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叶大黄

 chh71 2012-12-06

掌叶大黄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掌叶大黄  
掌叶大黄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2米。根及根状茎粗壮,肥厚,稍木质,外皮暗褐色,断面深黄色,根状茎横切面外围有排列紧密的环星点。茎直立,粗壮,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具粗壮的长叶柄;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长达35厘米,掌状浅裂至半裂,基部浅心形,裂片呈狭三角形,先端尖锐,两面疏生乳头状小突起和白色短刺毛;茎生叶较小。花序圆锥状,顶生,长10~20厘米。花小,淡红紫色,数朵簇生;花被片6,排成2轮;雄蕊9,稍露出花被;小坚果长方状椭圆形,长约10毫米,宽7~8毫米,具3棱,沿棱生翅,顶端微凹,基部近心形,棕色。花期6月,果期7~8月。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掌叶大黄[1]种拉丁名:RheumpalmatumLinn.
  科中文名:蓼科
  科拉丁名:Polygonaceae
  属中文名:大黄属
  属拉丁名:Rheum
  中药名:大黄(《神农本草经》)
  蒙药名:阿拉根一给西古纳(《蒙药正典》)
  别名:葵叶大黄、北大黄、珠莫萨
  国内分布:产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等省区。
  国外分布:现在甘肃及陕西栽培较广。

掌叶大黄

掌叶大黄(8张)
  海拔:1500~4400米
  最低海拔:1200米
  最高海拔:以上
  生境:山地林缘潮湿处
  是否栽培:内蒙古有栽培。
  湖北分布:鹤峰、恩施、利川、房县、郧西、竹溪、南漳、保康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根茎含葸醌类成分1.01%~5.19%,其中游离状态0.14%~0.75%,结合状态0.87%~4.44%。游离蒽醌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结合性蒽醌有双葸酮甙:番泻甙(Sennoside)A、B、C、D、E、F。另一种结合性蒽醌为单糖甙和双糖甙,单糖甙有:大黄酸一8一葡萄糖甙。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葡萄糖甙和大黄酚葡萄糖甙,双糖甙有:大黄素双葡萄糖甙、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甙、大黄酚双葡萄糖甙和大黄素甲醚双葡萄糖甙等。还含有芪类成分:3,4,5一三羟基芪一4’一羟基一D一葡萄糖甙。此外,还含有鞣质5%,内含没食子酰葡萄糖、d一儿茶素、没食子酸及大黄四聚素,此类物质有止泻作用。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根及根茎可入药。

(一)性状

  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未除去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顶端有茎叶残基。切开面多凹凸不平。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不易折断,折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宽,其中可见星点,排列成环或散在;根部横切面则无星点,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清香,昧苦微涩,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二)采集加工

  秋、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细根,刮去粗皮,切瓣或切片,烘干或晒干备用。中药生用,或酒炒用(酒大黄酒军:大黄片100千克,黄酒14千克),或酒蒸用(熟大黄:大黄100千克,黄酒30千克;蒸至内外皆呈黑色),或炒炭用。蒙药生用。大黄在开花结果后收获,这时候含的有效成分蒽醌衍生物及大黄酸最高,质量好。也可在9~10月地上茎枯萎时收获。过晚根茎易腐烂,长出侧芽,簇生于根茎周围,影响产量和质量。收获时,将生长3~4年的植株挖取根茎,切除茎叶与支根,刮去粗皮,去掉顶芽,趁鲜切成1 cm厚的薄片,晒干或烘干供药用。

(三)药理作用

  有泻下作用,产生该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蒽醌甙及双蒽醌甙。现认为大黄口服后,结合型的蒽醌衍生物在肠内逐渐分解产生蒽醌甙及双蒽醌甙,刺激肠黏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但大黄中含有相当量的鞣质,有收敛作用,故致泻后常可产生继发性便秘。
  大黄对多种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机制主要是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脱氢和脱氨,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大黄有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可促进胆汁等消化液分泌,有利胆排石和增进消化的作用。大黄酊剂、浸剂经家兔试验有降压作用,其中以酊剂效果最好。大黄有降低血清高胆固醇的作用。并有轻度利尿作用。

(四)性味功能

  中药味苦,性寒。泻下导滞,泻火凉血,行瘀破积,清热解毒。
  蒙药味苦、酸,性凉、糙、稀、动、轻。清热,解毒,消食,缓泻,敛疮。

(五)主治疾病

  中药治肠胃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下痢,黄疸,水肿,牙痛,血热吐衄,目赤咽痛,血瘀经闭,症瘕积聚,跌打损伤,肠痈腹痛,痈疮肿毒,烫火伤。
  蒙药治“协日”热,毒热,腑热,消化不良,便秘,经闭,胎衣不下,外伤,疮疡痈疖。

(六)用量用法

  中药3~12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患处。入汤剂不宜久煎。蒙药多配方用。
  中药胃气虚弱,肠胃无积滞,孕妇及月经期均应慎用。

(七)药材鉴别

  (1)本品根横切面:
  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偶有残留。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
  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簇晶多,棱角大多短钝,也有的较长尖。淀粉粒单粒呈圆球形、长圆形或类方形,直径5~32微米,脐点大多呈星状,也有点状、三叉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5(或7)分粒组成。网纹导管较多见,并有具缘纹孔导管及细小螺纹导管,有的具缘纹孔横向延长成网状;导管直径11~140微米,非木化。
  (2)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3)取本品粉末0.1克,加水50毫升,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滤过。滤液中加盐酸2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毫升,除去乙醚层,水层加盐酸5毫升,置水浴中加热30分钟,冷后,再用乙醚20毫升提取,分取乙醚层,加碳酸氢钠试液10毫升,振摇,水层显红色。
  (4)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点于滤纸上,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至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呈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

编辑本段种植技术

(一)形态与习性

  掌叶大黄根粗壮,肉质肥厚,木质化。茎直立,高2 m。圆锥花序,花期6~7个月,果期7~8个月。种子容易萌发,在5~15℃时发芽率85%以上。种子寿命1~2年。喜冷凉气候,忌高温,忌连作,须隔4~5年再种。宜与豆科、禾本科作物轮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植质的砂壤里生长良好,黑泥土次之。

(二)整地与施肥

  选好地块,667 m2撒施腐熟的鸡羊粪l 000 kg,楼匀,深翻30 cm。随深翻撤施磷酸二铵30Kg,硫酸钾复合肥60 kg,整平、耙 细、备用。

(三)繁殖

  1、种子繁殖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1) 直接:南方宜在8月中下旬,用当年收的新种子;北方宜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在墒情适宜时,按行株距50 cm x 25 cm开穴点播,穴深3~4 cm,每穴放3~5粒种子。覆细土3 cm厚,稍镇压,保持土表湿润,约10~15 天出全苗。苗高5~6 cln时定苗、每穴留壮苗l株。
  (2) 育苗移栽在4月上中旬,做1.2 m宽平哇。横向在哇内 按行距12 cm开沟沟深3~4 cm。以每隔1~2 cm1粒种子的距离,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砂土2 cm厚,上盖草苫或农膜,出苗后揭掉覆盖物。加强苗期管理,到翌春4月下旬按50 x 25 cm的行株距移栽大田。栽时把侧根剪去,每穴栽1株。
  2 、子芽繁殖收获时,将母株根茎上萌生健壮较大的子芽摘下栽种。过小的子芽栽于苗床里,生长1年后移栽大田。栽时稍晾,或在伤口处涂上草木灰。

(四)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当年小苗要勤松土除草,松土宜浅,把草除下即可。连锄2遍,以后有了草就除。第2、第3年在5月上旬、7月中旬各松土除草1次,保持土表疏松、无杂草。
  追肥与浇水大黄耐肥力强,除施足底肥外,还应多追肥。苗期,667 m2用0.5%尿素液120kg喷洒小苗,隔10~15 天1次,连喷3次。第2年、第3年的4月、6月,分别埋施磷酸二铵25kg硫酸钾复合肥50kg施肥后连续浇两遍水,有旱情时适时浇水。
  打苔大黄生长3年开始抽苔开花,除留种子田外,在晴天把花苔全部割掉,使营养集中于根部生长膨大。
  培土防冻大黄根部在生长的同时也在逐渐膨大,以至根茎裸露土面。故在每次中耕除草时均应培土于根部,逐渐形成小土堆状,厚约5~10 cm,用以防冻。

(五)防治病虫害

  大黄锈病危害幼苗及成株叶片,叶片出现鲜黄色斑点,使叶片枯萎。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600倍液。
  根腐病危害幼苗及根茎,呈湿润状大小不等的病斑,局部病斑变黑腐烂,直至死亡。防治方法:选无病株小苗移栽;移栽时用种衣剂浸小苗根茎lmin后再移栽。实行3年以上轮作。
  轮纹病叶部病斑周围紫红色,中间黄白色,具有同心轮纹状。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枯萎凋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力。
  黑粉病危害叶片,出现红色隆起状斑,有的呈鲜红色浓泡状,俗称红疱,最后叶片穿孔、枯萎。防治方法:在生地栽培;增施磷钾肥;发病期喷40%百菌清600倍液。
  菜蚜吸食叶部的汁液,叶片变淡黄色,生长受阻。防治方法:喷40%乐果或抗蚜威l 000倍液。
  金龟子夏季危害叶片,严重时只留叶脉。防治方法:灯火诱杀成虫;人工捕杀;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喷杀。
词条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