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精于勤 物我交融------寿山石雕刻家郑谋述其人其艺作者黄鑫

 大河洋美术馆 2012-11-19

业精于勤  物我交融

 

郑谋述,号小述,福州市鼓山镇后屿村人。师从雕刻名家郑成灿,悉心治学-寿山石雕刻技艺,又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发述指点,受益匪浅;对寿山石雕刻艺术研究颇深,思路独特。他擅长圆雕、古兽、印钮雕刻等,曾被寿山石艺坛及海内外收藏家誉为“小述”。 谋述自幼通敏好学,赋性喜为雕刻,心到手随,有灵动必肖之致,用刀干净利索,拙巧互生,线条流畅,稳健细腻,求工整精到,踏实、渐变的创作方式进入佳境。谋述功底扎实,却能自如、轻松地驾驭这种刀与石的关系,其艺术风格自成体例,他传承了“东门派”的雕刻技艺,结合自我风格,以刀写趣、写心。在处理人物的细部如衣纹、头发、面部、手、足等,又不失细致“温情”,耐心地用刀意积成,让人细细咀嚼回味,这或许是他性格中柔和、温雅一面的自然流露。圆融之处自然不无透出个性的信息,谋述是在求一种人与艺的完美契合地努力,“物我交融”。

二十年前,谋述的作品曾多次应邀赴展,深得业内人士的好评,深受海内外收藏家的亲睐。但随后,他却沉默了许多年,潜心于更深入的学习研究之中。经长时间的通过揣摩,以寿山石雕刻艺术传情表达,在实践中苦苦求索,在人物造型能力,他为此花费了不少精力。一直到2000年,他才又露出冰山一角,作品在各大展赛中获得殊荣,开始充分展示他日趋成熟的寿山石雕刻艺术风貌,一直稳定地发挥水平。“天赋、勤奋、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三要素;改革开放为我们发挥才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如果我们不能审时度势,没有敏锐的感觉和把握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机会也可能在我们身边悄悄滑走”。 谋述之所以能及时把握机遇,在雕刻艺术上和事业中取得成就,得益于他的天赋和勤奋。勤奋在他身上尤其明显,他的艺术创作几乎都是在不辞辛劳,精心细刻中完成的。可以说像谋述这样的雕刻艺术家且继续保持旺盛势头的中青年雕刻家并不很多。

只有自我耕耘的人,才懂得把所有的阻力化成助力。“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人生要像土地一样宽厚,承担生命,成全万物,生命有自己成长的“势”,因势利导,是君子“利贞”之德,万物的生生不息,浑然天成,成全所有生命的归宿。谋述已年近六十耳顺之年,在寿山石雕刻技艺上蓄势待发,在稳定中成长,如同万物生长枝繁叶茂,迎向无限的天空。自信而要谦逊的谋述,在艺术的征途上一定能越过一个个山头,向着理想的目标大步前进,咱们拭目以待!

 

 

 

2011年春杪于天乙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