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态养生诠论》连载7 ——刘长喜

 桃花背 2012-11-26

《生态养生诠论》连载7

 

(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自然死亡观

生态养生追求健康的同时也应正确面对死亡。不同的思想面对死亡的态度不同。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对“安乐死”已经在法律上予以承认,但是多数国家尚存在很大的异议。《黄帝内经》追求健康死亡,天年不病的自然死亡观,以一种自然平和的心态正视而非回避死亡。《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灵枢·天年》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内经》指出一生中在不同阶段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不同,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虽然由于先天禀赋不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正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柔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但是长寿之人均有其共同特征。《灵枢·天年》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人有天年,但是不注重养生保健是很难享有天年的。《灵枢·天年》曰“人之夭寿各不同,或夭,或寿,或卒死,或病久”。是寿是夭,取决于人的神与气: “气质盛衰,以至其死”,“人之始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四)“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平衡健康观

生态养生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推崇劳作适度、中庸至上、阴阳平衡的平衡健康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是阴阳是天地之道,也是一切事物的纲领,万事万物均离不开阴阳,是生死的根本,是神明之府。无论是养生保健还是辨证施治都不能脱离阴阳,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上求得平衡。生态养生的平衡观贯穿始终。

1.“生病起于过用”,“反常则灾害至矣”的动态平衡观

《黄帝内经》强调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无论任何劳作、起居以及喜怒哀乐均应适度,过则百病生。《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经脉别论》曰“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切生物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常情况下并不导致人体生病。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保持正常生理功能的能力,但是此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气候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所承受的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衡,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适当的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远近,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灵枢·百病始生》“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

在四时气候变化过程中,每一个季节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经常发生时令性季节性的疾病。“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正邪平衡观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疾病的产生既与人体内在的阴阳平衡有关,即“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也与外邪侵袭机体有关;把导致人体适应自然变化的能力下降并使之发病的因素称之为“邪”,属“阴”;把人体的调节机能和抗病能力称之为“正”,属“阳”。疾病发生与否,是正邪阴阳双方势力消长的过程,如果正气充沛,能抵御邪气,就不会发病。反之,邪气过盛,正不胜邪,就将发病。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出发,机体免疫能力强盛,即使气候突然变化也不易得病,反之,机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则气候略有变化就可能发病。

3.“调和五味”,“饮食有节”的营养平衡观

饮食是人类获取营养和能量,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失衡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明确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饥而不食,渴而不饮,则机体得不到充足的水谷营养的补充,久之会导致气血减少而生病。反之,饮食过量,或者偏嗜五味,也会发生种种疾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五)“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自然治愈观

生态养生注重顺应自然规律,标本兼治,重在“治人”,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状态,调动人体自主抵御疾病的能力,战胜病邪的侵袭,达到疾病康复的目的,即所谓自然治愈观。

1.现代医学的局限性

(1)注重疾病本身的治疗,缺乏系统的健康综合管理:众多医学派别和体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战略,即防治结合。但是现代医学过于相信药物的作用,而对于人体自身的自我康复能力重视不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过分强调治疗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注重疾病本身,而忽视人的整体性,把系统复杂的人体完全等同于僵死的机械,把治病当成了修机器。临床上经常出现患者排队等了几个小时挂上的号,而医生仅仅用几分钟就“诊治”完毕。对于患者除疾病外自身的身心健康、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与疾病密切相关的因素,却根本不予理会,对疾病的康复、预后以及注意事项等也不予指导和解释……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大部分西医人士认为,疾病是由某些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致病因子对人体造成的物质结构、功能代谢方面的损害,或人体缺乏某些必需物质所致。在现代疾病的诊断中,追求的是病因、病理、病位等微观层次的疾病的本质,治疗上致力于直接对抗,通过消除病因、纠正病理等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做法忽视了人体内部以及其内外环境之间整体失调的病理状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病不看人”。

(2)重治疗轻预防:据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发布了《中国慢性病报告》以及《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全球报告显示,慢性病正在严重威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生命,慢性病危害80%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居民的健康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报告称,2005年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高达750万,每12秒钟就有一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中风。而脑中风的高致残率,要超过癌症、心脏病等任何疾病的危害。我国在世的脑中风患者有700万,其中四分之三都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患者一旦得病,或肢体活动受限,或瘫痪在床,甚者生命不保。不但病人感到痛苦,而且家属也无法逃避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痛苦难当;社会负担同样沉重,目前我国每年脑中风患者的医疗费用已高达人民币300亿元以上。

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慢性病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死因。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而在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长19%,其中糖尿病死亡人数甚至可能增长50%,成为“定时炸弹”。更为可怕的是,我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高达20%;城市居民7~17岁的儿童有20%超重;我国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18岁以上的城市居民中18%患有糖尿病;36岁以上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患者已高达16%,这是一个十分可怕、令人震惊的数字!

据WHO的资料显示,慢性病的发生60%以上与生活方式有关,只要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获得60%以上的健康,而我国目前的医疗状态仍然是注重治疗,忽视预防,在医疗设施上的建设和资金投入较大,而用于预防的人力物力明显不足,致使慢性病大有继续恶化的趋势。生态养生就是在情志、饮食、运动、起居、四季等不同角度,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期实现控制或减少慢性病发生的目的。

现代医学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医疗机构以治疗为主,忽视了预防的重要性。其实,医学存在的目的在于对疾病的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说,应是先有疾病的存在,而后有医学技术和医学科学。但是医学并非仅仅局限于有病治病,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不得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不治已病治未病”。该理论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跳出了有病治病对抗性思维的局限性,强调将疾病预防于未萌之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是说高明的医生并不局限于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应着眼于人体内外环境之间关系的协调与调理,使其不产生病证,即保持“平人”的状态。这种思想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论诊候》提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的大医学观点,即将人类社会、人(包括人群)以及人体所患的疾病都纳入医学研究的视野,充分展现了跳出医学来认识医学的勇气和智慧。

(3)抗生素的滥用:随着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饱和与超饱和,现代医学的弊端和致命缺陷,越来越突出地暴露出来了。抗生素的滥用破坏了菌群间的平衡,催生了具有超级抗性的抗药菌株。1981年,马克·拉普在《不死的细菌》书中说:“过去微生物导致的人类的疾病只有10%,而现在能导致的疾病已达20%~30%,我们已用抗生素改变了整个自然界的面貌。”完全依靠药物力量抗病的医学方法,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支撑现代医学大厦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在消灭病原物的同时,也损害着机体本身,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第二,由生物抗性所决定,人体和病原物都会产生抗药性,抗药性随着药物的不断使用而逐渐增强,这就给药物研制和临床医学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第三,对于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的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病原微生物生存斗争的潜力被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调动出来了,所以,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治病,无异于饮鸩止渴,锤炼病菌的适应能力。

第四,依靠药物抗病,忽视对人体天然抗病能力的调整和自然治愈率的提高,会导致人体抗病能力的退化和细菌等致病因子的进化,使整个人类物种质量下降和衰败。

2.生态养生注重调整和调动机体潜能以及自然治愈和康复能力

人类只是一个生物进化相对完善的机体,当今人类医学面临的危机,主要是重视社会发展忽略了生态文明,副作用大大超过了人类机体的适应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健康造成毁灭性打击。我们人体都有自保功能和自然治愈力。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最和谐的存在,他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在的东西,仅凭自己就能够达到和谐,这就是人体的本性。生态养生强调治病推崇“三分治七分养”,多养元气少吃药。如果元气没有了,再好的药也不起作用。养元气就是好好地修正自己,好好地改变习惯,疾病就能去掉大半。

现代医学基本上是用药物等治疗手段代替了人的自愈力。稍有不适就马上大量服药,导致了很多不良后果;婴幼儿有点儿低烧,到了医院就打点滴,先锋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素大量使用,破坏了孩子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态系统等,下次再感冒这类药物就不太奏效了。整个社会在治病方面似乎都在鼓励吃药,滥用药物的趋势已经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出现由药物依赖而造成的精神疾患。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了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对人体健康的贡献却高达60%。生态养生就是最大限度的培植、养护、调动机体的自然治愈能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期实现少得病、不得病以及有点儿小病自身康复痊愈。

(六)顺应自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的养生观

顺应自然是《黄帝内经》养生之本。《黄帝内经》依据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天人合一学说,提出顺应环境四时变化、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和于术数、修养情志等许多养生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说明地理环境对人的生化寿夭有着重要的影响。《素问·宜法方异论》则进一步指出,因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形成人不同的体质,并相应地导致一些易发疾病。因此,一个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对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

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与疾病关系密切。“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论述,详细论述了天气变化的规律,以及这些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根据一年四季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以及生物与之相应的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生长规律,提出了人应根据四季变化养生的理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灵枢·本神》也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指出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一定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养生方法,方能保持机体健康而不得病或者少得病。

个人的情志养生、精神修养重在豁达。《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