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描静物写生教程

 GOGOTOO 2012-11-07

 1:静物写生的意义

  静物写生,对形体质感的表白现,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例如,表现坚硬光滑的物体如铁器,陶器,玻璃等,要有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表现松软物体如毛线制品、棉花制品等,要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画绸缎,笔触和色调要有跳跃感,以表现其闪光的特点,但在跳跃之中,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软的特点.学习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可以丰富表现技巧,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但由于素描工具的局限性,只能要求质感的相对真实。

  2.静物组合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这是首要的一点,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情调或意味.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有构思,不要盲口拼凑一堆静物。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摆静物应先选一个主体静物,一般形体较大,也就是要大于从属的静物,占据构图的主要位置,在构思和色调上起决定作用。选择从属的,也就是配角静物,其形体要小于或低于主体静物。搭配的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应该考虑它们在大小、高低、方圆、深浅及质感上的变化,不要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这样才能获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对比变化的理想效果。

  3:静物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静物,体现的情调如何,若想摆㈩较理想的组合关系,画出较理想的构图,就要认识别构图形式美的一般规律。静物写生形象比较丰富,是培养构图能力和认识构图形式美的良好机会.应引起重视。

  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1:集中而不单调;2:稳定而不呆板;3:饱满而不滞塞;4:活泼而不散乱;5:有主有次;6:有远有近;7:疏密相间;黑白有致;8:考虑动势;9:不分割画面。

  以上各点除“考虑动势’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静物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由于视觉心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静物也会产生某种动势,给人某种动的感觉,包括动势的方向感,力量感等,从而影响构图的形式美。如将—把茶壶放在桌子上,那么,茶壶嘴所指的方向就是茶壶的动势方向.将两把茶壶放在桌子上,茶壶嘴同朝一个方向,可以使这种动势感加强并产生形式美;如果壶嘴朝着不同的方向,则会产生不同的动势和不同的形式美.将一把水果刀放在桌子上或盘子里,其刀尖所指的方向构成它的动势方向;如果将两把水果刀放在一起,不同的摆法会产生不同的动势。一个圆罐和一个苹果.如果单看其中任何个,都不会产生某种方向的动势;若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动势.一般地说,较小物体所处的位置,即是这组物体的动势指向,如果沿着这种指向在较小物体的前面再放一个更小的物体,这种动势就会更加强烈,形成一边倒的动势形式;如果在相反的方向放一个物体,则会使这种动势有所抵消,构成某种动势的平衡。

  在静物组合,背景的衬布也会构成某种动势.衬布呈垂直状,动势最为稳定;如果是呈倾斜状,或它的折纹呈倾斜状,就会形成某种动势并带有方向性.如果这种方向性和静物的动势方向相—致,则会加强静物的动势感;如果相反,则会减弱具动势感,产生某种视觉平衡.

  以上所述只是构图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可以说,组织和摆放静物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应学会组织静物,从而画出较理想的作品(见下图).

  4:静物质感的表现技法

  静物写生,对形体质感的表白现,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例如,表现坚硬光滑的物体如铁器,陶器,玻璃等,要有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表现松软物体如毛线制品、棉花制品等,要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画绸缎,笔触和色调要有跳跃感,以表现其闪光的特点,但在跳跃之中,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软的特点.学习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可以丰富表现技巧,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但由于素描工具的局限性,只能要求质感的相对真实

素描静物的构图原则:                                                                       静物配置,是指赋予静物以一定的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所进行的静物搭配与布置。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 

 一、 静物配置的原则

 静物的配置,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的因素。在充分适应学习的渐进性要求的前提下,一要讲究构图立意;二要讲究形式美感。具体地讲,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渐进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遵循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

 2、情感性原则

 就是说静物配置要适应人们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要求。概括而言,即一要合理;二要合理。

 3、审美性原则

静物的配置要讲究形式美感,要善于发现静物自身的美感特征,依据变化统一的原理进行配置。

 形体

   静物的门类丰富,形体多样,要求有主次,以主求统一,以次求变化,同时注意大小 、高低、长短的配置。

 色调

   素描是通过明度的变化来组织色调、塑造形体的。在静物配置中,要注意准确把握 静物固有色的明度基调,所选择的物体要有黑、白、灰的对比。

 质地

   静物的质地多样,如陶罐的粗糙、瓷器的光洁、丝绸的柔软、毛呢的厚重在静物的配置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质地对比,在比较中呈现不同的质感的视觉特征,有利于增添画面的美感,也有利于素描造型的技能训练。

布局

如果说静物的形体、色质地等是趋于客观性的因素,布局则是体现能动性的因素。前者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能否体现静物配置的渐进性、情感性审美性,主要取决于布局。

光与衬布

以灯光作为光源,能在同一而稳定的光线下,使静物的体积关系和质感特征得到鲜明的体现,写生中也易于比较和把握。衬布的色调一般应避免黑白两极的颜色,应多选用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颜色,使静物在其衬托下呈现不同的虚实变化。衬布的布纹应避免杂乱,布纹的方向、疏密应依据静物配置的聚散、均衡关系而定,求其和谐自然。

 二、构图的基本原理

 构图的基本原理是“变化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

(1) 同量式均衡 

(2)异量式均衡 

 (3)意向式均衡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指形、质、量等各种因素的差异。

 安定与比例

安定,是指造型的稳定、构图的均衡。

  

作业:

1、简述静物配置的原则。

2、试举例说明静物配置的审美原则的含义。

浅谈素描起步应注意的问题: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又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一个立志从事美术事业的学生必须首先打好素描基础,因为成功的画家必然拥有坚实的素描功底。因此,对于广大青少年美术爱好者来说,要想驰聘于广阔的艺术天地,学习素描是一个必经阶段。那么,素描起步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般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素描凭理解,色彩凭感觉”的道理。这种说法一般的讲是正确的,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就不一定适合。比如大多数开始画素描的学生,对物体的基本形体和结构并不了解,都是首先凭感觉来表现对象的。有些感觉敏锐、大胆泼辣的学生凭感觉学素描,虽然画得还不够明确,但一般都还比较生动和自然;相反,一些胆小拘谨的学生自始至终都过分看重形的尺寸,忽视对形的感觉,亦步亦趋。点点滴滴地去拼凑、去摸索,这样“做”出来的素描效果,总感觉呆板、别扭和僵硬,既不和谐也不协调。由此可见,开始起步画素描,不要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而让学生放开手脚,尽兴写意,着重培养学生凭自己的激情和感觉去大胆表现形体的灵气与才思。当然,随着性子画素描,在纸上没有什么依托可寻,常常不一定、也不可能画得很准确(这是正常现象)。但这总比谨小慎微,生搬硬套,只囿于细节比例,要好得多。在这里,初学素描者“找形”是个关键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此谈谈几点体会。

 一、心中始终装着形的基本感觉。画家习惯眯着眼睛观察对象,看一下模糊时的效果,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样观察,一切琐屑的形和明暗的色调会被过滤掉,剩下的则是对象大致的基本形体结构。这样,在整个作画过程中都会自始至终把握“形”的基本感觉,不会变“形”,不会走样。而如果一笔一画地描摹,一截一段地测算,则很容易忽视形的基本结构,而被细微末节所左右。

 二、起稿时多用大弧线与直线。我们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肯放过轮廓上的任何一个细小的变化,那么,反倒找不准这些小变化在纸面应有的位置,结果,舍本逐末,以“小”害“大”。如果先比较出大的关系,也就是先定出大的轮廓与位置,再从“大”中找“小”,定出小局部的位置,这样,就会方便得多、也准确得多。另外,用弧线与直线造型也能迫使你将形体交待得明确、肯定,使作业上的形体具有概括性和力度感。徐悲鸿先生对学生就曾有“宁方勿圆”的教导,这真是深中肯綮的精辟见解。

 三、注意形的弹性和力量。任何一块体积都有其内在的运动方向与张力,这使它产生弹性和力量感。如人体中间最长的弧线表明了体积总的运动方向。每一个部分中间的弧线表示了每一块体积各自的运动方向。轮廓两边的虚线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体积相对的轮廓线都表现为一紧一松(一边变化复杂、一边变化简单)的特点。指导初学者体会这些弧线与虚线蕴含的运动方向与张力以及张弛交织的特点,至关重要。

 四、处理好找形与上调子的关系。形的界限和形的亮度是素描选型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找形阶段主要任务是确定形的界限,一切手段都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服务。线是区别形的最有利的手段,所以找形阶段多用线条,但是,如果要求学生在找准形之前不能上一点调子,这就有点教条主义之嫌。为了便于比较,有时上些简单的颜色能起到明确形的作用。因为有时黑白颜色对面积的大小感觉有一定影响。而交界线又往往表现为物体的内轮廓线,处理它时需要结合一定颜色。当然,我们思想上一定要明确,这一切都是为了找形,而不是区分调子关系。

 五、运用从大到小的比较方法。这是最基本的认识方法,在起轮廓时更为重要,其顺序是先定上下,再定左右。先规定了面积的高和宽,再确定中点和动态线(透视中的中轴线)。有了这样几大部分的位置后,再以此为据比较出更具体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科学,比从一边推着画要有把握得多。

     正确方法和主观努力对于一个初学画着都是十分重要的。希望广大青少年朋友拥有扎实的素描根基,早日登上理想中的艺术殿堂!

素描静物作画的几个必学要点:

点击浏览下一页

 

构图
    构图是对画面的组织与调度,是把要画进画面的物象在纸上进行有序的布置与安排。一幅较好的素描静物构图应该主次分明,均衡稳定,变化统一,黑白有致,疏密相间,虚实有度。
    进行构图时,主体物在整个画面中所占面积不应过小,也不应过大过满,位置最好不要居中,也不宜过偏。主体物可以是一个较大的物体,也可以是各种物体的组合。次要物体在面积上应小于主体物。附属物体要围绕主体进行布置,不要松散零乱或等距离摆放,应错落有致。摆放时要避免平均、单调、呆板,尽量不要出现在同一直线上。

形体结构
    形体结构是素描的基本造型因素。
    对形体结构的分析、研究、理解、表现是素描的一个重要课题。形体结构是指物体形体的结合与构造,是形体占有空间的形式。形体结构客观地、本质地决定物体的外部特征。
    形体结构的基本存在状态是圆球体与立方体。圆球体与立方体可以综合与概括任何复杂的形体。
    形体结构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这里的面是指形体上不同朝向的组合面。线是指面与面之间的转折线。点是指三个以上的面在形体上形成的聚合处。点、线、面决定形体的外观视觉特征。
    形体组合、构造的方式有穿插、叠加等。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对物体的外形特征在体积与形状上做大的几何体团块化与几何形切面化处理,把物体的形体通过分析理解,归纳为几个大几何形体块的组合,运用点与点之间的互相交叠、线条之间的互相穿插、体块之间的相互榫接等来充分表现物体在空间的结构。

点击浏览下一页

 

 

透视
    认识和表现透视现象是研究形体结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透视是指由于物体因所处的距离、位置、角度、高度不同而在视觉上产生长度上的递减与压缩以及形状上的变化的一种现象。形体结构的外观视觉特征受透视规律的制约与支配。物体的形体结构往往随着透视的变化而产生视觉上的变形。近大远小是较为典型的一种透视现象。在静物素描中要注意物体在平视、俯视、仰视等状态下所产生的不同的透视现象。实际上,对物体形体结构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转为对透视结构的研究。物体形体结构透视关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一幅素描作品的成败。

比例
    形体结构的另一个内涵是比例,任何物体的形体都有自身特定的比例。
    比例主要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整体的高、宽、厚之间的长度之比较。比例制约着形体的基本特点,反映物体的造型特征。一个形体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该形体的具体形态特征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物体的比例关系,是准确表现各种物体特征的关键。

点击浏览下一页

 

空间的表现
    空间可以理解为观察物体时产生的距离感与纵深感。其中包括物体各部分形体因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不同而产生透视上的体积与形状的变化,同时亦指由于大气的作用,物体各部分在色调层次上的变化。
    注重空间的表现,可以获得立体的、真实的视觉感受(效果)。在平面的绘画中,空间的表现具有生动的绘画性,是素描的一个重要的造型要素。空间的表现与透视上的相应部位的递减压缩有关,同时与明暗的虚实对比有关。
    正确认识物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掌握点、线、面在空间中变化的透视规律,使用线条相互穿插、形面相互套叠、体块相互榫合明暗调子与层次明暗是光源照射在物体上而引起的色度层次上的黑、白、灰的变化。
    明暗是表现体积、空间和色泽的有效手段,是素描的基本造型因素之一。
    明暗中不同的黑、白、灰层次的产生,取决于光源的强弱、物体受光面与光源距离的远近、物体受光面与光源夹角的大小、物体自身的固有色的深浅、物体本身质地反光性的强弱等因素。的方式,能够正确表达出形体的空间关系,使描绘的物体呈现出一定深度的空间感。
    明暗是表现空间的另一种有效的手段。明暗在空间的表现上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近处细节清晰,层次丰富,对比强烈;远处则细节模糊,层次单薄,对比较弱。运用这一规律,画出不同空间形体上不同的明暗层次,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与空间的纵深感,使形体空间与环境空间相互结合,就可以真实可信地营造出物体在空间中的立体感。
    对画面的明暗处理,既要善于区分层次的微妙变化,看出对象最亮部、次亮部、再次亮部、浅灰部、最暗部、次暗部、再次暗部、深灰部等有序的规律性变化,同时要善于对复杂纷繁的明暗色调进行概括,把整个画面归纳为暗部、亮部、中间色三个黑、白、灰的大块构成,以形成画面大的明暗趋势。

质感的表现
    质感是物质内在质地的外部表现,主要包括硬度、光滑度、反光度及透明度。
    质感是我们生动表现物体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素描静物中应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重要的造型因素。

点击浏览下一页


    各种静物的质感是复杂多样的,不同材质所构成的物体具有与其相应的不同的质感,如裘制品的柔软与蓬松、玻璃器皿的光滑与透明等。物体的这种质感特性是我们区分各种不同物体的依据。我们只有准确呈现了各不相同的、丰富多彩的质感,才能正确生动地表现出各种不同质感的物体,从而体现出素描静物的丰富性与造型的美感。

 

主次与虚实
    一幅生动的素描作品,在处理上必然主次分明、虚实有度,否则便缺乏艺术感染力。
    主次指的是画面需重点表现的一点和次要对待的部分。虚实的处理是把画面中主要的部分用“实”来表现,次要部分用“虚”来表现。
    对主次的虚实处理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形体在实际空间中距离的远近。二是明暗色调层次关系的强弱。三是视觉中心与非视觉中心的区分。
    在对具有前后空间关系的形体的表现中,对前置的一部分形体的塑造,相对于后面的其他次要形体,应当更细致、更充分、更具体,边线处理相对肯定、尖锐、清晰。对远处的部分形体则应进行适当的概括与简化,边线应轻淡、模糊。
    在明暗的处理上,近处的物体的明暗关系对比度应该加强,对明暗层次的刻画应该较为丰富,远处部分的明暗对比应该减弱、淡化,明暗层次应该相对简约。
    视觉中心往往是对象本身最感人、作者最想表现的一部分。为了突出这一部分,加强这一部分在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之成为画面中最强烈、最主要的一部分,必须对此有意识地加以充分表现,而对其他非视觉中心部分则应弱化处理。

素描静物要点分析:
核心提示: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一张素描石膏体讲解分析一下素描当中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起稿构图如下:老师开始画了----- 首先,我们要用基本形确定物体的位置关系。在这张作品中绿色线条表示了立方体所在的位置,看,它的一条边正好处于画面水平方向的二分之...

 素描静物要点分析(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一张素描石膏体讲解分析一下素描当中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起稿构图如下:老师开始画了    首先,我们要用基本形确定物体的位置关系。在这张作品中绿色线条表示了立方体所在的位置,看,它的一条边正好处于画面水平方向 的二分之一处,这样我们比较容易地就确定了它的位置。注意,不管有多少东西要放到画面上,我们总能找到相对简单的画面比例关系,比如那些处于中间或者三分之一地方的东西,再根据这些容易确定的地方逐步确定其它细微或者不好确定的位置。总的办法是:先易后难,逐步确定。要注意上图中红色和蓝色的几条透视线,我们在纸面上的角度决定了物体的“立体感”,所以,这几条线要反复比较、认真确定下来。zx.findart素描静物要点分析(图)

     第二步要点:这一步骤当中---我们将基本形发展成了比较具体的形状,并且给出了明暗交界线。如图中的蓝色线条所示。有了明暗交界线,我们就可以轻轻地铺上一层调子了,这时候,明暗交界线就成为了我们分开亮部和暗部的界限。注意我们在这里是着重加强了交界面的颜色,其它地方轻轻地画就可以了,要一直保持这种习惯。zx.findart.com.cn

 第三步要点:第三步的任务是用“排线”的方式,来具体塑造形体了。一定要注意排线的方向,要讲究章法,要顺着物体表面去排,这样塑造出来的形体才立体耐看。同时,一定要主动控制调子的轻重深浅。这种控制出来的效果如同音乐中的音阶一样……唱不准音节很难听,画不准调子也是同样地让观看者不舒服。图中红色小点表示的区域代表了亮面,绿色区域表示了灰部,而蓝色区域表示了暗部,你看明白了吗?

《素描静物》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重在改变和规范学生观察方法和绘画的思维方式。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坚实的素描基本功,为“素描石膏像”、“素描半身像”、“素描人体”、“创作”等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3.  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对形体结构得理解和认识,,为形体结构的质感进一步学习素描基础绘画做良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

1.  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

2.  多种绘画技法能力的培养。

3.  规范学生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静物形体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形体比例、空间、色调、质感、量感等。

教学内容:以静物为主

1.  以生活中的器皿和蔬菜水果为主,初步使学生理解和锻炼造型能力与透视关系。

2.  以生锈的铁器和竹制品为主要绘画对象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对纷乱繁杂关系的理顺与取舍培养学生对物象的理解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为后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3.  以长短期作业为主,综合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对物体的理解能力及表现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静物绘画性的运用。

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并存,以实践为主。

2.  名家作品欣赏与演示并举,以欣赏为先辅,演示为主。

3.  理论部分以讲解为主,欣赏课利用多媒体教室。

4.  在学生实践中注重辅导,在辅导中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随时小结。

5.  总结课程情况。做好课程阶段性总结和随堂笔记。

作业

1.  二幅静物写生。

2.长短期作业相结合。

考核:

1.单科结业

2.交作业2张

静物素描教程:

1:静物写生的意义

静物写生,对形体质感的表白现,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例如,表现坚硬光滑的物体如铁器,陶器,玻璃等,要有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表现松软物体如毛线制品、棉花制品等,要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画绸缎,笔触和色调要有跳跃感,以表现其闪光的特点,但在跳跃之中,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软的特点.学习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可以丰富表现技巧,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但由于素描工具的局限性,只能要求质感的相对真实。

2.静物组合的原则

(1)体现生活气息,合乎情理。

这是首要的一点,富有生活气息便能产生自然美,合乎情理便能产生某种情调或意味。因此,在选择静物前应先有构思,不要盲口拼凑一堆静物。

(2)有中心、有变化、有对比。

摆静物应先选一个主体静物,一般形体较大,也就是要大于从属的静物,占据构图的主要位置,在构思和色调上起决定作用。选择从属的,也就是配角静物,其形体要小于或低于主体静物。搭配的静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应该考虑它们在大小、高低、方圆、深浅及质感上的变化,不要过于单一或过于杂乱,这样才能获得既有中心秩序,又有对比变化的理想效果。

3:静物构图的形式美法则

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静物,体现的情调如何,若想摆㈩较理想的组合关系,画出较理想的构图,就要认识别构图形式美的一般规律。静物写生形象比较丰富,是培养构图能力和认识构图形式美的良好机会.应引起重视。

一般说来,较好的构图必然符合美的规律,其优点如下:

1:集中而不单调;2:稳定而不呆板;3:饱满而不滞塞;4:活泼而不散乱;5:有主有次;6:有远有近;7:疏密相间;黑白有致;8:考虑动势;9:不分割画面。

以上各点除“考虑动势’外,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静物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但由于视觉心理的作用,在某种情况下,静物也会产生某种动势,给人某种动的感觉,包括动势的方向感,力量感等,从而影响构图的形式美。如将—把茶壶放在桌子上,那么,茶壶嘴所指的方向就是茶壶的动势方向.将两把茶壶放在桌子上,茶壶嘴同朝一个方向,可以使这种动势感加强并产生形式美;如果壶嘴朝着不同的方向,则会产生不同的动势和不同的形式美.将一把水果刀放在桌子上或盘子里,其刀尖所指的方向构成它的动势方向;如果将两把水果刀放在一起,不同的摆法会产生不同的动势。一个圆罐和一个苹果.如果单看其中任何个,都不会产生某种方向的动势;若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某种动势.一般地说,较小物体所处的位置,即是这组物体的动势指向,如果沿着这种指向在较小物体的前面再放一个更小的物体,这种动势就会更加强烈,形成一边倒的动势形式;如果在相反的方向放一个物体,则会使这种动势有所抵消,构成某种动势的平衡。

在静物组合,背景的衬布也会构成某种动势.衬布呈垂直状,动势最为稳定;如果是呈倾斜状,或它的折纹呈倾斜状,就会形成某种动势并带有方向性.如果这种方向性和静物的动势方向相—致,则会加强静物的动势感;如果相反,则会减弱具动势感,产生某种视觉平衡.

以上所述只是构图的最基本的原则,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可以说,组织和摆放静物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所以,应学会组织静物,从而画出较理想的作品。

4:静物质感的表现技法

静物写生,对形体质感的表白现,主要靠笔触、线条和色调的对比变化。例如,表现坚硬光滑的物体如铁器,陶器,玻璃等,要有严密的线条、均匀的色调、笔触不要很明显;表现松软物体如毛线制品、棉花制品等,要用较松散的线条,色调不要过于均匀,色调中要有较鲜明和较琐碎的笔触;画绸缎,笔触和色调要有跳跃感,以表现其闪光的特点,但在跳跃之中,笔触和色调的过渡要柔和,以表其光滑柔软的特点.学习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可以丰富表现技巧,提高素描造型能力。但由于素描工具的局限性,只能要求质感的相对真实。   如何调色:调色是每位初学者必须跨越的障碍,调色是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初学者不用着急,每个颜色都要自己亲手调和,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从不了解到胸有成竹!

    下面是常见的调色分解图:

[转载]广州画室联盟艺库 <wbr>如何调色

[转载]广州画室联盟艺库 <wbr>如何调色

[转载]广州画室联盟艺库 <wbr>如何调色  静物素描教学浅论: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高中教育事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近几年艺术尤其是美术类学科报考的持续升温,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的人来说,既感到兴奋,也感到充满了挑战与责任。如何能在新时期、新课改的条件下,结合高中美术特色班的特点,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由于近几年来学习美术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的素质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较差,这样那样的问题较多,学习的态度、积极性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从突出的问题入手,进行灵活、求实而又严格的教育。我从事美术教育已经快十年了,稍微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谈一谈我在静物素描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自从上个世纪初素描传入我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实践和体会,人们日益地把素描作为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来看,并把它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课。如果说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那么静物素描写生更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入门课程”。它的目的是在写生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利用黑、白、灰关系或者是利用结构描绘物体的各种技法,训练人眼睛的准确性和手的果断性,提高准确地抓住形体比例的技能以及对物体的空间、质感的把握能力。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如果这个主要问题解决不好,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举步艰难,遇到几乎是难以克服的困难,而这恰恰又是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素描教育的规律去研究、掌握它,在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它。
现在的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普遍存在着美术基础差,对形的把握能力弱,对结构缺乏认识,学习主动性较差等问题,但是个体的程度又不一,表现的方式各有差异。如2002年暑假开学,我接手高二美术特长班的专业教学。当时,学生的情况是刚开学,暑期经过15天的几何形体训练,但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有些甚至一点也不会画。这个学期一共有近20个周的学习时间,而学校安排的课时是一周12课时,时间很少,于是我就分层次教学:1~8周(几何体静物组合结构素描)、9~10周(静物素描临摹)、11~13周(静物素描写生,主要要求形体结构准确,会找大的明暗关系,增加难度)、14~20周(提高要求,部分同学半开静物素描,进行深入塑造)。每天安排半小时的速写。第13和20周分别进行静物素描的考试。应该说经过暑期的几何体训练,在这样的基础上这样的教学安排是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的。
但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必须单一辅导。于是我就把静物进行分解,几何体是绘画的基础之基础。任何复杂的物体都可分解成简单的几何体去表现它。这样在教学中碰到难题,学生就可以根据掌握的几何体,把它归纳到几何形体中去,这样就容易抓准形体结构,理解了结构就容易掌握物体的塑造了。也有一些同学基础好一些,有几位同学还具备了一定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一开始安排了静物写生,甚至提前安排他们画石膏五官模型的写生。这样,摆上几组难易程度不同的写生对象,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选择。在讲授中主要讲了素描教学的一些基本法则,及这张作业的主要教学要求,根据情况我再进行范画示范,让学生对静物素描有直观的认识,更容易掌握绘画技法。我把这学期20周课时的素描课分成了若干教学单元,由浅入深,一个教学单元解决一个大的问题,要求非常干脆明确。如第一张作业就要求重点解决画面的构图、透视和“形”的问题;时间可以不限制,单形体必须准确,可以把线条轻重、画面虚实等素描中的一些要素放一放,待以后解决。并在课堂上通过大量的个别辅导,结合示范讲解及具体问题的分析,反复强调教学要求,把普遍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方式提出,帮助其加以理解。其实这样的训练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有在开始阶段的时候,学生由于基础差,画面上暴露的问题较多,画面进展的很不理想。如,刚开始时,有的同学不会起稿;有的同学构图起稿很草率、随意;有的同学在对写生对象的观察上,缺乏整体观念。很多同学在画面上表现出用笔生疏、构图零乱、松散、没空间感、构图不美的现象,更主要的是“形”的问题很突出,比例、透视严重不准。有些同学由此而影响了信心,使学习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学,有的同学甚至退出美术班。此时,对这些现象,需要的是和同学一起去找出问题,耐心地去帮助解决,并对他们画面上的一些好的因素加以肯定,而切不可嘲讽打击。当时,班上有位同学造型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练习,作画时不假思索地拿起笔就画,在构图上、比例上反复很大,很难达到基本的要求。但他又有个优点,用笔大胆、线条有力,在画面感觉上很大方。这时,在解决他不足的同时,鼓励不丢掉自己的特点。一个单元结束,在下一个教学单元时,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重点”问题,围绕它重点解决,如:学生的观察不细、理解及认识能力不足,在画面上表现出来就是“简单、苍白”,这时要求学生先不要急于去画,首先在观察、理解上下功夫,要充分深入地去认识对象,从内在结构上去了解,结合外在形象特征,把这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把握住“形”的基础上,多做“加法”,只有主观上认识到了,才能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课程设置分阶段地向学生讲解素描中的一些概念和要求。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理论,我归纳为:线条、形体、结构、明暗、空间、质感、效果。
(一)线条
在线条讲解中理解色交界线、面交界线、外边线、轮廓线等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用线条造型。比如用线条来画物体,首先对物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用线条结成网和结成面的方法来表示物体体面结构的转折关系。当一个面转到一定程度,那个面就成为一条线,也就是线条可以表现体面关系。用一根线表示出其面的关系就应该在这根线的头尾用心刻画,同时注意线条的穿插关系和线条的轻重变化。另外,通过指导欣赏一些用线造型的作品和透明物体的写生去感受它。
(二)形体
形体就是物体的轮廓线。掌握形与形的比例、体块与转折细节等。掌握形的比例的几种基本校正法:A、垂直线与水平线的校正法。B、斜线校正法。C、点的校正法。D、对比校正法等。把各种形体分解归纳成几种比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三)结构
结构即物体的骨架, 物体的结构也可理解成物体的构造。利用线条的穿插、轻重去表现形体、前后、虚实。用水平线、垂直线、中轴线、斜线、切线以及曲线等分析手段来表现出物体的结构关系。
(四)明暗
物体受光以后出现的明暗关系,要掌握明暗的形成、明暗五调子、明暗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技法等。要求学生在作画时,在涂明暗调子的过程中始终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五)空间
静物素描就是要求学生绘画时在一维空间的纸面上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让学生理解实空间和虚空间,注意物体边缘线的处理,物体投影的处理,注意从明到暗或从暗到明的转折处,此处是关键点,起到表现体积和空间的作用。空间的一般表现法:前实后虚,主实次虚, 互相衬托。
(六)质感
即是物体的质感。不同的物体 质感不一样,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坚硬,有的松软,利用作画不同的表现方法塑造出物体的这些特性。例如:石膏坚硬、光、亮、白,受光面和背光面对比大。又如苹果光滑,高光强,表面细腻等。
另外,在每月月底,我基本给学生进行一次静物素描的默写考试,平时要求学生坚持画静物速写,训练快速抓性能力和出大效果能力。同时使学生从相对枯燥的基础训练中获得一点乐趣和培养艺术的敏感性。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素描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然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差异很大,我的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期望各位能给予指正。

      

0   红色    R=  0  =(120*0)  ▲顶点
60    黄色    Y= B-180°(补色)=60
120  绿色    G=120=(120*1)  ▲右下角
180  青色    C= R-180°(补色)=180
240  蓝色    B=240=(120*2)  ▲左下角
300  品红色  M= G+180°(补色)=300
360=0  回到红色  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