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餐具有什么卫生隐患?胡维勤教授告诉大家

 胡维勤健康养生 2012-11-07

生活的中我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餐具的卫生没有处理干净,如果专家说坐便器很脏,你肯定毫不犹豫地点头称是。但如果说家里的电灯开关、门把手、厨房砧板以及其它频繁触摸的物体表面的细菌甚至多于坐便器,你是否有点耸人听闻?

  近日在北京主办的“关注居家卫生 保护全家健康”的媒体分享会上,作为世界卫生理事会中国唯一专家代表的钟旭辉博士表示,这的确是不为人知的事实,注意家居的有效除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可使疾病的风险至少降低20%。下面胡维勤教授告诉大家生活中的卫生隐患和处理方法:

砧板定期消毒

  砧板在每次切完菜(特别是剁肉馅后),应用清水刷洗,最好能刮去表面的食物残渣,清洗完毕,用布揩干。使用一周后,最好用开水烫洗一遍,然后放入浓盐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取出阴干。这样不但可以杀死细菌,而且可防止砧板干裂,延长使用寿命。

洗碗抹布专用

  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曾进行过一项抹布实验,结果显示:一块全新的抹布在家庭中使用一周后,滋生细菌数高达22亿个,而且都含有大肠杆菌。

  很多家庭常用一块抹布,既抹橱柜门窗,又抹餐桌碗筷,用过后往阴暗潮湿处一放,以后又反复使用,结果成了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据调查,由洗碗抹布为细菌传播媒介导致的传染病,占人类疾病发生率的30%。因此,抹布要专用,并经常用开水烫洗,挂在通风向阳处曝晒。

不宜用化纤丝洗碗

  有些人在街头小摊上买回化纤丝洗碗用,觉得它又柔软又耐用。其实,这是不妥的。因为它能把一些不易被人们肉眼发现的细小纤维沾在餐具上,而后随食物进入人体胃肠内。这些工业化学纤维在肠腔黏膜上滞留,会刺激或诱发胃肠道疾病。

不要忽视清洗碗脚

  不少人在洗碗时,常常只注意碗的里外是否干净,而对碗底和碗脚却不大在乎。其实,碗底和碗脚的卫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人员经过检测证明,许多看似洗干净的碗,把它们摞起来后,其脏污大都跑到碗底部了。碗底成了细菌繁殖的温床,碗底的细菌是最多的。因此,洗碗时一定不可忽视把碗底内外清洗干净。

不宜用卫生纸擦餐具

  许多人认为卫生纸是消过毒的,因而把普通卫生纸用于擦餐具、水果或擦脸,这是大错特错的。

  须知,卫生纸只应用于卫生间,许多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切不可当做消毒巾使用。用卫生纸擦脸,有可能给脸上带来痘痘,用来擦餐具,也不能保持餐具上的卫生。

羹匙应该放在饭盒里吗?

  许多人在吃完饭后,常常也把羹匙或筷子放在饭盒里。虽然这样很方便,但却是一种不太卫生的做法。

  匙柄或筷子手握的部位常常沾有病菌,清洗餐具时不能把它完全清除或消灭。如果把羹匙或筷子放入饭盒中,匙柄或筷子上的病菌就会直接与饭盒接触、污染饭菜;同时,饭盒里饭菜的温度又很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长。当到了食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将已大量繁殖的病菌食入体内,从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羹匙或筷子最好不要放入饭盒内。

水缸宜常洗

  水缸是好氧菌、厌氧菌、兼氧菌大量繁殖的基地。水缸如长期使用不刷洗,势必影响人们饮水卫生。为此,应每周刷缸壁一次,最好用0.03%~0.15%的漂白粉撒入缸内杀菌。

饮水机应定期清洗

  消费者对饮水质量很注重,但却常常疏忽了一个更大的卫生隐患--家庭桶装饮水机的二次污染。据有关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显示,桶装饮水机三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病毒、沉淀残渣、重金属甚至滋生红虫,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据调查,目前饮用桶装水的用户,有半数很少或根本不对饮水机进行清洗。一般来说,饮水机里的水第一天的菌落指数接近为零。但过了10天左右,指数就可能上升到近万,其主要原因在于桶装饮水机内胆里还剩有1000毫升的水。长期以来人们都只是换掉上面的饮水桶,而忽视了清理内胆的水。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细菌生长的温床,细菌不断繁殖,从而引发消化、泌尿系统等50多种疾病。
  一旦饮水机受到污染,饮用水再纯净也没有用,饮水机只有定期清洗消毒,才能保障饮用卫生安全。饮用桶装水的使用期一般为半个月左右,最佳为一个星期,最长为一个月,而饮水机的清洗消毒一般以夏季每月1~2次,冬季每月1次为最佳。

胡维勤教授提醒:我们使用的餐具不单单使用水冲洗就行的,定期还要采取消毒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