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乐山老杨 2012-11-09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
自闭症孩子的家庭对未来充满恐惧,
希望社会多一些包容和关爱
■ 本报记者   熊春鹰
 
        ■ 在过去被认为是罕见症的自闭症,目前发病率为1/150,已经位居我国幼儿残疾发病率第二位。从根本上解决自闭儿童受教育问题所需要的科学、完备的制度保障,在我市还处于空白状态。
  ■ 被称为“残疾之王”的自闭症目前尚无措施可根治,即使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与教育,也仅有约10%的自闭症患者能够回归主流社会,成年后独立生活和工作。照顾一个自闭症患者,也往往使得他们面临不可选择的“家庭圈养”状态,很多家长放弃工作和前途来照管他们,而且往往要倾两代人之力,成为患者家庭的沉重负担。
 
“我们没有一点幸福感,只能感叹上帝的不公。”
  自闭症是儿童发育障碍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一般起病于3岁前,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表现为不与人沟通,行为刻板,有语言障碍,智力发育不均衡,严重的甚至会有自残或暴力倾向。
  据统计,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可能有700万以上,四川省自闭症儿童在4万人左右。目前,自闭症发病率已经位居幼儿残疾发病率第二位,仅次于弱智。
        乐山究竟有多少自闭症儿童,目前相关部门均没有这一数据。记者仅从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到,该校现有10名自闭症儿童,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8岁。这些孩子出生时大多并未发现异常,但是到两岁多了,都不肯开口说话,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到医院检查,他们都得到了同一个结果——自闭症。大多数家长们此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但一旦与自闭症“结缘”,便陷入梦魇。今后,孩子无法正常上学,甚至连生活自理都存在困难。
        据了解,自闭症的病因在医学上还没有定论,一些研究认为,环境、污染、遗传等因素都会有影响。
        “自闭症是精神类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被称为‘精神上的癌症’,但又比身体的癌症更折磨人。身体的癌症要么可以控制病情,要么三五个月或三五年后病人就去世了,而自闭症孩子会一天天长大,越长大越恼火。我们这样的家庭承受的是精神和经济的双重折磨,时刻处于崩溃的边缘,没有一点幸福感可言,只能感叹上帝的不公。”家长们感慨。
“什么时候才能有专业的康复教育机构,能够接纳我们的孩子?”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来说,最头痛的就是教育问题。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并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形式。自闭症属于精神类残疾,因此自闭症儿童作为残疾儿童的其中一类,可以通过上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两种形式,接受教育。
       但是现实中,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面临尴尬。12岁的静萱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很可爱的女孩,却也是一个自闭症中度患者。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极端的情绪化:开心时会旁若无人的笑,一个人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而乐不可支,笑出声来;不开心时则会歇斯底里的大声哭闹,甚至抓人、打人。但你永远不知道她的情绪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结束。除此以外,静萱如一个正常孩子般智力比较正常,有一定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2年前静萱还在老家所在地的一所普通小学就读。从幼儿园到小学,静萱总算磕磕绊绊上到了小学四年级。但随着她情绪化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其异于常人的行为也逐渐受到学生和校方的抵触,最终不得不退学,转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一家人为了静萱也搬到了苏稽镇生活。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山还没有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机构,也没有相关的数据和研究。而乐山特殊教育学校还暂时没有为自闭症孩子特设的班级,这10名自闭症儿童是以随班就读的形式,跟随其他智障孩子一起学习。

“铁棒也有磨成针的时候,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治愈的希望!”
        另一个让家长们揪心的,则是自闭症孩子的治疗问题。
        目前自闭症在医学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是靠行为干预与药物治疗相配合。家长每天陪着自己的孩子训练,包括感统、个训(识字,识图等)等,以此促进孩子们的脑部发育。乐山目前尚无一所专门的培训治疗机构。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往更大的城市,到有专业培训机构的地方接受系统的治疗,而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为了让孩子能和外界多一些沟通,多一点进步,多数家长们选择了到学校陪读。
         ”梦,梦想的梦。元元,跟着奶奶一起念,梦想的梦……”教室里,头发花白的周奶奶一手将8岁的孙子元元揽在怀中,一手指着课本引导他发音,但任凭她怎么努力,小男孩始终不曾开口。他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似乎落在面前的课本上,却看不到小男孩眼中应有的神采,只是呆滞而机械地被奶奶握着手指着课本。
         “整整8年了,他还没有开口说过话……都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有磨成针的时候,可是我们的孩子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很无奈……”说起孙子周元元,曾当过护士的周奶奶至今仍倍感自责。孩子刚出生时肤色显得比其他人深,她没在意。当元元长到两岁左右时有过短时间的语言能力,两岁半时逐渐消失。当一家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失去了最佳干预时机,以至直到今天周元元不再开口说话。
  和周元元一样,16岁的小帆也是自闭症重度患者。他的家人告诉记者,心情好时叫小帆的名字他会抬头望你一眼,更多的时候对亲人的呼喊毫无回应。他可以一个人在地上一蹲就是两个小时;往地上吐一口口水,然后用脚反复搓上两三个小时;桌子上的小洞,衣服上的纽扣,埋头一抠就是半天……
所有的家长都想尽了各种办法,希望能让孩子的情况有所好转。可是他们无奈地发现,情况没有太大改观,依旧维持现状。
 
 “我愿多活五年十年,好让我这个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孙子,这样我才能瞑目。”
          每一个自闭症孩子的父母,都必须和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突然而来的情绪、无法沟通等问题做各种艰苦斗争。他们的刻板甚至是,每一天从沙发走到餐桌的路线必须是一致的,否则需要重新走过;出门一定要往右转,不然就要大哭大闹……
  他们的情绪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头痛的,约3/4的自闭症孩子存在精神发育迟滞,约1/4的自闭症孩子会有精神类并发症;而情绪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是,你没有办法理解他的世界,他更没有办法进入你的世界,如一句国外专家描述的:“我和你们没什么不同,只是我来自外星。”
        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现实是——“孩子”终有一天不再是孩子,他们也会长大、成人,需要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而这,格外艰难。
        历经千辛万苦养育的孩子成年后,因为超龄没法继续待在学校、又无法或很难找到工作,很快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甚至,很多孩子因为这样重新回到家里,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些社会沟通能力眼看一点点退化回去,情况越来越差。目前被自闭症患儿家庭视作庇护所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有相关的规定:孩子只能在学校读满九年义务教育,或上到16岁,此后便要结束在该校的学习,将教学资源让给其他更多特殊孩子。这就意味着这些自闭症孩子终将面临“以后怎么办”的难题。
         “我们不敢想将来,对未来充满恐惧,时刻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所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都对未来满是担忧,父母亲人都有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我们不在了,谁来照顾他?”六十多岁的袁奶奶含着眼泪说:“人世间最令人心碎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多活五年十年,好让我这个白发人,送走黑发人的孙子,这样我死了才能瞑目啊……”
         “我们希望社会一定要多关注自闭症者成年后的困境,因为已经刻不容缓。”这是记者采访的所有成年自闭症者家长一致的心声。
  
  目前,家有“星星的孩子”的家庭,都在困境中挣扎。如何带领孩子走出孤独,融入社会,是考验社会观念与伦理的持久问题。(因涉及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