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研究的 富人 ,不是达官贵人的富人,而是经济条件优越的富人;这里研究的 穷人 ,不是某贫困县每天衣食无着的穷人,而是普通的经济条件较差的低收入者。我们聚焦的是 橄榄球 的中部,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里的穷人和富人。只有他们才能代表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 需求弹性 微观经济学之父马歇尔用 需求弹性 更精确地描绘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其基本原理如下: 销售额变化/价格变化=需求弹性 在此分式中,价格是变量,意即价格的变化对销售额度的影响之比,用以测量每种商品的需求弹性。 我们还是用大白话来解读需求弹性吧! 比如:我是卖土豆的,你是买土豆的。原来2块钱1斤,你决定买2斤; 现在我涨价了要3块钱1斤,你嫌贵,就买了1斤; 结果是我没涨价时卖了4块钱,而涨价后才卖了3块钱。 后来我调整价格决定1块钱1斤,你捡着便宜买了5斤(反正土豆不容易放坏). 这说明你对土豆的需求弹性很大! 如果你跟朋友们说好了晚上要去你家吃土豆炖牛肉,需要3斤土豆,我的土豆卖3块钱1斤,你也得买3斤,这样我的销售额就成了9块钱。 这说明你对土豆的需求弹性很小,你不受我价格调控的影响,你有固定需求。 从这里你就明白了中国楼市价格为什么居高不下,因为中国老百姓的对楼市需求弹性很小。到了而立之年,你得成家立业了,成家不得有个房子不是?你不买房子谁嫁你!哪个岳母会同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没有房子的人?所以说中国的楼市是 丈母娘 推动的下经济,正是 丈母娘 和世俗的压力下楼市具有 刚性需求 ,让中国老百姓的楼市需求弹性很小!楼市开出什么价你都得买。钱不够?按揭啊!银行等着呢! 富人与穷人的差异 毋庸置疑,穷人对价格是很敏感的,穷人总是想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所以他们对打折优惠非常感兴趣。穷人喜欢网购、团购,他们总是喜欢逛完商店不买东西,而到网上淘到一个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虽然物流一拖再拖,但他们还是非常享受等待自己订购心爱之物的过程。 所以商家对付穷人最好的促销办法就是,先给商品一个昂贵的价格,然后再给一个极低的折扣,这样让穷人觉得占了很大便宜。 富人从来不屑于干这样的事,他们不想更麻烦。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才是宝贵的,便捷才最重要,他们想在什么时候消费就在什么时候消费,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经济条件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度。 他们的购买总是即兴的,他们更喜欢在实体店里体验消费,享受店员为他们的讲解和赞誉,尽管他们知道那是阿谀之词。 他们会询问有没有折扣,但其实他们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精明,并不在意有多大折扣。 相对来说,富人更在意购物的体验过程,很多时候富人的消费愉悦只是购物后拥有的一刹那,事后他们往往对已经拥有的商品并没有多大兴趣了,甚至是买回去后,再也没有用过。 富人不懂得网购、不懂得团购、不懂得秒杀。他们更懂得名牌,懂得名牌间的细微差距,他们总是津津乐道并放大那些细微的见识,用以印证自己是个有品位的人。 他们也有共同点 穷人总是在买更有用的东西,总是想花少钱办多事;富人买的都是没有用的东西,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身份,他们所要获取的是跟穷人们的差距。 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能一致认定富人对所有商品需求弹性小,穷人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大。我们还必须区分商品。我们把商品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就如同我们对穷人与富人的区分,只是为了便于研究展开我们的话题。 必需品就如同我们的日常用品,虽不及空气、水般紧迫,但亦如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必须,奢侈品则与此相对,按照我们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离开奢侈品一样能过,但离开必需品就不行。 第1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