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上海老校园(一)上海机械学院

 钱平久 2012-12-03

走进上海老校园(一)上海机械学院     

    小时候,家离军工路上的学校不远,很早就知道有这么一所上海机械学院  ,也曾经进去过两次,我和妻子参加的1992年上海成人高考考场就设在这里,当时就是感觉这所学校房子很老,地板很旧,  也没有引起多大关注。2008年一天,骑助动车经过那里,发现校门突然变得非常漂亮,  学校大门上沪江大学1906几个字很清晰的显示出来,才知道原来机械学院是一所非常老的大学,校名也已改为上海理工大学,就拍照留了个影



    从92年至今,整整二十年过去了,城市面貌天翻地覆,随着房地产产业急速迅猛的发展,大量城市老建筑被拆迁,成片的历史街区消失了,使得遗留下来的老建筑就显得十分宝贵起来,它是一个城市文化传承,是老一辈记忆源泉,是城市的根。这两年逐渐喜欢并关注上了老建筑,有空闲时间的话,就会出去逛逛,把一些熟悉的老房子、老建筑拍摄下来,保留住自己的记忆。

    今年十月长假,最后两天出去闲逛,在经过上海理工大学的时候,看见前面一辆助动车很随便就驶进了校园,当时就觉得,原来大学校园看管并不是很严,于是我也骑车跟着驶进了校园。终于可以仔细看看这所已经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园了。

    上海机械学院 现名上海理工大学 ,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是一所由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大学,1951年2月,沪江大学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文科院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机械学院是上海地区的工科著名院校,专业以工为主,主要是动力、仪表、机械、电子、计算机、科技外语等,岳母60年代就毕业于此学校。


这是学校在军工路上的大门,即学校的正大门


  

 这是大门旁新建的,具有欧式风格的新建筑。



沪江大学校园的设计者亨利?墨菲



笔直的校园主干道


校园中心广场的毛主席挥手的巨大塑像




印象中上海很多老高校校园里,基本都有毛主席塑像。





应该是解放后建造的教学楼



学校的操场很漂亮,塑胶跑道、绿色的草坪。


格致堂 


格致堂 






    思裴堂落成于1915年,是沪江大学男生宿舍楼,为美国密苏里州浸会所捐赠。堂名思裴,意在纪念该州浸会第一任书记裴理克博士(Dr. Manley J. Breaker)。1975年大修时将原坡屋顶改为平屋顶。现为第三学生宿舍。2008年4月份,沪江大学董事会成员Breaker 的后裔Betty Breaker Marcontell 女士曾来校寻根。原建筑门洞及部分窗洞使用尖券,二三层窗洞以竖向线条统一,以增加垂直感,室内走廊以连续的尖券划分空间,表现出哥特式建筑风格;主入口八根科林斯柱式抬起的门廊、部分扁平圆弧拱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



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有多幢不同样式的小楼。



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



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



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



原沪江大学教员住宅。



   思雷堂落成于1922年,为沪江大学附中(中学上院),现为第一办公楼。 


思雷堂



     思晏堂始建于1908年1月21日,1909年2月10日大学开学时启用。堂名思晏,以纪念美国浸会来华传道的开拓者晏马太博士(Dr. Matthew T.Yates)。思晏堂是沪江大学第一座综合性大建筑,也是沪江大学教学、行政中枢,内设图书馆、邮务处、庶务处、教务处、正副校长室及可容300人的礼堂,其他为课室(18间)。后来思晏堂二楼东面的礼堂也改建为课室。1956年9月24日损毁于龙卷风,1957年5月15日重建完成,建筑上部已非原貌。后改作现代化教学中心,2009年改作学校办公室。原楼立面上的双联尖券、山墙玫瑰窗、凸出屋面的尖塔以及外墙的扶壁均带有明显的哥特特征构图元素,而南立面组合柱式形成的门廊及露台、立面上的圆弧拱门窗具有古典主义韵味,表现出折衷主义倾向。 


思晏堂


原湛恩纪念图书馆




   原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始建成于1928年9月,1948年向东扩建,造对称的东翼连以塔式门厅,并更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现为仪表一馆。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外墙,双坡红瓦屋顶,立面中部凸出平顶城堡式塔楼。晚期哥特风格,穿越式塔楼形成构图中心,尖券门洞形成建筑主入口,外墙壁柱逐层收缩,上有小尖塔,檐口有雉堞式装饰。 于校庆105周年之际改为上海理工大学公共服务中心。


原湛恩纪念图书馆楼内情况


楼内情况


原湛恩纪念图书馆


   思伊堂落成于1919年,是沪江大学男生宿舍楼,为美国芝加哥伊文思登(Evanston)城第一浸礼会所捐助。1984年大修,将原坡屋顶改为平屋顶。现为第四学生宿舍。原建筑砖木结构,屋顶陡峭,老虎窗林立,主入口四圆心尖券门洞线脚层层缩进,以方形花饰图案收头,主入口上有两层凸窗,窗下墙上有尖券装饰图案,走廊上以连续四圆心券划分空间,具有晚期哥特式建筑风格。



体育馆建于1917年,1918年2月20日落成并举行开幕典礼,由美国波士顿城赫司开大佐(Coloned. E.H.Haskell)独立捐造。现为学生活动中心。砖木结构,哥特式建筑风格。屋顶陡峭,外墙壁柱逐层收缩,主入口尖券门洞线脚层层缩进,外墙窗下墙上装饰有哥特式花纹,窗洞口两侧有齿形装饰线脚。 




学校体育馆




   麦氏医院于1917年建成,系沪江大学医院,因美国麦克来氏(AlexanderMcLeish)捐助而得名。麦氏医院又名普济医院,同时兼为沪江大学附近乡民诊治。现为家属楼211号。 




水塔建于1930年。现为学生勤工助学中心。

 

   音乐堂,1935年10月建成,原为中学礼堂(Academy Assembly Hall),后改作音乐堂,为沪江大学音乐系使用。1997年至2009年为上海理工大学校长办公楼。砖混结构,哥特式建筑风格。屋顶陡峭,门窗细部哥特风格明显,山墙门廊形成主入口,尖券窗有直棂分隔装饰,北立面有三联拱尖券,扶壁以小尖塔收头。 



音乐堂






    大礼堂暨思魏堂于1937年5月建成,为大学礼堂(University Auditorium)与思魏堂(White Chapel)的联体建筑。思魏堂位于大学礼堂北侧,是为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而募建。大礼堂整体为二层砖混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呈“L”形,是沪江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立面上简化的哥特式十字花窗、尖券窗,窗洞由细柱分成竖向长窗,增强了垂直感,入口厚墙线脚、扁平拱及室内装饰体现出罗马风风格


大礼堂


  湛恩纪念图书馆”就是为纪念我国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家、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烈士而设立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创建的上海浸会大学堂图书馆。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前身——上海浸会大学堂图书馆,开馆时仅有价值100多美元的书刊。2009年12月8日,具有近代欧洲巴罗克风格的“湛恩纪念图书馆”新址揭牌。


校园一角


校园环境不错。



学院到底和复兴岛隔河相望


学生涂鸦墙


工业厂房样式的大学生发展中心,噢,工科类的学校嘛。

   看完了前沪江大学校园,感觉了一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异域风格建筑群,典型的美国特色的红色小洋房,是“浦江之滨花木扶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的写照,校园的历史建筑风格主要是哥特式教堂风格,这是由建校目标决定的。所以我想为了使子孙后代以后也能看到这些,我们一定要努力保护好这些风格鲜明的优秀欧式老建筑。   (钱平久图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