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学习会计实务帐的过程记录下来,作为菜鸟的我愿意和我一样的朋友们分享,也希望得到高手的指点。这篇文章我更侧重内容本身;
A公司于2009年5月份新成立(假设),为一般纳税人,核定征收,所得税率7% * 25%,城建税:1%,教育费附加:3%,河道管理费:1%
注意啦,对其中的说明:
1: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的征收有2种:
a:查帐征收:利润总额为正数时候,所得税 = 利润总额 * 25%
利润总额为<= 0的时候,不需要交纳所得税
b:核定征收: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 * 7% * 25%
2: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河道管理费都属于附加税,是以增值税为计税基数的。如果增值税为正数,需要交纳,否则不需要交纳
城市维护建设税 = 增值税 * 1%;
教育费附加 = 增值税 * 3%;
河道管理费 = 增值税 * 1%;
下面谈手工做帐的第一步: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也就是在记帐凭证上填写对应的内容:
a:记帐的日期
b:编号(从当月的第一笔业务开始,1.2.3。。。。按顺序写下去)
c:一级科目,就是总的会计科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就是对应的明细科目,然后按借,贷分别填上相应科目对应的金额,最后算出合计数,注意合计数字的最前面加上人民币符号
d:附件的张数,就是我们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并把对应的原始凭证粘贴在记帐凭证的背面
e:最后,填上制单人和记帐人的名字,就完成了记帐凭证的制作。
(注意:凭证有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通用凭证,就是一般的记帐凭证,下面所有的凭证都是做在通用的记账凭证里面)
假定5月份发生了如下业务:
1:5月1日:股本500 000存入银行
根据对应的原始凭证,比如银行进帐单等作如下记账凭证,也就是在记帐凭证上写分录:
(摘要:股本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基本户 500 000
贷:实收资本 500 000
说明:银行存款,这个例子里有2个明细帐户,一个是基本户,一个是纳税户。为什么有2个明细呢,因为有的税务局要求在他们指定的银行开户来交纳税金,而这个银行不一定是基本户的开户行,所以设有2个明细。
2:从银行提取备用金20 000元
(此分录十分简单,不做说明)
借:现金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3:办公室主任丁丁报销交通费200元,业务招待费200元
说明:任何费用的报销应该对应什么会计科目,是由报销人的所属部门决定的,比如:如果办公室的人报销,对应的会计科目是管理费用,如果是销售部门,则是销售费用,如果是业务部门,归为营业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交通费 200
——业务招待费 200
贷:现金 400
4:5月4日,企业管理部门购买办公用品200元,以现金支付
借:管理费用——办公用品 200
贷:现金 200
5:5月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12 000元
借:营业费用——广告费 12 0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
6:5月6日:银行存款支付公司开办费5000元
说明:开办费用可以计入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然后再转入管理费用,但此处金额较少,可以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开办费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注意:忘记了点,上面有几个银行存款的明细科目忘记写“基本户”了,此处更正一下
7:5月7日:购买支票,贷记凭证等30元
说明:有的人把支票,贷记凭证的工本费计入“管理费用”,而把手续费计入“财务费用”,或者把这整个部分计入“管理费用”,有的人习惯把它计入“财务费用”,其实都可以,但通常是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另外,购买支票时候,基本上都是直接从单位的基本户里扣除,所以,贷方的科目为“银行存款”,而非“现金”,这点注意。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30
贷:银行存款 30
8:5月8日:从银行提取现金10 000元发放工资,以备发工资
借:现金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9:用现金发放本月职工工资8 000元,假定全为办公室人员工资
首先,发工资前,要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8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000
然后,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 000
贷:现金 8 000
10:5月10日:银行存款支付圣达投资公司5月份至12月份的房租16 000元,及押金2 000元
首先,房租计入待摊费用:
借:待摊费用——房租 16 000
其他应收款——圣达 2 000
贷:银行存款——基本户 18 000
同时,摊销这个月的房租:
借:管理费用 2 000
贷:待摊费用 2 000
11:5月11日:支付银行转帐手续费5元,
说明:贷方为何为“银行存款”,和上面7的解释一样
借:财务费用——手续费 5
贷:银行存款 5
12:以银行存款购买电脑一台价值8 000元
说明:因为公司还可能购入打印机,传真机等,为了减少明细的分类,将电脑固定资产的明细科目设为“办公设备”,而不是“电脑”。
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8 000
贷:银行存款 8 000
13:5月13日:向三星公司采购A商品100个,单价1 000元(不含税),商品入库,增值税发票收到,款项为付出
借:库存商品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000
贷:应付帐款——三星 117 000
14:5月14日:向立丰公司采购B商品50个,单价60元(含税),商品入库,增值税发票收到,款项未付
说明:含税的价格要换算成不含税的价格
计算公式:不含税价格 = 含税价格/1.17
借:库存商品——B商品 2 564.1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35.90
贷:应付帐款—— 立丰公司 3 000
计算过程:库存商品= 50*60/1.17 = 2 564.10
增值税= 3 000 -2 564.10 = 435.90
再更正一下,上面所有的银行存款,其二级科目均应写“基本户”
13处的库存商品,其二级科目均应写“A商品”
15:5月15日:总经理向公司借款10 000元
借:其他应收款——总经理 10 000
贷:现金 10 000
16:5月16日:支付三星公司,立丰公司货款
借:应付帐款——三星 117 000
——立丰 3 000
贷:银行存款 120 000
17:5月17日:销售给康盛公司A产品90个,单价1500元(不含税),B产品40个,单价100元(含税),增值税发票开出,款未收
首先,手工制作一份商品成本结算表,作为原始单据之一附在记账凭证后面,其内容为:
商品成本结算表
销售商品名 销售数量 采购单价 金额
A商品 90 1 000 9 000
B商品 40 51.28 2 051.2
合计 11 051.2
计算过程 B商品单价 = (含税单价)60/1.17 = 51.28
确认商品销售收入时候:
借:应收帐款——康盛
贷: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3 531.20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的计算过程:90*1500+40*100/1.17=138418.8元
增值税的计算过程:90*1500*17%+(40*60-40*60/1.17 )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1 051.2
贷:库存商品——A商品 90 000
——B商品 2 051.2
注意:此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不分明细,但库存商品需分明细
18:支付业务员李明业务招待费100元,出差费200元
注:业务部门的费用计入“营业费用”
借:营业费用——业务招待费 100
——差旅费 200
贷:现金 300
假定这个月的业务到此结束,那么结帐凭证制作的任务完成了吗?没有
首先,我们应该核算企业所得税,因为是核定征收
所以企业所得税 = 主营业务收入*7%*25%
= 138 418.80*7%*25% = 2 422.33
作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 2 422.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 422.33
其次,关于附加税的问题:
因为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注意:本例只涉及这2个)
= 23 531.20 - (17 000 + 435.90)
= 6 095.3 为正数
所以,城建税 = 应交增值税 * 1% = 60.95
教育费附加 = 应交增值税 * 3% = 182.86
河道管理费 = 应交增值税 * 1% = 60.95
其附加税的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4.76
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60.95
——应交教育费附加 182.86
——应交河道管理费 60.95
最后,还有一步,那就把结转本期损益,即把损益类科目: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所得税
等各科目汇总的借方变为贷方,贷方变为借方,对应的另外一个科目为“本年利润”
借:主营业务收入 138 418.80
贷:本年利润 138 418.80
借:本年利润 122 713.29
贷:主营业务成本 92 051.2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4.76
营业费用 12 300
管理费用 15 600
财务费用 35
所得税 2 422.33
这样,我们的计帐凭证就结束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做T字账,也就是把所有记账皮张的借方和贷方全部列出来,注意,要明细的那种,比如:借方有几个科目的,要写对应明细科目的数字,不要汇总的数字。
如果,最后的结果,是借贷方平衡了,那么,我们就往下做下一步,如果不平,一定要查找原因
最后的计算结果:借方 = 贷方 = 1359795.38
注意,更正一下,业务内容17中计算主营业务成本的时候,应该是92051.2,非11051.2,上面计算错了
用T字账验算记账凭证的借贷方相等的情况下,我们就进入第三步:那就是按照记账凭证中所涉及的科目开明细帐,分为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本例题按照会计凭证所涉及的科目,可分为:
一级 二级
资产类:
现金
银行存款 基本户
纳税户
应收帐款 康盛公司
其他应收款 总经理
圣达公司
丁丁(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预付帐款 三星(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立丰(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库存商品(此处不分明细,另外用数量金额式的帐页分明细记录收入,发出,结存)
待摊费用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待处理财产损溢(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负债类:
应付帐款 三星
立丰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
应交个人所得税(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应交所得税
应交城市建设和维护费
应交教育费附加
应交河道管理费
其他应付款 社保(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股东(下面的例子会涉及)
权益类:
实收资本
本年利润
损益类: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利息
手续费
所得税
注意:根据记账凭证的科目建立明细帐的时候,第一级科目,比如“银行存款”写在活页式明细帐单最上端的双横线上,二级科目,比如“基本户”写在表格上方的“__级科目编号和名称”后面
另外列2级明细分录的库存商品,记入三栏式的数量金额表,“库存商品”记入帐页的最上面的双横线,而“A产品”记入“货名”后面然后,根据记账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收入,发出,结存的商品数量,单价(指成本),金额即可
把所有明细帐目登记完毕,到月底,再本月合计一下,算出本月借贷方的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如果在余额在借方,记“借”,如果在贷方,借“贷”,如果余额为0,则记“平”
这一切完成后,进入第4步,根据登记的明细帐的一级科目的月末汇总,编制试算平衡表,这里我们做一个总分类帐试算平衡表,可以有2个功能,1是验算我们的帐时候平,2是不必要再做总帐了
格式如下:
总分类帐试算平衡表
2009年5月30日
会计科目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
.
合计
如果最后合计出来的结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借贷方都分别相当,那么我们的帐至少从数量上来说就做平了
我会持续记录下去,如果有感兴趣而没有做过实际帐务的朋友,可去买相应的凭证,账册,照我上面写的一步步下来,相信,你也能学会手工作帐的过程
以后,我还会记录电脑记账的点点滴滴,当然,只限于自己在有限知识和有限经验的情况下的记录,很多地方都很幼稚,还可能出错,欢迎大家指正,万分感谢。
虽然我还是一只不会飞的笨鸟,但将来我完全可以做一个真正的高手,今天不行,不能说明明天一定不行,与有兴趣的朋友共勉。
毫无保留包括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只为在总结自己的基础上,还能对别人有所帮助。
今天,我再总结一下我前面已经谈到的手工做帐的过程
1: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正确地填写记帐凭帐,也就是把分录的内容填写在记帐凭证上。
注意,A:分录要正确(比如虽然做帐中,有人把不属于管理费用的费用统统列在管理费用下,帐能做平,但毕竟我们是专业的,那么我们一开始就要严格地从专业的角度要求自己)
B:金额一定要和原始凭证上的金额一致,注意不要看花眼,多写或少写哪怕是一个零,借贷方一定要相等
2:根据做帐的记帐凭证,在一张大纸上(建议在电脑上用EXCEL,这样可以直接让电脑计算,还不容易出错),把所有记帐凭证的借方填写在左边,贷方都填写在右边,然后计算看看左右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一定要找出原因,否则后面错了,不知道要花多少倍的时间才能查出来。那就要求我们一开始写凭证的时候,就要认真仔细,数字不要错。
注意啦,是不是要等一个月所有的凭证都做完了,我们才做这样的T字帐呢?如果在月末,我们来得及吗?呵呵,完全可能来不及,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根据单位的会计工作量的多少,是1个礼拜作一次呢,还是半个月作一次,当然,一个月做一次,也可以,只要你来得及。
3:把T字帐平衡后的对应科目按凭证编制日期的先后顺序分别填写在我们上面所说的明细表里面(明细表如何设置,我前面已经说得比较详细,这里不多说了)
明细表填写完毕,我们在对应科目的最后一栏用红色笔在上下横杠画两条直线,和帐页上的横线长度一致,然后再“摘要”栏里写上“本月合计”,把本月的借贷方都分别算出来,并算出期末余额,若余额在借方,在“借或贷”一栏中,记“借”,在贷方,记“贷”,如果余额为0,记“平”
4:完成之后,我们就根据明细帐册填写上面我提到的总分类明细试算平衡表,这一步步能偷懒,而且是万万不能(关于我试算平衡表如何制作和填写,注意看前面帖子),如果最后合计出来的结果,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各自的借贷方哪怕有一点差异,那么我们的帐肯定什么地方做错了。
做过的朋友都知道,如果做错了这一块花的时间有可能远远大于你做会计其他所有部分的时间。只有这一块平衡了,我们的帐才可能作平。因为后面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都要靠它了
所以,我一再强调,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
我直接告诉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如何用最快的,简直不动脑筋就能直接搞定的方法,呵呵,真的很简单很简单,记得以前没有任何经验的时候,每次看到财务报表这一块,心里都是很模糊的。
没有做过实帐的朋友们认为做财务报表很难很神秘的朋友们,明天,我就为你揭开那层面纱。
明天我也会把后面的保税的那部分内容写下来,呵呵,不过要等我家的宝贝入睡了才能写。
"明细表填写完毕,我们在对应科目的最后一栏用红色笔在上下横杠画两条直线"
刚才看了一下,那个所谓的最后一栏,貌似理解上有些误解,我再解释一下,这个最后一栏,就是某个明细科目记帐结束那一天的下面一栏,而非是帐页最后一栏,下个月的我们就继续在“本月合计”一栏下面写。
忘记提醒一下,每当我们把凭证上的科目记入明细帐的时候,都不要忘记在凭证上已经登记入帐的科目后面提示打勾的栏画勾,以免将来重复等记帐或遗漏。
比如我们把凭证上“应收帐款——张三 100”登记入“应收帐款——张三”明细帐的时候,就在凭证后面这一栏打勾,以示已经登记好了。
本来我的计划是进入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的流程,但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想了想,觉得还是暂时搁置一下,还是先进一步对前面的东西补充。另外附带说明一下,现在很多公司都是用财务软件,但对于没有做过手工帐的朋友直接使用财务软件,我告诉你一个结果,那就是仍然不懂做帐,根本不知道后面的数据是如何生成的,数据直接有什么关联。所作的不过是凭证的录入罢了。因为财务软件里,输入凭证后,连结转损益都不用作,财务报表也是自动生成。的确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有志于从事财务的朋友,我还是建议你们一定要学会手工做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