见解,不断的多读书,多学习,增加自身修养.净心,静心,养心,在心中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才能表露出来的思想境界.意在书法中有着先导的作用.有意则有气,有气则神出.是书家内心思想境界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心而生的,出于自然的“意”,而非刻意造做之“意”.它的最高境界是:“无心无意,出于自然”.

                                                                                     (2009年11月15日)

“气”在书法创作中相当重要.只有恰当的表现和把握住.“气”,才能使作品具有一定的生命力.而“气”受“意”的指挥,意气相通,用笔才能沉着,久练后才能有所感悟,并熟练掌握和运用.在创作中,应去其心中之浊气和火气.心平气和,敛入规矩,上下贯通,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有气势、有气韵、有精神,才能字有出处,笔有笔法,才能显示自己的风度和独特的风格.

                                                                                     (2009年11月15日)

字写的得体,不娇柔创作,才能写出字的精神来.“神”是书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它是无形的,是书家精神上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书家对生活和自然界的一种感受和感悟.刘熙载把神分为了“他神”和“我神”两个层次.“他神”是经过学习而得前人之神,这是学习的阶梯;而“我神”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书家个性的自然流露.

                                                                                      (2009年11月1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