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奘取经

 谢了春红 2012-11-30

    在唐三藏之前,中国的佛教就已经发展得已有相当规模。在南北朝时期,寺庙遍处僧尼十万。杜牧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但是唐以前的佛经大都是天竺人翻译,有许多不尽合理之处。

    唐三藏即玄奘(603-664),俗姓陈,河南陈留人,12岁出家,遍读佛经。后玄奘周游各地,遍访高僧,发现现有经纶 之意或隐或显,不免有出入,令人迷惑。于是概然决定西行求法,以释粽众疑。这年,玄奘28岁,贞观三年,只身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

    当时,唐朝有明令,百姓不得私自出国。各主要道路关隘稽查得很严。要偷渡出国,不是容易的事。玄奘只好昼伏夜行,经哈密,龟兹,翻越天山进入北印度。玄奘游遍印度各国,受到欢迎和礼遇。后来,玄奘到了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大学,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这里有僧众两万多人,汇集了许多著名大师。玄奘一学就是五年,并从师于戒贤法师。大概是两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集于一身,玄奘屡次参加宗教辩论大会,与婆罗门教等论师辩论常常获胜,声誉日隆。不久,就升任那烂寺副主讲,相当于讲师。

    为了更了解印度佛教,玄奘在印度周游各地,巡礼佛迹。游历以佛教壁画,雕刻等艺术闻名世界的南印度及阿姜塔石窟等地。

    功德圆满后,玄奘携带经书,佛像,舍利等佛家宝物,经南疏勒,于阗归国。贞观十九年(645年)五月回到长安。这与当年的偷偷出国决然不同,进城时,长安街上十万人夹道欢迎。第二天,长安街上陈列着佛舍利一百五十粒,金檀佛像七尊,经论五百二十卷,六百五十七部。

    玄奘西行求法共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里,成为一个时代的创举。不久,唐太宗召见玄奘,并敕住弘福寺。以后,玄奘与弟子窥基等人开始了专心于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前后十九年,共译经律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还将沿途各国风土人情及宗教轶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同时,把“天竺”国名称改为“印度”。根据这本书和玄奘的事迹,后人创造了一本小说,那就是《西游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