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面康复理念下的“送教上门”模式初探

 特教梦 2021-08-22

全面康复理念下的“送教上门”模式初探

陈 娟

山东省肥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送教上门是一项“积德行善”的事业,它将成为造福于千万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庭的民心工程。通过摸底调查,了解残疾儿童状况后,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分析致残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为他们制定详实可行的方案,积极开展送教活动。

关键词:送教上门;摸底调查;康复训练

教育事业是一项“爱的事业”,在教育事业中,特殊教育事业则是“善的事业”。 而“送教上门”更是一项“积德行善”的事业,它将成为造福于千万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及其家庭的民心工程。国家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提出了“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国内各特殊教育学校纷纷响应,对不能入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实施了送教上门,使每一名残疾儿童也接受到了正规学校的康复教育。自我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泰安市第一批送教上门的试点单位以来,在上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已经开展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并逐步走向了正规。在全面康复的理念下,我们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送教上门”新模式。

一、入户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残疾儿童状况

2015年8月,学校组织10名骨干教师依据残联提供的84名适龄未接受康复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名单,逐一走村串户进行了排查、摸底和调研。在84名儿童 中  ,去除随班就读、已毕业、迁入外地、超龄、已故的学生之后,剩余的38人最终被确定为送教服务对象。

针对每一名残疾儿童,送教人员都做了详细的信息登记工作。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了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亲情况、父母婚姻及生育情况、家族病史、家庭居住及经济状况;了解了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母亲孕期的情绪、营养、有无高烧等,儿童出生是否足月、体重多少、有无先天性疾病、体格检查情况;了解了学生的教养及生活情况,如教养形式、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养育情况、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待等等。这些大量的信息为分析致残原因和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二、科学全面评估,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在了解了以上基本信息后,老师们利用智障儿童评估量表,对学生做了六大领域的评估,主要包括运动能力、语言交往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利用专门的自闭症评定量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每一名学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有的是语言能力略占优势,有的运动能力极差,有的是感知觉方面比较弱敏。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我们对评估结果做了详细地分析,到底是先天性疾病还是后天致残,是父母原因还是药物所致,确定了每一名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适当的教育建议,主要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科学全面的评估为下一步制定送教计划和方案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三、精选送教师资,确保送教质量

为确保送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和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10名,把10名送教教师按照专业特长再进行资源配置和重组,两人一组,一男一女,共同承包几个乡镇,以“二对一”的形式开展送教。让老师们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意义,掌握送教上门的基本方法,提高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我校加大了对送教教师的培训力度,让送教教师定期参加各类培训;另外我校每周都要开展送教研讨会,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优秀的经验与做法,把送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映给校领导,领导与教师共同商议,解决困难。进而,学校打造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送教队伍,有效地确保了送教质量。

四、研究教育策略,制定教育计划

针对每一名学生的评估结果,我们召开研讨会,经过综合分析,得出每一名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后,以组为单位制定出了长期教育计划和短期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策略,依据每名学生的特点,确定了先从哪个领域入手,再详细探讨对学生是否切实可行,最后制定出具体的送教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个别化教育计划。

五、精选送教内容,开展“三送”活动

(一)送教育教学

对于一些重度智力障碍儿童少年,因肢体残疾原因无法入校的且能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残疾孩子,对他们实施送教育教学服务。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普通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残联下发的抢救性康复工作文件规定等,依据六大领域评估结果,我们有目的性的选择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辅导教材《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还有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我有一双灵巧的手》、《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这两种版本的教材涵盖了智障儿童六大领域的评估内容,针对自闭症儿童,我们使用的自编校本教材。选修课程由送教教师根据个体实际情况,从教育与康复、特长与爱好、知识与技能的角度出发,补充唱游与律动、绘画与美工、音乐欣赏、情绪行为矫正等其它课程。

(二)送康复指导

作为特校的老师,送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家长是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因此,我们考虑到送教工作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协助。首先帮助家长树立信心,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帮助孩子训练,指导家长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要“小步子、多循环”,不能心急,要慢慢来。我所承包的乡镇中有一名学生叫辛*健,是一名脑瘫儿童,双手肌张力很高,拿东西很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平时在家就是手拿收音机听大戏,一听就是一到两个小时。我告诉家长,孩子双手肌张力过高,再不活动,那么孩子只会越来越严重。辛*健的妈妈顿时意识到了这一点,赶紧向我们寻求帮助。我给辛*健带去了玩具小马,让孩子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指导他用手指旋转小马的头部、尾巴,降低肌张力,增加手部力量,并指导家长学习康复训练的方法。之后的日子里,孩子手里的收音机换成了玩具小马,手指关节得到了锻炼,一段时间过后,辛*健竟然能用手拿筷子吃面条了呢!通过这件事情,我认为对家长的康复指导意义非常重大,我要坚持做下去,随时帮助家长,使他们慢慢成为孩子的康复老师。在送教的同时,我们也给家长带去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康复经验。

(三)送爱心和温暖

送教服务对象大多数生活在农村,除了身体上的残疾,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也相当困难。为此,送教的同时,我们给贫困的家庭带去了极大的温暖和关爱。我校教职工人人献爱心,寒冷的冬天里,给他们送去崭新的羽绒服、棉鞋;老师家里的书籍、作业本也都送给了残疾学生们,教师自己孩子的玩具大多数变成了教具……另外,我们把上级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及一些惠民政策及时传达给他们,把社会好心人的捐助送到残疾儿童少年的家中。我校王老师的父亲,给送教的学生捐款五千元整,为残疾儿童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春节来临之际,我校为每位残疾儿童家庭送去了大米和粮油,让他们感受到特教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社会好心人的帮助,让他们能有一个倾诉的对象,让贫困的家庭不再感到孤单。

六、对送教上门工作的思考

(一)送教上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我校自确定下送教上门的人选后,这10名教师就积极投入工作,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及时给自己充电,使自己的头脑日渐丰富强大起来。作为送教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学习,掌握全面的康复技能与理论知识,不但可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而且还能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

(二)做好阶段性评估是检验送教上门工作成效的方法和途径

送教上门工作的真正意义体现在每一名残疾儿童身上,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送教工作者上门服务结出的硕果。因此,我们要以全面康复为理念,做好送教工作,做好阶段性的评估,不断进行总结与反思,对下一步的送教工作计划进行修改,让每一名重度残疾儿童都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那么送教上门工作的真正意义才能真正实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