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培小语:课外阅读与名著指导

 走万里路 2012-11-17

    李怀源:各位老师好,我们现在进行第四讲,第四讲的题目是课外阅读与名著指导。

    为什么把这个单独作为一讲,是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还有从现代教学的角度而言,都认为这个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先来看一下,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的说明,课程标准当中对小学和初中的课外阅读总量有一个标准就是在400万字以上,那么第一学段是这样来界定的,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是养成习惯并且交流课外阅读总量是不少于40万字,第三个学段是扩咱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这三个学段,它要有一个基本阅读量的要求。

    那么在课程标准里面,也谈到了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实这个好读书,好读书,就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习惯,就是他喜欢读书,并且,他能把书读高,并且要去读好的书,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是非常多的,但大家要注意要读正本的书,学生要读主要阵地其实就是在读整本的书,那么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就是不是所有的材料,就是课文以外的所有的阅读材料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学生自己去选择,这个才是一个课程标准精神里面才体现出来的。

    那么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有一个建议,大家可以看到,它建议的这个作品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还有科普科幻的读物,政治历史文化,当然了它和初中是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他对课外阅读的读物要求的范围是比较宽泛的,那么关于课外阅读啊,这个叶圣陶先生他有非常多的论述,我在这里,截取他的几个片断,但是也不再一一的读给大家,那么他说的课外阅读,他认为课外阅读时间在课外,但是阅读不能放任自流,他不能说这个你把这个时间放在课外了,然后这个学生的阅读就不管了,也就是说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课外阅读的时间是在课外的,但是是需要教师指导的,这个是他的基本的观点,如果不指导,学生就不会形成好的阅读习惯,甚至会越读越差,那么课外阅读的指导与评价。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问题,那么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也一个描述,他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其实也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他说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第一个重要的就是形成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读书不是读课文,它是读一本一本的书,他是养成读书籍的这样的习惯,他对这个凭借,我们这个阅读的凭借等等,他都有一个说明,就是说阅读课外的书籍是培养学生阅读书籍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关于读书的方式,叶老,专门有文章来著述,大家可以在网上或者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地容易去找到,关键是大家怎么去读他,我为什么要引用这么多叶老的观点,我个人研究叶圣陶,但是我个人研究叶圣陶,是想研究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与现代语文教育结合点的这个人物,他的思想,我是想打通有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之间的这种通道,打通这个通道以后,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理论教育一些精华的东西,应该渗透到我们现代语文教学当中,当然我们好多语文教学好好象都是来自于西方的来自于外国的教育哲学,或者是说,来自于外国阅读学的,其实我们基于汉语的基于我们本民族思维方式的这种阅读规律,我们还需要寻找,我们还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拼音文字的阅读方式来进行我们的阅读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就是我去美国的时候,接触到了一个美国的语言先生,谢斯特先生,当我向他请教关于阅读的一些侧的问题时候,这位先生非常正式或者非常抱也歉意的对我说,他说我虽然一生都在研究阅读,但是我研究的是西方的阅读,我对于基于汉语的阅读我一点认识都没有,他说我不懂汉语,我也不懂汉语阅读,所以他又推荐了又一个教授给我,让我跟他去联系,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基本的作学问的态度,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种。它的阅读的规律有相同的地方有相似的地方,又可以互相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有很多本质性的规律,尤其是脑科学脑思维的东西,它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我们自己做一个判别,所以我们说我更多地去研究叶圣陶,去研究我们的中国的传统的自己的阅读方式,包括诸子读书法这些,那么我也请大家,研究这些东西,也不是需要研究,可以去看一看,去浏览一下,知道很多话,很多事情。我们过去的很多人都已经提过了,许多的新理念并不是新的,所以我觉得老师有自己的思想根基,首先要明白自己的历史,要明白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历史,所以这样,是对我们的教学是有意义的,所以说我们看几十年以前,叶老对精读与略读他有非常明确的指示,或者是说他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教。你说具有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这是多么精辟的一句话,大家可以感受到,教学的时候,我们精读是主体,我们要给学生例子,我们要告诉学生怎么学怎么读,但是在我们的应用的时候,你是不可能让学生老师领着他去精读,或者是学生自己去精读,那么略读是它是一个硬性的阅读,那么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为了需要有兴趣,需在课本或者是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那么他出了学校以后,你看我们这个教育家,我们中国本土的教育家,他也在研究,或者是说他更深刻地说学生出了校门以后,我们能给什么,那么我们不能只限于课堂里学校里,我们还有将来。

    那么阅读是一种生活,或者说阅读是为了幸福的生活,那么怎么样才为了幸福的生活,那么首先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的时候,要把这个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培养好,所以说要有精读与略读,那么略读与精读是不同的。那么精读就是所有的,这个细小的大的所有的都要指导,那么略读是怎么指导,那么略读,就是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我们要扶放结合的这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一开始是扶着的,后来是放手的,那么就是这样的略读的,那么略读的略字,它有一个含义,就是一半,就是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是提纲挈领的这样的来指导,但是一半,就是学生的功夫而言,怎么叫做略,就是他精读的时候,要仔细的咀嚼。那么他到略读的时候,他可能就是做的功夫就稍微地少了一些。所以说这是精读与略读,那么指导略读是不是我给学生一些书,给学生蹄筋了一些书目,然后学生自己去购买自己去阅读,这个有算是课外阅读的指导了,其实,推荐书目,推荐那个书不算是指导,叶老就说了,你们随便找一些书籍文章来读,读的越多越好,这个当然不算得阅读指导,这个是叶老,就直接这样说的,他说要斟酌周详,开列一个适当的书目篇目,教学生自己照着阅读,也还算不得阅读指导,就是你觉得列入详细的书目来这个也不是,他说这个开列书目,只是阅读以前的时候,那么阅读当中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指导,所以说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勤奋,一定要不怕麻烦,就是这样的,那么仍给学生一个书目,当然很简单,学生读不读,读多少,怎么读的,我们不去管他们,可能有些孩子悟性比较高比较好,那么他就读好了,但是大家应该关注到的是很多阅读有困难的,甚至有一些孩子是阅读有障碍的,他这一辈子在阅读上都不好,他的根源在哪里,就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去教他,没有好好地去教这些孩子,我们老师的作用,不是说把好学生教得更好,当然这个是我们作用之一,我们更主要是把那些不太好的,或者是太不好的或者有困难的,有障碍的,这样的学生,经过我们的努力,把他扶上正确的轨道,这样才是我们老师的这个作用,那么如何进行阅读的指导,也老,也很多他的论述,关于课外阅读的时间,他也有很多的论述,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课外阅读,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今天也有幸请到了,儿童文学博士,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王林先生,我们来倾听他的观点。

    王林先生:各位老师好,我觉得就像李老师刚才谈到的一样。课外阅读,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教育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位置,在这点上,关键是的语文老师教学观念要调整,我记得张志宏(同音)先生也曾经说过,叫做三分课内,七分课外,那么我们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甚至苏联教育家素或民斯基(同音)说的更多,他说,让孩子学好语文的方法,不是去参加补习班,也不是做练习题,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那么我想这些前辈的一些观点,就代表了我们在教学语文教学当中,我们老师了,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什么意识,就是说只靠一本教材是无法学好语文的,也是无法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的,我曾经举一个例子,就是一位教得很好的老师,和一个教一般的老师,那么教的很好的老师,把每一篇的课文都教的很好,极其的精细,另外一篇教的不太好的老师,他可能课文的教学没那么好,可是他放开了大量的时间,去鼓励学生到课外去阅读,那么我相信这两个班的孩子在语文素养方面,我不说成绩,在语文素养方面,后面的这位老师对学生会更好,所以我想对课外阅读而言,我想老师重视,有些时候,说起来容易不能肤在表面,或者是不能口头上重视,实际教学的时候,轻视,就是我们的脑子里面一定要非常地清楚。课外阅读天然的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那么我们老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我提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想的是改变教学观念,我们的教学观念如果不调整,很多的老师就会说,我的这个教材都教不完,这个教材的教学太重了,我没有办法完成,我也没有时间来指导课外阅读,那我常常说的是,如果你的教学方法课内语文教学不变的话,那再把课文给地减少,再把生字给你减少,你还是觉得很多,更不用说,课外阅读的时间了。教学的观念要调整,至于阅读的教学观念怎么样去调整,刚才李老师可能也讲了很多,我自己觉得首先要提高语文科学课内的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它的教学的效果,事实上我们一方面老师在说,课内的教学时间不够,很紧张,另一方面我去看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教学效率偏低,教学的有效性不足,说只有你提高教学的有效率之后,你的时间才可以省了出来,这就是我想是的说的改变教学观念。第二个,我自己觉得指导课外阅读,首先老师自己要读起来,我们现在很多的老师,他的阅读,有可能是落后在孩子们的后面的,特别是儿童作品,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些童书,老师反而读的比孩子少,所以说,你就没有办法去指导孩子,也就没有办法给孩子推荐书物,所以我觉得一个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爱童书,而且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老师,这个也是成为各位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做说生硬点就是我们各位语文老师怎么样提高或者是提升我们儿童文学的素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提升的基础上,才能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指导,那么这个是第二点,就是老师要做一个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人。第三个,推荐给孩子阅读的作品,要以兴趣优先,儿童本位。这是我说的八个字,兴趣优先,儿童本位,就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尽可能地推荐孩子们喜欢读的那些书,就是你自己去读了以后,你对哪一些书很有兴趣,而且你发现学生这段时间他们互相在传看,有些书,那我觉得大家可以把这些书拿来看一下,推荐给孩子们,告诉他们这些书,同样的有趣,那么为什么常常在学校当中发生这样的情况,就是老师推荐给孩子的书,孩子不爱读,然后孩子自己找来的书,老师又无法接受,不让读,那么这个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我们推荐给孩子的书往往不够有趣,我常常说,在这样的一个多种媒体竞争的时代,这个书,非常安静地书,很难和电视,电脑游戏网络去竞争,因为那些媒体声光色同时具备。那么书是比较安静的,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他从安静的书当中得不到乐趣的话,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看电视打电话,玩电子游戏啊,所以我觉得推荐给孩子有趣的书,非常的重要,那么这个是第三个,第四个,我觉得要指导阅读的一些方法,一些方法的策略。

    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的老师,分成几种情况,第一种就像李老师刚才讲到的,第一种就是知道课外阅读很重要,那么就是鼓励孩子们去读,孩子读什么怎么读了,读了以后,怎么检查,完全不清楚。第二种情况,老师要读儿童作品,也从网上啊,也从其他途径,找到一些书物,推荐给孩子,这样,比第一种情况好多了,但是也只是推荐一个书目,第三种情况,我觉得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学会指导孩子阅读,甚至是跟孩子一起来共读,就像你们在共读课文一样,只有在共读的这个基础之上,你和学生才有这个讨论的空间,所以我想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下面,我通常把它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环节,那么阅读前,我想有地方的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导读课,就是导读课不一定是一节课的时间,你就是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是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时间,让孩子们,对这个你即将推荐的书有兴趣,就是兴趣优先,他希望去读书。

    事实上,我在教学当中,也发现了就是只要老师在课堂上提示哪些书是很有趣的,那么许多孩子都会跟着去,都会在下课来问老师,你刚才给我们推荐的是书是什么,但是它还有一些方法你比如说,我刚才说的,你也可以把这本书中最有趣的一段,或者是最感人的一段拿出来大声朗读,就这你这节课读给孩子听,孩子对这个情节啊什么的你读到关键的地方,你停住,然后你就促使孩子有这样的趣,去图书馆借来读,当然你还可以在阅读前提示一些阅读的方法,因为你知道有时候,这个孩子不爱读外国的作品,就是因为外国的名字很长,你这个时候你要进行一定的指导,一定方法策略的指导,那么我常常在给孩子推荐课外阅读读书之前,我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叫做阅读的进步表,非常地简单,就是阅读的时间,从哪一页到哪一页,这样一个表是干什么,这个表是帮助那些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的孩子,自我监督,自我督促,把这本书读完,因为我们知道课外阅读的时间常常都是在课外,那么这个是课外阅读的阅读前的指导。那么阅读中的指导,我觉得还可以给孩子们提示一些阅读的角度,甚至提示一些讨论的方法。就是我们谈到的,你也谈到的就是阅读的策略,阅读的策略在西方的阅读学当中,是强调的比较多的,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我觉得我们的课文常常都是比较短的篇幅,所以孩子无法完成展开这一切的阅读策略。你比如说阅读策略常常有这样的一些,比如说猜测,你通过封面,你通过目录去猜测故事的内容。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以后,很多的时候都是在阅读读整本的书的,对读文章的机会反而不多,你反而说怎么通过上下文,通过这样一个前后章的连接,来推论这人最后的命运,来推论这个故事发展的走向,对吧,这个就是我常常在当天的课堂教学当中不容易出现的,再比如说猜测,猜测我刚才已经讲了,再比如说图象化思考,对你怎么样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在头脑当中还原当时的一些景象,因为阅读它不光是字词巨句的理解,他是要通过文字来体验出来意义,这个是真正的阅读,对不对?再比如说翻译过来叫做自我认知或者是自我监控,什么意思,就是说无论哪一种阅读的办法,用哪一种阅读的策略,来读这一本书,甚至是包括这篇文章,我至少很清楚。就是我要有意识地来用这些阅读的方法,因为我知道,也学作品当中诗歌和小说的阅读方法不一样,文学作品和科普文章的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等等这些,你要用一些阅读的策略,这个我觉得恰好是对比较厚的书,这样整本的书,孩子们比较容易实现,就是容易在课文阅读当中容易实现那么再谈到阅读后,阅读后,我觉得老师在阅读的时候,常常就喜欢布置孩子们,写一些什么摘抄好诗佳句,或者是读后感,这样的方法并不是说不可以,但是各位老师如果每一本书都折算的去做的话,容易让孩子觉得课外阅读是一种负担。

    事实上,我们也常说,我们自己去读完一本书,主要是享受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也是很少去摘抄好词佳句,也不会每一本书都去写读后感,我们最重要的不是要给孩子,告诉他阅读是一种任务,其实它也是一种享受乐趣的过程,这一点,我反复地强调,所以说,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这个上面,阅读后的这个指导,我自己常做的办法就是我不会让孩子们摘抄好词佳句,也很少请他们读后感,但是我会让他们读完这本书之后,至少给我提两个问题,提问题,提问的方式其实就是我们的孩子很欠缺提问,而且有的问题,老师是想通过短篇的课文,也不柔以提的很好,提出来,但是一本书,由于信息量不能丰富,结构复杂,人物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它提问题没有那么难,所以说但是也要教会孩子提问的方法。这个其实也是非常的重要,也是重要的阅读的策略。那我常常至少在小纸条上给我写两个问题,写两个问题干什么,因为这个叫做班级读书为了指导,就是常常说的那个阅读讨论。觉得我们孩子们读完这一本书之后,全班读完一本书以后,然后我们要有一些讨论,我们就像上课一样,我们提一些问题,大家来聊一聊,聊书,不必像课文的设计那样严密那样缜密,但是我们可以提示,这个问题,也可以老师,也可以从学生当中来,我们聊一聊书,在聊书的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就是进一步地增强孩子的兴趣,也是增强他的阅读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这个,对于我们老师来讲,需要反复地操练,但是也不要害怕,这个并不难,这个是我是的一本书,全班叫做共读一本书的指导,那么课外阅读当然还包括自由的阅读,自由的阅读就是说老师不必做过多的指导,甚至也不必给他一个书目,因为很多时候这种阅读的提升,我觉得来自于他的自由的阅读。特别是在小学中年级的孩子之后,他基本上有了自己的阅读的偏好,也有了自己阅读的兴趣,那么这个时候,我还是强调,以尊重孩子的兴趣为主。

    那么常常也有人来问我说,我也什么时候,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什么时候应该引导学生,我觉得我个人的看法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当然是需要给他更多的指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那我给他更多的自由,当然,自由并不是说,完全放弃指导,而是说这个指导可以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现在建议各位老师们,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时候,至少,低年级应该有一节阅读课,每个星期,那个有条件的地方,老师能力比较强的地方,尝试着在中高年级拿出两节课来做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讨论,有的课程甚至叫做安静阅读,就是说有的课就直接把孩子直接放到图书馆当中去,然后让他在图书馆当中,或者是也可以自己带来书,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级里图书站里选书,做什么,就是这一节课,就是用来安静阅读的,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书在自己的位子上,老师拿一本书在讲台上,和孩子一起看,因为本身你看书的这个姿势这个状态对孩子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你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可能这节课可能安静阅读下面,给孩子的收获来说更多更大。所以我说,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它也是多面向的,多个增长的,它比如说也可以是分成,全班一起来可以表演一下的,我觉得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请一些作家到学校里面来,给各位小朋友做一些讲座,等等,我觉得课外阅读的形式非常地丰富,也很多样,而且要相信我说的话,就是课外阅读对孩子语文学习的意义,非常非常地重要,我们老师不要以为它很麻烦,或者是它的操作难度很大,或者是说他因为不考试,就把他放弃掉,因为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打好的这样的阅读的习惯,具有充沛的良好的阅读的兴趣,那么将会对他一生的成长,将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谢谢!

    李怀源:那么通过王林先生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更多的是读整本书的指导,对于整本书的指导讨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叶老也谈到了,略读教材若是整本的书,每一堂略读课应该让学生报告跟讨论阅读那本书某一部分实际的经验,但是全书读完了以后再做一些讨论,那么下面,就是我把我上课的《轮子上麦小麦》的一个阅读,一个教学的思路呈现给大家,那么我一开始,接受了这个《轮子上麦小麦》就做了非常繁琐的设计,但是,最终,都被我自己否定了,所以我是基于问题这样一个设计,我开始导入的是一首童诗《我喜欢你》我读完这首诗以后,就开始组织学生对这本书提出问题,然后归类,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我留了一个作业,就是什么什么我喜欢你,这个(29:49听不清)可以是文中的角色,也可以是读者,就是这样简单一个读整本书的讨论,下面,是我这个一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这样一个课例,大家可以看一下。

    视频:

    老师:这样会更准确一些?好了?哪一个组来说说,你们解决问题的情况?抓紧说?

    同学:他为什么跟别人跑,有很多是因为跟麦丰的感情不合。

    老师:证据?好我们没有证据?

    同学:就是在书上第89页第四段。

    老师:89页第四段。说到了什么?你给大家读一下。

    同学:你为什么一定要盯住我们不放?这么多年了,你都没有让我们去睡过一个安稳觉,你要想想当初是谁给我们孩子跑到南方过着幸福生活去的?现在倒好,孩子大了,你又回来了。你让孩子怎么想,麦丰有些激动,挥动着双手,想要把……

    老师:这个你是用什么证据来说明的?你来说一下。

    同学:因为他说,要跑到南方去追求什么幸福生活去,然后幸福生活就是依靠还有一个男人。

    老师:他说这个不是现在为了跟感情过,而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不是?你们?

    同学:我们觉得他为什么要跟别人跑,因为在99页下面,是因为我原来是推销员嘛,推销员赚钱是不怎么多的,然后他就跟南方的那个男人跑了嘛,因为南方的那个男人肯定要比麦丰要有钱,他想要过更富裕的生活嘛。

    老师:他能找到两个证据是不是,一个是作者的描写,一个是和麦丰比较快速地表达,是不是?就是说余亚为什么跟麦丰分开,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幸福的生活?那个地方就是有幸福,他觉得有钱就是有幸福的生活,这个第一个问题是不是比较难。余亚她要到南方去生活,因为南方富裕是不是?那么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第二问题?

    同学:我觉得她应该是为了找女儿累垮了。

    老师:有证据吗?你可以说一下。

    同学:第65页的第一段。

    老师:读一下。

    同学:这间屋子里,卖小麦比他们住的还要小,而且没有窗户,大白天的里面也开这灯,这间几乎是间空屋子,除了一张简陋的硬板床和一只破旧的一张空箱子之外什么也没有,墙角放着一个拉开着的红色行李包,好象主人随时都要提上它离开似的,唯一显眼的是门边的炉子,上面正煎着中药,空气里里飘着草药的苦味。

    老师:你从这个能读出什么来?

    同学:我觉得余亚现在是很贫穷,而且他很想迫切地找到她的女儿。

    老师:好,你是这样认为的,还有高高举起手来的?

    同学:我觉得是143页的…….

    老师:读一下。

    同学:说心里话,这些年,我没有一天不在忏悔,我觉得自己是个罪人,当年那么狠心地把孩子抛给你们,我不值得同情,是个不负责的母亲。因为这里面也体现出了余亚非常想要找到麦小麦,也显示出来了,她不愿意再去找,我每天不吃饭地一天去想。

    同学:我也是在65页发现了这句,65页第一段话,我的感受是唯一显眼的是门边的炉子,上面煎着中药,空气中有中草药的口味。说明这个余亚在吃药,为什么要吃药?生病了,是因为她在南方没有依靠,并没有东西吃,所以就生病了,每天饿着额着,就饿出病来了,所以就吃药了。

    同学:它前面说………好象随时都要……..

    老师:我觉得你们都非常的了不起,现在还有同学们,举手,请把手放下,有时候,我们发现了很多细节,来证明余亚是怎么样……….谁来给我读一下,她是因为什么原因生得病。给我们读一下。

    同学:她是因为长期吃面条,而且心情还不好。

    老师:对,第一条原因是内心的焦虑、思念忏悔,其他的同学?

    同学:第二个因为他的那个……….没有钱来买吃的了非常的辛苦。

    老师:平时的奔波,主要是这两条。好第三个问题。

    同学:在100页。在麦小麦两岁的时候,被男人抛弃的余亚从南方回来了,拉开了家话,过着沉昏跌倒的日子。还像周围一样,但是……….一家,他要把麦小麦要回来。

    老师:这个是说的什么啊?

    同学:他说嘛,因为余亚被男人给抛弃了。就过不了幸福的生活,然后他自己很内疚吧。

    老师:所以回来了。所以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一样不一样,就是她把女儿送回来,就是她所谓的美好的生活,好了,我们大家想一想余亚这个人她是怎么样回来的?平时是怎么样过日子的?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说?

    同学:我觉得她一开始是一个不善良的母亲,因为她自己跑到南方,把她自己女儿丢在别的地方了。

    老师:不负责任。

    同学:他原先做的很不对,不应该把女儿抛给他的原来的丈夫,但是他为了寻找女儿找到了未来,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挽回,我觉得她改正的比较晚。

    老师:改正的比较晚。

    同学:我觉得她这个人刚开始是非常地奇怪,甚至有点恶毒,后来他是很可怜。

    老师:就是一句话一个词,不能形容余亚。因为我们内心非常的…….这是一个母亲她曾经犯过的错误,但是他仍然爱着她的女儿,即使她害她的女儿,但是她还是因为生活的奔波…….一次错误让她后悔一生。所以说很多人都是很复杂的,不是一面,也不是两面,是多面,我们通过大家感兴趣的余亚的讨论,我们对书中的人物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和了解,或者是理解,一开始你恨他,后来你觉得他可怜。你像…….大家一起说。

    同学们:麦小麦。

    李怀源:好,各位老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就是纸媒阅读,图画阅读,网络阅读,三种阅读形式,他们的关系与区别,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媒体的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变革,那么有些老师,可能认为,有一些媒体适合于学生,有些不适合,那么究竟这三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并且,我们如何处理这种关系,下面,我们其是请王林先生来谈谈这个问题。

    王林: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就是指纸媒的阅读,具体来说够是书籍的阅读,这样的阅读一种行为伴随着人类已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这种纸的印刷术的发明以来,人类都是推动纸媒体来阅读,那么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电子化的浪潮,那么出现了很多很多阅读的方式的变革,我记得国内曾经有过对国内阅读行为折算一个调查,每年都有这样一个抽样的调查,可以看到,这些年以来,也可以说近五六年以来,就是纸媒体的阅读,越来越下降,那么通过网络,甚至通过最新的苹果的这种阅读的方式,呈上升的趋势,所以说有人问,那问印刷业或者是纸媒体的阅读是不是会有终结的一天,或者是说以后电子化的阅读的浪潮,是否会取代姊妹体的一个阅读。

    那么我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我自己觉得有这样几个观点,第一个,就是阅读方式的变革,也就是阅读方式的人类科技发展必不可少或者是必经的阶段,可以说这个浪潮无法阻挡,我常常跟他们开玩笑的说,这种电子说什么时候能取代传统书,我没办法肯定,但是我们只要想一想,那个数码相机是用什么快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相机,那个速度是多快,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一下,因为它的便捷性是无法取代,所以说,随着现在生活的提升,随着人类这种阅读凡是的变更,我们不要只看到现在,现在的那一些孩子他们年龄还小,然后,大多数的阅读者吧,大多数还是小的时候,读这样书本成长起来的,可是要看到现在的小学生,现在的中学生,已经很多的时候已经习惯在网络上阅读了,很多时候,你到街上,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到,有的人就拿着这个大都会议里面,就开始拿着这个电子书就开始读,所以在10年后,甚至要不要10年,我觉得这种阅读的方式,会发生根本的变革,那么我曾经也是看着他们使用的这个苹果的非常有名的这个电子书的形式,我自己觉得还是的的确确丰富了人的阅读习惯,人的过去的阅读习惯是平面的,它一页是一页,翻过来呈现,可是苹果他不一样,它是用手在屏幕上点,点了之后,一点还可以翻页,放大缩小,然后在这个当中,比如说出示一个人体,给孩子讲人体知识的时候,你再一点,放大的时候,你还可以看到很细一步东西,那么这些阅读方式的变化可能都是纸媒体有时候没有办法达到的。所以说这个,再想想我们的电脑也是一样,电脑技术也是日新月异的。

    李怀源: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非常形象非常快捷的东西,就是会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王林:这个,我觉得其实学具还没有完整地这样一个研究出来,或者像电视,有时候不要用一些传统的观点去思考,比如说我们在谈到电视的时候,好象电视对阅读就有很大的影响,好象是喜欢看电视的孩子,就不喜欢看书,对不对,所以说,很多的家庭很多的老师,阻止孩子看电视,可是,如果孩子不看电视,他大概也不会用这个时间去看书,这个是第一点,那么第二点,经过调查研究表现,就是把电视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学生,就是看一定时间内,大概是1个小时左右的电视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反而比较强调。可是孩子不去看电视,他大概也不会用这个时间去看书,这是第一个时间,第二点,经过调查研究表现,就是把电视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就是说看一个小时的,大概是1个小时左右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反而比较强。

    李怀源:就是说他的视野比较开阔。他也有发展大脑的某个区域。

    王林:所以我们在想到传统,我们对传统的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心理边是是也一些担心,这个担心,我觉得也可能是有道理,比如说,我们都是传统书本的阅读,书本的阅读他也有很多的便捷的是,就是说我刚才接下来要谈到的第二点,就是电子化的网络阅读是不是会非常快地取代,或者是以彻底的方式来取代传统的纸媒体的阅读,我觉得也不一定,第一个人类的阅读的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第二个,很多的家长也还担心这样的电子化的阅读,网络的阅读,对视力有影响,我觉得第三个,最重要的是,这样的一种阅读的方式,有可能就是我自己感觉,他带给孩子的思考的机会比较少,就是说他浮到表面的知识比较多,但是你知道我们平时在进行纸媒体的阅读的时候,如果是细心的如果是一些阅读好的一些人吧,他会用一种批注的方式,当批注的功能,电子书也可以实现,但是那种感觉是不一样,另外,还可以翻过来,翻过去的这样的做前后的一个对照对比啊,那么电子书,在这些手段上,看上去很丰富的,但是我觉得它可能也缺失一部分,就是我们传统习惯所带来的边读边想,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这样的一种习惯,很有可能被看电视的这种很表面的浮泛化的这样一些信息所取代,可是在这个时代我一直认为人类是不缺少信息的,人类缺少的是思考,缺少的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这样一个能力,所以我说我觉得往前的话,我不觉得电子书会以非常彻底的方式来取代,传统阅读或者是取代纸媒体的阅读,书,这样无数的人讴歌过的,无数的人赞美过的事物,我不觉得他很快地消亡。这是我谈的第二点,那么第三点而言,对于纸媒体的阅读而言,我觉得他和电子化的阅读,其实也可以做一些连接,做一些结合,特别是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孩子的阅读的时候,比如说有时候确实没有办法沉到书里面的那些孩子,如果我们用直观的这种电子化的方式,对可能会这个手段会更加的丰富,那么这个,其实我想电子化的阅读,或者是电子书的阅读,不光是对孩子,对我们老师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挑战,对我们来说也是新鲜事物,而且极有可能会落后在孩子的后面,电子化的东西常常都是小孩搞得比大人要清楚。所以这个第一方面,我们觉得老师们不必要紧张,我觉得这个还是加强自我的学习能力,要敢于接触新事物,那么这样的个电子化的浪潮,我觉得它很快会到来,但是你不必在这个当中很迷失自我,当有一天,你的课堂上,可能每个人孩子都来一个平板电脑,或者是来一个电子书的,这样进行阅读的时候,你也不要觉得非常地的奇怪,可能这一天也会到来。

    李怀源:也就是说,纸媒也好,这个网络媒体图画媒体也好,对我们而言,或者是对我们阅读教学而言,就是基于挑战并存,往往总是这样的,如果说我们可以利用好,我们还可以激发有一些阅读障碍,或者是阅读能力比较欠缺的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然后把他们引向纸媒体,也就是新型的媒体,可能对这些孩子,他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会起到好的多少,那么已经形成阅读能力的孩子的,可能他还会继续继续喜欢纸媒体这种阅读,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认识,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这样一个看法。

    王林:我想再补充一点,补充一点是什么,我曾经看过一些电子教材,就是比如说中文的教材,就是把它书化,电子教材,电子书包,听说在美国已经比较快的推行,我自己看了这个电子教材之后,我觉得可能最大的挑战是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挑战,我举一个例子,有的电子书上,它一篇课文,然后它附加的很多工具,附加了什么工具,你比如说点一个一点他开始就非常的普通话来朗读,比老师的泛读要好的多,有时候他哪一字不认识,一点出来一个电子辞典,很快地就检索到这个词语了,告诉你这个字怎么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过去花了那么多力气的去教的字词的那些东西,读的那些东西,好象是在电子化的时代,好象是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李怀源:就没有阅读障碍了。就是字词方面的障碍会被消除。

    王林:会么消解掉,消解掉以后,那我们的老师在这个课程上要教什么东西,我觉得他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那么我也曾经看到一些报道,比如说加州的小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这种网络的讨论,对一篇文章的包括的时候,他有可能是在他的班上和他的同学一起讨论,通过电脑通过网络,他也可能和其他的学校的其他班的孩子,同样学习这篇课文的孩子一起讨论,他已经跨越了这个教室的局限,他可以到很多地方发表这样一些感想和见解,所以说我想,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我们老师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的挑战,我认为这个挑战会不亚于新一次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变革。

    李怀源:对,王林先生说的这个挑战,可能对我们每一个人,有的离的近可能离的稍微远一点,但是无论如何,对于我们这一代老师,应该是面临的挑战,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代。因为我们的面临的机遇非常地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挑战,我想,通过王林先生这个谈话,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要理性地去认识他的利与弊,要认识到他的得与失,那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当中,才能够很好地利用优势,然后发展学生,这个是我们大家应该看到的一点。那么第三个问题,是名著阅读的指导,那么在课程标准当中,对名著列出来一些吴承恩的这个《西游记》啊等等这些,那么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观点,他认为名著有哪些?是基于当时历史,他认为是文学名著是史部极部的文学性作品和小说戏曲,他认为这个是一个名著的范围,当然,他 后来还是认为文学名著还包括外国的一些作品,那么对于阅读文学名著叶圣陶有两种途径,一是读解和欣赏,他就是读解和欣赏是一个基本的一个途径。那么对于文学名著的态度,叶圣陶,秉持他一贯的认识,认为不论是什么样的教材都应该是学习的凭借,是例子,目的在于养成能力养成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他认为名著很多,博学的人花了终生的功夫,也不一定能够全读,更何况是中学生,他当然说的是中学生,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若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对名著也是这样的。大家通过刚才的介绍可以发现名著,它还有一个它的独特性,是因为有一个名在里面是不是,包括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啊什么之类的,但是有些孩子是不太喜欢读名著的,那么下面,我们就轻王林先生来给我们来谈一谈,名著阅读和儿童阅读之间的关系,再一个是有没有很好的方法,让孩子喜欢上名著。

    王林:那我不太了解就是你所谓的名著阅读,具体涵盖的意思是什么?那么在我看来,阅读?就是您指的是四大名著啊。

    李怀源:不是是课标里面介绍的,然后是叶圣陶先生说的史部极部里面的小说啊,戏剧啊,这样的一些。

    王林:我理解的名著,更多可能是儿童文学的名著,有些可能成人我是不太了解,比如说《下落的网》我认为它也是名著,儿童文学的名著,《时代广场的蟋蟀》我也认为是名著那包括《草房子》我也认为它是名著。那么这个名著怎么来理解,那么可能我们一般的老师,会认为,名著就是指的是四大明名著,中国的四大名著,然后就是还有国外的,课堂标准,最后的这个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啊,什么《巴黎圣母院》啊,我自己是这样来看这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名著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阅读人群当中,有不同的理解,我刚才也谈到了这个问题,有些名著,对小学生而言是儿童文学的名著,我觉得更适合于孩子去读,我们先不要谈它怎么指导,我们觉得在这样的一些,在什么样的年龄,推荐过什么样的书给他读,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像四大名著,他小学阶段,还有可能上中学以后,哪一天就爱读了,甚至是他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他就爱读了。我觉得在这个地方不用着急。

    李怀源:对,我《红楼梦》我是最近才开始读。

    王林:对啊,所以说,我觉得老师不要着急,不要用很强势的方式说,这个是中国的四大名著,这个是国外的什么什么名著,那你不读怎么可以?但是我觉得在小学阶段不读也可以啊,对不对?或者是不用那么着急去读,也没有关系吧,所以我觉得在这个名著的阅读上,老师不必太着急,更多的要推荐一些适合孩子们联名的一些这样的名著,一些儿童读物吧,给孩子去读,那第二个方面,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名著的阅读老师就没有办法了?或者要完全地放任自由?我觉得也不一定。你比如说四大名著,这四大名著各位要知道,都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高年级的教材的当中,略有设计,不管是《西游记》甚至是《红楼梦》,非常难的《红楼梦》。

    李怀源:人物描写一组中也有。

    王林:我们其实通过课文连接到课文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你看课文里面,精讲精读了这些东西,然后你告诉孩子们,其实这个只是名著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你可以找到这些书来读,对吧,特别是那些爱读书的孩子,我曾经听他们说,他们有的是在小学中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读《三国演义》了,所以我们说,我们一定不要担心,去低估孩子的这个阅读能力,也不必去打压,鼓励,第三个,是不是也可以看一点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的改编本,改编的比较好,那实际上这种改编的比较好的这种的改编本,我觉得市场上是不太容易找到,但是事实上,有一些改得好的,你比如说莎士比亚的戏剧,好象很难改,因为里面充满了这种成人的思考,那种情杀,还有争夺王位的这样的一些宫廷阴谋,有很多这样的一些东西,可是,英国的楠木兄弟,就把它改编成,就把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成了一本书,叫做莎士比亚儿童故事集,是楠木兄弟改编的,那么这个是谁翻译的,是萧乾(同音)先生翻译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意味也非常的好,而且最重要的是改的非常好,改的非常的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他的心灵的阅读状态,就是把我们成人的那些方面啊,比较阴暗的那些方面,比较宫廷阴谋这些做了很好的处理,我觉得这个才是对孩子来说,比较负责的一种态度,那么事实上现在,可能各位老师,包括各位家长,去市场上看的时候,看到很多名著的改编本,一定要关注他的质量,不要只图价格,如果一个孩子他先看见的改编本,或者是精简版,精说版,那么有一天,他可能去看整本的书,在还原到其他的整个的那个原本来读,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对吧,那么第三个方面,怎么样的还是名著,有很多的名著不是已经拍成电影,拍成电视剧了吗?我想剪取适合学生来看的一些电影的片断,或者是电视剧的片断,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鼓励孩子去读成本的书也是一种办法,总之来说,我觉得出去要让我总结的话,名著阅读是儿童阅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老师鼓励孩子读,但是不强迫,每个孩子都必须要读,第三个,有多种方式,可以让孩子爱上名著。

    李怀源:王林先生不愧是著名的儿童推广人,而是有非常多的,非常实用的丰富的策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谢谢王林老师。好各位老师,经过这四讲,相信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或者,对我们所讲的有同意,有认可,或者也有批评,也有一些建议,我想这些都并不重要,就像我们这个专题,它的题目一样,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我想大家是在听讲中是学会教阅读,为什么这么说?就是任何一个人,他的讲话,任何一个人他的看法,总是基于他个人,和他个人所具有的经验,他不会考虑到所有的其他的人,那么我们听这个人的讲的时候,就要吸收和借鉴,认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我们在现实当中能够运用的,我们就要去用,哪些是有待于我们认真地研究,再去思考的,我们可以留存下来,如果大家听讲,就像一个盛满水的杯子一样,那个水壶不停的到水,所有的水都会流到外面去,我想大家听讲,就要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做一只空杯子,先怀着接纳和吸收的这种一种心境去学习,这样对我们的自身的提高与发展是非常有用的,所以不是说每个人都是正确的,但是每个人都也他的合理性,希望大家,能够吸收到,这个讲座当中,出现的,专家也好,我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也好,能够吸收,能够借鉴,或者说我们这些讲,或者是我们所有的这些人的讲话,能够引起你的一点思考,能引起你对阅读教学的更深入的认识,或者说我们给你换了一个角度再去思考,阅读教学可能对我们来说就是意义非凡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明确了阅读教学有它特定的目标,不同的门类,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的目标,我们也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不同的文本,找到文本的切入点,我们也有一些途径可以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对阅读教学的基本的一些程序进行了一些介绍,当然还很不够,因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阅读教学的程序,大家自己还可以课下去找一下,自己来看,来学习,我们明确了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是学生阅读当中的一种方式是,老师介入的一种方式,最后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阅读这个需要学生自己去做决定,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教学的方式,现在是目前为止比较适合的能够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对课外阅读,也就是对整本书的阅读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也听的王林先生的一些现场的观点,因为他是著名的儿童文学研究者,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推广人,所以说他的角度,是更多的给我们开阔了一个视野,我们很多的老师,都应该从这些角度去思考我们的教学,其实我们很多的专家,都提到了,课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读整本书阅读,我个人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探讨,那么这个是我们内容的一个梳理,下面就是各位老师自己的一些学习的一些重点,我觉得我们聆听专家的观点,或者看具体的案例的实施,或者是说我们看到了很多课的时候,我们要也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就是我们个人要建立我们的基本的自己的阅读教学的理念,或者说更深远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教育的哲学,教学的哲学,我们在这个哲学的意义上,要去认识我们学生,要去认识我们所职教的这个学科,否则的话,我们什么东西都是随波逐流,今天听这个名师觉得非常好,名听又听那个名师,非常好,或者是说,听厌了以后觉得这个名师也不好,那个名师也不好,我觉得这个不是一个基本的态度,我们的基本的态度,就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有自己的立足点,然后去思考哪些可以为我所用,然后能够运用的,我就能够运用过来,我希望大家,在个运用的过程当中,不只是借用别人的教学的设计,看别人的教学案例,还要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要过多地去依赖教学参考书,而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而是要不断地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我们有一个更长远的发展,我曾经跟我们的老师说,你不需要去研究教育学,心理学,你读一百本经典儿童文学著作,这样的话,你就会获得长远的发展,我觉得也会研究儿童的心理,然后自己也能解读文本,然后其功效是无穷的,那么希望老师们能够自己课外,去读更多的书,也希望各位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能够一课一得,我们也可以看看这个台湾的赵镜中老师,对于我们阅读教学或者是对我们这些老师提的一些比较忠恳的建议,因为他不断地促进于这个大陆和台湾的一些交流,所以他也有一些自己的一些比较成熟的看法,我们通过这些看法,可以感受得到,赵教授他的一片的苦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实际操作当中,要注意一些问题,注意是首先是老师观念的问题,老师的观念,我觉得有一些老师总是抱持着这样的观念,你看那个是专家,那个是名,那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而我是一个弱者,最后沦落到一种什么地步,我是弱者,我怕谁,我谁都不怕,所以我谁都不管,谁说我什么都不听,我觉得我们不用去想专家,也不用想名师,而是要去想我们的学生,我们能为学生做点什么,我们就为学生做点什么,就像刚才那一讲里面,我们讲到的,要让学生去读整本书,可是老师说我条件有限,一本书都找不到,学生家里也没有书,我这里也没有书,学校里也没有图书馆,我怎么样让学生读整本书,我觉得读整本,本身还只是一个概念,是一个范围,它不是说凡是所有的都要去读整本书,我觉得你没有整本书,报纸有没有,刊物有没有,杂志有没有,有的话,让学生去读,如果老师说我这个也没有,那么这个产品说明书有没有,我们让学生把所有的产品的说明书,订成一本,然后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去理解,去了解这个可以不可以,如果你说这个也没有,我们有没有纸条,我们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纸片上面有字的,有没有,如果有的话,你可以让学生去读,哪怕有两句话,前面也没有,后面也没有,我们只好是让学生去推测,如果你说我一个小纸片都找不到,我说我们老师就会讲故事给学生听,我们就可以听广播,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我们来去利用,我们想我们是基于我们学生的一种责任感,一种道德,或者是说作为我们老师的一种基本的良心,我们要从自己的现有的条件出发,来应该完成我们应该达到的任务,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条件差,我们要等到我们条件好了以后,再去做这样的事情,其实阅读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大而言之是这样的,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我们对于学生而言,我们富有相关的道义与责任,如果学生在我们的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获得他长远的发展,或者是我们作为他老师的时候,他没有进步和变化和发展,没有用阅读,没有用学习来改变他的命运的话,我们老师是难辞其咎,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而言,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不用去讲条件,不用去看周围的人,应该从自身出发,向内追求。就是多想一想办法,多想一想,我有一本课本的时候,我怎么把这本课本,教好,我有一篇文章的时候,我怎么把这一篇文章教好,而不是说别人都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我想这个是最重要的,告诉大家的,就是每个人要靠自己,每个学生也要靠他们自己,我们的老师就要带领我们的学生,靠我们自己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好我们这个专题,就这样结束了,我也会留下我们的邮箱,还有王林博士的邮箱,大家如果课后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这个将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给我们发邮件,或者是在未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给我们发邮件,当然没有网络这些地区,也可以给我们写信,我们会竭尽全力地去解答老师们的问题,也会每一位老师的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好,我们的这个专题就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在阅读中能够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好,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