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 | |||
介绍: |
朱彝尊:曝书亭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宅,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十八年(1679)以布衣入选博学鸿词科,授翰林检讨,于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入直南书房,颇得康熙赏识。
朱彝尊出身于书香世家。曾祖在明朝当国大学士,祖父曾任云南楚雄知府,父亲朱茂曙天启间补秀水县学生,家中原颇有藏书,然均毁于明末之战火。
朱彝尊幼时家境贫寒,不得已而放弃科举之路而肆力古学,博览群书,年轻时曾客游南北,所得之处,以搜剔金石为事。一次,朱彝尊在南昌书肆购得五箱图书,挟归矃满一庄,由此开始了他自己得藏书生涯。不料此后不久,【荘廷龙明史案】发,清政府大于文字之狱,朱彝尊家人唯恐无故株连,遂将朱彝尊藏书中涉及明史者,进行焚弃。但朱彝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收书之心,依然热心髃游历访古第名迹,偶遇项氏之后,闻有万卷楼旧藏残帙,即不惜重金购之。某年,朱彝尊到浙江任典试官,吏余之暇,访遍街巷访肆,藏书名家。闻钱谦益之族孙钱曾著有《读书敏求记》,取出《读书敏求记》连夜抄为副本。时人无版权之概念,为念爱书之情且深而切,乃谑称之为【雅赚】。
朱彝尊又喜抄书。在京师为官时,身边总带着一些善于楷书得小吏为他抄书。遇到四方经进史馆之书,更是随时抄録,不想竟身为忌者告发,因此被撤去了翰林检讨之官。然时人又因而称之曰【美贬】。朱彝尊私心亦不悔,常作【铭文】曰:【夺弄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
归官后,朱彝尊在嘉兴梅会里老家筑楼明【潜采堂】,名【曝书亭】。曝书亭得匾额为朱彝尊的同年著名学者严绳孙所书。当时严,朱二人再加姜辰英,曾有【海内散布衣】之称。经过多年辛勤访求,朱彝尊的藏书共多达八万卷,期间又得友人上海李辰山所增图书二千五百卷。
朱彝尊曾根据家中藏书编为全目,惜未成。先传世的书目有《竹垞行笈书目》一卷,收书七百余种,《曝书亭书目》一卷,收书二千四百余种,然似仍非朱氏藏书之全目;此外又有《潜采堂宋元人集目》《潜采唐宋金元人集目》是为善本之目,朱彝尊最有名的目录之作为《经义考》,这是一部有关经学的专科版本目录,在目录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朱彝尊故世后,其藏书曾较为完好的保存了数十年,乾隆间修《四库全书》时,朱氏后人曾献珍本六十八种供采録;然而再稍后,至阮元到浙寻访曝书亭时,以是一片桑田,片瓦全无,此距彝尊谢世不过百年。相当出,朱彝尊去嘉兴寻访项氏天籁阁,见楼倾书散,天空门上词客题词,曾感慨曰:【墨林遗宅道南存,词客留题尚在门。天籁图书今以尽,紫茄白见种诸孙。】真是沧海桑天,事实多变。幸阮元亦是性情中人,感到曝书亭在康熙年间曾明重一时,就此倾为可惜乃在原址上加以重建,即是在阮元重建的基础上重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