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创业者都喜欢 2012-11-20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的“痞满症”、“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病机特点为:外邪所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湿、食、痰、血随之而停,日久损伤气血阴阳而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调理顺达气机,恢复胃之通降为大法。临证再分别施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消食导滞、豁痰祛湿等法,使气机条达,脾胃升降功能恢复。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症;中药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饱胀,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早饱,嗳气,烧心泛酸,食欲不振,等上腹不适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症。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有此症状群者约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20%-30%,可谓发病率之高,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至今也未有肯定和统一的治疗方法。
西药多用胃动力药和H2受体拮抗剂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及复发率高等缺点。本病应归属中医“痞满症”、“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中,以痞满为主症者,属中医“痞满病”的范畴;以疼痛为主症者,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以烧心泛酸为主症者,属中医“嘈杂”的范畴。
在临床中,笔者观察到: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多表现为虚实相间、寒热错杂之证,因此治疗上采用通补兼施、寒热并用等方法,疗效显著,现归纳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笔者认为,外邪所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倦过度为本病之病因。本病以胃脘部自觉满闷阻塞为主症,因此,中焦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常为病机特点。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脾胃为中焦气机枢纽,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而肝的疏泄对这个枢纽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肝、脾、胃中任何一脏发生病理改变,均会造成脾胃、肝脾、肝胃之间的气机失调。中焦气机阻滞,湿、食、痰、血随之而停,日久损伤气血阴阳而成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调理顺达气机,恢复胃之通降为大法。
2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2.1在过去1年内至少持续1个月或间断发作累积达3个月的上腹正中的疼痛或不适(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
2.2上腹痛和不适与排便无关,不能在排便后缓解,亦未见有粪便次数和性状的改变;
2.3经生化、内镜、影像等检查排除了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3辨证施治
临证常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以下几个证型:
3.1饮食积滞型
主症:胃脘痞满,嗳腐酸臭,厌恶饮食,胃胀拒按,吐后症减,矢气臭秽,舌苔垢腻,脉弦滑。
治则:消积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组成:枳实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炒麦芽15g半夏曲10g厚朴10g生姜10g黄连6g焦楂30g
加减:便秘者,加瓜蒌仁15g杏仁10g;腹胀明显者,加大腹皮10g莱菔子10g。
3.2脾虚气滞型
主症:脘腹痞胀,不思饮食,食后加重,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则:补气健脾,理气和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组成:木香6g砂仁3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陈皮10g山药10g佛手花6g玫瑰花6g
加减:气虚及阳,见中焦虚寒者,加干姜、肉桂;病久反复发作致血瘀,表现胃脘疼痛,痛处固定拒按,入夜加剧,舌瘀紫或舌下静脉增粗、迂曲,加当归、赤芍、丹参。
3.3痰湿中阻型
主症:脘腹痞满,胸闷,纳差,口粘,不欲饮水,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则:芳香化湿,健胃醒脾。
方药:平胃二陈汤加减。
组成: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甘草6g山药15g藿香10g佩兰6g
加减:胸闷者,加蔻仁10g薤白10g;舌苔白腻日久,加干姜6g草果6g;便溏,加白术10g泽泻10g;若痰湿化热,出现口干苦、口粘,苔黄腻,加黄连温胆汤。
3.4肝气犯胃型
主症: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多,每因情志因素发作或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12g川楝12g白芍15g枳壳10g香附10g木香6g元胡10g制没药6g川芎10g陈皮5g甘草3g
加减:嗳气频作者,加旋复花10g代赭石20g;排便不畅者,加瓜蒌仁15g杏仁10g;食滞不化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失眠者,加炒枣仁30g五味子10g。肝郁化火犯胃出现胃脘灼热,嘈杂,泛酸者,加黄连5g茱萸2g栀子10g丹皮10g。
3.5胃阴亏虚型
主症:胃脘痞塞满闷,或隐痛,或胃胀灼热,口干舌燥,饥不欲食,舌光红而干,苔少或无苔,脉细。
治则:滋养胃阴
方药:益胃汤加减。
组成:沙参10g麦冬15g玉竹10g石斛10g生地15g白芍15g乌梅10g甘草6g川楝6g佛手10g
加减:阴伤重者,大便干结,口舌起糜,加麦冬、石斛、生地用量,加知母;胃热内炽者,加黄芩、黄连。
3.6寒热错杂型
主症:胃脘部疼痛,温、按则舒,时感灼热、嘈杂,不欲饮食,干呕,口干苦而不欲饮,四肢不温,舌边红绛,苔白中黄,脉弦细。
治则:理气和胃,寒热并调。
方药: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成:半夏15g黄连6g黄芩10g党参10g甘草6g干姜10g吴茱萸2g
加减:偏寒者,重干姜、吴茱萸;偏热者,重黄芩、黄连,减吴茱萸量;气滞胀痛者,加柴胡、白芍、木香;夹瘀者,加川芎、三七粉;纳差,加焦三仙、鸡内金;便溏者,加炒白术、山药;便秘者,加川军;大便不爽者,加薤白、木香。
4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女,47岁。胃脘部痞满不适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月。诊见:上腹胃脘饱胀,时觉隐痛,嗳气,泛酸,纳差,乏力,大便不畅。舌淡苔白,脉细。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脾虚气滞证。治则:补气健脾,理气和胃。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6g砂仁3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陈皮10g半夏10g山药10g佛手花6g玫瑰花6g乌贼骨15g瓦楞子15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7剂,诸症缓解。加减治疗3月后,诸症消失。
作者简介:
1.李予川,男,1965年生,1989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内科主治医师。
2.魏玉玲,女,1966年生,1989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