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肠题凑(汉侯级别)
![]() 战秦汉魏帝王主要墓葬形制,汉代为鼎盛期。 黄腸题凑在秦国就使用,据《秦会要订补·厚葬》上,有“秦昭王与吕不韦好书,皆以书葬,王至尊,不韦久贵,冢皆以黄肠题凑”的记载。 《后汉书·献帝纪·注》记载:“天子葬,太仆驾四轮辀为殡车,中黄门、虎贲,各二十人执绋。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将作作黄腸题凑。……” 《汉书·霍光传》“黄肠题凑”一词时说“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向内,故曰题凑”。根据《后汉书·礼仪志》大丧条下刘昭注补引《汉书音义》篇说:“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也”。由此可知,“黄肠”是指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题凑”是指木头头部向内堆放的墓葬结构。因西汉流行用柏木构筑,故称“黄肠题凑”。柏木是中国北方特有的上等名贵木材,古人之所以选择它用于墓葬,主要取决于其材质优良、耐水湿、抗腐性强、有香味,可以保护棺木不受损坏,而且施工方便、工期短。 汉代黄肠题凑墓是传统的木椁墓的继续和发展,前堂、后室、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外藏椁以及多重棺椁、积石积炭等复杂结构标志着木构墓室制的更加成熟。 东汉因高级木材短缺,部分黄肠题凑用楠木、杂木及石材制作,《后汉书·礼仪志》载:建造陵墓时,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各地诸侯如果得到皇帝恩准,也用黄肠题凑,如《汉书·霍光传》就有“光薨,皇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赐黄肠题凑一具”的记载。 已出土的黄肠题凑均是侯级别。定陶的黄肠题凑是目前发掘出来规模最大、最完整、且未遭破坏的侯墓,按
![]() 上等类 大葆台黄肠题凑
![]() 上等类 扬州黄肠题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