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车秘旨 [ 清 ] 李涵虚著 陈撄宁校订

 昵称7614349 2012-11-22

 

三车秘旨目录  

读者须知 ( 陈撄宁 ) 

李涵虚真人小传 ( 李道山 ) 

第一件河车  

第二件河车  

第三件河车  

收心法题词  

收心法下手功夫  

收心法杂谈  

道情诗廿四首  

收心法道情自遣一首  

杂体诗十三首  

满江红词三首  

大江西派九字  

吕祖题词一首  

三车秘旨读者须知  

一、本书作者李涵虚,世称之为西派。书中大旨,虽不出《参同》、《悟真》之范围,但既已自成一派,必有其特异之处,

而为他种丹经所未尝言者,学者应分别观之。  

二、因学人工夫有先後,程度有浅深,故创为三件河车之说。第一件河车,即指第一段工夫,第二件河车即指第二段工夫,

第三件河车即指第三段工夫。至於运转河车之路,仍只一条,并无歧异,勿误会河车有三条路也。  

三、三件河车,文中未免有形容太过,及譬喻不当之处,读者幸勿拘泥於字面而曲为之说。  

四、附录中收心法下手工夫,颇为切要,果能仔细参悟,必可获益。  

五、道情诗词杂著中,亦偶有妙义隐藏其间,读者如能触类旁通,固甚善也。  

六、此书乃旧抄本,流传至今,已八十余年,未曾刊版行世。除河车三篇而外,其他如收心法,及道情诗词等篇,在原抄本上既未另立专名,又不应隶属於《三车秘旨》名义之下,而其排列次序,亦欠妥帖。今特标题附录二种,并重为整理一过,以便读者。  

七、前人丹经之作,或以访外护,或以示及门,本非普渡性质,亦非为传世计,故不必求人人了解,而且预防人人皆能了解。於是隐语异名,层见迭出,阅者茫然,不知所谓,甚至意在此而言在彼,真相常常被其瞒过。学道者无人不叹丹经之难读,即以此故。  

八、读本书若不得其解,当求之於《道窍谈》中。读《道窍谈》仍不能领悟者,当参考《三丰全集》,因其可以互相发明也。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皖江陈撄宁作於沪上。  

 

李涵虚真人小传  

 

真人四川嘉定府乐山县李家河长乙山人氏。生於嘉庆丙寅年八月初四日寅时。生时,母梦一道人怀抱金书一函入门;寤时,则真人生焉。伯仲三人,师居其二。幼而颖悟,弱冠入邑庠生,善琴,嗜诗酒。年二十四,遇吕祖,不识。後病伤血之症,奉母命,至峨眉县养病,遇郑朴山先生。先生康熙时人,孙真人讳教鸾之高弟也。同寓,与之治病,并云:“金石草木,只可治标,治本则宜用自身妙药,方能坚固。”闻之,恍若梦觉,即稽首皈依。先生遂传口诀,嘱云:“大劫将至,子宜速修救世,更有祖师上真为师。”後至峨眉山,遇吕祖、丰祖於禅院。师初名元植,字平泉。吕祖为改名西月,字涵虚,一字团阳。密付本音,潜修数载,金丹成矣。三师复至,叮咛速著书救世。奉三真之命,著有《太上十三经注解》、《大洞老仙经发明》、《二注无根树》,名曰《道言十五种》,又曰《守身切要》。将吕祖年谱圣迹丹经救世等书删订,名曰《海山奇遇》,撰集丰祖全书,名曰《三丰全集》,自著另有《九层炼心》、《文终经》、《後天串述》,俱刊行於世。更有《圆峤内篇》、《三车秘旨》、《道窍谈》三书,俱未刊行。山於咸丰丙辰正月,至长乙山房,得瞻慈容,如三十许人。拜别後,师於本年五月初八寅时升举,异香满空者七日。本日卯时,现仙容於自流井。飞升後,显迹甚多,不能尽述。师生二子,长业儒,次务农。大兄举三子,长十一岁,聪明仁孝,师每称羡。门人甚众,而大丹成者,江西周道昌一人。得玉液还丹者数人。山德薄缘浅,侍师未久,略述其目击大概云尔。  

 

福建建宁巧洋弟子李道山敬述。  

 

 

 

三车秘旨  

三车者,三件河车也。第一件运气,即小周天子午运火也;第二件运精,即玉液河车,运水温养也;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汞,七返还丹,九还大丹也。此三车者,皆以真神、真意斡乎其中。人能知三车秘谛,则精气神三品圆全,天地人三仙成就。  

第一件河车  

运气功夫,所以开关筑基,得药结丹也。其中次序,从虚空中涵养真息为始,收心调息,闭目存神,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至此,如天之有冬,万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亥漏沈沈,各息其心。此无知无识时也。谁晓得无知无识之际,才有一阳来复,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蓦地一惊,无烟似有烟,无气似有气,由下丹田熏至心阙,使人如梦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时。急起第一河车,采此运行,迟则无形之气变为有形。此气也,名壬铅,名後天,又名阳火,故曰子时进阳火。何为进阳火?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拨转,移过下鹊桥,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现。移至尾闾,守而不乱,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指此也。愚人不知运气,便要舌舐上颚,以承甘露。吁!可笑亦可怜也。皆不得师之过也。须知运气一道,只可引气入喉。《黄庭经》曰:“服食玄气以长生。”因此阳火之气紫黑色,名曰玄气耳。服食之法,须要口诀,乃能送入气管,否则走入食喉,从何处立得丹基?须把这阳气送下气喉,至於玄膺,乃化为甘露之水。《黄庭》曰:“玄膺气管受精符。”此之谓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气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气至泥丸,就想他化为神水,如吞茶汤一般。吾恐气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盖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气管?故《黄庭》曰:“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犹言清气出於丹田,玄气入於玄膺。二气转换云尔。气化为水,洒濯心宫,仍落於虚无窍内,宝之裕之,是为筑基。筑基既久,积累益深,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於丹田中突出一物,有声如风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後天中先天药,即按第一车运之,至於泥丸,始化为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此得药结丹之始也。以後功夫,须要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乃尽养丹之妙,请看下文分解。  

 

第二件河车  

运精功夫,所以抽坎铅,制离汞,炼己性也。前此运气日久,得了小药,结了丹头。以後绵绵内息,天然自在,固守丹田。每早辰间,清坐清卧,其丹如一团软绵,升於心府,仍要收回虚中,杳然无影,方不走失。诀曰:“神返身中气自还。”正此时也。怀抱日深,忽然间丹田如春水初生,溶溶漾漾,即守自然之内息,烹之炼之。其水忽化为热气,由两胯内边,流至涌泉,须要神注两踵,真息随之。此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也。如此片时,涌泉定静,即将心返尾闾,默默守候。忽觉有物来尾闾间,似绵陀,似馒首,似气块,沈滞难行。就要调停内息,专心壹志,猛烹急炼。乃有一股热汤,透出尾闾,途途过腰脊,滔滔上泥丸,方谓之黄河倒卷,漕溪逆运。此等河车,《大洞经》所云“勒精卫泥丸”,吕祖所云“搬精入上宫,不与运气同”也。泥丸宫中,水声震响,久之而水声止息,神即休於其中。持守片时,乃以舌倒舐上颚,鼻中忍气,牙关紧闭,两手反抵坐榻,头面仰对空梁,候他金液满舌,其鼻息忍而不播,伊乃咕了一声,流入气管,降下重楼十二阶梯,神水灌注华池矣。这个华池,人多不知,或言舌胎下,或言下丹田,皆非也。此华池在人两乳中间,名曰上气海,与玄膺隔一层耳。白玉蟾云“华池正在气海内”是也。水满华池,走而不守,至於绛宫,心地清凉,落於黄庭,心火泰定。此之谓抽铅制汞,牵虎降龙。既未两卦,周流不息,即玉液炼己之事也。但此玉液,不能日日常有,须加前头运气功夫。运之数次,乃有一次。若做到玉液长来之时,则黄中通理,皮肤润泽,心君闲逸,性体光明,对境忘情,在欲出欲,随缘度日,在尘离尘,真意坚牢,剑锋犀利,圆陀陀,光灼灼,赤洒洒,亮铮铮,此炼己纯熟时也。于是讲三车功夫,又听下文分解。  

 

第三件河车  

运先天精气,丹家名汞迎铅入,情来归性,七返九还之事也。前此炼己纯熟,汞性通灵,进退自如,雌雄应变。功夫至此,乃可行返还大事。七返还丹者,先将已成之汞性,呼为内丹。於是入室坐圜,把内丹藏於空洞之中,上边如乾,下边如坤,性边属有,命边属无。先要以有入无,然後从无生有。其象如乾精播於坤母,坤乃实腹而为坎;坤精感自乾父,乾乃虚心而为离。乾坤既列,名为鼎器 ( 即有无妙窍也 ) 。离坎二用,借此现形。原夫以有入无之时也,寂寂静静,心死神存。稍焉有自己识神,化为惊人爱人之物,试尔内神;又有诸天魔将,化为好人恶人之物,试尔内神。诸般不动,元神湛然。乃更一时焉,有一支阳气发生。譬如坤阴之下,一阳来复,我即吐乾宫一阴以迎之 ( 肾气上升,   心液下降,本乎自然 ) 。名曰以汞迎铅,又曰大坎离交,又曰内外阴阳消息。消息既通,   於是命太乙神女俦邱兰者,捧出雌剑,摘而取之,立为丹本。此即七返还丹也。丹本既立,神气融和,由是一阳渐长而为兑,坎男变为兑女矣 ( 此即庚方月,西江月,蛾眉月诸喻时也 ) 。因此兑女二字,故丹家名曰首经,又曰天癸 ( 因类而言耳。愚人不知,盲修瞎炼,未遇真师之故也 ) 。丹士采此首经,名曰摄情归性。五千四十八日归黄道之时,   有如十五明月,金水圆满,在人身中,总一先天精气,腾腾壮盛之时也。学人到此,急起大河车,运上泥丸。稍焉,有美液坠於颚中,大如雀卵葡萄,非麝非蜜,异样甘香。此乃九还金液大丹也。道人服此金液,然後名之曰铅投汞,金并木,後天返先天,婴儿会姹女,婴姹相逢,朝夕涵养。久之洞见脏腑,内外光明,中有一真,宛然似我,此婴姹复生婴儿者,必须默默调养,刻刻温存,由灵谷移上天谷。然後出神入化,高会群仙。  

 

收心法 ( 附录 ) 

收心法题词  

平铺直叙收心法,上天欢喜无谴责。  

穷年矻矻驾河车,心似勤劳实安逸。  

昨夜飞神朝上真,封为善教大真人。  

道我四百年来事,三番游戏到红尘。  

怀抱金丹独得意,也共群仙说哑谜。  

觉来始动慈悲心,手中真写琅环记。  

不分善恶与贤愚,总要收心坐虚无。  

入得杳冥方见道,最初一著好功夫。  

 

 

收心法下手功夫  

养生之道,真息为本。曹文逸云:“我为诸公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诚要言也。下手功夫,先静心,次缄口,次调息 ( 心静则气平,不调之调为上 ) 。鼻息平和,然後闭目内观,神注肾根之下阴蹻一脉 ( 谷道前,阴囊後 ) 。如此片时,将心息提上虚无窍内 (  脐後腰前,心下肾上,中间一带,不可拘执 ) 。停神安息,以自然为主。心太严则炎,   务必顺其自然,即文火也。心太散则冷,务必守其自然,即武火也;文武烹炼,始终妙用,内息匀称,勿忘勿助。是时也,心如虚空,有息相依,则不虚,有息相随,则不空。不虚不空之间,静而又静,清而又清,气息绵绵,心神默默。至此要一切放下,人我皆忘,此之谓钻杳冥。杳冥中有气,一神独觉,此乃真息也。真息发现,熏心酥痒,还要按入腔子里虚无窍内,积之累之,则命蒂生,而阳气自长,乃可以开关运气矣。  

凝神调息,是下手工夫。凝神者,是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内闭。先要自劝自勉,收他回来,清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坐虚无中,不偏不倚,即是凝神於虚。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之顺之,加以神光下照,即是调。调度阴蹻之息,与吾心之息相会於气穴中也。神在气中,默注元海,不交而自交,不接而自接,所谓隔体神交也。守其性不散乱,存其神不昏沈,故能杳冥恍惚。  

心止於脐下,曰凝神;气归於脐下,曰调息。神息相依,守其清净自然,曰勿忘;顺其清净自然,曰勿助。勿忘勿助,以默以柔,息活泼而心自在,即用钻字诀,以虚空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澄,忽然心息相忘,神气融和,不觉恍然而阳生矣。  

 

收心法杂谈  

门人问曰:“三车秘谛,尽泄天机,能不惧天谴乎?”  

涵虚曰:“非敢故违天谴,实望人改过自新。凡作功课,必先去人心,求道心,屏凡息,寻真息,然後定神气,钻杳冥。如此诸境,皆不可少。入吾道者,安得复为小人?”  

 “内做功夫,钻杳冥,是第一椿难事。但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虚无。噫,先难而後获,全身要舍得。昔我在洞天中,学钻杳冥七八年,然後稍有把柄。今之学者,进锐退速,安能入道耶?”  

弟子问曰:“先生传道,人言过滥,倘下士得之,行持无效,能不反唇相诋耶?”  

涵虚曰:“不遭下士之讥,不足以见吾道之大也。大道者,先要清净身心,调理神气。其甚者,要能一切放下,钻入杳冥,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後有真效验。彼无功而妄想效验者,亦终为不得效验之人。反唇相诋,何足病之。”  

弟子问曰:“如师所说,恶人皆可学道乎?”  

涵虚曰:“可。”即诵格语曰:“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後种种,譬如今日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能转地狱为天堂,变黑气为红光。  

余有三字诀:修道之士,勤、诚、恒,缺一不可。但勤矣、诚矣,而结果必归於恒。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况道乎?儒生习文艺,尚以数年为期,甚至有十年者,岂修心炼气,反不如读书作文?诚乃至阴之象,在《易》为太极,在佛为如如。孟子曰:‘至诚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动对静言,则知诚为阴象。孔门之道,推至诚如神,论至诚无息,皆静中大体大用。故以诚入静,静心不乱;以诚入定,定心不移;以诚守中,中心不偏;以诚入杳冥,则通微无碍矣。勤为学业之本,其在於道,更有不勤之勤焉。养自然之息,定自然之心,无为而为,为而不为,所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者,真乃勤之至也。炼睡魔必用勤字。跑香打坐,精神倒退,此误用其勤之过也。善炼睡者,睡而不睡,不睡而睡,功夫自然不断,神气自然加增。熬更守夜,反惹睡魔。《参同契》曰:‘寝寐常相抱,觉悟候存亡。’能用此诀,自然惺惺不昧。”  

门人问曰:“陆潜虚仙师云:‘交媾乃太上闭秘之旨。’其诀可得闻乎?”  

曰:“交媾者,至阴之本,杳冥之根也。人能钻入杳冥,方能得成交媾。我劝人先在虚空中团炼,静之又静,定之又定,无人无我,无无亦无,自然入得杳冥,不交媾而自能交媾,从至阴中生出至阳矣。  

交媾之法,先天与後天不同。先天交媾,以性立命;後天交媾,以神合气。故《入药镜》云:‘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先天名目,独有一物;後天名目,则分精、神、意、气、魂、魄、性、情。若在先天,只炼出一个,都皆有了。总要从交媾中取出真阳耳。人身五脏,原有部位,不可移动。道家云:‘乾坤坎离颠倒’,岂心可移於下,肾可移於上耶?

非也。所谓颠倒者,乃心肾中之神气耳。心神俯而下就,肾气仰而上升,神气颠倒,则有形之心肾亦如颠倒,无形之乾坤亦皆颠倒。颠倒交施,坤中生一阳为坎,乾中生一阴为离,离女与坎男交施,则如西方之兑女,相接东方之震男,又将南北移为东西,水火变为金木。金情木性,称为白虎青龙。龙交虎,如姹投婴;虎交龙,如婴投姹。要之乃性命二物,命中有性,性中有命,二物乃一物耳,故紫阳先生曰:‘震兑非东西,坎离非南北。’人亦可以恍然矣。  

儒家道家,养气各有不同。养自然之气,可以得生,养浩然之气,则可生可死。古来志士仁人,见危授命,杀身成仁之类是也。养之之时,纯是义理之心,充乎宇宙。故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是集义所生者。’道家养气,独葆其真,不必见危而早退,不必杀身而早隐。《易》所谓‘见机而作,不俟终日之君子’也。”  

 “道家初功,须养其自然之气,敢问何为自然之气?”  

曰:“易言也:其为气也,至小至柔,以曲养而无害,则聚乎虚空之中,是集精所生者。道家还丹,亦是浩然之气,其气得手,亦能见危授命,杀身成仁。古来谓之刀解。究竟有神奇莫测处,变化莫解处,异乎儒家。或死之後,他处见之,须眉转少,仙客同游。此乃还丹成就,身外有身者。  

至人得道,生亦仙,死亦仙,如留形住世、尸解登真之类是也;仁者能净,生亦寿,死亦寿,如曾子全身、颜渊短命之类是也。  

道有五失:有浅尝而去者,有浮慕其名者,有始勤终怠者,有心性偏执、未入门墙、妄诋高深者,有资质下愚、唤之不醒、呼之不悟者。道有三得:有知之者,可为灵人;有好之者,可为真人;有乐之者,可为至人。”  

 

道情诗词杂著 ( 附录 ) 

 

 

 

道情诗二十四首  

人道为人好,我道为人忙不了。纵然富贵不关心,也要朝思暮想登仙岛。咱家涵虚道人是也。出世不凡,投生又错。从小儿吚唔几字,长大来葛藤一身,也要想文名传世,又要想陆地飞仙。想得我一事无成,算得他五行有准。幸还有茅庵一座,道伴三人,逍逍遥遥,高出尘寰之外;喜喜笑笑,盘桓水石之中。秋末冬初,山中无事,煮一壶菊花酒儿,赏过早梅,细将道诗吟咏也。  

 

堪叹我生下世来啊  

自记前生是冷生,湖南湖北一舟轻。  

为何惹下西方愿,云水烟山浪荡行。  

又叹他生下世的  

撞入胞胎寄了魂,一重父母一重恩。  

容颜也肖爷娘貌,保抱提携笑语温。  

生成人身,这个就好,但要晓得珍重  

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浩劫种来因。  

纯阳老祖婆心甚,劝汝当前重此身。  

修真的人,一点凡心生不得,听我诵来  

出山泉浊在山清,自悔当年赋远征。  

忽见繁华多少事,方知对境不忘情。  

修道的人,道心发生,却在何处  

风泉韵绕万松篁,不及平湖十里乡。  

月在天心寒在水,令人心地忽清凉。  

修行人,上等的,要从无中生有下手  

我家丹法出瀛洲,提个虚无便起头。  

不怕全然无影响,要从无里问根由。  

第一要炼精化气  

阴蹻脉上气濛濛,多少真元在此中。  

采入虚无炼成气,蓬莱万里路相通。  

第二要炼气化神  

神气交加入杳冥,忽闻空处诵真经。  

五方五气来环绕,报道生神出始青。  

第三要炼神了性  

仙气须从静里寻,红尘路上少知音。  

中庭坐得香三月,长得黄芽一寸深。  

出家人,炼精生气之後,便有几分效验  

朝朝运气上泥丸,浸浸甘津长舌端。  

灌溉三田生百脉,自然精长谷神安。  

每日甘津满口,便生仙心  

碧岛幽栖赋小山,纯阳高坐画楼间。  

焚香扫地浑无事,只有花斋一味闲。  

生了仙心,便生静心  

烟山深处好盘桓,从此文心想炼丹。  

袖卷白云归洞府,垂头闭目坐蒲团。  

生了静心,便生真心  

有识有知皆是假,无知无识始生真。  

一翻筋斗鸿濛破,要往东方做道人。  

真心发见,真种常生  

金投木汞共徘徊,婴姹相逢真快哉。  

昨夜麻姑传好梦,红丸一粒遂怀胎。  

为何叫以有生无  

结成玉液作丹财,放入坤家真静哉。  

忽见一阳来地下,丹资还我不须猜。  

为何叫无中生有  

真铅出在太无中,种在离宫出坎宫。  

我见黄芽开勃郁,人言白雪满虚空。  

为何叫相接长生  

汞性轻浮日好飞,铅情沈重食无违。  

修丹但得情归性,定跨青鸾入太微。  

为何叫杀中有生  

铅投汞窘害中恩,汞受铅拘死里生。  

妙宝若还无管束,神仙事业不团成。  

如何与青娥相见,生下圣胎  

青娥年少好修行,不是孤阴体不生。  

自与洞房相见後,同床十月产胎婴。  

如何换鼎移胎,子又生孙  

大道原来步步高,还丹成就见仙曹。  

年年火候添门户,放眼蓬山意气豪。  

听山人道来,养生妙理,有许多快活,不知平时心慕的,果系何师何仙  

纯阳处士老陈抟,五代逍遥世外仙。  

简板渔筒方外乐,任它离乱自然安。  

又师事哪位仙师  

大元遗叟号三丰,元末逃亡不见踪。  

直待承平方出世,行云流水乐乔松。  

谈咱家  

涵虚逸客道情诗,二十四章尽表之。  

长乙山中无别事,一声渔鼓一篇词。  

收心法道情自遣  

欲造大罗仙,须把心儿炼。功名休乱想,利欲莫牵缠。纵有游丝来打算,烈火烧除显性天。一头起,一头断,只见减,不见添。那怕他心猿万万,那怕他意马千千。行内功,呼吸丹田。守真息,清静自然。钻杳冥,引出祥烟。冲得我绛宫痒痒,醉得我四体绵绵。这是俺降龙真诀,斩蛇手段。在人间处处相传,泄天机不卖银钱。发财的门生封贽见,贫穷的门生尽随缘。他也率真,我也清廉。俺如今掘井三年,要做些功果因缘。谁知道命途乖舛,时运艰难,家业萧条,英雄气短。丹床中一概不管,有朝一日风云便,撒手逍遥上海山。  

 

心神篇 ( 以下杂体诗十三首 ) 

其心明明,其用纷纷,其神冥冥,其体安敦。 ( 吾无所作为而气自凝。 ) 是以古人直取不神之神为神。  

 

养心吟  

扫除怨欲不辞难,心既安时身亦安。  

月吐清光临止水,风将凉意绕迴栏。  

佛书参透无烦恼,仙语得来有定观。  

长自收心腔子里,独行独坐独盘桓。  

虚空吟三首  

行之容易得之难,除了虚空不造丹。  

举世若求安鼎处,个中境界比天宽。  

好之容易乐之难,除了虚空不造丹。  

举世若寻生药处,壶中原是列仙坛。  

得之容易守之难,除了虚空不结丹。  

举世若寻立命处,起头煞尾一团团。  

 

修丹吟  

 

按摩导引术,易遇而难成。  

金丹大道法,难遇而易行。  

行之亦不易,然可按长生。  

模范於天地,煅炼於性情。  

性情两交感,空谷自传声。  

效验有变化,功夫在静清。  

心清而气静,地下有雷鸣。  

雷鸣震天地,二候合真精。  

龙虎一场战,於野定太平。  

三阳开万窍,采药到中营。  

从此十个月,文火养胎婴。  

劈破泥丸顶,逍遥上玉京。

 

与人谈不死术  

古有不死神,并无不死身。  

其神得不死,即是得仙人。  

人死神则亡,仙死神则存。  

存亡隔天壤,仙凡非等伦。  

世上期颐叟,亦能历多春。  

究其老将至,模糊失性真。  

茫茫贪欲扰,奄奄志气昏。  

未死身先乱,未生昧前因。  

并不待来世,眼前早沈沦。  

谁能抱奇术,闲居炼元神。  

纵难逃一死,灵性独超尘。   

逍遥天地间,吹箫随洞宾。  

 

叹色欲关  

千古大痴人,爱色如爱花。  

千古下愚人,贪欲无津涯。  

欲纵色必损,狂飚卷林葩。  

国风止於色,稍稍有风华。  

荡子酣於欲,其类同猪豭。  

色欲兼修者,荒亡尽可嗟。  

不如挈美姝,绝欲炼丹砂。  

奇哉张果老,携妻种园瓜。  

幻哉伊用昌,与妻唱云霞。  

两贤皆艳色,世外叹情赊。  

至人无欲念,淫根断莫邪。  

我爱古仙人,仙女为浑家。  

 

学道者宜绝欲  

大丹用炉鼎,乃炼药温养喻言。俗人不察,疑谤丛生。此执泥文字之过也。余戏仿其词,拘墟者明其意。  

兑金十四两,堪作神仙鼎。  

取他癸中铅,补我身中损。  

红罗养性真,丹房好器皿。  

功成悉弃之,选配同修省。  

有一东家郎,妙年刚修颖。  

坎离颠倒颠,性情两相肯。  

是吾灵父母,同入洞天隐。  

道成一家仙,大罗来接引。  

 

和麻碧城先生衰中盛体韵  

亥尽仍逢子,冬初早见春。  

一阳来复始,万物渐含新。  

雪地山河亮,霜天气象真。  

寒园佳果熟,桔酒露全神。  

 

晓起大悟  

万事不如意,归来复吟诗。  

此身宜独善,吾道未尽差。  

春速燕来早,夜寒鸡唱迟。  

晓星如碗大,天象少人知。  

 

重九後招诸弟子游蟆颐观  

虚空结翠郁苍苍,拍手行歌到上方。  

我愿众生登寿域,仙泉端为老人香。  

 

重九寓雷养正家  

重阳天气雨如丝,养正堂中正举巵。  

清酒醉人殊不觉,嘉言待客少相知。  

惟君与我呼同调,促膝谈心出妙词。  

何日同骑双白鹤,青城上下觅灵芝。  

 

满江红第一体  

拍掌高歌,叹世人宛如灯烛。  

笑虚生浪死,成何收束?  

名利场宽空白战,诗书债满寻丹诀。  

问先生何日海天遊,容吾说。  

 

亲尚在,家难出,恩最重,情难绝。  

把名缰解下,且归茅屋。  

黍豆承欢耕绿野,山樽介寿栽黄菊。  

要等我侍白头人,方才决。  

 

满江红第二体  

请问名公,怎么叫修仙修佛?  

须要把儒书参透,再同君说。  

养性存心包妙道,修身立命传真诀。  

浩然中养就还丹,骑龙出。  

 

天运泰,贤人育,君道盛,才臣出。  

笑我侪疏懒,何须献璞!  

天下功名哪个尽?人间风浪无边恶。  

倒不如奉养山林,早抽足。  

 

满江红第三体  

制艺文章,尽都是六经糟粕。  

况加了油腔滑调,有何真实?  

趋时丑态真可笑,出名心,何大急?  

靠诗文做个大官儿,兴家业。  

 

初学念,先差失,权到手,因贪得。  

把锱铢看重,军民轻掷。  

有个清官明义利,奈无钱奉上成仇敌。  

看我辈出山难,忙收拾。  

 

大江西派九字  

西道通   大江东   海天空  

吕祖题词  

大江初祖是纯阳,九转丹成道气昌。  

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  

--------------------------------------------------------------------------------

学仙必成  

陈撄宁  

笔者按:《学仙必成》之书,系陈撄宁先生之手撰秘本, 1947 年完成于上海。原来仅限门内之人传抄,不许外传。此文内容所讲,是实际用功修炼的方法,讲出了道家的不传之秘。而且针对普通人说法,因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今为度人修炼起见,首次公开。原文只加句读,标点系笔者根据文义所加。  

宇宙间为什么要生人生物?这个问题最难解答,留到后来再研究。我们现在所急须知道的,就是用如何方法,可以免除老病死之苦。  

生与死,是相对的。既有生,自然有死。若要不死,先须不生。所以佛家专讲无生,果真能做无生地步,自然无生。庄子《大宗师》篇“杀生者不死”亦是此意。但所谓无生不死,乃心性一方面事,肉体之衰老病死,仍旧难免,痛苦依然存在。因为有以上缺点,仙家修炼功夫,遂注重肉体长生,欲与老病死相抵抗。  

虽然方法甚多,但不是每一个方法都能达到目的。法之不善者,非徒无益,而且有损。道书虽不可不看,却不可尽信。有些道书,是冒名伪托的,根本就无价值(伪托书中,亦有好材料,要自己善于识别)。有些道书的作者,对于此道,并未十分透彻,竟大胆的做起书来,贻误后学。有些道书,虽有作用,做书的意思,是要给当时几个富贵人看的,并未替普通人设想。有些道书,故意闪烁其辞,指鹿为马,不教人识透其中玄妙。有些道书,叠床架屋,头上安头,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分明一条坦途,偏长出许多荆棘。有些道书,执着这面,而攻击那面;或是笃信那面,而不信这面。岂知实际上做得好,两面俱能有成,非如水火冰炭之不能相容。设若尽信书,反误了大事。  

不得口诀,无从下手;只凭口诀而缺少经验,亦难以成就。口诀几句话可以说完,经验需要随时指点,对症用药。口诀是死板的,经验是活泼的。若非自己经验丰富,不足以教人。  

清静功夫,与阴阳功夫(余所谓阴阳功夫,比较江湖先生所传授者,大有分别),素来是立于反对地位。我认为二者皆有功效,但在今日环境之下,不便和诸位道友谈阴阳功夫。因为条件不完备,实行起来徒惹麻烦,加添魔障。  

即就阴阳功夫而论,亦仅能施于初下手之炼精化气;及至中间炼气化神,阴阳功夫已无能为力,自然走到清静路上来了;最后之炼神还虚,更非清静不可。所以,此后专讲清静。  

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吾人若立志与造化相抵抗,须要分开步骤,循序渐进,不宜躐等而求。这件事,是实行,不是空想。空想,可以唱高调;实行,则当由远及近,由浅入深。  

变通在世间做人的办法,一生过程,大概分作三段:二十五岁以前,是求学时代;二十五岁以后,至五十岁,是进取时代;五十岁以后,至七十岁,是保守时代;过了七十岁,身体衰朽,待死而已。此指健康无病之人而言。若素来多病,到了六十多岁,就如日落西山,未必人人都有能活到古稀之寿。所以人生过了五十岁,即当抑制自己的野心,勿再和社会奋斗,要留一点余力,和造化小儿及阎王老子奋斗。  

终身为生活奔走的人,谈不到修炼二字。最低限度,也要家庭生活勉强可以维持,用不着再去劳心劳力。年龄将届五十,已经饱尝人生痛苦,阅尽世态炎凉,觉得做一个人实在没有意味,此时正是学道的好机会,就应该即刻预备起来。  

第一步,先将家庭事务安排妥贴,让他们生活无忧。儿子能负担者,就交托于儿子。儿子尚未成立者,暂时请至亲好友代为照管,或令他们和叔伯家庭住在一起,然后自己方能脱身。  

另外提出一笔修炼经费,估计能管五个人的生活开支已足。虽不要过于奢侈,亦不宜十分刻苦。因为中年以后的人,身体多半亏损,或须药饵调理,仅靠普通饭菜,恐不足以养生。所谓五个人者,乃最合式的道友二人或三人,佣工二人或一人。连自己共五人。  

另外尚须储蓄一笔旅行费。因为长久住在一个地方,未免纳闷(笔者注:当为烦闷。张涛按,撄宁夫子的文笔,每不拘一格,遣词用句,都有别有会心的地方。纳闷二字,很传神。)有时需要游览名山胜境,使身心得以调剂。设在游览期中,寻到比较更好之处,不妨迁移到彼处修炼,或者在彼处多住几时,再回到此处亦可。所以每年的旅行费,不能算在日常生活费之内。  

第二步,选择适宜于修炼之场所。须要近山林,远城市。有终年不断之泉水,有四季常青之树木。东南方形势开展,可以多得阳光;西北部峰峦屏立,可以庶避冬季寒风。地方民俗要纯良,购买用品要便利。又要植物茂盛,才有生气,最好有松柏杉等类的树木,由针状叶中吐出特别香气,人吸入身内大有益处。此种树木,皆要成林,香气散布,始觉浓厚,稀疏几株,无济于事。  

东南各省,无论农村或山林,多产蜈蚣蛇虫等物,常常爬到人家床上来。所以房间要干净,门窗要严密。厨房更要十分留意,防饮食之中毒气侵入。  

屋内陈设,务求简单。若非日常必需品,不宜放在屋内。静室中,光线要充足,空气要流通,以防微菌滋生。惟正当做功夫时候,光线不宜过亮,过亮则心神难得安定。室中不宜吹风,有风则容易受感冒病。  

无论住在什么地方,总不能不和人家往来,或者尚有交涉事件。正式做功夫的本人,不宜耗散精神再管闲事。凡应酬乡邻,撑持门户,购买食物,督察佣工,以及日夜轮班保护静修之人,勿使受意外之惊扰,皆赖诸道友分担其责任。  

第三步,改良饮食。饮食对于人身有密切利害关系。世间讲究卫生的人,尚且懂得某物于我有益,某物于我有损。有益者,宜常吃;有损者,宜禁止勿使入口。而一般做功夫的人,每不知注意此事,难怪他们的功夫没有进步。虽由于方法之笨拙,而烟火食旧习惯不肯改变亦为一大原因。  

谈到改良饮食,先决的问题:专吃素食。按事实而论,肉食之徒,也有长寿的;专吃素食,也有短命的。似乎吃荤吃素,与人之寿无关。然作精密观察,究竟吃素的,比吃荤的少生疾病,在医学上颇有根据。实行做修炼功夫,当然以吃素为合法,并且不违背仁慈之心理。但也要配制得宜,营养不缺。若饮食太菲薄,弄到面黄肌瘦,血液干枯,则不免为肉食之徒所窃笑。  

吾人每天饮食所需营养质,最重要的,有三种:一碳水化合物(又名淀粉,亦名糖);二蛋白质;三脂肪。何谓碳水化合物?即碳、氢、氧三元素化合所成之物,如淀粉、糖等类。何谓蛋白质?即碳、氢、氧、氮、硫、磷各种元素化合而成者。何谓脂肪?即各种油类。  

碳水化合物,米麦中最多,豆类次之。蛋白质,黄豆及卵黄、卵白中最多,米麦次之。脂肪,除各种油类外,黄豆及卵黄中所含最多。以上三种营养物质,在每一个身中,每天需要多少,则不能一律。今只可言其大概之数,亦是按中国人体质而论。碳水化合物,每人每天需要九两;蛋白质,需要三两;脂肪,需要二两(五十岁以上至六十照此数九折,六十岁以上至七十照此数八折,七十岁以上至八十照此数七折,市秤计)。劳心的人,与劳力的人,所需要营养质,数量多少,当有分别。  

牛奶、鸡蛋、鸭蛋,可常服食。自磨豆浆,可代替牛奶(豆腐店出卖之豆浆,嫌其水分太多)。芝麻油、黄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牛奶油,皆可轮流食用,惟菜籽油性味不佳,勿食为妙。甲乙丙戌四种维他命,上等牛奶中皆有之,惟缺少丁种。  

五味皆宜淡,不宜浓。若能完全淡食最好。  

甲种生活素,奶油、蛋白、白菜、青苋菜、番茄、芹菜、菠菜中最多。  

乙种生活素,麦麸、米皮、黄豆、白菜、菠菜、花生、芝麻、蕃茄、豌豆、芹菜中最多。  

丙种生活素:白菜、菠菜、卷心菜、豌豆苗、水芹菜、藕、辣椒、番茄、茭白、菜花、鸡毛菜、油菜及各种水果中最多。  

丁种生活素:鸡蛋黄、奶油中最多。  

戊种生活素(戊种,又名庚种,即维他命 G ):鸡蛋、牛奶、花生、蕃茄、绿萝卜、山药、芥菜、洋芋、芹菜、小麦、黄豆、白菜、菠菜中皆有之。  

凡吃蔬菜,最要洗得干净。但不宜煮得太熟,太熟则生机消灭,吃下去没有益处。亦不宜太咸,太咸则菜汤不能多吃,而菜中生活素,大半弃在汤中,未免可惜。  

蔬菜要从地上刚拔来的,生机充足。若隔一两日,或浸在水里,菜中所含生活素,不免损失大部分。  

各种干果、水果,皆可常吃,但要与自己身体配合适当。寒体宜吃干果,热体宜吃鲜果。凡新鲜水果,大概是凉性;而红、黑胡桃、杨梅、干荔枝、干桂圆、樱桃干、葡萄干之类,大概是温性(中凉性,即西医所谓第三种维他命。中医所谓血热,即西医所谓坏血症)。  

(新鲜蔬菜及新鲜水果中,皆有维他命 C ,干果中则无 C ,因维他命 C 喜水而怕干。)  

南方山中多竹,产笋最多。做素菜的人,常喜用笋做主要食品,味颇鲜美。但此物性,与人无益而有损,不可多吃。其他如蘑菇、鲜菌、味精等类,亦当禁绝勿用。  

专做静功的人,每日饮食物料及时间,须有特别规定,不能与寻常习惯相同(若不肯改变寻常习惯,决难有成)。其他道友及佣人,每日三餐或两餐听便。  

第四步,起居饮食,都安排好了,就要讲到功夫如何做法。世人只晓得关起房门在里面打坐,不晓得行立坐卧四种姿式皆可以做功夫;只晓得闭着眼睛,在自己身中搬弄许多花样,不晓得后天的物质、先天的精神都有是从身体外面摄取进来的。凡人到了五十岁以后,身中物质与精神,大半亏损,所存无几。纵让你封固得丝毫不漏,也不过保留得一点残余,况且每天尚有消耗。所以做修炼功夫的人,若只晓得在腔子里面弄,总弄不出好结果。人没有饮食,就不能维持生命。没有空气,更是立刻便死。饮食空气,对于身体,关系如此重要,并且都是由外面进来。据理而论,一个人,只要有丰富的饮食滋养,有新鲜的空气呼吸,应该可以永久生存,何以仍不免生老病死?诸君先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方可入仙学之门。或谓:人的身体构造,像一部机器。年代用久了,自然要损坏。身体年龄过久了,自然要衰老。机器损坏并非因为缺乏燃料,即使不断的加煤加炭,装足汽油,也不能保机器不坏。身体衰老,并非因为缺乏食料,即便长年的滋养丰富,医药无亏,也不能保身体不死。  

愚谓:拿机器比喻身体,虽有几分近似,但非完全相同。试看初生婴儿,身体如何之小,过几年就变成孩童,孩童身体比婴儿身体大多少?孩童再过几年,就变成壮丁,壮丁身体比孩童身体大多大?请问一部小机器,过几年,能自动的变成一部大机器否?身体皮肉,受伤破烂,自己会生长完好,机器损坏,机器自己有生长之能力否?身体或动或静,由自己意思做主;机器动作或停止,须听人的意思,机器自身不能做主。如此看来,人是有生命的,究竟与机器之无生命的不同。  

人既然有生命,不是机器,就应该永久长存。为什么也要衰老?也要病死?其中有两个理由:(一)是从母胎所带来的限量的先天生命力愈用愈少,自幼至老,数十年未尝添补。(二)是对于先天生命力所赋予之后天生命权极端放弃,自幼至老,数十年未尝执管,因此身体遂不能永久维持。  

何谓后天生命权?即是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  

何谓先天生命力?即是使心脏跳动、使肺部呼吸的一种天然能力。  

惟念同志诸君,被书所迷,对于真理尚未多悟,不能不有彻底之启发,留作后学之南针。特将实行上最关重要各点,设为问答,依次列述于后。  

问:前文所谓行立坐卧,乃人身四种不同的姿态式,并非功夫有四种做法。因为仙道功夫,本是活泼泼的。若经年累月,闭门死坐,实不合法度。  

凡遇良辰美景,日暖风和,宜到郊野空旷地方散步。务须缓缓而行,切忌奔跑喘汗。当其行时,不妨兼做神气合一、重心放置脐下之功夫。  

偶或于松荫泉石之间,花草园林之际,小立些时,亦可做同样的功夫。但须注意身干要正直,两脚要站稳。预防功夫做得恰到好处时,精神一恍惚,筋骨一松驰,不免有倾跌之危险。  

至于坐的姿式,盘腿或垂腿,听其自便,总能以耐久不动为妙。功夫仍是神气合一。至少要静坐一小时,方可起身。效验常发生半小时以后,在半小时前难见功效。佛教跏趺坐,不适于用,长期下去,腿要生病。  

睡的姿式,有仰睡,有侧睡,有半靠边睡。若要摄取先天气,以仰睡为便,得效最快。若止做神气合一的功夫,侧睡亦可。  

饱餐之后,只宜散步,不可打坐,更不可睡倒。若犯此诫,恐得胃病。坐功宜在饭后二小时,睡功宜在饭后四小时。吃饱了,立刻就做功夫,毫无效验。  

问:如此做法,要做到初步成功,约需多少岁月?  

答:如此做法,只能去病延龄,使身体健康而享高寿,不能说几时可以成功。若要成功,必须功夫一步紧似一步,逐日增加时间。设环境适宜,功夫急进,一日不断,五年可成;若功夫缓进,偶有间断,十年可成。倘或中途发生魔障,即不能限定年月。所谓五年、十年其中有个计算,就是按每天增加之数,积累上去,到某种程度为止。并非随意虚拟一个数目,以宽自心。  

第一年,行立坐卧功夫,每天随意炼习,不拘时间。  

第二年,上半年终,每天除随意炼习的功夫不算,正式功夫,必须做到接连二小时,静坐不动(最初从一个钟头做起,每天加二十秒钟,三天加到一分钟,三十天加到十分钟,半年一百八十天,加到六十分钟,即是加一小时)。  

第三年,上半年终,每天必须做到接连四小时半,静坐不动。下半年终,每天必须做到接连六小时,静坐不动(每天加半分钟,两天加一分钟,一个月加十五分钟,六个月加九十分钟)。  

第四年,上半年终,每天必须做到接连七小时半,静坐不动。下半年终,每天必须做到接连十二小时,静坐不动。  

此种功夫,在夜间行之最便。因为昼间要饮食活动,不能久坐。  

问:接连十二小时,静坐不动,身体如何忍耐得住?岂不是象受刑罚一样吗?  

答:我所说的,已经比古法减轻一半。若是完全按照古法行事,功夫做到五年期满,可以说昼夜二十四小时,身体没有活动的机会。我改为十二小时,已经是大开方便之门。  

问:这样做法,岂不是活死人吗?  

答:神仙功夫,原来是未死先学死。这个暂时的死,能由自己做主;然后长久的生,方能由自己做主。若不经过此关,如何能成仙呢?  

问:这样死打坐,就可以成仙吗?  

答:你看他外表象死打坐,不知他身内生理上已起了微妙的变化。非但比真死人绝不相同,即比较普通活人亦大大两样。气满自然不思食,神全自然不思睡,息自然停,脉自然住。到如此程度,虽非入圣,确已超凡。一切效验,都是从死打坐上得来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能到此程度。  

问:静坐功夫,既如此重要。何以前文又说长年累月闭门死坐,不合法度?  

答:他们静坐,或运气,或止观,或参禅。做到几年以后,生理上并无变化。呼吸仍旧不停,脉搏仍旧跳动,仍旧要吃饭,

仍旧要睡眠。不能依功夫浅深层次,逐渐进步,故曰不合法度。  

问:彼此一样的静坐,何以结果不同?  

答:这就因为身中先天气充足与不充足的关系。譬如一粒种子,种在土里。好种子,自然生长好花果;坏种子,就无美满的成绩可见。先天气充足,是好种子;先天气亏损,是坏种子。若专在后天物质上做功夫,不识先天的作用,是无种子。肉体譬如土地,饮食譬如肥料,功夫譬如人工。止有种子,没有土地、肥料、人工,种子固然不能生长。若止有土地、肥料、人工,没有种子,又岂能生长植物,开花结果?所以同是一样的静坐,而有成功不成功的分别。  

问:静坐能做到十二小时不断以后,是否再要增加钟点?  

答:慢慢的增加亦可,否则只须保持十二小时的限度已足。  

问:从此以后,是否每天必须接连静坐十二小时?或亦有休息之期间否?  

答:到此程度,可以暂时休息。但须注意勿使功夫退化。  

问:初步功夫以后,饮食起居,与普通有别否?  

答:非但成功以后与众不同,起手做功夫时候,早已有特别规定:  

第一年,每天饭菜两餐,补品两餐,果品一餐,共五餐。  

第二年,每天饭菜一餐,补品二餐,果品一餐,共四餐。  

第三年,每天饭菜一餐,补品一餐,果品一餐,共三餐。  

第四年,每天饭菜一餐,补品或果品一餐,共两餐。  

第五年,每天仅食一餐,或饭菜,或补品,或果品,轮流替换食之。  

第六年,即当断绝烟火食,每天仅食小许水果,或终日不食亦可,或数日不食亦可。  

(所谓补品,大概属于药饵之类,或是普通饭菜中所缺少之物质,而为身体上所需要者。吃补品,须有医学知识,不可乱吃。)  

问:男女之事如何?  

答:预备下手做功夫的时候,即完全断绝。正式做功夫,更要绝对禁止,否则在五六年极短期内,如何能修成半仙之体。  

问:精满自遗或生精太多,身中受了刺激而动欲念。这两种困难,用什么方法应付?  

答: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因人而施,不能执定某法更好。若功夫有效,这两种困难,也就能免除了。  

问:各种方法用尽,仍旧无效,将如之何?  

答:决无此事!世间虽偶有百法无效之遗精病,乃寻常不做功夫的人始有之。专门修炼家,若得此病,岂非笑话。  

问:常听他们做功夫的说起,多有患遗精病者,不知是何理由?  

答:他们的功夫做法,都不高明,所以越做越遗精。停止不做,则遗精次数反而减少。此等功夫,尚不能却病,安望成仙。  

问:自古相传炼精化气之法,用之能获效否?  

答:你先要明白精是何物,若认为交媾之精,或遗泄之精,那就错了。须知化气之精,即《灵源大道歌》中所谓“神水”,不是浓厚粘腻之浊精。神水可以化气,浊精不能化气。  

问:假使欲念旺盛,不易制伏,将如何办法?  

答:欲念之起,有关于生理上的,有关于心理上的。如身中生精过多,刺激神经不能安定,这是生理作用。若是炼气功夫做得好,后天浊精自然就不生了。又如看见有诱惑性的书籍图画,心理上先受感触,而后影响到生理上,只要你永远禁绝不看,就无妨了。况且在山林中专做清静功夫,足迹不履城市,又与家庭隔离,环境上的诱惑也可以避免。欲念既无起因,决不至于旺盛到不易制伏地步,此属毋须过虑。饮食之中,含有兴奋刺激性的,宜勿入口。  

问:阳神与阴神之分别何在?  

答:各家道书上皆言,阳神可以现形与大众看,能言语,能动作。阴神止有灵感,而无形质,虽能见人,而不能为人所见。道本无相,仙贵有形,故修炼家以阳神为足贵。  

附:抄给洪太庵信中之一段  

读“呼吸与丹田重心之间的关系”一篇理论,亦颇为扼要,凡是修养家都有应该注意到此。然吾人性命根源,尚别有所在,不仅此也。  

儒家所谓“道”,是抽象的名词,不能实指在身中某处(原文引《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一句,谓此说与丹田重心有关)。仙家所谓“丹”,乃最精微的物质凝结而成。虽不离乎丹田,但中年以后之人,做修养功夫,徒然保持重心,未必就能结丹。必须将已经丧失之物质与精神添补进去,使之凝结不散,方有成就。惟禅家所定,确是与重心有密切之关系(此指小乘四禅而言,不是如来禅,祖师禅)。  

愚最近研究生命根源,即是脑髓中所储蓄之放射力,与神经上所运用之摄取力,二力分工合作,遂成为吾人之生命力。先能放射,而后能摄取。若放射力一日枯竭,则摄取力亦同归于尽矣。譬如人家有许多钱财,藏在库里,按时搬出若干,放在外面备用,此即所谓放射力也。况有钱财在手边,即可购买各种日用必需之物,并且可以修理屋宇,装饰门庭,此即所谓摄取力也。但钱财虽多,经过数十年之消费,总有穷尽。等到钱财用完,购买力亦同时消灭,于是门庭衰败,屋宇摧残矣。  

放射作用,由内而外;摄取作用,由外而内。放射是精神一方面事,摄取是物质一方面事。细的叫做精神,精的叫做物质。

其实非妄,凡眼耳鼻舌身意之活动,五脏六腑之功能,有放射力于中主持。无放射力即无摄取力;无摄取力,即无生命力。

虽有饮食、空气并各种补药,亦不能一日活矣。若要长生续命,须要做一个极高妙的功夫,添补脑髓之放射力,方有把握。  

寻常安定重心之静功,只节制身中之放射力,使其慢慢放射,少少放射,而不能添补已经放射数十年快要放尽之原动力。寻常导引、吐纳之动功,只能帮助身中之摄取力。譬如拿钱到外面购买各种日用必需物品,雇舟车搬运到家中。一朝老本钱用完,无力购买时,外面物品虽多,不能为我所有。仅用舟车,徒劳往返,何济于事?岂非犯了丹经上所谓“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之弊耶?故普通人却病延龄,君子学说已足以应付,可不必深求。若为自己修养起见,似宜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愚五十年来,于命功上研究所得,当以此为最上乘。国内学道人士,限于程度,无可与言者,今日第一次为君言之。以上的学说,乃宁于以往五十八年中,所共阅读的一万几千卷书籍(如道藏、佛藏、丹经、子书、医书、科学、哲学、笔记、小说、杂志等)融会贯通,并亲身实验,又同时参考国内外许多学道者之经过事实,而后下的一个结论。凡讲命功,无有高于此者。再高即越出命功范围,完全偏于心性方面,不能达到长生之目的,止可成佛成道、入灭归空而已。若低于此亦不能达到长生之目的,只可以却病健康,终其天年而已。  

脑髓中所储蓄之放射力,究竟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丹经上所谓先天气。虽也是物质,但非科学家所指定之物质;虽似乎精神,又不是哲学家所表示的心灵。这个东西,介于心灵和物质的中间,两方面都能够联络。仅有心灵而无物质,不成为肉体之人;仅有肉体而无心灵,亦不能成为完人。必得心灵与肉体合作,方能维持吾人有思想有意识之生命。  

尚有最宝贵的经验数十条,未能一一笔录。俟有机会,再谋补充。  

 

民国三十六年( 1947 年)十月三十日   撄宁自记  

 

附录:去病延龄方便法  

不是专门修炼,而仅以健康长寿为目的者,可用此法,保能如愿。  

早晨天微明即起,静坐两点钟。然后洗脸,吃饭做事。夜间亥时下四刻、子时上四刻,静坐两点钟,然后再睡下。每日早晚,共计静坐四小时已足,不必增加钟点。只要有恒心,日日如此,勿使间断,并无妨于做事时间。  

冬季夜长昼短,早晨宜在天明以前即起,坐到日出后为止。性急不耐久坐者,起首只坐半点钟,后来渐渐增加到一点钟,再渐渐坐到一点半钟,再增加到两点钟为止,以后即不再增加。   

当静坐时,毋须守窍,毋须运气,毋须止念,毋须回光返照,毋须存想丹田,毋须舌搭天桥,手扣合同,毋须眼观鼻,鼻观心,毋须其他一切花样。只要身体端正,不动不摇,象一尊泥塑木雕的菩萨样子,即为合法。两腿或盘或垂,眼睛或开或闭,那些都可以随便。至于两手,或安放在中间,或分置于左右,更不成问题。惟周身衣服不宜束缚太紧,裤带要解松,坐

垫要柔软而厚富于弹性,勿使身体有丝毫不舒适之处。蚊虫、臭虫、跳蚤等类,皆要驱除干净。坐长久了,能把自己身体忘记最好。  

若嫌杂念太多,用数息法亦可。其实杂念与静坐是两件事,杂念并不妨碍静坐。只要身体静坐不动,杂念听其自然亦无妨(最好是身、口、意三不动,但意不动甚难,先求身、口不动,再渐渐调伏意识可也)。  

每次开始静坐之前,及静坐完毕之后,宜兼做全体运动。动功与静功相辅而行,方无流弊。偏于静坐不动,亦非善法。寻常做事、作工、走路之动,乃消耗体力之劳动,不是增加体力的运动,勿以劳动代替运动。

 

庄子心斋法  

静功要做到使大脑绝对安静,排除一切思想杂念。这是下手做静功的首要原则,也是治疗疾病最为有效的良方。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要让它一下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了达到静的目的,古人创立了许多法门,比较起来,以道家庄子的“心斋”中所谈的“听息”法为最好。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步入手只用耳听,不加任何意念。但是听息并非专一死守耳窍,也不要去听呼吸的声音,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的去做,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听到后来,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达到了入静的境界。  

凡是患有神经衰弱的人,大半兼有失眠症,安眠药片不宜常服,用此听息的方法,可以根本解决问题。而且与《黄帝内经》上面所说“阳入于阴”的理论相合(《灵枢·大惑论》:“卫气常留于阳,则阳气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  

丹经书中常有“心息相依”这一道家专门术语,只有用《庄子》中的听呼吸法,心中不需要起念,久听也不会感觉疲劳,才能真正合乎“心息相依”这一轨辙。  

《庄子》第四篇“人间世”之中,借用颜回和孔子的一段对话,揭示了道家“心斋”的高妙义谛,“听息”即是其内的一种方法。  

《庄子》原文:“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浅释: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仲尼是孔子的字。颜回问:“心斋”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孔夫子说:你应该把心中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不要胡思乱想。等到注意力集中起来之后,就可以用“听”字法诀,但又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听;这还是粗浅的说法,再深一层功夫来讲,也不是用心去听,而是用“气”去听。到了这样的境界,耳听的作用早已停止了,心也与气合而为一,没有后天知觉了。“气”的本质是虚的,正因“虚”所以才能容纳物体;只有“道”才能把“虚”集合在一起。功夫如果能够做到心同太虚,就是“心斋”的境界了。  

以上是心斋功夫的做法。这种功夫,本来是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的,中间本无所谓阶段。为了初学做功者容易入门起见,不妨在整个功夫之中,划分个不同的步骤,然后再加以详细的讲解如下:  

第一步,“若一志”。“若”字当作“你”字解,“志”就是思想,也就是注意力,“一”就是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当你开始做功夫的时候,心中的注意力要专一,不要有许多杂念在里面干扰。如果不能够把杂念扫除干净,功夫很难做到好处。  

第二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等于“毋”,也可以作“勿”字解。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就可以开始做功夫,就是运用“听”字的口诀。普通人所谓“听”,本来是用两个耳朵,去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这里的所谓“听”,绝不是去听什么声音。这样人们就会发生疑问,既然说是“听”,必然应当存在去听的对象,如果说不是去听声音,那么要听什么?这个问题,在各家注解之中,难以找到明确答案。现在特为指出,起初下手,就是听鼻中的呼吸之气。凡是呼吸系统正常而且不存在障碍的人,鼻中气息都不应当发出声音,这一点对于修炼的人来讲尤其应当做到,所以才说:“无听之以耳。”虽然说是没有声音,但是自己却能感觉得到鼻中的气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细,即使是双耳失聪的人,也有这个体会,所以才说“听之以心。”  

第三步,“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里又会让人产生疑问了,“心”是有知有觉的,还可以说上一个“听”字;“气”是没有知觉的,为何还要用它去听?“心”所听的对象是“气”,那么“气”所听的对象又是什么?如果说用“气”来听“气”,这句话在理论上讲不通。究竟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应当是:听息的功夫做得时间长之后,“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分不开了。这时的“气”已经不能作为用“心”去听的对象了。不能再说用这个“心”,去听那个“气”,所以才说“无听之以心。”此时身中的“心”和“气”虽然团结在一处,但是尚未达到混合境界,还稍微有些知觉。继续深入做下去,并不需要多少时间,自然就能做到完全无知无觉了。从有知觉到无知觉这一暂时的过度阶段,与其说是用“心”听“气”,使“心”和气互相对立,不如说是以气(中的心)去听(心中的)“气”,使“心”与“气”二者之间泯去裂痕,变为融合,所以说“听之以气”。在这里虽然还是在说“听”,实际上已经不再着意于听。成为自然的“听”,是用无“心”而听了。  

第四步,“听止于耳,心止于符。”初步下手做功夫,关键在“一”字诀,即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的功夫。等到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之后,就要注意“听”字诀了。随着功夫程度的进展,假使长久的抱住一个“听”字不肯放松,反嫌过于执着,所以最后要用“止”字诀。所谓“听止于耳”,就是叫人不必着意于“听”了。此时的功夫已经逐渐入于混沌境界,在身中是神气合一,心中的知觉已不起作用,所以说“心止于符”(符即符合,符合于气)。这种神气合一的状态,是无知无觉的,外表看来好象睡着一样。  

第五步,“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从“一”、“听”、“止”等境界,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经

历过来,最后就达到了“虚”的高层次。这个“虚”是从无知无觉以后自然得到的,不是有意识制造出来的,如果做功夫的

时候,心里想着要达到“虚”的层次,反而离“虚”十万八千里了。全部“心斋”的义谛,原是由后天返还到先天,到此进

入更高境界,已为先天。所以最后一步功夫,就要到先天境界之中去体悟。然则庄子所谓“心斋”的义谛,在于直指大道,

这已超出静功法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因此筑基法中的静功,只求达到第四步“心气合一”的境界,就是筑基的最高层

次,已足够了。  

所谓人生者,究竟什么一回事?揭穿了说,不过就是“饮食男女”四个字。其他一切事业,都是为这四个字而经营的。所以孔夫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之说,见于《礼记》)仙学家对于饮食男女,确有彻底解决之法,然非普通人所能奉行。若仅为去病延龄计,饮食一层,可参考《学仙必成》第三步各步已够应用。但不宜每餐吃得太饱,弄成胃病。男女之事,要有节制,不可任意胡为。特将禁忌各条,开列如左,为有志养生及改良人种者之一助。  

关于天气的:冷天非火炉不暖时,热天单衣尚要出汗时,霉天潮湿气重时,狂风暴雨时,震雷闪电时。  

关于节令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关于纪念的:父母兄长忌日,岳父岳母忌日(此是女方的关系)。  

关于人事的:出远门辛苦初归时,处逆境胸怀郁闷时,负重任工作紧张时,遭危险惊魂不定时,悲哀之后,愤怒之后,劳力之后,劳心之后,酒醉之后,饱餐之后,疾病之后,居丧之后。  

关于年龄的:(此是就中国人身体而言,外国人身体比中国人强,可以加增一倍或两倍。)二十岁以外一星期一次,三十岁以外两星期一次,四十岁以外三星期一次,五十岁外四星期一次,六十岁以外绝对禁止。(虽以星期为标准,但到期若遇上文所列各种禁忌,则宜改期,不是到期决定要做。总而言之,这件事是亏本的生意,能少做最好。)  

关于女方的:月经期内,怀孕期内,产后三个月期内,年过五十,月经断绝以后,绝对禁止。白带病太重时,子宫病未愈时。  

烟酒能戒断最好,否则宜有选择。酒类只有啤酒、葡萄酒、绍兴酒、甜米酒可吃,烧酒、高梁酒、白兰地酒伤人。卷烟粗劣味辣者伤人,雪茄烟亦伤人。  

为圣为贤,修仙学道,皆从克制情欲下手。可见情欲是人生的大患,能阻上进之路,能开堕落之门。不必高谈阔论,浅而言之,仅求健康长寿,亦非克制情欲不可。世间有岁月清闲、家室和美、享大年,无疾而终者,皆情欲淡薄之人,而非肆情纵欲之辈能所妄冀。  

动静两种功夫,做长久了,各种病症,渐次痊愈。自己觉得精神充足,体力康强,这就是极大的效验,不必问身内有无特别景象发生,尽管照旧向前做去。偶或身中果真有异乎寻常的景象,切不可胡乱运转。一面要小心护持,勿受惊骇,勿犯色欲;一面要请教诸位同志道友,仔细讨论,用什么方法应付。若急切求不到应付之法,只好暂停止做功,勿再前进,俟将来有法应付时,再继续行功,否则恐不免弄出病来。以上各条,似乎平淡无奇,实为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果能依法奉行,决定可以达到目的,诸君幸勿轻视。无论少年,若认为这种办法是人生所必需的,要做就做,不必有所期待遇。光阴象流水一样一过去,转眼身体衰老,百病丛生,再想用功,已嫌迟了。《黄帝内经》曰:“夫乱已成而后治之,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