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味”的失落与回归(陆一平)

 廖shengquan 2012-11-08

    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语文课总觉得有些“变味”:语文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中有德育,有美育,有哲学,有生活,等等;语文的人文性在不断地张扬——诗意语文、深度语文、情意语文,各种流派各种口号层出不穷。细细品味这些语文课,笔者觉得缺失了作为语文课最本质属性的“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还能叫语文课吗?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言意融合的独特韵味。它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第二,是文本承载的“意”,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第三,“言”与“意”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交融在一起,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感与美感。第四,是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在言语实践中的个性色彩和审美取向。

      语文课就应该旗帜鲜明地追求“语文味”,让师生在“语文味”的浸润中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笔尖沙沙、情趣浓浓。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视点一:追求语文课堂的静水流声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超越功利的纯粹的课堂,是心与心的融通,情与情的交流,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师生彼此浸润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享受着语文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

    1、让课堂回归平静

    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细细梳理,归纳各种要素,我们很快便可以得到一种“范式”:课前让学生们充分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说,能读,能唱,能演,充分展示素质。课堂上必须有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能像导演一样,穿针引线,让这台“戏”演得热闹而精彩。课后一般还要布置一项没有唯一答案的作业。是啊,教师们看到的,学到的不就是这样的“范课”吗?校长们、教研员们不是一直在用这样的标准指导新课程的实施吗?于是,所有对新课程一知半解的教师们便依葫芦画瓢,课堂上好不热闹!

    热闹的背后是什么?是浮躁。是教师的浮躁带动了学生的浮躁。是浅薄。是教师用平面的思维“规范”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浅薄。是误读。是教师对新课程的误读导致了语文课的“变味”。笔者对这种所谓的热闹深恶痛绝。这种热闹不消除,新课程永远只会浮在半空中,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

    2、让“君子有口又有心”

    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说几乎一统天下。自学交流是说,合作学习是说,探究学习是说。难怪有人说,现在的语文课是教师在说课,学生在说学。

    笔者并不是反对说。说也是语文的重要能力,理应好好培养。但应该有个度,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要注意“动口”与“有心”的结合和统一。什么是 “有心”?“有心”就是一种深度的思考。语文课就要做到深度思考与恰当表达的有机统一。教师决不能鼓励学生有话就说,想说就说的习惯,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作深入思考的习惯,这也是浅薄语文的温床。语文课也要理直气壮地喊出“为思维而教”!语文课固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并不摒弃或排斥逻辑思维,课堂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要注重,这样的语文课才有魅力感和厚重感。

    3、让学生学会倾听

    听是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是被许多老师遗忘了。在许多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们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同学的发言,不听老师的点拨引导,只顾自己在“倾情表白”。

    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是语文课堂回归本真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会倾听,首先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别人。美国有句名言,“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观点的权利。”我们的课堂也应如此,不要轻易地剥夺学生的话语权,不要轻易地否定别人。其次,要规范课堂发言的基本格式。可以以“我对某某同学的发言,什么什么我是赞同的,什么什么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为基本格式,让学生学会在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后再作交流。再次,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和多主体性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应有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评,还可以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视点二:追求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去培养素养,涵养情感,发展智慧,感悟生活?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越来越淡漠,甚至失去了必要的耐心去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根本谈不上去品味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去体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篇外意,言外情”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让学生能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让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是被千百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却大大淡化甚至摒弃了读,斥之为老掉牙的东西。这是一个错误。新课程并不拒绝传统,它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是一种扬弃。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首先要让读回归课堂。“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涵情,以读导学”要成为广大语文教师自觉的追求。

    2、让“语文的方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要让语文姓“语”,这是有识之士达成的共识。但是怎样让语文姓“语”?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教了二十年语文,作为一线的教师,笔者以为让“语文的方式”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关键。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充斥了太多太多的非语文的方式。教师总喜欢让学生去表演,演人物、演故事、演情景,称之为开发多元智能;教师总喜欢让学生去广泛搜集各种资料,不管这种资料与课文的主体知识是否有联系,称之为开发课程资源;教师总喜欢让学生去做多元的作业,可以画画,可以唱歌,可以采访,可以阅读,称之为语文实践;等等。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的,我们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求的真,就是怎样用“语文的方式”去学习语文,学习真正的语文。

    3、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

    在语文课堂上要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在媒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语文课堂走入了一个误区:不用多媒体不上语文课。于是,语文课成了滥用多媒体的最大受害者。笔者认为,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文字本身去体悟,去想像,去入境,去表达,去享受语文,去领略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这才是真正的语文!

    在课外要让阅读文本成为学生的习惯。如今是信息时代,动画泛滥,游戏泛滥,快餐文化泛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想法设法让学生亲近母语,亲近名著,亲近文本。要让学生闻到书香,与好书相伴。要大力倡导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笔者以为这是一种大造化,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是学生享用一生的“瑰宝”。

    视点三:追求语文教学的真情实感

    让孩子心灵感动是语文课的价值取向之一。儿童不应当只是为了受教育才出生的,把儿童一味当作学习工具来对待,是对童年不该有的忽视和摧残。如果孩子们失去了心灵感动的能力,那将是民族莫大的悲哀。如何让孩子的心灵感动?只有充满真情实感的课堂才能让孩子的心灵润泽、感动。

    1、让语文课堂成为真实的课堂

    所谓真实,是指真实的教的过程、真实的学的过程、真实的情感历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的过程被淡化了,许多教师甚至不敢教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还美其名曰“自主学习”。笔者认为,没有引领就没有教学,没有差异就没有发展,没有预设就没有生成,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要名正言顺地为教正名,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教师去钻研文本,把握文本的核心价值,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通过教学设计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转化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过程,是教学的客观规律,我们要自觉地遵守。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分地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走入了误区,走向了形式,失却了真实。许多的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许多的合作变成了多余的形式,许多的探究变成毫无意义的画蛇添足。这样的学习过程根本谈不上真实。久而久之,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程式,甚至变成了一种程序,这样的学习怎能让学生心灵得到感动呢?

    在新课程背景下,许多老师过于“感人”心切,动不动就想“以情感人”,或者误把“感情”当技巧,把一种千篇一律的僵化模式当作激情的法宝,其结果只能是成了一番“矫情”而难达“感人”的效果。如在学习一些表现英雄人物或历史伟人的课文时,教师每每要让学生作一番心灵表白——“此时此刻,你想对谁说什么”之类,往往只能使儿童勉为其难,只能矫情地说些废话以应付尴尬,或者言不由衷地贴几张成人化的标签以迎合教师。事实上,孩子毕竟是孩子,对有些历史伟人或英雄人物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要真正理解乃至感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不如让学生多读课文去体味一番为好。另一方面,真情有时不一定要说出来,如果硬要学生表白,师生双方就难免陷入“矫情”的误区。

    2、让语文课堂成为朴实的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往往喜欢花哨,追求形式的丰富多彩,追求手段的多种多样,失却了语文课应有的朴实。“平平淡淡才是真”,一味地追求“奇”,追求“花”,其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脱离了“真”,虚情假意,言不由衷,不要说感动别人,自己也感动不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许多语文课堂更喜欢追求所谓的精彩。不管是“预约的精彩”也好,还是“无法预约的精彩”也好,都不能刻意地去追求,更不能过分地去追求,要合理地把握好度,要正确地理解精彩。笔者以为,语文课堂的精彩应该是语文本身的精彩,应该用“语文的方式”创造语文的精彩。不要用非语文的方式去追求所谓的设计新颖、方法独特、手段现代。一堂课中的精彩之处应该少而精,决不能贪多求全。多了,全了,便谈不上精彩。

    语文课的朴实还体现在对感情基调的正确把握。有部分语文教师很会煽情,动不动就慷慨激昂,动不动就泪眼婆娑,一堂课上教师的感情变化之多、之大让学生实在难以适应,效果恰恰适得其反。笔者以为,语文课的感情基调要平实,要注意蓄势涵情,要逐步进入情境,让学生充分体悟、感受,然后才能“辞动而情发”,否则语文课就会变得“贫血”、“缺钙”。我们不能把“煽情”仅仅看作是一种操作技巧、一种课堂教学的构成元件,可以任意拆卸、搬用和重新组装,而全然不必顾及不同教学现场的不同情感氛围与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情感特征,忽视课堂情感应当源于儿童、教师的心灵感动——心灵是否真的感动,则是一种生命原生态的存在。它可以适度引导,而不能用一种外加的、僵化的形式加以“图解”,逼其就范。显然,全然不顾孩子的情感特征,会造成对儿童情感的误导、伤害,甚至可能害及终生。

    视点四:追求话语模式的生命情怀

    语文课堂上师生的话语模式,特别是学生的话语模式,体现着一种思想、一种思维、一种情态、一种生命的情怀——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不能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就要从重构语文课堂的话语模式开始。

    1、让语文课堂走向“教学对话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的,语文课堂应该着力营造一种“教学对话场”,一种处于巅峰体验状态的“教学对话场”。在这种“教学对话场”里,教者释放并澎湃着因材施教的意识与睿智,塑造心灵的敏锐与巧慧、“一言救世界”的气象与格局。在这种“教学对话场”里,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能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能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能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的自信与判断。在这种“教学对话场”里,洋溢着温馨浪漫:星空月朗,凉风习习,地碧天蓝,襟怀若谷;话语如涓涓细水,潺潺而流;心灵似春的柴扉,轻轻洞开……

    置身如此美妙丰盈的“对话场”,教师眉开眼笑,学生眉飞色舞;教师欢声笑语,学生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情深似海。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弦不能共鸣?哪有心灵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2、让教师回归人师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的,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经师,更是为人师表、塑造学生完满人格的人师。有一位哲人说,“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要旨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要旨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要旨在于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以为应做到四个“努力”。

    努力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底面,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是立面。底面越宽,立面才能越大;立面越大,金字塔才能越高。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美”的底蕴,要有一股书卷气,要有灵动的诗情和诗性,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有厚度,有诗意。努力开展教育科研。开展教育科研是学校和教师的第一需要,是青年教师成才的必由之路。与教科研结缘就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理性的光泽,变无效、低效教育为有效、高效教育。努力锤炼教学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做实践的思考者。以课堂教学为例,假如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经历这样三个阶段,即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新行为阶段,那么,日积月累,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教学专家。努力成为有思想的人。有思想的教师生命轨迹总是那么亮丽,到了退休的年龄,回首几十年的教师生涯,教室里、操场上、讲台旁、孤灯下,竟有那么多让人心动的诗情画意、快乐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