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语堂编藏】李守力: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

 自语堂 2012-11-17
 
【自语堂编藏】
 
 
论《周易》的不传秘本《易象》
 
 李守力
 
 
 
 

〖提要〗:

一、《易象》与《周易》的区别:

《易象》是文王、周公演《周易》的核心秘本(观象系辞、益卦演德,穷理尽性),《易象》不传诸侯,只藏于周王室与鲁大史氏。

《周易》即《周易》古经卦爻辞,其直接作用是卜筮。《周易》以其卜筮之用流传诸侯,为《三易》共用的《说卦传》资料附于《周易》之后,作卜筮取象之用。

 

二、孔子如何能获得周王室“平天下的秘笈”——《易象》:

孔子晚年尽得鲁大史氏所藏“祝宗卜史、备物典册、文王之书、周公之典与《鲁春秋》”。孔子以此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三、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之“性与天道”即《易象》与《周易》:

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其“性与天道”即孔子晚年归鲁以后学《周易》与《易象》所达到的“絜静精微”、“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絜静是指至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神明)与宗教(斋戒)修养,精微是指严谨的观象系辞的科学(卦象)与数学(爻象)修养,神明、人文与科学、数学在《周易》的修练中达到了统一。

 

四、《易象》与《易传》的区别:

《易象》所含内容比传本《易传》多,《易象》为《易传》原始文献,孔子68岁归鲁学《易》是指学《易象》,《周易》古经显义为卜筮所用,早年的孔子早已学过。学习《易象》可以发现《周易》的密义“性与天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德义。

(一)见于孔子之前的《易象》文献举例:

(二)孔子一生有两次机会接触到《易象》,第一次是五十岁以后,可惜错过了。第二次是晚年68岁以后,孔子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倾其全部心血学习《易象》,传承《易传》。

 

、人类文化史上围绕一个主题著述最多的书就是研究《周易》的著作,其目的是为了还原《易象》,证悟“性与天道”:

传本《易传》只继承了《易象》的一部分,·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说“四库全书经部,惟易经为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山东省图书馆对易籍总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据历代书目统计,见于著录的民国以前的易籍总数约为6000种;1990年以前出版或成书的现存易籍为2810种(实际存世量还应高于此数)。研究《周易》的著作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前仆后继地探索《易象》“性与天道”的真谛,圣人把大道浓缩于《周易》的卦符与系辞中,等待后人去破译她,破译多少,就表明对大道的证悟有多少。

 

 

〖解说〗

 

 一、《易象》与《周易》的区别

《易象》是文王、周公演《周易》的核心秘本(观象系辞、益卦演德,穷理尽性),《易象》不传诸侯,只藏于周王室与鲁大史氏。

《周易》即《周易》古经卦爻辞,其直接作用是卜筮。《周易》以其卜筮之用流传诸侯,为《三易》共用的《说卦传》资料附于《周易》之后,作卜筮取象之用。

《左传·鲁昭公二年》

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杜预注:《易象》,上、下经之象辞。

郭沂说:杜氏说的“上下经即指《易经》,当然包括经文卦爻辞。因其分为上下篇,故称之为上下经上下经之象辞,即为《象》传。因《象》传是对卦名、卦义和卦爻辞即《周易》经文的解释,故称之为上下经之象辞。杜氏称《象》传为象辞,犹《系辞》称《彖传》为彖辞

此处的晋侯是晋平公,他派遣韩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聘鲁,一是此时鲁昭公刚刚即位,晋国作为盟主理应要去祝贺,二是韩起新官上任代替赵武管理晋国事务,也要到鲁国亮个相。根据《周礼·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大史有藏书之职,故韩起在大史处观书。

从《左传》《国语》筮例看,《周易》古经当时已被各诸侯国所应用,故李学勤先生指出:“《周易》经文当时为列国所俱有,韩起没有必要到鲁大史处观览,也不会为之赞叹。……我们还要注意到,《左》《国》屡次提到《周易》,有的全称《周易》,有的简称为《易》,绝没有称之为《易象》的。由此可见,把《易象》说成《周易》并不合适。由于孔子“述而不作”,故《易传》只是孔子所编辑,很可能《彖传》《象传》的内容就是《易象》,因为《彖传》、《象传》都是通过“观象”解析《周易》经文的,而且从其内容可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也”,如剥卦、比卦“上以厚下安宅”、“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正是如此。

3000年前文王、周公父子创立了以《周易》为代表的经典文化,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巅峰,这也是后来的孔子终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周易》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卜筮,然而骨子里却是“经纶天地之道”。故不知《易象》断不知《周易》之精髓。

《易象》乃周公创立的释读《周易》的最核心经典,故不传诸侯,鲁国为周公之子伯禽封地,故有保存《易象》之职,此所以“鲁昭公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鲁,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也。

《易象》内含“周公之德周之所以王”之真谛,是《尚书》所谓的“协和万邦”之道,《礼记》所谓的“大同之道”,释家所谓的“转轮法王”之道。

《易纬·乾凿度》说:“垂黄策者羲,益卦演德者文,成命者孔也

《易纬·乾凿度》:“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师于姬昌,法旦。

王应麟《困学纪闻》引《京氏积算法》:“夫子曰:圣理元微,《易》道难究,迄乎西伯父子(指文王和周公,研理穷通,上下囊括,推爻考象。”

《易象》实际为哲理象数学,哲理是社会科学范畴,象数学是自然科学范畴。传本《周易·说卦传》即是《易象》之象数学的一部分,这部分由于是继承了《连山易》《归藏易》的《说卦传》,所以在宋国(殷商之遗国,《归藏》)、杞国(夏之遗国,《连山》)以至于各个诸侯国广为流传,故《左传》《国语》筮例中史官占卜主要以卦象推算。

春秋时人人以《易》为卜筮书,唯独孔子发现了《周易》有“古之遗言”,这说明孔子认为《周易》经文本来就含有义理。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帛书《易传》的《要》篇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子贡老师老而好《易》提出质疑: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孔子的答复是:《尚书》多勿(忽、疏)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予非安其用也。故《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刚,愚人为而不忘,做人为而去诈。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咎,然后《易》始兴也。《易》,我复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

孔子强调他与史巫之异,因为他发现了隐藏在《周易》卦爻辞里边的德义。孔子这时走进了周公的精神世界,他触摸到了《周易》的核心。他发现《周易》的卦爻辞并非是卜辞的随意堆砌,而是严格按照六十四卦本身的哲理数学规律演绎出来的,这就是“观象系辞”,也就是《易象》的法则。如今我们见到的《易传》里就有孔子发现这一规律的心得。《彖传》《象传》是《易象》的主体,《大象传》言重卦的卦象与卦德,《彖传》与《小象传》则在卦象的基础上着重爻象与爻德的发挥。《系辞传》“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这两句就是讲《彖传》和《象传》的奥妙。

韩诗外传·卷第三》“周公诫之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之谓也。夫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此段文字另见于《说苑·卷十·敬慎》,这里周公引用了谦卦的卦辞和《彖传》,这是周公作《易象》之《彖传》的互证。周公所作《易象》是用西周初年的中古笔法写成,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而继承之,孔子及其身边的弟子周公《易象》的基础上加以整理、释读、修饰润色,用春秋时期的笔法写成了《易传》(十翼)。

 

二、孔子如何能获得周王室“平天下的秘笈”——《易象》

既然《易象》为周王室与鲁大史氏的不传秘本,那孔子何以得之?

1.鲁哀公时公室衰微,礼坏乐崩,太史和乐官如果不臣事三家,就要离开鲁国散游四方。《论语》称:“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同时,孔子及其弟子在鲁国找不着出路,也纷纷去游说诸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太史和乐官“跳槽”使得鲁大史氏所藏秘笈也会松动,得以开放给少数上层的大夫们。

2.孔子曾为鲁司寇,是鲁国的闻人,他生存时代与鲁国太史和乐官经常都有往还,孔子晚年可以尽得鲁大史氏所藏“祝宗卜史、备物典册、文王之书、周公之典与《鲁春秋》”。孔子以此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3.根据《左传·鲁昭公二年》的记载,《易象》与《鲁春秋》藏于鲁大史氏,以《鲁春秋》为例,《春秋》是鲁太史世代相续,按年、时、月、日秉笔登记的档册,孔子编辑《春秋》终于“获麟或孔子卒(公元前481年或479),这说明孔子与鲁大史氏一直保持着互动,孔子可以获得《鲁春秋》的第一手资料,或者认为孔子也承担着修国史的职责(毕竟是大夫)。其他《诗》《书》《礼》《乐》也是如此。

4.《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是孔子晚年68岁归鲁以后学《易》的追悔之言,为什么说“五十以学《易》”呢?因为孔子51岁出仕为中都宰52岁由中都宰升小司空,后升大司寇,摄相事。这时候的孔子因身居高官是有条件接触《易象》秘笈的,但孔子因公务繁忙,一心想着削弱三桓堕三都,而无暇顾及《易象》一书了。

 

三、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之“性与天道”即《易象》与《周易》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云:余少读《论语》端木氏之言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读《易》,乃知性与天道在是。

宝楠曰:言性与天道,则莫详于《易》。

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其“性与天道”即孔子晚年归鲁以后学《周易》与《易象》所达到的“絜静精微”、“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思想境界,絜静是指至诚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神明)与宗教(斋戒)修养,精微是指严谨的观象系辞的科学(卦象)与数学(爻象)修养,神明、人文与科学、数学在《周易》的修练中达到了统一。

郑注云:《易》精微,爱恶相攻,远近相取……对此,孔疏曰: 云爱恶相攻者,谓易卦六爻,或阴爻乘阳,或阳爻据阴,近而不得,是爱恶相攻也。云远近相取者,谓彼此有应,是远近相取也。或远而无应,近而不相得,是远近不相取也。”《易》之最精微处即是爻象,《易》之德义主要源自爻象(王弼之功在此),《易》之“赋比兴”系辞取用,以爻象为经,以卦象为纬。

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这说明孔子的弟子几乎没有一个能通晓《易象》的。孔子晚年学易传易,子夏一直在身边学习《周易》。《孔子家语·六本》记:

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问曰:“夫子何叹焉?”孔子曰:“夫自损者必有益之,自益者必有决之,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子曰:“非道益之谓也,道弥益而身弥损。夫学者损其自多,以虚受人,故能成其满。博哉天道,成而必变,凡持满而能久者,未尝有也……。”子夏曰:“商请志之,而终身奉行焉。” 

《说苑·敬慎》也有与之相同的记载。此外,据《孔子家语·执辔》的记述,子夏还曾对孔子讲述《易》理中人类和动物所受元气的分限,即所谓气分。从这些材料看,子夏对于《易》的确有所钻研。

孔子去世以后,子夏讲易学于西河,为魏文侯师,但孔子门人中有人认为他对易学修养不够子夏曾作《易传》,《隋书·经籍志》有明确的记载:“周文王作卦,谓之《周易》,周公又作《爻辞》,孔子为《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而子夏为之传。

程颐注解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矣这句话说:子贡闻夫子之至论而叹美之言也。朱熹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孔子有言,子贡有闻,而所闻内容的性与天道当我们看到帛书《易传记载孔子晚年学易,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以后,也最终明白了子贡的原义。孔子说;“《尚书》多勿(忽、疏)矣,《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孔子“信而好古”,古之遗言即古代圣人的遗教,即“性与天道”。

 

四、《易象》与《易传》的区别

《易象》所含内容比传本《易传》多,《易象》为《易传》原始文献,孔子68岁归鲁学《易》是指学《易象》,《周易》古经显义为卜筮所用,早年的孔子早已学过。学习《易象》可以发现《周易》的密义:“观象系辞”的卦爻之德,“性与天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德义。

(一)见于孔子之前的《易象》文献举例:

1.穆姜筮居东宫

在孔子(前551 年~前479 年)出生24 年前,鲁国发生了一件事情。穆姜是鲁宣公的妻,成公的母亲,她与大夫叔孙侨如通奸,淫乱无德,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 年,周简王十一年),叔孙侨如与穆姜阴谋推翻鲁成公,结果失败,穆姜因此被迁东宫。她于是去找史官卜筮。

《左传》是这样记载的:

“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今我妇人,而与于乱,固在下位,而有不仁,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穆姜是鲁宣公的妻,成公的母亲,又是一位多才多艺通晓《诗经》的女性,以其诸侯妻子的地位当然可见看到《易象》,这里穆姜引用的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正是《易象》的内容。孔子晚年编撰易传,或在68岁到72 岁之间,即公元前484 年至前478 年左右。也就是在穆姜引用《易象》“四德”之后的一百年左右,孔子把“四德”写进了《易传·乾文言》:

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2.南蒯筮以费叛如齐

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元,善之长也。’”

昭公十二年(前530年)孔子刚二十一岁,尚未“晚而喜《易》”,而子服惠伯所说的“元,善之长也”一语与《文言》相同(只少一虚词“者”字),这不是偶然的,肯定有所本,当本于孔子之前的古文献,也就是《易象》。子服惠伯是鲁国大夫,他曾学习《易象》(吾尝学此矣),故引用《易象》以警戒南蒯。

3.周公说《谦·彖》,韩诗外传·卷第三第三十一章,另见于《说苑·卷十·敬慎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夫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以衣成则必缺袵,宫成则必缺隅,屋成则必加措,示不成者,天道然也。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诗曰:汤降不迟,圣敬日跻。诫之哉!子其无以鲁国骄士也。

易传·谦彖传》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从《韩诗外传》和说苑》引用谦卦卦辞彖传看,彖传首先为周公所引用,说明其内容原属于《易象》孔子编《易传》“述而不作”而引用之。

以上孔子之前引用前《易传》资料唯有在鲁国和周王室,这也证实了《易象》为周王室与鲁大史氏秘笈。

 

(二)孔子一生有两次机会接触到《易象》,第一次是五十岁以后,可惜错过了。第二次是晚年68岁以后,孔子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倾其全部心血学习《易象》,传承《易传》。

《论语·述而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史记·孔子世家》云: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帛书《要》篇:

“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

细读《史记·孔子世家》之叙事顺序:孔子在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凡十四年而反乎鲁”,即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68岁),“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于是序《书》删《诗》,定正礼乐,随后才记“孔子晚而喜《易》”之事。此孔子68岁以后研《易》之明证。

孔子早年当然学过《易》,不过那是公布于世的《周易》古经,不是《易象》秘本,归鲁以后的年近70岁的孔子当得到了《易象》之后,终于发现了《周易》的密义,孔子后悔早年五十岁左右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没有利用职务之便到鲁大史氏研习《易象》(五十以学《易》),致使“堕三都”失败,被迫周游列国十四年(此谓之一生之“大过”),“假我数年”或“加我数年”皆追悔之言,晚年的孔子于是废寝忘食地研究《易象》,“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周易》一书时刻不离身,体现了孔子悟《易象》的迫切之情和补过之意。为了让后人知道《周易》的真谛,孔子晚年把《易象》和学习体会整理为《易传》即《十翼》,《易象》是《十翼》的原始材料。

孔子晚年学习《易象》,是与弟子教学相长的过程。如帛书《要》篇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以及孔子论《损》《益》之卦:

  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尚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门]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勿(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授》(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勿(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损》〉。……又(有)君道焉,五官六府不足尽称之,五正之事不足以产之。而诗书礼乐不□百扁,难以致之。能者由一求之,所胃(谓)得一而君(群)毕者,此之胃(谓)也。《损》《益》之道,足以观得失矣。

《孔子家语·六本》《说苑·敬慎》《淮南子·人间训》皆有孔子《损》《益》之卦,与帛书《要》篇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孔子在不同时期的讲解或者弟子的理解有所不同。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汉书·儒林传》: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

刘彬认为:司马迁的易学是承其家学,即太史公司马谈的易学,而司马谈承于杨何,杨何承于王同,王同承于田何。因此司马迁所记的自商瞿至田何至杨何的传《易》谱系,正是司马迁所承习的、始于商瞿的儒家的一个传《易》流派,而绝非儒家易学传承的整体面貌

《汉书·艺文志》叙述孔子没后,《春秋》《诗》《易》的传承情况说:“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纵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这说明在七十子那里,《易》学的传承已分为数家。考诸文献,七十子中有易学事迹者有子夏、子贡、商瞿等人。

《史记索隐》和《正义》皆引应劭曰:“子弓,子夏门人。”可见馯臂子弘除了传承商瞿一系的易学外,也当传承子夏《易》。

西晋武帝时,汲郡人盗发魏襄王墓(李学勤先生推断,墓葬时间约为公元前299年或稍晚一些),出土竹书约七十五篇,其中有《易》类书,据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束皙传》记载:“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劭陟论《易》……《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师春似是造书者姓名也。……

孔子没后,子夏(公元前507~前420年)居住讲学于魏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在位公元前446——前397年)。”《后汉书·徐防传》“臣闻《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李贤注曰:《史记》:孔子没,子夏居西河,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魏文侯相的李克(公元前455——前395)也为子夏弟子。子夏晚年一直跟随孔子,在学习《周易》之时也兼修《归藏》(《坤乾》),子夏把一生所学传授于魏国的弟子们。魏文侯相的李克(公元前455——前395)也为子夏弟子。在子夏去世约120年后,魏襄王墓所入葬的《易》类竹书,应为子夏所传。

公元前299年的汲冢竹书“其《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这就是传本《周易》古经,可见最晚公元前299年《周易》已被称为“经”。“《易繇阴阳卦》二篇,与《周易》略同,繇辞则异”,一般认为是《归藏》。任俊华先生、梁敢雄先生认为:“通过子夏在魏国不论政治生活还是学派传承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史实来推测:是子夏将孔子所得卦书《坤乾》带到魏国,也许经过了子夏之徒的修订改编,最后以俗名《阴阳卦》传入魏而入魏王冢。”《卦下易经》一篇,似《说卦》而异”,《卦下易经》,李学勤推断:“这里《易经》是大题,《卦下》是小题”,这是古人标题法之一。如此依今人习惯,当断读为《易经·卦下》。有《卦下》就有《卦上》,《卦下》可能是《说卦》的一种祖本,只是汲冢没有上篇而已。“《公孙段》二篇,公孙段与邵陟论易。”其体例当和帛书《易传》中的《缪和》、《昭力》相类《师春》一篇,书《左传》诸卜筮”,这些信息透露出子夏及其门徒继承《易象》的不完善,《师春》要学习《周易》,还要从《左传》筮例中展转抄出。今本《易传》的《说卦传》不完善的原因在于孔子弟子继承《易象》的不完善,当然我们后人就更加不完善了,所以必须要把《左传》《国语》筮例作为研究《周易》的重要参考文献。

帛书《易传》的《系辞》、《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等篇则是楚国易学流派的文献,其来源可能为楚人馯臂子弓门徒以及荀子,荀子善《易》,荀子的《易》学,前人多以为得自馯臂子弓,荀子晚年长住楚国兰陵,荀子轻视象数卜筮,重于义理,“善《易》者不占”是其名言,这与帛书《易传》以义理解《易》风格相同。帛书《易传》最后的《缪和》《昭力》篇解《易》风格已完全脱离了观象系辞的根本,走向了借助卦爻辞断章取义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春秋时人引用《诗经》上,其引用《周易》不是为了诠释《周易》的本义,而是为了确立己说。

传本《易传》无疑是最正宗的《易传》,属于司马迁所记的自商瞿至田何至杨何的传《易》谱系,这个谱系所以被《史记》和《汉书》所载,就是因为其代表了孔子研究《易象》的正脉。当然其在传承中也会流失一些重要文献,如今之《说卦》就不完善,但帛书《易传》几乎没有《说卦》,汲冢《易》类书籍加以《左传》筮例的《师春》,也说明《说卦》的不完善,这也许说明当初的孔子可能没来得及统计整理出《周易》的《说卦》体系,传本《说卦》实际是贯穿《连山》《归藏》《周易》的卦象体系,不专属于《周易》。今本《易传》无疑是最优秀的《易传》,其他文献是重要的辅助文献。

 

、人类文化史上围绕一个主题著述最多的书就是研究《周易》的著作,其目的是为了还原《易象》,证悟“性与天道”

既然孔子的弟子无一人能通晓《易象》,于是后继之儒继续探索之。《系辞传》曰: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汉朝《周易》之学大行其道,其特色是阴阳学的掺入,故卦气、爻辰、纳甲、升降、卦变泛滥,易学流于穿凿附会。象数易学家把阴阳学引入易学,实际上是出于担当社会道义,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以阴阳言灾异,规劝君王行仁政也。至魏晋之初天才少年王弼把汉易中的象数累赘扫除,史称“王弼扫象”,王弼扫象本也是出于担当学术道义,力求恢复《周易》之本真,所以我们从王弼易学中看到了清晰的爻象理论(应乘承比),这是周公《易象》原旨,如果没有王弼,爻象就会湮灭于象数易学中了。到唐朝颁布孔颖达《周易正义》,王弼之学称为官学,象数之学几成绝学,安史之乱以后李鼎祚献《周易集解》以补象数之缺。宋代程颐作《伊川易传》,专弘义理,学者多忘记《易》为卜筮书,故朱子强调其本为卜筮而作。后朱熹《周易本义》成为官学,明清广为流传,无疑助长了卜筮之风,故清朝康熙命李光地撰《周易折中》,折中,取中道也。

总之,从易学的历史看,其发展进程完全符合“单摆定律”,学习和研究《周易》要还原《周易》本真,只有做到左右逢源,象数义理一体同观,才能合乎易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传本《易传》只继承了《易象》的一部分,·皮锡瑞《经学通论·易经》说“四库全书经部,惟易经为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山东省图书馆对易籍总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据历代书目统计,见于著录的民国以前的易籍总数约为6000种;1990年以前出版或成书的现存易籍为2810种(实际存世量还应高于此数)。研究《周易》的著作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前仆后继地探索《易象》“性与天道”的真谛,圣人把大道浓缩于《周易》的卦符与系辞中,等待后人去破译她,破译多少,就表明对大道的证悟有多少。

 

 

 

〖文献参考〗

 

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

徐中舒:数占法与《周易》的八卦

李学勤《周易经传溯源》

姜广辉 文王演《周易》新说——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

郭沂从早期《易传》到孔子易说

陈璧生性与天道:解释史上的诸神之争

刘彬子夏易学考论

任俊华、梁敢雄《〈归藏〉源流考——兼论秦简〈归藏〉两种摘抄本的由来与命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