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切故乡情

 xjjk雅儒 2012-11-07

xjjk雅儒

切切故乡情

类别:挚爱亲情 作者:海帆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2-11-7 21:19:36 
编者按:这篇长文,非常感人,作者介绍了故乡的亲人,介绍了故乡的家,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段感人的亲情和思乡之情,更参观了一段家族历史。
  
  
  
  故乡,对于我这个年近花甲之人来说,仿佛是那么的遥远和触不可及。它好像只是一个代名词,只代表着我的祖籍,我的老家。而我在已过去了的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从来都没想到过,去了解它的历史,去踏上它的土地,去欣赏它的美丽。
  提起我的故乡(祖籍),最初的印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候学校里总是要填一些表格,上面有什么家庭出身、成份、祖籍等,从那时起才从父亲那里知道自己的祖籍(老家)是广东省大埔县的,至于它的其它的一切就一概都不知了。父亲很少跟我们说起老家的事,我想可能是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的关系吧。小时候只觉得老家远的仿佛在天边一样,爷爷、奶奶这个称呼对我来说更是陌生。
  文革期间父亲因为有海外关系,(大埔是华侨之乡)受了牵连,遭了不少的罪,我也因为成份不好,入不了红卫兵。家里也因此走“五、七道路”下放到农村。那时候父亲对家乡的事更是守口如瓶,以至于我们姊妹四人对老家的一切一切都一无所知。因为一无所知,对它也就了无牵挂。这么些年来,我从没为它魂牵梦绕过。也没想到过今生还能踏上它的土地。
  父亲是独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同爷爷离开家出外谋生,奶奶一人留在老家。后来爷爷的生意破产了,精神上受到了刺激,自觉得无颜回到故乡,就在外四处漂泊。父亲和爷爷也曾回故乡找过奶奶,但又恰逢奶奶到上海来找他们,错过了机会和时间。在那个信息、交通都十分落后的年代,这一错,整整几十年的时间。使得父亲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母亲,以至到今父亲心里都留着那份深深的痛。
  新中国成立不久,父亲和母亲一起参加支援大东北建设来到东北辽宁。我们姊妹四人也都是在东北出生长大的。这么多年了,也由于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始终都没有回去过。前几年,生活条件好了,父亲和弟弟一起回了一次老家,回来后讲来一些关于老家的事情,才粗略知道了一点关于自己的故乡的事。在2010年,老家广东大埔县的亲属来溪作客,带来一本书,记载老家大埔县百侯镇的历史文化--《人文白侯》。看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是客家人的子孙,自己的祖籍是在广东省的大埔县百候镇的侯南村,那是个才俊辈出之地,自己的先祖在当地又是那么有名望,不仅出了名震京华“一腹三翰林”,而且获得“同榜三进士”、“同榜十秀才”、“父子四进士”、“同堂七魁”的美誉。
  人在他乡,有太多的不易,也有太多的无奈,最让人不能割舍的就是思乡情。自从老家来人后,勾起了父亲思乡之情,这两年就常唠叨着想在有生之年带我们姐弟四人回一趟老家认祖归宗。父亲今年已经87岁了,大姐也已花甲,我们姐妹还一次都没回过故乡。为了父亲的这个心愿,也为了我们心中那个遥远而又神奇的地方,为了祖先那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的“通议大夫第”,我们踏上了回归故乡的路途。
  
  一、人是故乡亲
  
  9.28日我们乘坐飞机先到达广州,一下飞机就感觉到南方与北方气温上的差异,我们临行时都已穿上厚厚的外套,而这里却只穿着薄薄的短袖衫。这时,住在佛山的家嫂(我们是同一个曾祖父)和她两个儿子已开车来迎接我们了,大家热情地寒暄着,天已很晚了,阿嫂带我们驱车赶回佛山,阿虎侄儿已为我们安排住在佛山豪华大酒店。
  第二天,阿嫂和侄儿阿虎开车接我们观光佛山祖庙,阿嫂告诉我们,住在上海的培亮姑姑和两位叔叔领着阿婆他们的母亲(他们的爸爸和我的爷爷是亲兄弟),在前几日也回到了老家大埔的百候,现在回到了广州,准备这两日就回上海。阿嫂说:她安排在晚上大家一起吃顿饭,见个面叙叙旧。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父亲和他们好多年没见了,我也只是在小得时候见过他们,早就没有了印象。大家都很兴奋,期盼着晚上的一见。
  晚上六点多钟,我们来到了酒店。推开门,里面充满了热情洋溢的气氛。阿婆、叔叔、姑姑们和家嫂一家人,还有永坚哥的儿子儿媳,一大屋子人,好不热闹。见到了久违的亲人们,父亲很是激动,他话语多了,心也醉了。叔叔对我说:“这次带母亲回大埔,还要感谢你。”我感到很惊讶。叔叔继续说:“看了你写的文章《怀念》很受感动,他为了不给自己和老妈留下遗憾,因此,决定姊妹几人带着坐着轮椅的高龄老母回故土,了却老人心中最后的心愿。”叔叔的话好让我感动,抬眼望去,看到满头银发已九十三岁高龄的阿婆,坐在轮椅上,面含微笑,看着大家,虽然她耳朵听不清大家在说什么,也记不起眼前这些人都是谁,但她看到大家激动的拥抱和人人脸上的笑容,她也高兴的合不拢嘴。看着父亲和叔叔姑姑们高兴的交谈着,时不时的插上两句客家话,让我们几个听的如云山雾罩,一片茫然。我们看着他们团聚时的幸福,不时的用相机记录下这美好难忘的时刻。
  欢聚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的太快,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流逝。相聚后总是离别,离别后才会有相聚。人与人总是随着缘分,一次次相聚、邂逅、离别!
  因为明天我们要回老家大埔,叔叔姑姑们也准备回上海了。短暂的相聚后,又是长长的离别。依依不舍得话别,深情的拥抱,有人提议大家在一起合个影,留个纪念吧,几家老小好几十人在酒店的大堂前,留下了这最难忘的一瞬间。
  
  二、月是故乡明
  
  中秋这天,和阿嫂一家人开车回老家大埔县。想到长假的第一天,返乡过节的人一定很多,决定早一点出发。早上六点,天还没亮我们就早早的准备好了,谁知好事都磨,车子出现了一点小麻烦,耽误了时间。
  终于踏上了回归故乡的路,心潮有些起伏不平,想象着我的家乡它应该是个什么样?
  因为两节长假,开车回家的人,向潮水一般。现在生活好了,几乎每家都有私家车。马路上,一辆车子紧挨着一辆车子,有些地段车子几乎像乌龟爬行一样,只能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着。阿虎的朋友30日早晨三点多钟就起程了,始料不及的是,高速路上出现车祸已经堵塞,现在是寸步难行。他来电话告知,赶快改上国道,就这样走走停停,原本只要四、五个小时的路,走了近九个多小时。
  一路上摇摇晃晃,昏昏沉沉。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车子过了梅州后明显得就少了许多。汽车走在九曲十八弯盘山公路,路两旁的竹子一丛丛的,像倒插的凤尾,颀长的叶子在风中“沙沙”地摇曳,像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修长、挺拔而又窈窕俊美。远山黛绿,一座座灰墙黛瓦、重脊高檐的民宅,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突然眼前豁然开朗,定睛一看,原来是多了一江碧水,江水依山而走。蜿蜒流淌。从三河坝开始,沿着梅潭河而上,不过十几分钟便是大埔县城了,而在三河坝便已能看到梅潭河,汀江与梅江在此处形成的三江,汇成韩江的壮观景象。就在这不经意间,我们已经进入大埔境内。
  大埔,是一个美丽得绝对让您心动的地方,一个传统与现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家园,蕴涵着一种沧桑之美、传统之美和文化之美。那里天蓝水绿,风光旖旎,四季如春,天地澄明,境内风光如画、风情如诗,被誉为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大埔随处可见的小亭子和小桥,这些小亭子都由人捐助,供路人停憩之用,在山路间,小路旁,一座座小亭子像一个又一个停顿号,显示了古风之中最温柔淳厚的一面。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无论你在这人世间有多么匆忙,多么繁琐,多么矛盾,多么沉重,总有一些最简单最纯粹的东西在等待着你的回归。
  到了大埔己近黄昏,阿虎安排我们住在大埔最豪华的四星级酒店—瑞锦大酒店。酒店座落于客家的香格里拉—美丽的大埔县城中心,位于威武的五虎山下,梅潭河畔,依山傍水,景色秀丽。
  稍作休息后,阿嫂带我们来到永坚哥哥家。也就是阿虎的亲叔叔家,永坚的哥哥就是家嫂的丈夫已经去世了。阿婆(阿虎的奶奶)还健在,也同父亲一样87的高龄了,但身体不太好。大家寒暄着,永坚嫂为我们吃准备了许多家乡的小吃,算盘子、鸭双羹、笋粄、薄饼、老鼠粄等,父亲望着这些家乡的小吃,激动地说:“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小吃了,”我们慢慢的品尝着,那又糯又香的美味令人回味无穷。
  据说大埔的小吃有300多种,这些底蕴深厚的客家美食,每一道美味都有着美好的历史传说,让您感受到客家人自中原一路筚路蓝缕而来的那段远古岁月。
  中秋宴,我们几家人围坐在一起,欢聚一堂。大家都很激动喝了许多酒。自从母亲去世后十几年了,对中秋佳节,似乎没有了过多的盼望与期许了。因为母亲是在中秋节的第二天去世的,所以以后的每个中秋我们在父亲面前都很少提起,更没在一起共渡过,怕的是惹起对母亲的思念。真没想到,今年的中秋节能够在自己的老家和这么多亲人一起团聚,共渡佳节。席间我说:“人生六十一甲子,我们姊妹四人能在近一甲子的年龄才回到了故乡,又巧逢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和家乡的亲人们在一起欢聚,心情十分激动。今年的中秋节,会让我们终生难忘的。”
  晚饭后,时间还早,阿嫂说带我们到梅潭河边,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来到河边,这是一段宽阔而又无遮挡的地段,手扶护城河的栏杆望去,宽宽的河面,水静静地流淌着,湛蓝的夜空,万里无云,清辉溢满苍穹,显得格外宁静和安祥。这时那轮圆圆的月亮已经慢慢的升起来了,清辉洒落在梅潭河上,显得分外的亲切和温柔。
  说不上有多少年没有赏过月了,因为在城市林立的楼群中,很难捕捉月亮轻盈的倩影,她早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配角。她悄悄地躲在天空的一角,看起来那么遥远,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在溢彩流光的灯火中,月亮已经失去应有的神采和风韵了。
  今天,此时此刻,在家乡的土地上,望着那轮明月,感觉她是那么圆,那么的明。望着老父和家乡的亲人们开怀畅饮,那份情,那份念,轻轻流淌在心田,植入心扉,掀起无数的暖。真是“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啊!
  天上那轮明月又升高了,在毫无遮拦的河面上,天空显得是那么宽广无垠,今晚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银光洒落在梅潭河里,河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河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明月。极目凝望,依稀可见月影中嫦娥正轻盈曼舞,桂树下,玉兔正凝神观看仙子那优雅妙曼的舞姿。几朵淡淡的云,如飘渺的轻纱,时而追逐着明月,时而又遮掩着她。
  时光静静流淌于这秋意渐浓的夜晚,故乡的中秋夜,让我今生难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家是故乡美
  
  10月1日,阿嫂和家人开车带我们回百候镇—候南村,我们盼望已久的老家。
  百侯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百侯旧称“白侯”,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杨之徐(杨家十三世)倡将“白侯”的白字头上加一横,改为百字,意预“白侯辖地,出百位封侯”之吉意。从中可以看出先祖对这片土地的期望。
  百候距大埔只有十几公里的路,一路上风景秀丽,青山绿水下一座座灰墙黛瓦、重脊高檐的民宅,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你每隔不远,就能看到依山而建、或大或小的客家古民居。这一座座家宅第院,或古朴大方,或威严挺立,或中西合璧,顿时将我们带入了客家风情画卷中。清清梅潭河水从东而来,流经廓岭山麓,把百侯自然村分为侯南、侯北两大块肥田沃土。
  眼前一座高大翘角式的石制牌楼,上面三个金色大字“百候镇”。阿嫂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百侯镇了。谁能想到,这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小村庄,竟然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百侯镇自古崇文重教,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进士举人有139人,占全县开科考取进士举人总数的40%。在清末民初,百侯乡村各房姓均有学堂、私塾、书院。百侯镇核心区域的侯南村,是“广东省古村落”。清初以来,侯南村科举兴盛,全村先后考取进士17人,其中翰林3人,另有举人110人,侯南村被称为“进士村”。
  候南村离百候镇不远,车子又走了一段乡间土路停下了,我们跟随着阿嫂后面来到我们的老家--候南村。
  走过一段鹅卵石铺砌成的小巷,前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古巷风韵——三十六巷,巷巷都一样”。它记载了侯南村庄从起源到成形的历史,向人们展现最原汁原味的客家传统生活风情。最初的三十六巷,每条巷道都统一铺筑鹅卵石,两旁墙体底层都是用鹅卵石砌成,规格统一,形状相似,外地人走进去,仿如进入时光隧道,又或一座迷宫,很难走出去。不过,经过千百年的变迁,为了适应村民出行需要,不少巷道的鹅卵石路面被改成了水泥路。一些古屋旧巷中,参杂建起了许多新楼房,古巷的“旧韵”变得有些斑驳杂乱了。
  在侯南村36条小巷子中,除了官宦富商的大宅外,各式各样的大小祠堂星罗棋布,这些古祠堂外形各有讲究。据统计,该村有大小祠堂90座,其中杨氏祠堂便有80座。祠堂多为九厅十八井官厅式大屋。家嫂指着前方一座宅子说:“这就是我们杨家的祠堂了。”
  祠堂这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只是在电视剧里才看见过的地方。它的那种神圣、威严、让人对它不容有一丝的不恭和不敬。还有这家族的长老至高无上的权利,还有让人毛骨悚然的家法都让人不能不对它敬而远之。
  我站在那里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座--我们杨家的祠堂。只见门前不太大的一块平地打扫的干干净净。那灰砖砌起的院墙,用白线勾勒出的线条,整齐、清新、明快。祠堂的大门保持着原古的摸样。黛瓦翘脚,雕琢精美。黑褐色的大门紧闭着,两扇大门上彩绘着手执刀斧的门神,神态威武庄严。大门的上方一块牌匾用鎏金写着“杨氏家廟”四个大字,大门上一副红纸黑字的对联,写着“延瞻依百世;庆俎豆千秋”。大门口两个巨型石门球镇守在两边。大门的两侧另有两扇小门,平时中间的大门是不开的,出入的人只许走旁门,只有最尊贵的客人和家族中地位显赫的人才能从中门出入。
  迈过高大的门槛,眼前又是一道屏风式的一道大门。上方挂着用红布打出的“热烈欢迎国内外乡贤莅临指导”的巨大横幅。朱红色的门上用彩色描绘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图案,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精雕细刻镂空的门窗,古香古色。门的上、中、下各自描绘着一条脚踏彩云的祥龙。
  跨过这道屏风式的大门,前方就是正厅了,大厅中间开着天井。正前方一块黑色鎏金字的牌匾高高的悬挂在大厅的之上,上面写着【延慶堂】三个大字,大厅的几根粗粗的支柱涂着黑亮的油漆,上面用金字写着一副杨之徐(杨家第十三世祖)作的楹联“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道脉遥通陟降;徒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昭世守,宗功共瞻几筵”。一个宽大的香案摆放在中间,上面摆放着历代列祖列宗的排位。两支高脚香烛,燃着终日不灭的香火,中间一个高脚大香炉,插满了前来为祭拜先祖而点燃的香火。
  我们姐妹几个在自家的祖庙前点燃了香火,祭拜我们的先祖,愿他们的在天之灵,保佑杨氏一族永远昌盛,人才辈出。
  我环视着,大厅的两面墙上,一面是始祖及部分列组的简介,一面是为修缮祠堂出资捐款人的照片,上面写着“捐资修祠流芳百世”。看到许多国内外族人为祠堂修缮出资,我们当即也出资1000元,为自己的祖庙出份力。
  阿嫂说:“过年的时候,这里可热闹了,大厅中摆放好几排桌子,上面放着供奉祖先的贡品,族人们都到这里来拜见祖先。也有不少海内外的归家游子前来祭祖。希望你们下一次能在春节的时候回来”。
  从祠堂出来,前方几十米的地方就是杨家十三世祖杨之徐的故居—谷诒堂。(也是父亲从小生活过的地方)杨之徐就是把“白侯镇”改为“百侯镇”的那位,他也是有名的“一腹三翰林”的父亲。
  走近谷诒堂,这也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院,灰砖青瓦,大墙上一块黑底金字牌匾上面介绍着杨之徐的一生。杨之徐的一生,广泛集资修县孔庙,设置义学,培育人才,为教全族青少年就读,在下祠堂(延慶堂)设立学堂。故清代百候杨族,人才辈出。杨之徐,文学世家,有“一母三翰林”“父子进士”“子孙进士”“公孙进士”“同堂七魁”“七代举人”之称居埔邑之首
  院子大门上一副巨大的对联写着“三朝甲第;七代科名。”走进大院,一口古井曾现在我们面前,父亲对我们说,他小的时候曾在这里住过,就喝的是这口井里的水。我们围在这井口旁,只见井里面已经长满了青草,已经干涸了。
  进入大厅,从斑驳的墙壁上能看出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它没有杨家祠堂的华贵,气魄宏伟。它显示的是一个简洁、朴实的客家人的民居,没有雕梁画栋,正厅上方一块掉了漆的牌匾上面写着“毂诒堂”三个字,大厅旁闲置这一台脱谷机,上面有几个字“五一队”,我想应该是文革时的物品了。父亲说这里就是自家的老宅子了。他领我们来到右侧横屋,(客家老式民居大多是几厅几井的大院,中间为上、中、下三堂,左右为几横几列的横屋)他指着一间屋子说:“这就是我的房间,小的时候我就是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学习的”。我们姊妹几个伸头向里面看了看,屋里光线很暗,几平米大的地方只能摆下一张单人床。
  望着这个老屋,想着父亲曾在这里生活了多年,它装载着父亲童年的幸福和少年的骄傲。虽然它现在已经破旧不堪,但在父亲的眼里,它还是从前的模样,仿佛又看见当年老宅院里的温馨和欢笑。
  家乡的老宅是连接着我们生命的脐带,是人一生都割舍不了的念想,也是人叶落归根的当然的归宿;无论飘泊多久飘泊多远,家乡总是人们生活中难以淡却、难以割舍的情缘……
  
  接着我们又来到闻名遐迩的“一腹三翰林”之一陕西按察使杨缵绪的故居—通议大夫第。(父亲也曾在这里生活过)
  杨缵绪为百候杨姓十四世,生于康熙丁丑年(1697),他的父亲就是把“白侯镇”改为“百侯镇”的杨之徐。杨缵绪10岁能文,25岁举进士,殿试二甲46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改吏部员外郎,浙江道监御史,协理陕西道事。他的两个弟弟,一位叫杨黼时,一位叫杨演时,都是进士。
  在这里不能不提的是“一腹三翰林”的父母。在当地有关他们轶事到处流传。清朝康熙年间,百侯村有个文人杨之徐,中举前常往茶阳城里树玉堂书院访师会友。一天,一个姑娘来书院摘荔枝,,当姑娘爬上树忙于采摘时,杨之徐来到树下,先看到一双绣鞋,便认真往树上看,这便是饶氏女了。他没嫌饶氏丑陋,娶她为妻。饶氏贤淑无貌,生了三个儿子都高中翰林,“一腹三翰林”成为千古佳话。
  母亲饶氏,是位知书达理的人,给杨缵绪的教益很大。传说,一年按察母回乡探望,取道江西卢陵,途至吉水地带。忽报前面有一群人列队拦路,当头一个,擎起“天下第一”大牌,高喊“来往人等,过此境地,文官下轿,武将下马。”按察母令停轿,传话问道:“何以挡道?”此时有个绅士摸样的头人十分神气,傲慢地打着官腔说:“此乃贵地,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十里九进士,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理所当然。”按擦母听后一笑,传话回答:“隔河两岸各一天,十里阔地无关;各乡各姓不同祖,怎比我一腹三翰林!”拦路之众听后吓得立即让路,列队送行。从此“一腹三翰林”在当地广为流传。
  眼前的“通议大夫第”已拥有250多年历史了,(现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它座落在梅潭河畔百候镇候南村,前面是平畴倚望青青色的三百坵农田,远眺是巍巍的西岩山。这座九厅十八井的官厅式大院,砖木结构,中间为上、中、下三堂,左右共四横另两列副横屋。大门外有开阔的门坪。大门两侧两只巨型石门球镇守在两旁。屋内天顶屋脊用沙灰雕塑成鲤鱼高翘状,屋内抬梁斗拱,木瓜墩均雕有各式花草图案,工艺非常巧究精美。
  站在开阔的门坪前,抬眼看去,通议第大门额书上灰底黑字“通议大夫第”五个大字,刚劲有力。两面贴着传统楹联“天朝書宦迹;家廟荐蘋香”。进入这令人仰慕的大门后,只见大厅(下厅)的几根粗粗的支柱上都贴满了柱联“入门犹见大夫家礼器;登堂莫惭清白吏子孙”。墙上挂着杨之徐和杨缵绪父子的平生简介。中堂(中厅)的墙上一面是挂着杨之徐家族的故事“饶氏对诗退挡桥”“杨按察废“锡蛇”“借书种的故事”和“明清科举进程图”另一面墙上,挂着是新加坡杨氏工会为通议第捐资的牌匾。
  进入后堂(上厅)悬挂着杨缵绪及夫人蓝氏的遗像,古老的神座顶方木牌匾为清乾隆年间古物,上书“闲庆堂”三个大字,遒劲苍健。为乾隆三十八年通议第座落时,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钟音题写。遗像的上方另外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七叶衍祥”是杨缵绪的夫人蓝氏在百岁寿庆时,由时任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东巡抚朱圭,上奏乾隆皇上,称杨妻上事祖姑,下逮元孙共七代,其家族有父子七进士、兄弟进士、子孙进士、同堂七魁、七代举人,实属少见。后得乾隆皇帝赞许,特御赐“七叶衍祥”金匾一块,以资表彰,启迪后人尊老爱幼,好学上进。
  仰望着祖先的宅第,心潮起伏跌宕。岁月沧桑,山河易貌。一眨眼,过去了几百年,在斑驳的时光中,通议第已经褪去原来鲜亮的荣耀,静静的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沉默的渡过民国的战火,迎来共和国的荣光,又经历了文革时的动乱。现如今在海内外族人的捐资修缮后,依然已崭新的面容继续为教育后人做着贡献。
  
  在“通议大夫第”左侧三十米处的“兰台书室”,是通议大夫第原主人杨缵绪供其子孙读书的地方。杨缵绪之父杨之徐特别重视培养后代,乾隆十二年八月,他的七个孙子同榜登科,整个府衙一片庆贺之声。杨家的显赫,在当地让人无法望其项背。父亲告诉我们。他小时候就曾在这里读书。
  
  站在故乡的土地上,胸中一股亲切、自豪感油然而生。处处书香弥漫的侯南村,你过去是那么的辉煌,在近代也是精英萃灿,文官武将,屡为显赫。军界将领、政界人物、商界巨子、学界名流、英才杰士,灿若群星。真是一方水土自生才。
  故乡,自从踏上你的土地,我的心就一直为你激动。故乡的10月,扶桑花在鸟儿啼鸣声中绽放出火红的花朵,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清香,仿佛绽放着成长的希望。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一首诗,故乡的一砖一瓦都是一首歌,故乡的一山一水都是一幅画。“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古往今来,每一个他乡的游子,都有着自己思乡的情结;每一个远方的离人,都有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故土。不管我们离家有多远,不管我们在外有多么的飞黄腾达,心中唯有故乡的那个老宅最温暖。故乡,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热土,。故乡,你是我今后心中永远最难以割舍的牵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