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株洲景弘学校:何为“学生自驾课”

 缤纷生活 2012-11-28
 “自驾游”是当下流行的旅游方式,由旅游者自己驾驶车辆,自己选择旅游的路线,自己安排旅游的时间、饮食、住宿等。“自驾游”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相对比一些被“旅游团”安排好的传统旅游模式,“自驾游”更轻松、更自由,能更好地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课堂教学也同样如此。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已经落伍,学生更期待自己主导课堂。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想法,在原有的高效课堂模式基础上继续创新,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通过把学习小组细分为“学习共同体”,教师“拼教”学生“拼学”,甚至完全不需要教师的“自驾课堂”等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什么、怎么学、跟谁学,充分体验到主宰课堂的感受。

  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的课堂经常会出现这些情景。

  情景一:整间教室没有一个教师,但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展示进行得顺利流畅、井井有条。学生代替了教师的作用,巡查学情、记录评价,还会对其他学生作出点评。没有教师,学生的表达反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一节课下来获益良多。

  情景二:不知什么时候,教师进入教室,转了两圈,然后对某个组讲了几句话,又走出教室。或者,又来了七八个其他班的学生,与这个班的小组融合在一起,交流讨论起来,甚至直接参与小组展示。原来,教师同时给两个班上课,学生可以打破班级的界限,自由交换学习。

  情景三:在某教室,居然同时聚集了两三位教师。他们在学生对学、群学时,不断地去每个组了解学情,也会直接参与讨论。大展示时,教师会像学生一样,提出“疑问”,作出“点评”。有时,教师也会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情景四:学生3人一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区域;班级被分为18个点,每个点都在黑板上拥有自己的板块。小展示或大展示的时候,每个展示都是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

  ……

  如何让教师更好地放权给学生,把对学生的束缚和干扰减到最少?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把学生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如何整合教师资源,解决教师实力不均的问题,让学生共享优质师资?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是出现以上情景的直接原因。

  “高效”是课堂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不断探索出更多高效的方法。好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技术更新,原来的“高新技术”将逐渐落后,甚至被淘汰。课堂又该从哪里入手?既然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过程,那么自然还是应该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巨大的宝矿下手。学生和教师都是宝贵的资源,高效课堂虽然比传统课堂更好地进行了发掘,但是利用率有多高?是不是依然有很大的潜力?之前的做法是不是已经老化?教师和学生是否已经倦怠?

  基于种种原因,景弘中学的课改核心团队不断研发,改革学习小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导课堂的作用,最终达到完全由学生自主的“自驾课堂”模式。

  创新点一:充当活力细胞的“ABC学习共同体”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法宝之一,是落实课堂合作交流的载体,所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一个班有50多个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接近10人。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往往热衷于群学和小展示,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成了“坐享其成的懒汉”,等着享受大家的合作成果;也有的学生成为合作交流中的“旁观者”,短短的几分钟对学、群学,始终插不上话。由于小组人数偏多,会经常出现不参与、假参与等问题。虽然学生也组建了“学习对子”和“师徒对子”,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更习惯跟有共同语言的同学进行交流,而“师徒对子”之间,经常缺少有效的帮扶与互助。我们意识到,教学中对学生的“利用率”还不够,学生身上还有很多宝藏,正在等待我们去挖掘。

  为了减少课堂中的精力流失,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强化“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教学理念,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作用,学校尝试新的改革,于是就有了“ABC学习共同体”的诞生。

  “ABC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按照“异体同质,同体异质”原则组建的三人“微小组”,同时又是一个由“学习对子”和“师徒对子”组合而成的共同体。它同时解决了学习小组人数太多、“对子”人数太少的问题。“ABC”既是同一学习小组A、B、C三个共同体的编号,同时也表示同一共同体的三个层次。

  同一共同体的A、B、C是一个动态表达,分别用1、2、3号来表现某阶段某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某学生有可能是9月份语文的1号、英语的2号、数学的3号,这就代表了他在共同体中,更多充当语文课堂的“师傅”角色,数学课堂的“徒弟”角色,而在英语课堂中,则游走在“师傅”角色和“徒弟”角色之间。当然,充当“徒弟”角色的学生并非在课堂中始终处于接受“师傅”讲解的状态。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过程,师徒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始终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作为学科1号的学生,负有更多组织、管理的责任;而学科3号的学生,则在反馈、展示等环节有优先上台的权利。

  每个共同体与学习小组一样,都有个性化的名字,也有自己的标志、口号、规则。共同体的3个学生一起接受学习小组的管理,并以共同体为单位,接受捆绑评价。每一节课,每一个班级、年级都有对共同体的重点评价,涉及到课堂参与、纪律表现、成果质量等多个方面,每周、每月都有反馈。每学期,学校除了给优秀共同体荣誉奖励外,还会组织他们去校外参观旅游。这样,学习共同体就如同充满活力的细胞一样,让学习小组这些“器官”正常工作,让班级这个“人”健康成长。

  创新点二:解脱班级和教师束缚的“拼学”

  传统课堂中,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把持课堂,霸占话语权。现在虽然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但是很多时候,教学依然像表演一样,教师安排学生的角色,设计学生的台词,然后根据教案一步一步进行。教师依然舍不得让出课堂的控制权、话语权,放不下重点与考点。

  高效课堂主张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如果教师无时无刻地监管和控制,学生还能自主选择,呈现出狂欢的状态吗?为了最大化地解放学生,最大化地放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学校必须设法“控制”和“隔离”教师,让教师“没时间”“没办法”约束学生。于是,景弘中学“拼学”的教学思想应运而生。

  “拼学”就是让教师同时给2个甚至3个以上的班级上课,而学生可以在这几个班级中“自由”走动。

  当然,“拼学”需要具备一些条件:

  编写导学案是“拼学”的基础。没有教师,学生怎么学?导学案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它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施工图、导航仪。因为它无声,所以它不会主动控制、干扰学生。课堂上没有教师,导学案的编写至关重要,这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导学案的编写需要研读课标作指南,吃透教材打基础,紧扣目标抓落实,分层学习重差异,学法指导在其中,集智备课作保证。只有编写出优秀的导学案,才能充分发挥出“拼学”的魅力。

  培训学生是“拼学”的保障。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放任自流吗?当然不是。那么,如何让学生离开教师也能有序地学习呢?如何保证学生能够按照学习流程完成学习任务、落实学习目标呢?扎实而到位的学生规范培训是落实“拼学”的保障。任何事物只有遵守其必要规则,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景弘中学每学期的第一个星期不上新课,而是反复进行各类课堂规范训练。当学生把必要的规范化为习惯的时候,课堂学习就能流畅而有序地进行了。

  依靠学生是“拼学”的关键。教师不再一直呆在某间教室,并不等于可以不需要教师。教师应该对学情有充分的准备,预设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参与;做好小助手的培训,让小助手及时、准确地反馈学习情况,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把握好在教室中的时间,简明扼要地表达,激情有力地点评,让每一个教学行为都适时而必要、到位而精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黑板资源,让学生及时把问题、成果展示在黑板上,便于教师对症下药;把好最后的达标检测关,对检测结果进行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

  “拼学”让学生能更大限度地脱离教师的掌控,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营造宽松融洽的氛围,同时又因为有导学案的指引、学习目标的检测,教师可以把握课堂学习情况,不至于让学生学得漫无目的。“拼学”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得到更多研究学生、提升自我的时间。

  创新点三:让学生共享优质师资的“拼教”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不仅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同一学校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也应该体现这一思想。高效课堂依然需要教师,只是教师发挥作用的方式要发生根本改变。但由于从教经历以及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不同,每位教师所体现出来的实力与水平也参差不齐。传统课堂中,教师分配到各班,接受学校的教学成绩考核,各自为政,甚至还私藏“绝招”,导致各班级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既影响学生利益,也影响学校发展。因此,打破教师在各班级任教,推行“拼教”的教学模式,便有了更大的意义。

  “拼教”分为固定结对和随机配对。

  固定结对。学校有意识地安排强弱结对,实现教师互助帮扶,既能促进较弱的教师快速成长,也能让学生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实现各班均衡发展。

  随机配对。由于学校班级较多,“拼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拼教”,学校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由选择班级进行“拼教”。

  “拼教”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期初做好“拼教”对子的安排,年轻教师尽量与有经验的教师结成固定对子,以便优势互补。要求固定对子每周“拼教”1节课,随机对子每月“拼教”2节课。

  2. “拼教”的操作方法。“拼教”者同时进入课堂,分配好任务,如甲负责主持流程、观察板书、点评学习内容,乙负责组织课堂、观察学生、点评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是否规范;或者甲负责主持流程,甲乙各负责3个小组的全方位管理等。同时,“拼教”者可以作为“学生角色”融入到学习小组或共同体中,推动流程、促进生成。

  3. 如果在甲教师所教的班级进行“拼教”,则乙教师必须带听课本,记录自己观察到的优点与不足,特别要写清楚自己的处理办法。课后,乙应该与甲进行有效沟通,共同改进课堂。沟通完毕后,甲需要在听课本上签字。

  4. “拼教”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班级将同时拥有多位任课教师;学校捆绑考核“拼教”对子,以激发团队的力量,发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优势;进一步实行教材整合,实施教师专题化教学,如语文学科甲教师负责字词过关,乙教师负责古诗词教学,丙教师负责现代文阅读,不同班级错开专题内容,“拼教”对子承包专题教学。

  创新点四:海阔天空的学生“自驾课”

  景弘中学很多教师出差或者请假时,并不安排别的教师代课,而是由学生开展“自驾课”。平时,教师也会经常安排“自驾课”,以便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顾名思义,“自驾”不再是请司机开车搭载乘客去目的地,而是由学生自己驾驭课堂,达到学习目的。“自驾课”不是“自习课”,它与平时的上课要求没有不同,质评组遇到“自驾课”时,同样会全程听课、打分。

  学生终究会离开课堂、离开教师,独立地进入社会。如果在学校中,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学生将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更好地自主学习。培养出这种素质,在当今信息与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来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自驾课”给学生最彻底的解放,同时也是对教师最大的信任,这是课堂的最高要求,也是最高境界。

  “自驾课”看似无师却有师。没有上课的教师,不等于课堂就会漫无秩序、毫无条理。在“自驾课”中,充当“教师”角色的,就是导学案和学生自己。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有序地学习,整个课堂充满了自由、轻松、快乐的气氛。

  导学案在学生接触高效课堂初期,暂时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像教师一样,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由于教师的缺位,导学案这份“地图”、“导航仪”,可以帮助学生少迷路、不迷路,减少时间的浪费和精力的流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如果能渐渐地甩掉导学案这根“拐棍”,独立行走,便能走得更稳、更快。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初三年级部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