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彩苏

 chh71 2012-11-09

五彩苏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所属卷:Coleus Lour.
  所属科:唇形科Labiatae
  中文名:五彩苏
  其它中文名:锦紫苏洋紫苏(通称)。
  文献来源:Coleus scutellarioides (L. ) Benth. in Wall. (1830), (1832), in DC. (1848); Miq. (1858)(incl. varr. ); Van Steenis (1934); Back. et Bakh. f. (1965); H. Keng (1969).
  Ocymum scutellarioides L. (1762); Plectranthus scutellarioides (L. ) R. Br. (1810); Bl. (1826); Coleus atropurpureus Benth. in Wall. (1830), (1832), in DC. (1848); Mig. (1858); Prain (1907); Ridley (1923); Coleus blumei Benth. (1832), in DC. (1848); Kudo (1929); 广州植物志 (1956).

编辑本段特征描述

  直立草本,高约0.3米。茎通常紫色,四棱,具分枝,被短柔毛。叶多色,有黄、暗红、紫及绿色,卵圆形,长3—9(-12.5)厘米,宽2—7(9)厘米,先端钝,锐尖至渐尖,基部截形、圆形至微心形或骤狭而下延成叶柄,边缘具粗圆齿,两面均被微柔毛及腺点;柄长约1—6厘米。轮伞花序多花,多数轮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苞片宽卵圆形,具尾尖,脱落;萼钟形,长2—3毫米,被短硬毛,果时增大至 6(-7)毫米,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片增大成卵圆形,两侧裂片约为中裂片的1/2,顶端近圆形,下唇较长,矩形,顶端2裂;花冠浅紫色、紫色至蓝色,远比萼长,上唇4裂,正中2裂片圆形,两侧裂片为一三角形凸起,约为中裂片的1/3,下唇卵圆形,舟状,边缘稍浅波状;花丝在中部以下合成鞘。小坚果圆形,径约0.8毫米,黑褐色,光亮。花期4—9月,果期10月。

编辑本段分布及生境

  产云南南部(澜沧,勐往),海拔730—800米的缅寺有栽培。自印度经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达伊里安岛,菲律宾至波利尼西亚均有栽培或逸生,我国大城市亦普遍栽培。我国还有1变种野生于台湾、福建和广东、广西,菲律宾北部也有。

编辑本段用途及功能

  叶有黄、红、紫、绿诸色,叶面作丝绒状,颇美观,故庭园寺院多栽培以作观赏用。
开放分类:
生物植物自然草本草本植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