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缓

 都市生活台 2012-11-12
 

调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缓

李俊

   1980年,中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1992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低于实现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已经长达近20年之久。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现已经降低到极其危险的1.22,年度人口抽样调查以及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也证实了生育率只有1.3左右。

有一些观点认为,“如果中国生育率继续保持在这一水平,在并不很遥远的未来,中国人口会以平均每30年减少1/4的速度下降,并将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老龄化。这将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等方方面面带来深远影响。”

可以说,人口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见效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好戏还在后头。过去15年来,上海市户籍人口一直是负增长。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每两个人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1994年全国小学招生2537万人,2005年全国小学招生1671.74万人,从而减少900万人。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在2008年3月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人口快速老龄化发展阶段。到2020年比现在纯增将近1个亿,达到2.48亿。再过30年,到2051年是峰值,最高峰要突破4个亿,达到4.37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1%。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三个中国人当中有一个是老年人,这个形势非常严峻。”

1988年中国出生人口是2500万,2008年是1500万,减少了一千万。一方面是出生人口不断减少,一方面是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把社会很多问题的原因归咎到人口过多,从而推行严格控制人口的政策。一票难求,看病难看病贵或者学位紧张等,很多人都觉得人口过多造成的,事实上不是,而是背后的制度造成的。

实际上,控制人口政策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是不可否认。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将意味着新增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从而最终导致劳动力总数量下降。如果劳动力数量下降,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这就意味着劳动人口承担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老年人身体不好,需要护理和照顾,就对护士和保姆的需求增加。同时,市场劳动力数量减少,需求却不断增加,护士和保姆的工资就会上升,这导致部分老年人请不起。这就是人口政策造成到时老年人更加可怜。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但是有些夫妻的子女出现意外死亡,所以这些夫妻到了老年之后,情况就变得很凄惨。

人们通常说人口过多,所以就业难,但是人口减少不仅没有解决就业问题,反而让更多人失业。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小学招生人数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小学生越来越少。小学生减少导致对小学生教师需求减少,这将导致很多小学生教师失业。跟着就是初中学生数量减少,初中教师的失业。现在,很多地方初中招生人数开始减少了。尽管高中阶段升学率不断提高,招生人数还是不断增加,估计不用5年时间,高中阶段招生人数也开始减少。2015年之后,高校就开始担心招不到学生。未来10年,中国将有很多教师要失业。

过去的10几年前,就业市场上的初中学历以下占的比例很高,但是现在这种比例越来越低。学历低的人,他们没有技术,所以只能选择干一些体力活力。随着大家的学历都提高了,同时掌握了一些技能,所以就不再愿意干体力活。这种情况下,市场提供的体力劳动减少,必然导致体力劳动的工资上升。尽管机器可以有取代的作用,但是很多工作还是需要体力劳动者。

一个老龄化社会里,保姆工资将大幅提高。一个擅长照顾的保姆,到时收入可能很高的。同时,辅导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心理医生,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行业。出生人口不断减少,儿童玩具、儿童书籍、儿童衣服等产业,都受到严重影响。这对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因此,调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缓,否则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向大家推荐李俊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