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企业的“水桶理论”辩证法

 智慧旅游519 2012-11-19
撰稿: WebMaster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水桶”理论,大意是讲,一个水桶的盛水量是由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所决定的。

  “木桶理论“其实很简单,至于后来被发展的诸如“桶底的面积也决定容量”、“板之间的缝隙也决定木桶是否存得住水”等等并没有错,但就表达“木桶理论”这一指向意义上已属画蛇添足了。也有人说“木桶理论”是一个“扯淡”的理论,是一个欺骗营销大众很多年的“伪”理论批驳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观点一:“木桶理论”忽视了企业和营销的各个因素本身也具有自动平衡与修复的功能,一个长板的提高,另一方面就可带动短板的自我修复和生长,或使短板的缺陷不复存在,从而整体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每块板都要专门去补一次;

  观点二:“木桶理论”逻辑荒谬——偷换概念,用机械体之间的关系去简单地类比有机体之间的关系;

  观点三:“木桶理论”忽略了长板的作用——易使企业丧失核心的竞争力;

  观点四:“木桶理论”实质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典型的点状思维和纯机械主义思维。

  “木桶理论”既然是一个管理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提升销量的工具,它追求的就应该是综合的、平衡的、和谐的企业发展局面。如果只站在提升销量的角度上看待“木桶理论”,那“木桶理论”就显得漏洞百出了。就像其中的一个摸象的盲人,无论从那个方位摸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木桶理论”可能是塑造百年品牌的一个常规手法,却不一定是企业脱贫致富的法宝,你非要用在还没有脱贫致富的企业身上,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理论无所谓对错,关键是如何运作的问题。下面谈谈交广传媒旅游策划营销机构对于旅游企业短板的几点认识:

  对于“短板”的存在,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者要有正确的认识,世界上经营最好的企业也会有各种不足之处,因为企业发展的要求一定是超越经营现状的。在认识到企业经营管理“短板”客观存在的同时,关键是我们对待“短板”的态度。采取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或者过分夸大“短板”的危害都是不妥当的。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的高层领导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及时通过各种手段识别企业的短板,并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手段及时进行修补提升。

  “短板”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旅游开发公司缺乏战略规划,对于影响景区发展的关键价值环节认识不足,不能确定企业的关键绩效领域,造成各项职能的不匹配。二是景区的组织架构没有随着企业的发展及时优化,使得各种管理职能一成不变。三是景区缺乏适当的人才,某些中型旅游景区要开拓外省市场的时候,有时确实感觉到“人到用时方恨少”,想弥补“短板”也是力不从心。

  一、内部短板:

  曾经有一个旅游景区,初期发展非常迅速,短短的几年时间,凭借正确的旅游定位和竞争策略,很快在生态山水这一细分市场上奠定了行业领导者地位。但是,由于市场的利润空间较大,进入门槛较低,竞争对手纷纷跟进,竞争形势很快恶化,门票收入一路下降,市场地位受到强烈的挑战。景区决策者意识到必须要大力开拓新的市场,可到这时才发现根本没有人才可以输出,企业高层凭添许多无可奈何。究其根源还是企业发展之初过于注重市场销售、景区建设,而忽视了企业内部如人力资源管理平衡发展,管理团队和人才体系没有形成。

  住宿接待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常州市拥有旅游星级饭店59家,其中四星级以上饭店14家,可价廉物美、适合国内旅游团队住宿的三星级及以下旅游饭店却“供不应求”。由于接待能力限制,将2007年5月在常州举行的“全国第十五届老年骑游健身文化展示大会”,不得不将原定5000人的会议规模压缩到3000人以内。

  二、外部短板:

  集茶文化、熊猫文化、红军文化、三雅文化、碧峰峡、蒙顶山、上里古镇、周公山、喇叭河等景区于一身的雅安,如何让世人领略它的魅力?雅安旅游遭遇交通短板——交通“短板”和“瓶颈”之所在: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密度低,全省最差的国道在雅安;交通负债沉重,公路交通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受制约;发展任务艰巨,需建项目多,资金筹措难,继续发展后劲不足;另外雅安境内公路地质气候条件复杂、灾害频繁,公路损毁严重,安全工作压力巨大。

  为了避免旅游企业中存在的“短板”变化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1、旅游景区开发公司的决策人一定要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要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2、要保证景区组织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创新,保证阶段的工作重点突出,各职能又协调发展;

  3、作为企业家要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帮助打破内部的部门壁垒,正确识别企业的“短板”所在,才可以找到弥补和提升企业短板的正确方法,发现问题所在也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一半。

  4、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短板,注意看别家木桶的短板,以己之长攻其之短作为战术参考。

  引申到旅游景区管理中来,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短板就是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往往是价值链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短板”的表现主要是旅游景区、旅游区的某一方面的职能不健全或弱化,难以和其他的职能协调统一的发展,使整体运作能力降低,盈利能力降低。另外从景区发展的角度,制约企业发展的往往是少数的一、两个方面重要的、关键的问题,如管理能力、资金、技术、人才问题等。

  在谭小芳看来,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的旅游景区表现的“短板”特征并不一样。有的表现在市场营销方面,对于大多数的国有大中型旅游景区而言,由于固有的体制和发展历史因素的影响,不仅是在营销的战术上乏善可成,而且是在根本上缺乏现代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而对于一些民营旅游企业而言,过于热衷于战术上的胜利,对于市场竞争缺乏系统的思考和规划;另外,相当多的旅游企业基本上有一个共同的表象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薄弱,这是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主管人力资源和培训工作的副总经理、经理最头疼的短板。

  补充一点吧:“木桶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实任何一个理论如果不加分析、不顾旅游企业实际营销环境的加以应用都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