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性格】经常鼓励和夸奖孩子

 长庚书库 2012-12-09
常告诉孩子“你真棒!”-九月和丽雅的讨论(二) 2010-11-18 03:38:09

 

 


【九月的序言】 前一段,九月写了一篇和儿子一起为学校募捐的小记...因为这篇记实,九月收到了一些读者的问题。这些读者问的问题让九月感到不是一言两语可以回答 的...于是,九月想到了丽雅。丽雅不仅是九月在网上结识的几位非常尊重信任的朋友之一,她还培养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女儿。如果说九月回答读者问题是从自己 的“思考”和“摸索”经验中得到的一些答案,这些答案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那么丽雅的答案已是经过验证的答案,是她的“感悟”。 当九月向丽雅请求帮助后,丽雅没有丝毫犹豫地答应了。她很认真地帮助九月回答了读者的问题。 在这儿,九月与丽雅准备轮流登出一个讨论培养孩子性格的话题系列--《九月和丽雅的讨论》。我们也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这个讨论,抛砖引玉。九月相信这样无 论是她自己,那位读者,还是所有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父母都会从中得益非浅。先在此谢谢!

【九月的思考】我们有没有经常鼓励孩子并肯定地告诉他们“你真棒!”?

【九月的摸索】虽 说一般在工作生活中我还是掩饰的不错,但因为自己成长的经历,我知道得很清楚自己常常在责疑自己。而先生的父母对他们从小毫不掩饰的爱和肯定给了他们充足 的自信,所以活得更轻松自如,不多怀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对儿子以鼓励方式为主。不是刻意而是很自然地,当发现他有什么做的好的或达到他自己设置的目标 时,我们都会很肯定地告诉他“儿子,你真的很棒!”。

但同时,我们也向儿子强调“很棒”并不给他看低别人的权利。因为这世界上比他“棒” 的人一定有,不如他的也会有。如果他想培养领导能力,那他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他人,让每一个人都愿意和他合作。一个“很棒”的人没有大家的拥戴,会变得 很“不棒”。而一个并 不很“棒”的人,如果有能力让他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很棒”,那他自己也会随之变得“很棒”。

记得有一次儿子告诉 我,他们的科学课(Science)考试挺难,他的一个成绩很好的朋友这次没有考到好的分数,很担心回家后父母会教训他。他问儿子考了 多少分,而儿子不愿意给好友更大压力。在他当时小小的年纪,他告诉我“妈妈,我没有必要炫耀自己(Brag)而失去朋友,所以我告诉他不用有压力,你可以 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已经尽了很大努力。下一次你会更努力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我当时不由自主地告诉儿子“你真的很棒!”

【丽雅的感悟】孩 子出生以后,虽然智商有一部分已经由遗传基因决定了,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使他/她能够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潜能发掘出来。为人父母的责任,就是 首先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很棒的,然后去帮助孩子创造最佳的心理和生活环境,细心观察,用心发掘,悉心栽培。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适当、适时地夸奖孩子 “你真棒”,对孩子的信心是很好的鼓励。

我和先生从来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也不使用激将法,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做并不会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反而可能会让孩自愧不如或自暴自弃。我们教育孩子明白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和特点(strength and uniqueness),要对自己有信心。

记得学会走路没多久的伊丽莎白尝试着做了一个东倒西歪的舞蹈动作,我看到后连忙搂着她夸道:“多优美的舞姿啊!”受到我们的鼓励,伊丽莎白从此爱上了舞蹈,在中、学大学她都是学校歌舞团和舞蹈队的成员,后来还成为大学一个舞蹈队的编舞。

依莎贝拉一岁多时,有 一次在卡通片里看到可怜的唐老鸭一再犯急闯祸,她自言自语安慰唐老鸭道: “唐老鸭,不要急,让米老鼠来帮你”。我和我先生听到她有生以来作的第一首打油诗后,赞扬声雨点般地洒落到她身上“多美的诗啊!” “太棒了!” 打那以后,她的诗歌创作欲望一发不可收,几乎任何题材都她都能编出琅琅上口的诗歌。这个爱好,为她日后
创作并灌录原创歌曲打下了意想不到的文学基础。

我们也注意到对孩子赞扬要有一说一,不可滥用,这样,孩子才会相信父母,珍惜经过努力得来的夸奖,才能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不会变得自高自大而不能接受挫折。对于知错能改的孩子,我从女儿五年级老师那里学到,采用“谢谢”来引起遵守纪律的意识,而不是用“真棒”或“很好”来夸奖他们,因为遵守纪律是应该的,不会受到称赞,而只有做了好事才会被夸奖。


相关文章:

我们有没有常告诉孩子“你真棒!”丽雅和九月的讨论(二)
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丽雅和九月的讨论(三)
孩子的性格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丽雅和九月的讨论(四)
培养孩子越挫越勇的性格 -丽雅和九月的讨论(五)
孩子犯错或失败后-丽雅和九月的讨论(六)
行事要执着,适时会放弃 -丽雅和九月的讨论(七)
孩子的幽默感很重要吗?-丽雅和九月的讨论(完)

来源:  美国  文学城  ChinaGate                

    看更多《美国网文》

请点击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986257

长庚书库欢迎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