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厌食症中医药治疗概况

 河南咳喘网 2012-12-04

小儿厌食症中医药治疗概况

来源:未知   作者:limengshu  点击: 95 次 时间:2012-02-09 10:26

  摘 要∶近年来小儿厌食症发病有增高趋势,引起广大家长和医学界的注意,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故从辨证论治研究、中成药、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的病症。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近几年来本病发病呈逐年增多趋势,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各年龄儿童皆有发病,尤以1~6岁小儿多见。本病与饮食不节、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七情所伤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脾胃,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厌食症上具有一定优势,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近况作一概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王丽珠根据厌食症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将小儿厌食症分为五型:脾运失健者,治以健脾助运开胃;胃阴不足者,治胃勿忘治脾,养胃育阴兼以醒脾;脾胃气虚者,治宜益气健脾、脾胃同治;肝气郁结者,治宜舒肝理气开胃;脾肾阳虚者,治宜温脾肾之阳气,同时健脾。骆常义提到脾胃湿热型,治当燥湿健脾、淡渗利湿。于己百教授将证型分为胃热型和脾虚型,分别治以清胃通腑降气和健脾益气。陈明英把小儿厌食症分为四种类型:脾胃虚弱积滞,治以补益脾胃,淡渗实脾,佐以导滞;脾胃虚弱兼湿热积滞,治以健脾益胃,清热化湿导滞;脾虚肝郁气滞,治以健脾益胃,疏肝理气;脾胃阴虚兼积滞,治以益气养阴。

  2 临床研究

  2.1 内治法

  2.1.1 自拟方药

  刘建新以自拟运脾和胃汤(白术、神曲、鸡内金、炒麦芽、茯苓、山楂、炒白扁豆、陈皮)治疗厌食症60例,总有效率93.3%。王波等运用王春生老师自拟经验方爵床胃喜汤(爵床、胡黄连、萆薜、炒苍术、使君子、太子参、山药、炙甘草、木香、陈皮、鸡内金、生山楂)治疗小儿厌食症300例,总有效率100%。康开彪等选用自拟益气健脾消食汤(党参、白术、茯苓、佛手、枳壳、石菖蒲、麦芽、山楂、神曲、山药、仙鹤草)治疗小儿厌食症85例,治愈53例,好转2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6.5%。张慧琪等采用中药益气养阴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石斛、砂仁、麦门冬、白芍、乌梅)治疗小儿厌食症63例,总有效率为87.3%。张玉芬等用自拟健脾消食汤(苍术、白术、山药、白扁豆、砂仁、木香、山楂、鸡内金、神曲、陈皮)治疗厌食症36例,总有效率83.3%。

  2.1.2 中成药

  李原用乐食健儿宝口服液治疗厌食症113例,对照组84例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对照组总有效率90.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张晓霞等用增食开胃口服液治疗厌食症150例,总有效率98%。张迎春等以肥儿宝冲剂治疗厌食症50例,治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邓沂等以于氏增食煮散(Ⅰ,Ⅱ号)治疗厌食症62例,痊愈45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100%。张压西等使用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172例,治疗组104例中,临床控制45例,显效22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35%;对照组68例中,临床控制11例,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0.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曾莺等以健脾消积冲剂治疗厌食症100例,并以胃蛋白酶溶液治疗50例作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7%,对照组总有效率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经Riddit分析(u=2.586,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2.1.3 其它方药

  童桦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有效48例,好转28例,未见改善4例,总有效率95%。司秀芳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厌食症200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其中治疗1个疗程显效者78例,治疗2个疗程显效者94例,总有效率达95%。吴宗德以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并以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60例为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外治法

  2.2.1 针灸、推拿及穴位注射法

  黄玲等采用针刺四缝穴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230例,治疗组134例,治愈96例,好转23例,无效31例,痊愈率71.6%,总有效率92.5%;对照组96例,治愈42例,好转23例,无效31例,痊愈率43.7%,总有效率67.7%,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李伟等以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109例,其手法:医者站在患儿左后侧,双手拇食二指将患儿背部下方长强穴处皮肤捏起,沿背部脊柱两旁,一边拿,一边捏,一边向前捻推,一直向上捏拿至大椎穴为一遍,如此反复3~5遍,最后一遍时,每捏拿5次将皮肤略提高一下,最后再在双肾俞穴以双拇指揉按3~5min。结果:有效率100%。石学慧对4O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在运用开天门、推坎宫、太阳、掐总筋、分阴阳等小儿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再分型论治,并配合针刺四缝穴,治愈3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100%。郑爱茹采取在患儿左右内关穴、左右足三里穴用盐酸呋喃硫胺加维生素B12注射并配合针刺患儿双手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82例,总有效率100%。武亮等用利多卡因注射足三里穴辅以推拿华佗夹脊穴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结果表明:治疗组治愈率高达98.3%,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3.3%,有效率40%。经统计学处理P<01001,两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2外敷法

  刘鼎以刘氏愈疳丹(人参、肉桂、白术、甘松、青黛等)分别置于患儿双侧内关穴治疗小儿厌食症,治疗期间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另以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70.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高世泉等采用穴位贴敷法用喜食散(党参、白术、炒麦芽、木香、肉桂、神曲、山楂、黄芩、淮山药,各药按等量称取)贝占敷神阙穴、中脘穴、气海穴、关元穴治疗小儿厌食症37例,并随机设对照组333例进行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王为等用中药(肉桂、干姜、丁香、白术、白芍、当归、麦芽等药等量研末过筛,混匀并加人香油适量,制成软膏状,外敷脐部)治疗小儿厌食症128例,以口服乳酸菌素片、金双歧片治疗86例为对照组,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7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实验研究

  万力生等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幼龄厌食大鼠和中药干预后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从而研究一氧化氮在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结肠中的含量变化及运脾中药对其的干预影响。结果: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中药干预后的大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运脾中药能调节幼龄厌食大鼠胃窦和结肠中紊乱的一氧化氮水平。张月萍等用运脾复方给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灌胃并设立对照组,以观察运脾复方对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动物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05);运脾组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增高(P<0.05),同时饱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P<0.05)。提示运脾复方能抑制模型动物饱食中枢放电,刺激摄食中枢放电,通过调整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放电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使模型动物摄食量增加。孙远岭等在临床以苍术、白术、焦山楂、当归、黄芪等组成运脾基本方并制成糖浆制剂,30d为1个疗程,治疗4~6岁儿童厌食症51例。同时以利血平建立脾虚小鼠模型,观察运脾方对小鼠食量、体重、血浆Zn、红细胞Zn、肝ATP-ase的作用。结果:临床治疗30d后患儿食量显著提高,血清AKP、唾液Zn含量检测也有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88.23%。动物实验表明,该方可促进脾虚小鼠体重增加,提高Zn、ATP-ase含量。

  4 小结

  综上可见,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方法众多,着手角度均以脾胃为主兼顾肝肾,充分体现中医注重整体调整的思想。在临床应用中,这些治疗方法不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克服了西医西药片面补锌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本病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和治疗标准上尚无统一的评价体系。中药制剂方面,具有服法简便、安全高效、便于携带的剂型很少,应在此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外治法一直是中医治疗本病的一个特色,它不但简便易行,而且痛苦小,易被小儿接受,且疗效显著,应加以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