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课该向何处转身——对当下语文教学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缤纷生活 2012-11-29

语文课该向何处转身——对当下语文教学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潘文彬

    近年来,在报刊杂志上看到比较多的字眼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听到比较多的声音也是:语文课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美丽转身。美丽转身,一时间就成了语文教学中最为热议的话题。乍看起来,这些字眼似乎很能抓人眼球;乍听起来,这些话语似乎讲得很有道理。然而,静心沉思和细细揣摩之后,就会发现此番说法经不起推敲,未能真正触及语文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语文课堂的本真状态。由此,也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美丽转身的思考。

    思考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吗?

    当下,对于什么叫“教课文”,什么叫“教语文”,有论者做了这样的诠释:“教课文,是把课文的内容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教课文’是就课文而课文,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教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寻。”如此说来,似乎诠释清楚了“教课文”与“教语文”的本质区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就实现了语文课的美丽转身。由此解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教课文”不属于“教语文”的范畴,抑或说,“教语文”不需要“教课文”,因为“教课文”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以,“教课文”就是一种无效的劳作,而“教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追寻。这着实让人感到迷惑和费解!

    “教课文”果真就不是“教语文”了吗?这里,不妨先来探究“课文”的意蕴。《现代汉语词典》对“课文”的解释是: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而教科书则是—介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语文教科书主要是由一篇篇课文构成的。这一篇篇课文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遴选、编写而成的,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具备了很强的教学价值。这一篇篇课文文质兼美,从内容上看,都是启迪心智,催人奋进的,读之,能够促进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从语言上来看,都是字字珠玑,富有说道的,学之,能够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学生在学习这一篇篇课文的进程中语言和精神都能够得以滋养共生。这一篇篇课文其实就是达成语文课程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核心的教学材料。所以,教好这一篇篇课文,乃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常识。

    再来探究语文教学的本质追寻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可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备一定的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乃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语文课要培养学生这一必备能力,要通过语言文字且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实现。这就意味着语文课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要抓住语言文字这个核心来展开教学对话,致力于启发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习课文是如何运用精当妥帖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这样,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就能帮助学生练就出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故而,语文教学的本质追寻,就是立足语言文字,教学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妥帖,使学生能有此自觉的意识和追求。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必须要着力于教好一篇篇课文,用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课文的言语智慧植入到学生的心田。所以,教好课文,其实就是教好语文的具体表现,这是语文教师的独当之任。要不然,教科书的编者煞费苦心选编这些课文,又有何作用呢?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课文”就是在“教语文”,并非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说“教课文”也好,讲“教语文”也罢,就其本质而言,并无多大差异,都是站在教者的角度来说的,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行为主体并未发生变化。说“教课文”不是“教语文”,这或许是对课文的“例子”作用没有理解到位所致。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在语文课中如何发挥好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抑或说用课文这个“例子”来干什么?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特殊课程。客观而言,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最先接触到的总是由笔画组成的一个个汉字,它们是怎样按照一定的序列组合起来表达情意的,这种作为文字的物质存在就是所谓的形式,任谁都不可能逾越这种形式直接攫取内容。语文课要关注形式,但在关注形式的同时不可能也不应该把内容撇在一边不闻不问;更不能只关注内容,而把形式搁在一旁不管不顾。其实,任何一篇课文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其间也不乏遣词造句的精当妥帖之处。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语言独特之处的慧眼,驻足凝视那些精当妥帖的语言文字,品悟其中的色香味,体悟语言的分寸和情味,感悟语言的质感和美感。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就是要回归到“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一正道上来,聚焦课文的语言文字,做到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内容,更要领会课文的表达形式,让语言文字能够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教语文”,就是要把课文这个“例子”教好,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唯有如此,才会把课文的“例子”作用发挥到极致,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悟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之“道”。这个“道”,既包含工具性层面的东西,又包含人文性层面的东西。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就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能够丰厚学生的言语智慧;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就是语言文字传达的思想意蕴,这种思想意蕴的汲取,能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老子说得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学生明白了这个“道”,就能够举一反三。如此,日日操习,篇篇训练,日积月累,就能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提升素养。从这个方面来看,“教语文”就是在“教课文”,也非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思考2:从“教语文”到“学语文”,这才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转身”在词典中有这样的一个义项:转动身体,改变面对着的方向。既然转身,就得要改变面对着的方向。这是常识。我以为,当下语文课的主要症结是过度地着力于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心甘情愿“让学”的还很鲜见。在家常课上,抑或公开课上,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教师在唱主角,总是不停地在忙活着、折腾着,讲究着“教”的一招一式,主宰着课堂的话语权,然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却被弃之一旁,沦为看客。这样施教,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有边界的师生互动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师生的活动此长彼消。倘若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过度施教,繁琐分析,就必然会挤占掉学生本来可以自主阅读、实践探索的时空。这样,自然就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疲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减损课堂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任何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教会”从根本上说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内化而学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学习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自己主动地学。所以,这种过度施教,从一定意义上说,做的是一种无用之功。这或许就是造成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根源所在,这也是当下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一种尴尬。语文教学要摆脱这种尴尬局面的必由之路,就得要在课堂上真正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所面对着的方向由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让教师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的美丽转身。

    从“教语文”到“学语文”,不仅是语文课堂主体的一种嬗变,一种回归,还是语文课程特点的一种召唤,一种彰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就意味着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是靠老师喋喋不休地讲析就能培育出来的,而是要依赖于且只有依赖于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才能得以形成和提高。这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该由以教师“教”为主,转向于以学生的“学”为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语文实践,才会把握住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方法。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在日日操习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地形成和提高。而这,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文本资源,努力地为学生营造一种能够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实践的“场”,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亲历学语习文的实践过程,在倾听的过程学会倾听,在说话的过程中学会说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文化品位。这其实才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最为美丽的诉求。

    语文课要实现从“教语文”到“学语文”的转身,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我以为,以下几点甚为重要:

    其—,眼中有学生。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得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更多地去思考学生如何“学”,及时了解学生的求知需求,以学定教,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教师的眼中一旦有了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始终能够保持着一种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眼中只要有了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自觉的转变教学方式,淡化自己的“教”,强化学生的“学”,由教会知识转向练就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生本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要着力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的语文实践。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探索的时间,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用心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用心阅读,潜心会文,品悟文字;用心练字,动笔圈点批注,培育指尖上的智慧。

    二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强化语文习惯的养成,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上,读书、写字、发言等姿势正确,声音洪亮,说话得体,书写规范。

    三是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其二,心中有语文。   

    语文是素质教育中一门最基础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段文字道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也说明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教师心中有语文,就是要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能够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就会立足语文,着力去发掘课文中的语文元素,让语文教学能够紧紧围绕语言文字展开,以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夯实语文的基础,抹亮生命的底色。

    其三,手中有方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教师的手中有一些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方法,而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这对教师来说,手中至少拥有以下一些法宝: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法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合理地运用有效的方法,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确保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法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能学习的能力,能够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他们的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空间里,“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朱熹语)”,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朱熹语)”。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找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砥砺智慧,形成能力,养成习惯。

    三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法宝。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语文课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不是语文知识,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使用语文工具书能力,最终实现自能学习。其实,这每一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都需要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操习。比如,识字写字,应该让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是:从字音上,要学会借助拼音、请教他人和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区别音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从字形上,要学会通过图解、猜谜、编儿歌、换部件等识字法,记住字形;从字义上,要学会与词语的理解相结合,能够借助字典、词典或联系具体的语境和生活实际,弄清字词的意思;从书写上,要学会笔顺笔画规则,能够正确、规范和美观地写好汉字,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学生一旦掌握了这样的识写方法,就能够在生活中自主识写汉字。语文课只有这样教,才能够真正实现由教知识向教方法、练能力的转身。

    当教师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语文,手中有方法的时候,就会在课堂上退位让学,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语文,展示才情的舞台,实现从“教语文”到“学语文”的美丽转身。

    思考3:从“教语文”到“学语文”,课堂应该呈现出何种状态?

    “学语文”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实际出发,遵循学习规律,充分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这里,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审视“学语文”的课堂的基本的状态:

    1.实践是自主的。

    “学语文”的课堂,学生对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他们可以各取所需,自主安排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对于生字新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一认自己还不认识的字,读一读自己还读不准的音,写一写自己还不会写的字。这样,就把识字写字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他们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情境中,快乐地识字写字,训练识字写字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的习惯,提高识字写字的质量。又如,对于朗读课文,他们可以把自己认为最难读好的段落练一练,可以把自己最喜欢读的或者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可以把自己最有把握读好的段落读给同座或者全班同学听一听。这样,就把朗读的主动权给予了学生,激发朗读的兴致,使他们在一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氛围中,用心体察、揣摩课文的朗读,以展示出自己最佳的朗读水平,训练朗读的技能,培育语感,从而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自我进步和发展的平台。

    2.思想是自觉的。

    语文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思想活动。“教语文”的课堂,学生的思想是被教师牵引着的,是被动的;而“学语文”的课堂,学生的思想是被文本召唤着的,是主动的。“学语文”的课堂,学生的思想总是能动而又自觉的。这种思想展现一种过程——展现了文本向学生的思想发出邀约后的一种思维的过程;体现一种方法——体现了学生摆脱文本邀约给自己思想带来压力的一种思维的方法;呈现一种见解——呈现了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去思想后的一种思维的结果。学语文,有了思想的参与,才能开启心智,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潜心会文,熟读精思,产生思想。语文课上,要让学生能够自觉地思想起来,首先,要给以学生充分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静思默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其次,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且能自由表达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思想倾吐出来,要鼓励学生“争论”,更要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

    3.表现是自律的。

    “学语文”的课堂,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能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自觉地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追求一种最佳的学习效果,获得一种最佳的发展。因而,在课堂上,他们能够把心沉潜于语言文字所营造的世界之中,或静心临写,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尽情享受书写汉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或静心阅读,穿行在文本的世界之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尽情享受阅读所带来的高峰体验;或静心批注,圈点勾画,书写感受,尽情享受动笔所带来的丰富智慧;或静心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尽情享受着洗耳恭听所带来的丰富的感受。这种自律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智慧。这种自律的表现,是语文课堂的应该呈现的一种美好的境界。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课堂要呈现出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付出爱心,倾注智慧,慢慢地养育。

    4.交流是自信的。

    “学语文”的课堂,是学生交流思想、展示才情、分享智慧的天地。这个天地是向四面八方打开的。学生在这里能够知无不言,畅所欲言,自信地与同伴、与老师的交流对话,分享收获。这种自信,来自于师生的宽容,课堂上能善待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的出错。其实,错误在课堂上也是精彩的,美丽的,因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就是在不断地识错纠偏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不,怎么会有“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之类的说法呢?当然,这种自信,更需要教师的养护,课堂上要能善于捕捉时机,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有了这种宽容,有了这种养护,学生的交流言说就会少了一些顾虑,多了一些自信。这样,课堂的交流言说就会丰富起来,生动起来。事实上,这种自信地交流言说,带给学生的不是痛苦的折磨,而是快乐的享受,不是灵感的泯灭,而是个性的张扬,不是百般的无奈,而是生命的成长。这是多么美丽的境界啊!

    5.运用是自如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把字写正确,写一笔漂亮的汉字;能把话听明白、说清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把文章读通顺、写明白,写一手清通的文章。所以,“学语文”的课堂,就是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当妥帖,理解课文这个“例子”,并能适时迁移,巧妙运用。请看《学会查“无字词典”》的教学片段:

    师:爸爸是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请把文中的有关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用笔勾画相关语句)

    生:(读)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请你们再仔细地读读这句话,体会爸爸解释“骄阳似火”的具体方法。

    (学生自由读句子体会)

    生:爸爸是用他所看到的现象来解释“骄阳似火”的。

    师:你们也能像爸爸这样用身边的一些现象来解释“骄阳似火”吗?

       (出示句式:你——,——,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生:你瞧,烈日当空,连马路上的柏油都快晒化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你是用马路上快晒化的柏油来解释“骄阳似火”的。

    生:你听,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喉咙都叫哑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你动用了听觉,用知了的叫个不停这个现象来解释“骄阳似火”。很好!

    生:你摸,水池里的水已经有些烫手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师:看来,你们已经学会查“无字词典”了,学会查“无字词典”真有意思!

    如此教学,立足文本,关注语言,强化体验,全方位地、立体化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的语言特点,并自然而又巧妙地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外化为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学语习文,迁移运用,训练能力。

    6.生长是自然的。

    课堂是学生生长智慧的地方。“学语文”的课堂,能够聆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一种做主人的感觉,活得像个儿童样子,自觉地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自主学习,使得他们的语言智慧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变得丰厚而灵动起来,思想情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变得丰富而深邃起来,进而能够拥有一种自能读书、自能写作的智慧和习惯。其实,这种生长就如同庄稼生长一般,是一个自然而又舒缓的过程。所以,学语文是一种慢养的艺术,得有一种“孩子,你慢慢来”的定力和耐性,使语文课堂能够更加合乎语文学习的规律,更加贴近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让儿童在语文课堂上从容地行走,自然地生长。

    变“教语文”为“学语文”,使语文课回归它的本然状态,让语文课拥有了它本该具有的一种美丽的风景,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本真诉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