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 心 病 的 食 疗 方 一、痰瘀闭阻型冠心病的4种食疗方 痰瘀闭阻型冠心病临床表现: 胸闷窒痛,或轻或重,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形体肥胖,身重乏力,脘痞呕恶,舌质暗红,苔腻或垢浊,脉涩或弦滑。 1、【瓜葛红花酒】 配方: 瓜蒌皮 制法: 将上药拣净装一大瓶内,加入高粱酒800~1000毫升,泡1个月后取酒内服。 功效: 化痰驱瘀,通络定痛。 用法: 每日晚服用,每次10毫升,同时用此酒擦膻中穴1次,连用7~10日。 2、【杜鹃猪肺】 配方: 杜鹃叶 制法: 将杜鹃叶洗净放碗内,加入绍酒、冰糖上屉蒸40分钟,取出用洁净纱布绞汁过滤备用。把猪肺用水冲洗干净,下锅煮透,捞出切片,放入砂锅内,加入鸡汤、葱白、姜片、花椒水、精盐,上火炖熟。拣去葱、姜块,再加入杜鹃汁、味精、香油,开锅盛入碗内即可食用。 功效: 补虚化痰,强心活血。 用法: 佐餐食用,可常食。 3、【瓜蒌薤白茶】 配方: 瓜蒌仁、薤白各 制法: 将上药按比例加10倍量,研成粗末,每次取20~40克,放入热水瓶中,冲入半瓶沸水、10毫升绍兴黄酒,盖闷10~2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 宽胸化痰,通阳散瘀。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服,1日内饮完。连服数日。 4、【蚯蚓炒鸡子白】 配方: 蚯蚓3~5克,鸡蛋3~4枚。 制法: 将活蚯蚓先放盆内2~3天,使其排出体内泥垢,剖开洗净,切段,将鸡蛋清与蚯蚓同炒,盐调味。 功效: 涤痰化瘀,活血通络。 用法: 佐餐食用,3~5日为1个疗程。 二、寒凝气滞型冠心病的4种食疗方 寒凝气滞型冠心病临床表现: 心胸疼痛,每于受寒后诱发,气短,胸闷,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心,畏寒面青,手足不温,苔白或滑腻或暗红,脉紧。 1、【四味鹌鹑蛋羹】 配方: 鹌鹑蛋10只,红参 制法: 将红参、当归、肉桂、丹参煎成药汁,取鹌鹑蛋打入瓷碗内,入药汁搅匀,加海米2~5克,食盐、麻油少许,上蒸茏蒸熟。 功效: 温阳祛寒,化瘀止痛。 用法: 每日1次,7~10日为1个疗程。 2、【人参富贵香酥雀】 配方: 麻雀10只,红人参 制法: 上药捣成粗末,将药分装于洗净的麻雀腹内,装盘,加盐、葱、姜、蒜及五香粉适量,蒸30分钟取出,弃药,入油锅内炸酥即成。 功效: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1只,可连服半个月。 3、【苏合香酒】 配方: 苏合香丸 制法: 将苏合香丸放入米酒中,用文火稍煮,使药丸完全溶化后备用。 功效: 散寒通窍,温经通脉。 用法: 每日2次,每次服药酒10毫升,连服数日。 4、【薤白粥】 配方: 薤白 制法: 将薤白、葱白切成3~4厘米的小段,与粳米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粥,粥成后加入切碎的香菜稍煮即成。 功效: 通阳散寒,行气导滞。 用法: 乘热服用。可作早晚餐服食。 三、气阴两虚型冠心病的3种食疗方 气阴两虚型冠心病临床表现: 心悸心痛,气短自汗,头晕头痛,心烦不寐,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弦细无力或结代。 1、【玉竹猪心】 配方: 玉竹 制法: 玉竹洗净,切成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约 功效: 养阴生津,宁心安神。 用法: 每日2次,佐餐食。 2、【鸡丝烩豌豆】 配方: 鸡肉 制法: 将鸡肉切成细丝,用料酒、葱、姜、盐少许调汁浸好,淀粉加水调汁待用。把豌豆剥好洗净,将油熬热,放入盐,倒入豌豆略炒,再把鸡丝倒入,急炒几下,加肉汤或开水50~100毫升焖烧15分钟,再加入淀粉汁,烩熟即成。 功效: 补益气阴。 用法: 佐餐食用,可常食。 3、【黄精玉竹牛肉汤】 配方: 牛腿精肉 制法: 将黄精、玉竹、龙眼肉洗净;牛腿精肉洗净,切块,并用开水氽去膻味。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 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用法: 饮汤食肉。 四、滞血瘀型冠心病的2种食疗方 气滞血瘀型冠心病临床表现: 胸部闷痛、刺痛,痛有定处,心烦不安。或时有心悸不宁,两胁胀满,喜叹息。舌质紫暗,脉细涩或结代。 1、【三七猪心】 配方: 三七粉 制法: 将猪心切成薄片,用蛋清、精盐、胡椒粉、淀粉上浆。再把三七粉、绍酒、酱油、白糖、味精、生姜末加水兑成卤汁。炒勺内放油适量,烧至四五成热,把猪心片放油中滑开,倒入漏勺内,在原炒勺内放姜末少许,待炒出味后,把滑好的猪心片和木耳倒人,翻炒几下,再加卤汁炒匀煮沸,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 益气养血,活血化瘀。 用法: 佐餐食用。可常食。 2、【丹参茶】 配方: 丹参 制法: 将丹参制成粗末,与茶叶以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 活血祛瘀,止痛除烦。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 五、气血不足证型冠心病的3种食疗方 气血不足证型冠心病临床表现: 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短,体倦自汗,少气懒言,动则尤甚,面色少华,纳食不香。舌淡胖或有瘀斑,脉细弱或有结代。 1、【党参泥鳅汤】 配方: 活泥鳅 制法: 将泥鳅去头尾洗净,入少许盐及姜腌渍15分钟。锅内放油烧七成热,入泥鳅炒至半熟,加党参、清汤适量,同炖至熟烂,加入姜末、盐、葱花、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 益气扶阳,健脾利湿。 用法: 佐餐食用。 2、【灵芝三七山楂饮】 配方: 灵芝 制法: 先将灵芝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微火煎熬1小时,取汁,兑入三七粉和山楂汁即成。 功效: 益气活血,通脉止痛。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服前摇匀。 3、【人参银耳汤】 配方: 人参 制法: 银耳用温水浸泡12小时,洗净。人参去头,切成薄片,入砂锅中,用文火煮熬2小时,再加入银耳熬1小时即可。 功效: 益气补血,生津宁神。 用法: 每日1剂,饮汤食银耳,分2次食完,连用10~15日。
次资料摘辑于中国中医药网 |
|
来自: 泛海乘风 > 《03315.食疗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