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里的智慧、身体姿势的养生内涵

 阿居书馆 2012-11-23

阿居书馆欢迎你!

【身体姿势的养生内涵】

身体姿势的养生内涵
    “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我国传统的养身学,而外国人感觉它很神秘,很多时候,他们认为这些动作是门“功夫”;有位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的外国朋友说,常有中国朋友跟他说“行走坐卧皆功夫”,也许这并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其实他这是没有了解这门“功夫”的真正内涵。
     “站如松”蕴意为站立的时候,要像松树一样挺拔。适当站立,可以使骨骼肌肉迅速地收缩舒张,激发躯体的新陈代谢,疏通经络,且能使气血下行,有利于大脑休息,起到了“以立养骨”的作用。
    “行如风”蕴意为走路时要像风一样迅速。不拘形式地从容步行,可使全身关节筋骨得到适度地运动,对身体的新陈代谢都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起到了“以行养筋”的作用。
    “坐如钟”蕴意为坐着的时候,要像古钟一样端庄。正确的坐姿不仅可以矫正扭曲的脊柱,还能通过适当的静坐休息,使人心平气和,进而促进毛发、皮肤、睡眠的健康,起到“以坐养神”的作用。
    “卧如弓”蕴意为躺倒时要像弓一样弯曲。最科学的睡姿是侧卧,因为侧卧时,身体的脊柱略向前弯曲,即“卧如弓”。这种姿势下,四肢比较舒适,肌肉最松弛,有利于消除疲劳,起到了“以卧养气”的作用。
    概括说“行对了养筋,站对了养骨,坐对了养神,卧对了养气”!


古老而又时尚的补气血方法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治病救人的方法.比如艾灸、拔罐、刮痧等。艾灸就是用艾叶来施灸,借助艾叶的“纯阳之性”来疏通经络。除此之外,艾叶还可以用来泡澡,既能防蚊虫叮咬.又能祛痱止痒。在没有防疫措施的古代.人们将艾草点燃,用烟熏的方法来预防疫病。
    拔罐最初叫“角法”.因为当时拔罐用的是动物的角。后来又出现了竹罐、陶罐.清代才正式将“角法”更名为“火罐”。因为拔罐用到了火.所以去寒邪的效果非常好,此外还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效果。
    刮痧也是一种较古老的中医方法.就是用汤匙、铜钱等物品,在人的后背、前胸等部位。刮出一道道红紫色的血印。这叫“出痧”。“痧”指的就是聚积在人体内的毒素.刮痧对于治疗急症有很好的效果。
    导引又叫“道引”,它是以“摇筋骨.动支节”为主的修练方法.相当于现在的体操。导引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以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为主。五禽戏、八锻锦等方法,都属于导引。
气血遇温则行,艾灸助你“扶阳"
    按照中国的习俗,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门口悬挂艾草,以求驱毒避邪。中医认为,艾草性纯阳。所以成为施灸的最佳选择。“一碗汤。一根针,一炷灸”被尊为中医的“三宝”。


心胸脾胃病,活用内关一招灵

    知识要活学活用才能变成生产力,方法也要活学活用才能增强它的使用价值,治病亦是如此,不同的病症需要灵活辨证,同一个穴位亦可灵活应用!

    现在很多患心脏病的人,到医院一检查大部分都是重症,致死率也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人患上心脏病自己还不知道,以为是什么小毛病,等到症状严重的时候去检查才发现,问题已经严重了。而治未病自古以来就是中医治病救人的宗旨,《黄帝内经》有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然,治未病并非是没病找病,没事找事,而是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无形之中,最大可能地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所以在这里告诉大家几个特别简单的能在早期识别心脏病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主要是心脏病前期的常见征兆。
    胸部症状:胸部痛或隐痛,感觉心胸憋闷,无缘无故地心慌或心跳加快;
    呼吸方面:稍微活动则喘粗气,一到人多的地方就觉得透不过气,好像空气不够用似的;
    脸色:脸色苍白或暗红、发青、发紫;
    鼻子:鼻尖发肿,鼻子发红或发硬;
    肢体:两上肢,尤其是左上肢或左肩不明原因地经常阵阵酸痛,腿脚出现水肿;
    疲劳:非常容易疲劳,没有加班,没有受累,但经常感觉很疲倦。
    当无缘无故地经常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状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病情。
    虽然内关穴最擅长的是保护心脏、防治心脏病,但其使用范围其实非常之广,除了心脏病、心神失常外,胸腹部的其他疾患,比如脾胃的一些常见症状(打嗝、呕吐),它都能有效应对,协调解决。内关好比一个多功能工具包,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实用工具,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取用。
    心绞痛是心脏病中反应最强烈、来势最凶猛、“杀伤力”最强的症状之一,极易导致猝死。心绞痛,顾名思义,就是心胸里面绞痛,同时还可能伴有胸闷、呼吸急促等其他症状,令病人非常痛苦,严重时会突然晕倒或猝死。对付此病内关穴最为拿手,病人可每天戌时按揉两侧内关穴各5分钟,动作不要太快,缓慢而有力,以感觉微痛最好;也可以艾灸,每天戌时点燃艾条,先灸左手穴位,再灸右手穴位,每穴5分钟;还可以用针刺的办法,但这种方法比较危险,要请专业医生操作。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不论用什么方法进行刺激,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充分发挥内关穴这个保护心脏、防治心脏疾病"首要之方"的作用,使它名副其实地成为心脏健康的守护神。
    除了内关之外,还有一个穴位对心绞痛也非常管用,那就是膻中穴。它不仅是极好的“解闷消气穴”,更是防治心绞痛等心脏病的重要法宝。刺激的时间同样以晚饭后的戌时为佳(但晚饭后不要立即进行,应该先休息半小时),先将拇指点按在穴位上,然后依照顺时针方向轻缓按揉40 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40圈,动作要均匀,用力和快慢适度,1个月为一疗程,不要间断,即可达到调养心脏、缓解疾患之目的。

小柴胡汤里的智慧
    大枣的药用如何,我们先来看一个病例。2009年春天,我的一位朋友说身体很不舒服,头晕,并且到了头一动就感觉到晕的程度,还总是伴有恶心呕吐,一直感觉想呕,吐得也非常严重,走路的时候也可能吐出来一口。而到医院去检查,也没能检查出什么问题来。不仅病人奇怪,医生也感到很奇怪。
  我是这样为他诊断的,春天是肝气开始生发的时候,生发不好就会导致肝胆气机的不和,出现口苦、咽干、目眩、胃气上逆、“默默不欲饮食”的症状,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少阳证”。“默默不欲饮食”也就是不想吃东西。关于少阳证的治疗,医圣张仲景曾经开过一个方子叫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就是和解少阳的,尤其适用于春天肝阳生发的时候。
    小柴胡汤这个方子用了柴胡等一些药来和解少阳。方子最后两味药就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生姜和大枣。在这个方子里,张仲景用大枣12枚掰开,然后放在药里熬。姜是散开郁结的,枣起到平胃气的作用,为什么要姜枣同用?历代医家分析,姜是辛温之品,往外发散的,益卫气,刺激卫气让它开始工作,把寒邪驱逐出人体。光卫气工作是不行的,血也要工作,大枣正好可以补血。这样,卫气和血液一起工作,卫气往外发散,血液在里边巩固基础,就可以使得邪气更早地发泄出去。所以几服药以后朋友的症状就全部消失了。
    其实,每个中医的方子都很讲究配伍的,君臣佐使的应用智慧,不逊于古代谋士的治国之道。
    我们把大枣掰开来看,大枣肉的颜色有点黄。中医讲黄色人脾,因为脾主土,这个土的颜色就是黄色的。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大多数黄色的食物都是可以起到补脾的作用的。大枣肉是黄色的,大枣皮是红色的,红色人心,所以它又可以养心血,大枣也就具有补血的功能了。
  大家都想不到的是,日本料理跟张仲景的方子有关,这是一位日本学者考证出来的。张仲景的《伤寒论》传人日本以后,日本人使用《伤寒论》里的方子治病,方子里经常用到姜和枣。而日本人又经常用姜枣来做菜,慢慢地药方和做菜就混同了,姜枣就被称为料理了。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http://www.)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