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地球演化形成过程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龙泉清溪 2012-12-13

从地球演化形成过程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06-03-15 14:11:17|  分类: 天下杂侃 |  标签: |字号 订阅

地球的年龄约有46亿年,而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生命痕迹大约生存在距今34亿年前,在过去的亿万年中,普照在地球上的全部太阳辐射能,其威力足以毁灭一切生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在初期的缓慢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某些机能,它既能保护自己不受太阳辐射的破坏,又能利用太阳能维持生物的生命。创造了有助于有生命物质诞生的周围环境。生命最初的保护是依靠水的作用。 由于熔融的地球的热量,使水化为蒸汽,变成包围地球的、辐射线不易穿透的云层。在云层之下,地球的温度开始急速地下降,虽然地球中心仍是熔融状态,但地壳表面逐渐冷却凝固、挤压、褶皱和断裂,从而形成深谷和高峰。随着地球的继续冷却,云中的蒸汽变成水就开始降雨。大雨连续下了几千年。雨水填满了所有裂缝和鸿沟,淹没了洼地,而且也漫到山区,几乎覆盖了全部南半球。于是诞生了生命的起源地海洋。 大约30亿年前,大雨停止后,地球进入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含有氨(NH3)、甲烷(CH4)、氰化氢(HCN)、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氢气(H2)、水(H2O)等成分,但没有游离的氧气,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和地壳表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溶于水中,在宇宙射线、太阳紫外线、闪电、高温等的作用下而自然合成了一系列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例如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汇集在原始海洋中,形成霍尔丹所谓的“原始汤”,从而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其中具有四价键的碳,特别能同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多种物质。现在约有2000种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现在已知各种有机化合物约200万种)。当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之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可以进一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类脂等大分子物质。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对于生命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大分子并不能独立表现生命现象,只有形成了众多的、乃至成百万的已蛋白质、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时,才能表现生命萌芽。而生物大分子在溶液中自动聚集,从而形成各种独立的多分子体系,出现团聚体或微球体。由于多分子体系可以起到有机表面的催化作用,而反过来作用于各类单体的聚合,促使产生更高级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通过有序性逐渐提高的长期过程,其结构、机能便愈益复杂和完善,由此产生出原始生命。 生物细胞在新的条件下继续进一步演化。当时火山和地震还震撼着地球,海啸还冲击着陆地。这种自然界的变动过程,正好为生命跃进到第二个阶段做了准备。有些海生植物被冲到岩石上,并在那里生存了下来。越来越多的植物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生长,随后也跟着出现了动物,鱼类逐渐演变成了两栖动物,鳍像腿一样帮助它们爬过被海水冲刷的湖泊沼泽地。鱼鳃后来也发展成为肺,能呼吸氧气。约在3.5亿年以前,生物大规模地向陆地移居。大量植物覆盖了地球的多石的表面,在整个地球表面上遍布了生有绿叶的新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气中不可缺少的氧气,有四分之三就是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从而供给地球上所有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从此陆地成为生命进化的主战场,多彩的生命世界从此开始。原始哺乳动物的兴起,使得脊椎动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时产生了许多分支,灵长类就是其中的一支。灵长类动物包括各种猴类、猿类和人。人是由猿演化而来的,从猿转变到人是随着灵长类的进化而出现的。由森林古猿向前演化,大约在1400万年前之后,它的一支腊玛古猿开始分离出来。在距今大约200万年前时,直立人在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从此便开始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直立人是最早用火的人类祖先;最早以狩猎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最早能像现代人那样地奔跑;最早能按照心想的某种模式制造石器;最早分布到非洲以外的地区。人类史前时代存在着四个关键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大约在700万年以前,灵长类动物演变成为能两足直立行走的猿。第二阶段是这种两足行走的灵长类的繁衍,在距今700万年到200万年前之间,两足的猿演化成许多不同的种类,每一个种类适应于稍稍不同的生态环境。在这些繁衍的灵长类动物之中,在距今300—200万年之间,发展出脑子明显较大的一个种类。第三阶段的标志是脑子的扩大,这是人出现的信号,人类的这一支以后发展成直立人和最终到智人。第四个阶段是现代人的起源,是像我们这样的人的进化,具有语言、意识、艺术想象力和自然界其它地方没有见过的技术革新人类的出现不是自然界的必然,只是孕育于亿万分之一的机会中。可以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关爱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然而人类自从有了智能,无师自通:懂得了文明,学会了改造自然,却也开始了用自己的双手去征服自然的进程。人类的文明史充满酸甜苦辣,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创伤,而人类与自然、人类与人类之间的斗争也把自然改造的千疮百孔。人类20世纪出尽了创造与破坏的自然“风头" 然而,人类本身无节制的活动正在吞噬着这颗星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使生物多样性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近百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占用地球资源的欲望恶性膨胀,森林超量砍伐、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甚至消失,影响到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当数量物种已经灭绝。物种灭绝速度竟然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自1973年以来物种灭绝速率达每年几千种。据1996年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报道,有1/4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动物界有5025个分类处于受威胁状态,其中以灵长目为比例最高,鸟类受威胁种数最多的是鸣禽类,其中鹤形目比例最高。爬行动物中受威胁最严重的是鳄类。海洋鱼类已有100多种列为濒危状态。由于长期污染物和外来物种的侵入,使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同样受到严重威胁。墨西哥流域所有本地鱼类都已灭绝,马来西亚原有的鱼类266种,现也已不足一半,新加坡岛原来的53种鱼,已消失了1/3。全世界植物中有10%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一向以花卉王国著称的南非好望角,这个世界上植物最丰富、最有特色的地区,6000种植物中已有2000多种处于濒危。河湾和盐沼、红树林、海草层,这些临近城镇的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严重退化。如果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湿地及珊瑚礁破坏按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在1975—2000年地球上至少有50万甚至100万种物种将会因人类活动而灭绝,而其中大部分是尚未被分类的植物和昆虫。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在过去30亿年间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最宝贵财富,依靠地球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人类社会才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在地质的时间表上,愈合人类在这“一眨眼”工夫造成的伤痕则需要大自然近亿年的努力。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哲人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遗憾的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始终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进。一百年过去了。面对严酷的现实,重温先哲的教导,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自身的“失足",并力图予以修正。 1996年,日本矿业联盟一语道破“天机”:如按1995年底时的储量推算,世界原油只够开采41年,世界进入21世纪后不久,石油生产将步人“永久性减产阶段”。于是,我们不再拖着笨拙的钻机奔向无垠的海洋与浩瀚的沙漠,去寻找新的油井, 而是将精力更多地投向了对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潮汐能等的开发与研究。这不是因为没有希望再找到新的油田,而是因为我们不能再给地球的温室棚架加盖“棉被”,使频频“发烧”的地球变得更“烧”,不能再让“地球村”的“常客”——厄尔尼诺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水、旱、火灾。 诚然,灾害的发生主要是自然力作用的结果,但其中人为的因素亦不可小视。毁林开荒与过度放牧是我们千百年来“填饱肚子”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这却使大地母亲变得几近“半裸”,36亿公顷的荒漠化土地占去了地球陆地面积的1/4,一有“风吹草动”,沙暴便如群魔乱舞,危害人类。面对嗷嗷待哺的芸芸众生,我们不得不颔首思考如何既能“温饱” 又不破坏地球这个“家”?在绿色和平组织及其他民间组织的呼吁下,许多国家政府终于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相继制订了许多环保方面的法规。美国在70年代先后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大气净化法》、 《水质改善法》,日本在70年代通过了14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欧共体各国协调-致,共同对付工业污染,制订了许多环保法规。前苏联在中亚各地展开了保护草原, 防止沙漠扩张的行动, 有力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中国在北方建立了三北防护林,种草种树、退耕还牧、修建水库水坝,建立了一道绿色屏障,有力地阻止了风沙的南侵。经过20多年的努力, 人类的环保工作终于从民间发展到政府,从国内发展到国际。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第一届地球首脑会议将人类的环保活动推向了高潮,会议通过了5个决议,《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日程》、《生物多样化公约》、《防止气候变暖公约》、《有关森林保护原则》,这些文件成为各国领导人及民间机构在世纪末及下一个世纪保护环境的指导文件及行动准则。轰轰烈烈的环保行动终于在全球展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不论是文明人还是野蛮人,都只是自然的子孙,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如果不是这样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那就必然在破坏自然的同时最终毁灭人类自己。我们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上,而应该放在与大自然的和睦相处。违反自然规律,必遭自然灾害的报复;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地开展与自然的“对话”,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毕竟人类是自然之子,而不是工业化的产物,因此,在追求工业文明的同时,切不可以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只有自然,才是人类真正的衣食父母。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改造自然,换来了今天空前的繁荣,可这份繁荣的背后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毕竟我们已经与曾经拥有的美好自然擦肩而过,今天所能接受的除了厄尔尼诺、赤潮、酸雨之类,还有多少美妙的东西呢?人类应该永远记住这切肤之痛,好好与自然相处,给大自然多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就像一个孝子对待年迈的母亲那样,给母亲一份和谐与温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