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放弃1%的可能

 文山书院 2012-11-30
不放弃1%的可能

    1857年,年仅20岁的美国人约翰·摩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天,他从古巴采购海鲜归来,途经码头,突然有一位陌生人问他:“先生,想买咖啡吗?我有现货,可以半价卖给您。”“半价?什么咖啡?”摩根惊疑地盯着陌生人。“是的。”陌生人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艘货船说道,“我是那艘货船的船长,受一位美国商人委托到巴西运了一船咖啡,谁知刚到这儿,他却破产了。我现在急着回巴西,如果您能买下这批货,等于救了我,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是,我要现金。”

    摩根上船看了咖啡样品,的确是一批好咖啡,而且价钱又如此便宜,是个赚钱好机会。只是,自己身无分文,怎么和人家做生意呢?摩根不愿意就此轻易放弃,他决定拿下这笔生意。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平日常常教育他不要放弃任何一个机会的人。当他带着咖啡样品到客户那儿推销时,人们都劝他要谨慎行事:“价钱虽然很便宜,但舱内咖啡是否与样品一致则很难说。”甚至有商界权威警告他,在咖啡市场如此疲软的前提下,这笔生意赚钱的可能性只有1%。然而,摩根坚持自己的判断,巴西船长是个可信的人,即使是1%的可能也绝不放弃。

    老摩根支持儿子的行动,为儿子筹到了这笔资金。摩根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下,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事实证明,摩根的冒险是成功的,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后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咖啡大面积减产,价格一下子猛涨了3倍,摩根因此大赚了一笔。

    就因为这次大胆的交易,大家对摩根刮目相看。后来,摩根办起了属于自己的商行,使他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这为他以后成为美国金融巨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思维与智慧》第10期 郝金红/文)
瓦砾场里出财富

    唐贞观年间,有个叫裴明礼的山西人,他有个爱好,喜欢收集破烂,积攒多了就卖掉,久而久之积下了一笔财富。发了小财,要不要继续做破烂王呢?裴明礼的心思可不在这上面,他的眼睛瞅准了长安城金光门外的一块荒地,荒地上堆满了瓦砾,价很低,裴老板将这块地贱价买了下来。

    地到手了,要清除满地的瓦砾,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劳驾搬运工?不行,成本太高了,得想个既能搬走瓦砾又不太费钱的法子。裴老板有办法,他策划了一个“垃圾大灌篮”有奖活动,就是在荒地里竖起一根根土式篮球架,就是一根根杆子上挂着筐子,然后宣布:“把瓦砾扔进筐子的,有奖。”“垃圾大灌篮”活动获得了长安居民的热烈响应,他们来到瓦砾场,一次次地,十有九次徒劳无功地往篮子里扔瓦砾。有奖活动进行得轰轰烈烈,荒地上的瓦砾在群众性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清理光了。而裴老板的成本无非就是提供“有奖垃圾大灌篮”的奖品,而“大灌篮”的命中率才十分之一。

    瓦砾清除光了,接下来经营什么呢?放牛放羊!裴明礼将这地盘出租为畜牧业基地。仅仅赚放羊佬的租金吗?非也,过了几年,遍地都是牛羊粪,裴老板就将果核撒在地里,用牛耕耘翻地几遍。第二年,果树长出来了,一车一车卖到市场上去;赚钱了,又盖房子,院子里养蜜蜂,果树开花,蜜蜂传花粉,各项生产活动与商业活动良性互动,奏出一章财富的交响乐。

    这是《御史台记》里面的故事。裴老板最大的特长在于善于塑造创富工具。一块堆满瓦砾的荒地,在裴老板的蓝图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塑造,从荒地转型为牧场,再转型为果树苗培植基地,最后塑造成集果树、蜂蜜和出租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集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