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今天起,做幸福的人

 香花供养 2012-11-16

 

 
 
 
 

 

幸而下雨,雨在街上泼,却泼不进屋内。人靠在一块玻璃窗旁,便会觉很幸福。这个家还是像个家的,其实并不太坏啊。就这样,一切不满都淋熄了,渐渐又恢复先前的安分。无数下雨天,我都这样想,一片好心情,凡事积极,连写字都用力。——林夕《曾经》

碧蓝大海,精致别墅,房前游泳池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可爱的孩子一起在水中嬉戏。换个场景:宫殿般大堂里灯火辉煌,衣着考究的男女恭敬地聆听你侃侃而谈……如果你想拥有的一切全部实现,你是否就会心满意足?不一定。

那些实现了梦想,却依然心情灰暗的人也许能更深刻地理解叔本华的话:幸福与人们必须扮演的角色、地位的浮沉以及财富的得失毫无关联。

幸福在哪里?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人生最重要的是未来;只有今天努力奋斗,明天才能拥有好生活;等到实现某个梦想我们就会变得快乐。等我考上大学,等我找到好的工作,等我晋升主管……我们不断追逐“带来快乐”的目标,结果呢?梦想实现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它带来的放松与快乐如此短暂,很快我们就感觉不满足,于是换上另一套梦想:等我买了大房子,等我遇到理想伴侣,等孩子长大……然而,梦想的实现从未带来持久的快乐。就像爱默生说的: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

于是,另一个声音告诉我们:只要你觉得快乐,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享受生活就是要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美食、美酒、性……最初的确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刺激需要不断强化,有时最强烈的物质刺激也不能奏效——感官享受一旦变成习惯和重复,也就黯然失色。

置身五花八门的娱乐选项当中,大多数人却觉得生活很无聊,甚至有种莫名的挫折感。歌星满文军的妻子李俐供述的吸毒理由就是:生活太平淡,为了玩得更兴奋。心理分析师夏尔梅尔芒(Charles Melman)把当代的寻欢作乐者定义为“失重者”,认为他们注定要承受抑郁和沮丧。就像人们常说的:你越追求快乐,快乐离你越远。

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


彻底社会化的人,只追求周围他/她认定应该期望的东西,往往看不见眼前的快乐,甚至逐渐变得不习惯快乐。放纵本能的寻欢作乐者呢,被欲望所控制,也没能主宰自己的快乐。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与本我是争夺心灵控制权的两大暴君,前者试图让我们臣服于社会规则,后者企图让我们成为基因的奴隶。与它们相对的是“自我”,代表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真正的需要。拥有自我,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性。自我不仅让我们有能力去思考自己,而且能修正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并善待自己,帮助我们学会生活。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就服从基因和社会的控制,就等放弃了自我,放弃了自主的生活。

如果快乐既不来自外部条件,也不来自种种刺激,那么它是如何进入我们生活的呢?精神科医生、生死学家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abler-Ross)说:“多数人认为快乐是针对事件的反应,其实快乐是一种心理状态。决定快乐的因素不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在于你如何面对,即你对所发生的事做何种观察解读。你的情绪与状态取决于你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相反。我们都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只可惜常常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能力。”人们翘首等待快乐降临,却没有注意到,快乐的开关就在自己的手里。

在细微处发现生活


匆忙的视线感受不到生活的深度。我们觉得不快乐,往往并不是因为没有经历快乐,只是我们一心去追逐社会目标,往往把与目标不同的快乐忽略了。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的马丁塞林格曼(Martin Seligman)认为,人们要从对强烈快感的崇拜过渡到对“细微”快乐的欣赏。因为强烈的快感会使一个人远离自己,而细微的快乐有时就来自生活细节。

我们的祖先深谙这道理。明代《菜根谭》中说: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生活中的一杯水,一件事,带来多少滋味多少快乐,重点在于我们是否有敏锐的知觉,是否懂得品味和欣赏。某种程度来说,这些细微滋味就是生命本身。

“把注意力集中在瞬间的美好感受上,比如苹果的香甜,或者当你从暗处走到明处那一刻阳光带给你的暖意。”心理学家桑雅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向人们建议,“每个人在感到快乐的时候,可以拍下一张自己的‘内心照片’。这样,当自己没有那么快乐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张照片汲取快乐养分。”

心理学家依莲娜鲁拜(Hélène Roubeix)认为,享受生活,不单是享受对外界的感受,同时还要享受内在的感受;既要意识到自己周围的世界,也要意识到自己。“五官让人们与外界保持联系,也让人们跟自己的内心相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培养如下快乐:看见自己样子的快乐、听到自己声音的快乐、闻到自己味道的快乐。”当一个人自我欣赏的能力与日俱增时,真正的快乐就出现了。

全然投入在当下


对于让人产生快乐的机制,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进行了25年以上的观察和分析。他认为:我们快乐与否,要视我们内心是否和谐;追求内心和谐,唯有从掌控意识入手;而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

他把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妒忌等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方向的状态,称为“精神脱序”;而把一个人为实现某个目标投入全部注意力,没有脱序现象需要整顿,自我也没有受到任何威胁,因此不需要分心防卫的状态,称为“Flow”,也就是心流,或者说沉浸体验。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研究中访谈的一位攀岩专家谈到自己体验到的心流:“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马丁·塞林格曼说:“当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实现了一个超越自己的目标时,我们就会感到幸福。”

米哈里的研究告诉我们: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在一段时间内毫不分心、持续努力,将一切有害的想法抛到一边,并在最后达到目标,就能获得“最佳体验”。无论这件事是做爱、写作、听音乐、画画、下棋、聊天、跑步,还是解决难题,或是做一道菜,都是这样。也就是说,哪怕面对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只要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就能感受到快乐。

找到生活意义


如果我们懂得对生活保持敏感,也学会了在一些挑战中体验快乐,能使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质量。然而,这还不足以保证我们身心愉悦,我们还需要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快乐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衔接起来,也就是找到一个终极目标、生命的意义,由此建立心灵秩序。存在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意义可言,但是,我们可以赋予生活意义。

依莲娜·鲁拜认为,快乐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与自己的内心最深处保持联系——也就是荣格、埃里克森所谓的“自我”。这就需要我们的生活能表明我们是谁,我们想要成为谁。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充满激情,不求回报,那是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目标,生活经验本身就是报酬,快乐就存在于创造自我的过程之中;相反,如果我们认为把精神集中在一个目标、一件事情上违反自己的意愿,就会觉得浪费了精神能量,就会在意目标,很难做到心无旁骛。所以,我们应该不断自问:为了活得幸福,我真正需要什么?我要成为谁?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有了解自我,我们才能真正让自己满足。

快乐,不是努力和执着就能达到,它还需要我们温柔地面对自我。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些对于快乐都必不可少。我们一直相信,享受生活就是要去获得快乐。或许,我们可以做些调整:生活本身就是快乐——包含种种考验和挑战的生活,正是快乐的源泉。

可以教会孩子快乐吗?

答案是不行。每个孩子都必须以自己的节奏、凭借自己的敏感,在各个领域发现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但是,快乐虽然无法言传,却能身教:当孩子看到父母喜欢会朋友、享受美食、看书、听音乐,他将来也会愿意去发现这些快乐。如果孩子无意识地感觉到父母的性生活很幸福,他/她将来也会很愿意在性生活方面获得成功。当父母在给与孩子有关性欲的信息时,只需告诉孩子性欲是一种快乐之源就行了,无须多说,或者说无须进入细节之中。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快乐观念强加给孩子,不要把一些事情形象化。最好是被动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不要操之过急。
 
 
 
 
 
 
 
 
 

 
 

                                                  收藏漂亮信纸(1--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