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1

 杏林新雏 2012-12-14

第1节:第一章中医是一种文化现象(1)



  第一章中医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医是起源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且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中医更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大都略通岐黄之道;而悬壶济世的老郎中,也会附庸风雅子曰诗云一把。在宋代,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理念深入人心,济世救民成为读书人的两大抱负。至此便出现了“儒医”之名。朱肱、许叔微、李时珍等都曾习举子业,而王安石、苏轼、沈括等一大批文坛巨匠,医学功底也十分了不得。因此,书生气很重的古代良医们,常常将中医学的很多知识,用一种非常浪漫写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构思之奇特,用词之精巧,往往使人惊叹不已。下面以隐名、谜语、对联以及我国古代思想家、各门派的养生思想,来看看中医的文化现象。

  一、把中医放在隐名中

  所谓隐名,就是利用双关、借代、析字、藏字等手法,将意思显示在言外,须经分析解释才能明白。中医、中药的隐名,实际上是一种间接传递中医、中药信息的方法,其意思表达隐晦曲折。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尔雅》“所集诸药隐名,以粟、黍、荞、麦、豆为五牙”。(明·李如一《水南翰记》)不知道梅彪集药,何以隐名?也许是保密,也许是故弄玄虚。而明清一些江湖医生将中药隐名,“不过是市语暗号,欺侮生人”。(明人小说《生绡剪》第九回)但虽然如此,他们所作的隐名,也真是挖空心思,颇有文化气息。如:恋绨袍(陈皮)、苦相思(黄边)、洗肠居士(大黄)、川破腹(泽泻)、觅封侯(远志)、兵变黄袍(牡丹皮)、药百喈(甘草)、醉渊明(甘菊)、草曾子(人参)等。

  有些中药隐名,是为隐藏药物来源使病人安心服用达到药到病除之效而设的,比如:金汁、人中白、人中黄、五灵脂、蚕沙、血余炭等。这些药物,有些是人或动物的尿液、粪便提取物,有些是毛发指甲的制成品。这些药物的应用,对病情痊愈起到了推波助澜之效,其中有些药物在同药效的中药药物中作用更为显著,为不可多得的有用之品。为避不雅联想,不知哪位高人稍加变通,略施笔墨,便让此良药得以流传,并进而成为药物的正名。可见,“美其名曰”的事情有时候也是可取的。

  有些药物隐名是为了提高疗效,而用隐名来防止病人“知情”。据说过去天津有一位叫陈方舟的医生,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有位富商得了重病,陈方舟医生给他开了个药方,要他连服三剂以后再来复诊。商人服完三剂以后,觉得病症仍然没有好转,于是另请名医施今墨先生为他治病。施老先生诊脉以后,又看了看陈方舟医生开的药方,只见药方上写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于是告诉富商可以仍按此方连续服用。但是,富商连说不行,硬要施老另开处方。施今墨发现眼下无法说服富商,只好挥毫写下这样一张药方:“鬼益、杨枪、松腴、国老。”商人高兴地走了。富商按施今墨的嘱咐,连服了二十剂以后,病果然好了。于是,富商携厚礼向施老致谢,施老却要他去感谢陈方舟医生。富商不解,施老告诉富商,他所开的处方,实际上就是陈方舟医生开的处方,只是换了一个说法并增加较多的剂数而已。施老处方上的“鬼益”就是“人参”,“杨枪”就是“白术”,“松腴”就是“茯苓”,“国老”就是“甘草”。这四味药俗称“四君子汤”,是用来补气的。商人一听恍然大悟。

  施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掌握患者的心理,通过变换药名,他能够好好地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

  二、把中医放在谜语中

  谜语是用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或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谜面,供人猜测。谜语原是民间口头文学,后也成为文人游戏。中药设谜,不乏精彩之作。例如下列一些谜面,分别打一中药:

第3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1)




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人体运行的通道,包括两部分,其中直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经络是气在人体内的运行通道。生命存在,经络就存在,生命终结,人无气息了,经络也就消失了。

  经络是中医的灵魂,它内连脏腑,外连四肢。有了经络,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经络,人就是一堆零部件的简单组合。《内经》上说:“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主,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一、人体经络是阴阳五行五色五味的缩影

  人体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1?手太阴肺经2?手阳明大肠经3?足阳明胃经4?足太阴脾经5?手少阴心经6?手太阳小肠经7?足太阳膀胱经8?足少阴肾经9?手厥阴心包经10?手少阳三焦经11?足少阳胆经12?足厥阴肝经

  人体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1.督脉2.任脉3.冲脉4.带脉5.阳跷脉6.阴跷脉7.阳维脉8.阴维脉

  你清楚自己的身体吗,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好像山川大河一样,川流不息奔腾无阻。五脏六腑,层次分明,如同博物馆陈列的珍贵器物一样,各得其所且各司其职。你知道阴阳五行、五色、五味这些东西都跟我们的经络有关系吗?

  1?经络与阴阳

  中医将经络中内属脏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称为阴经。它与脏对应的腑又有紧密的联系,中医称这种关系为络;将内属腑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密切的经称为阳经。同样,它络于腑相对应的脏,阳经在四肢的外面,阴经在四肢的内面。

  2?经络与五行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资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内经》将五行学说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于是五行与人体脏腑对应起来,其中经络对应关系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

  肝经太旺的人平时都容易生气,因肝经主怒。若是女士的话就易得乳腺增生,因肝经要经过乳房;肝经有异常的话同时影响到脾经,又因木克土,所以她同时也会有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腹胀或胃疼等病。

  3?经络与五色

  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的经络是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建议心经虚的人,即心慌心悸的人多穿红色衣服;肺经虚的人,即平时常感冒的人多穿白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即平时胆小的人容易被惊吓的人多穿青色衣服;肾经虚的人,即平时怕冷的人多穿黑衣服。

  心经、夏天、红色在五行里都是属火,所以中医提出红色衣服为夏天着装的首选,不少人认为夏天穿白色衣服最好,其实穿红色的最好,因为红色的可见光波最长,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并防止皮肤老化,这个结论又印证了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

  4?经络与五味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而五味的功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地作用于脏腑。如某人喜吃酸东西,如果他的胃不好,那就得少吃,因酸是属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是属土。

  当人的某个经络功能下降时,对某些滋味就感觉不到;当某个经络亢奋时,即使没吃东西口中也会感到有某种很重的口味,比如心火重时口发苦。

  我们的祖先有“早吃咸晚喝甜”的习惯,这是很有道理的。早餐一定要吃好以应付一上午繁忙的工作,咸入肾经,肾经气旺,自然精力充沛。早餐的稀粥、咸菜,再吃几个包子或吃一碗面是中国传统饮食中最好的、最符合经络养生的选择。晚上吃完饭后,喝点蜂蜜,甘入胃经和脾经,胃和而安,自然会睡得好。

  二、心脏不好,用热水泡泡脚

  据日本有关媒体报道,日本研究人员曾针对心脏病患者研究发现,用热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心脏血管机能。

  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的驹村和雄等人以4名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为对象,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试验。研究者让患者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保温30分钟。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心脏血管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4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2)



  研究者认为,用热水泡脚可以使体温升高,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更加顺畅,并减轻心脏的负担。

  其实,泡脚的好处还不止这一点。从中医角度看,脚上有反射区和众多穴位,当人们用热水泡脚时,就会刺激穴位和反射区,促进脚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起到调解全身的作用。例如:我们熟悉的涌泉穴和太冲穴受到温热的刺激后,就能起到养肾护肝的作用。如果刺激脚底的大肠反射区,还能起到通便的效果。此外,泡脚使血液循环加快,让人出汗,不仅能解除疲劳,还能使某些毒素随着汗液排出。

  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首先,保持泡脚水的温度略高于人体体温即可,不要超过38~40摄氏度左右。其次,泡脚时间要视年龄而定。对老年人而言,一般泡20~30分钟为宜,但低血压的老人、身体比较虚弱的老人,每天泡20分钟就足够了,以防泡脚时间过长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降低。对孩子来说,因为他们的皮肤比较细嫩,所以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而年轻人每天泡15~20分钟就可以了。另外,泡脚水不能太浅,至少要没过脚面,当然,连小腿一起泡,效果会更好。

  三、人中穴在急救中能帮大忙

  人中穴,民间称其为救命穴,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当人中风、中暑、中毒、跌仆、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时,医者用食、中两指端置于拇指面,以增强拇指的指力,用拇指端按于唇沟的中上处顶推,行强刺激。以20~40次/每分钟为宜,可使患者很快苏醒。人中穴为督脉穴位,督脉通于脑,故可用于昏迷、休克等危急重症。

  现代医学研究对人中穴的急救作用做出了科学解释:一是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压。在危急情况下,升高血压可以保证机体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维持生命活力,而节律性、连续弱性或强性刺激人中穴,都能使动脉血压升高。二是刺激人中穴位,可影响人的呼吸活动,如连续弱性刺激人中穴,可以使呼吸持续性兴奋;连续强刺激人中穴,可以引起呼吸持续性抑制;适当地给予节律性刺激,则有利于节律性呼吸活动的运行。

  运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是简单易掌握的应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实为救命之法宝。

  四、按摩手掌可以治病

  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主要的12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经穴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一只手上就有99个穴位(区)。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对治疗全身疾病有重要作用,并有防病健身的作用。

  现简单介绍几个具有保健作用的手部穴位。

  1?劳宫穴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清心火、泄烦热、安神定志作用,按摩劳宫穴可治中风昏迷、中暑、鹅掌风、心痛、癫痫、呕吐、呃逆、口舌生疮等。寻找劳宫穴

  2?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主治肺热所致支气管哮喘、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及咳嗽、咳血、头痛、胸痛等,还可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3?少府穴

  少府穴,握拳时小指尖下即是。少府有发散心火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心区疼痛、心烦、心悸、遗尿、阴部痒痛、小便不利等。

  按摩手掌时应注意,掌部穴位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穴位如出现压痛、酸、麻、胀等现象,具有病理诊断价值;在穴位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轻、柔、缓、慢的指力进行按揉;初次按揉后,局部若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大的缘故,以后应减轻力度;按摩可随时进行,按摩整个手部,重点可放在全息穴,即中指根部以下部位。

  除了按压手掌外,还可以采用梳子梳手心的方法。先在手心涂一层护肤油,选圆头梳子以免划伤手心。先从上往下梳几次,再从右往左横梳几次,继而顺时针方向梳一圈,再逆时针方向几圈。

第5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3)



  五、上臂发青可能是肺寒的缘故

  肺经是手太阴肺经的简称,它从上臂内侧开始一直到大拇指指尖。大拇指、鱼际都属于肺,所以这一部分发青可能就是肺寒的缘故。

  肺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即上肢大拇指一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上可舒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这时可以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

  对经渠穴的治疗是针对各种咳嗽的;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等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六、牙痛与大肠经有关

  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简称,它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下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

  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1?5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分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20个,脸部有迎香、禾髎;脖子部有扶突、天鼎;肩、肘部有巨骨、肩髃、臂臑、手五里、肘髎、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温溜、偏历、阳溪;手掌有合谷、三间、二间、商阳等。

  七、足少阴肾经病不可怕

  足少阴肾经病的发病源头是肾。该病主要表现为:脊股内侧后缘疼痛、足心热痛、舌干、咽痛、心烦疼痛、咳唾有血、气喘、面色黧黑、惊恐不安、遗尿、遗精、月经不调、水肿、腰痛、痿软无力。

  中医认为,治疗此病重在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中注意补肾。

  八、胃中寒胀满找胃经

  胃经也叫足阳明胃经,共四十五穴。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

  胃经起于迎香,往上一直走到山根,然后分为二支,一支走脸,另一支沿着头角至额颅。胃经朝下沿着颈部,经过乳中,也即乳房正中线,直下到大肠。所以,乳房疾病,如乳腺炎、乳腺结核都可以从胃着手治疗。

  常见的患足阳明胃经疾病者,主要反应在头、面、鼻、齿、喉以及脑病、肠胃病、发热病,有下列症候:胃痛、偏瘫、时常打哈欠、听大声易惊吓、心跳动快速、发狂、腹胀鸣叫、温邪犯肺、感冒、发热寒、流清鼻涕、流鼻血、口歪、唇生疮、颈肿喉痛、易饿、胃中寒胀满等。

  胃经到大肠后一直向下沿着腿的前侧走。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经常按摩足三里是养护胃气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即“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九、鼻炎受膀胱经的影响

  膀胱经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简称。循行部位起于睛明穴,上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本经脉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脉从头顶部分别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分别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本经脉一分支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委中穴。另一分支从项分出下行,经肩钾内侧,从附分穴挟脊(三寸)下行至股部外侧的最上方,经大腿后侧至委中穴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阳肾经。

第6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4)



  膀胱经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所以,有人患有久治不愈的鼻炎,不妨试试从膀胱经着手。

  十、有将军肚可拍打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是循行在我们人体侧面的一条大经脉,它是我们身体经气活动的枢纽。平时,我们会有这种感觉:时不时地拍拍胆经,每天就按照胆的循行位置,多拍打拍打腿的两侧、身体的侧面,会觉得全身轻松。其实,拍打少阳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提升营养的吸收能力,对脂肪肝一类的病,如将军肚非常有效。

  时下,有些男士因有了“将军肚”(亦称“啤酒肚”)而得意洋洋,甚至加以炫耀。而中医却认为,即便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其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也与他们的收缩期血压成正比。尤其成年之后,脂肪会使糖代谢活性减低,使血中胰岛素水平降低,从而引起高脂血症抑或糖尿病。

  美国有位学者对将军肚一事曾进行过长达五年的实验研究,发现腹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便会产生与其他部位细胞所不同的行为,似乎显得比其他部位的“伙伴”更加活跃。由此可见,啤酒肚势必得及早消去。不然的话,则会越来越突出,从而成为诸多“现代文明病”的不祥前兆。

  如果你采取经常拍打足少阳的简便方法来加以消除,特别是睡前拍打,不仅可减肥有益健美,而且能帮助消化食物,消除便秘,使腹部感到舒适。

  十一、奇经八脉是养生的关键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些疑难杂病运用奇经八脉理论可有显著效果,尤其是推拿与按摩都直接作用于奇经八脉。如有关外感热病、神经系统疾患、胸腹腰背部之疾患以及一些脏腑疾患等,既要依八脉而辨证,又要选入归奇经之药配方治疗。气功中练功之“大小周天”皆以奇经八脉为核心,推拿按摩同样不离任督二脉及阴阳脉。最突出的是针灸临床,既可以在八脉上进行切诊,又是选取治疗穴位的方法。尤其任督二脉所辖的独立腧穴,多为临床常用重点穴位。除此之外,奇经八脉交会于十二经脉,在四肢末端有八穴,命名为“交经八穴”,今通称为“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奇经八脉沟通了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人的睡眠。

  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开通奇经,人就会感到周身经络气血通畅,精力充沛。开通奇经八脉法,是传统养生功法之要程,历代祖师奉为绝秘,在各丹经、道书中均无泄露。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中曰“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唯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千峰老人赵避尘在《性命法诀明指》一书中首次将此功法披露于世,并对此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千峰弟子牛金宝在《养生延寿法》一书中对奇经八脉做了比较细致的论述。虽然如此,要真正地全部了解并掌握运用此功法并非易事。

第7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5)



  十二、阴脉之海:任脉

  任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能妊养胎儿,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密切。比如现在,有许多女子不能怀孕,有的怀孕之后又自然流产了,这可能与任脉有关。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经过咽喉,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穴,与督脉相会,并向上分行至两目下。分支由胞中贯脊,向上循行于背部。任脉之穴包括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共24个穴。

  一般来说,与女子怀孕、月经关系密切的妇科方面的疾病,主要都应从调理任脉着手。

  十三、阳脉之海:督脉

  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主生殖机能,特别是男性的生殖机能。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经项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再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督脉之穴有长强、腰俞、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共28个穴。

  另外,女子的月经除了与任脉有关外,还与督脉、冲脉有关。任脉是阴脉,督脉是阳脉,只有阴阳相合才会来月经。通常,初潮后的一年半载,少女的月经才会逐渐规律,这其实是任脉和督脉调理过程的磨合,慢慢地月经周期会变得有规律。

  十四、十二经脉之海:冲脉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它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同时由阴部的两侧(气冲穴部位)开始,夹脐两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冲脉与其他各经有着广泛的联系。具体说来,冲脉与任、督二脉同出于胞中。其脉气所发腧穴在脐之上、下两旁,左右共“穴”,系足少阴肾经穴位;其循行不仅并于少阴,亦隶于阳明,又通于厥阴,及于太阳,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共同保护它。其脉气流经,渗灌阳明,又与其他脏腑经络相互连属。

  冲脉除了具有冲要之义外,更包含着冲(搏)动、输布的动力概念。正因为冲脉独具这种使气血周布的动力,才使其脉气遍及上下左右、前后内外,无所不至,才使其成为“诸脉之冲要”,才使其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

  1?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说明冲脉具备调和诸经的生理作用,并由此而产生了统帅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则冲脉能加以涵蓄和贮存;而经络脏腑气血不足时,冲脉又能给予灌注和补充,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古代医家以“海”字比喻冲脉,在体现统帅和调和功能方面来说,无疑是生动而有一定意义的。

  2?冲脉主血海

  冲脉起于胞中,它具有主宰“血海”的功能。“血海”指什么?对女子来说,它应该指的是内生殖器。血海接受冲脉的调摄,表现在:冲脉隆盛则血海充盈,月经应时而下;冲脉受损则血海败乱,出现月经失调等病症。

  男子亦有血海,在男子方面为化精之所,这个“化精之所”在男子方面当指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冲脉盛则“精气溢泻”而有子,冲脉受恶伤则精衰无子,也就是说,当男人患有少精、死精等病时,一般被认为是冲脉有病。

  3?冲脉主管生殖

  冲脉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一般不能生育的人,都是冲脉不能正常进行。

  此外,冲脉所主宰的生殖功能还包括了部分内分泌功能。

第8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6)



  4?冲脉病的表现

  冲脉为病在妇科疾患中比较多见。具体表现为:月经失调、崩漏、倒经,经闭、带下、不孕、漏胎、产后恶露不绝、乳汁减少等。

  在男子方面主要表现为性功能不强。

  以上所列举的冲脉病的临床表现,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冲脉病的特有病症。冲脉病所表现的往往是包括其他脏腑经络病变在内的综合性病候。

  十五、敲带脉有利于减肥

  带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带脉能约束纵行之脉,足之三阴、三阳以及阴阳二跷脉皆受带脉之约束,以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带脉还有固护胎儿和主司妇女带下的作用。带脉循行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环腰一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髋骨上缘斜行到小腹。

  带脉是奇特的一条脉:所有的经脉都是竖行的,只有它是环腰一周,约束十二经脉的。所以哪条经脉在腰腹处出现问题,如郁结气滞、瘀血堵塞,都可通过针灸带脉来进行调节和疏通,而且带脉上的三个穴位“带脉”、五枢、维道,又全都压在胆经上,所以敲击此处有同于敲打胆经之妙。

  有人担心,这样一敲会不会敲坏肾,其实从解剖位置来看,敲击的位置离肾还很遥远,那个位置应该是结肠的部位,右侧为升结肠,左侧为降结肠,震动结肠,应该是有利于通便的。对于稍微胖些的人,敲带脉还有减肥、通便的功效。

  十六、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

  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它们分别联系、调节六阳经与六阴经,对气血盛衰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联系心包和腹,所以,如果感到心痛或者忧郁,应当从调节阴维脉着手。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部上挟口角,进入目内眦,与阴跷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联系眼脑、咽喉与眼。所以,如果感到眼睛痛或者入眠困难,患者可以轻揉阳跷脉,加以调适。

  阴跷脉起于足舟骨后方,上行的内踝上,直上沿大腿内侧,经阴部,上行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进颧部到目内眦,与足太阴经和阳跷脉相会合。阴跷脉联系咽喉、眼目、脑。如果出现好睡、多眠、易困,则可以轻揉阴跷脉。

  十七、心情郁闷,按摩心包经穴位

  心包经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简称,它是十二经脉之一。

  该经起于胸中,出来归属于心包,贯穿横膈,联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出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臂内侧,走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下行前臂两筋之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另一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该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手心热、肘臂痉挛、心痛、心烦、面赤、目黄、喜怒无常等。

  在心包经的穴位进行按摩,可治心情郁闷,胸中有闷气无法发泄,这种方法有宁心神、开胸除闷、降气平胃等作用,此外,对呼吸系统及神经衰弱具特殊效果。实施此法时,可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压,每次约五秒,休息三秒,共约五回,可自己体会斟酌加减时间或次数。

  十八、耳聋可能是三焦经有病变

  三焦经就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简称,它是十二经脉之一,它起自无名指尺侧端,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上臂后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又从足少阳胆经后,前行进入锁骨上窝,分布在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两乳之间处分出,向上浅出于锁骨上窝,经颈至耳后,上行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至面颊及眼眶下部。另一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颊部与前条支脉相交,到达外眼角。脉气由此与足少阳胆经相接。

第9节:第二章经络是中医的灵魂(7)



  三焦经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外眼角痛,汗出,腮肿,耳后、肩、肘、臂部本经脉过处疼痛等。所以,如果有人莫名感到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等病,很有可能是三焦经出现了病变,不妨从按摩三焦经着手。

  十九、神奇的穴位

  穴位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症,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症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症。

  2?奇穴

  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花等穴。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

  穴位中比较重要的要算“五输穴”,属于十四经穴大范围,它们是肘膝关节以下的五种重要腧穴,分别为井、荥、输、经、合,并称为“五输”。五输穴是一组具有重大意义、作用大、疗效高、主治规律性强及运用范围广泛特点的腧穴,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的顺序,以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体含义的,经气是发于五输,并如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状况。也就是说,“井”穴多位于手足上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尚未成大流,是终气所出的部位;“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的部位;“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宽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的部位;“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的部位。五输穴这种经气浅深出入的特点,尚有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比喻的。如将“井”穴喻为春天,东方是经气初出和萌发的部位。

  有关重要的穴位,有一个地方歌诀是不错的总结,在这里我们加以引用,以供广大读者朋友参考: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揉,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歌诀的意思是:肠胃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齿有病,可按摩合谷穴。

第10节:第三章中医的看病之道(1)



  第三章中医的看病之道

  第一节“望闻问切”的经典故事

  一、扁鹊见蔡桓公

  有关“望闻问切”的故事,在古籍中不乏精彩论述,在这里,我们列举几个经典的故事,让您领会一下我国中医的望闻问切。

  有一天,扁鹊晋见齐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齐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齐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晋见,他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齐桓公不理睬,扁鹊只好又走了,齐桓公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齐桓公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齐桓公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又走了,齐桓公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晋见时远远看了齐桓公一眼,转身就跑。齐桓公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齐桓公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齐桓公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于是因病重无法医治,齐桓公就死了。

  扁鹊见齐桓公,描写了古代神医为诸侯王诊断疾病,被君王粗暴地回绝,而最终逃亡而去的故事,主要截取二人三次对话的片段,最后以神医对病理的论述和君王终于病死作为结局,强调了我国古代中医“望”的精髓。

  二、华佗的望闻问切非同一般

  华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字元化,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对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做出了重大贡献。

  1?华佗摸脉断病

  一天清晨,有两个人用车推着一个病人到华佗诊所来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厉害,面色苍白,两腿弯曲并精神萎靡不振。华佗给病人摸了脉搏,而后轻轻地解开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突然怪叫了一声。他又仔细地望了望病人的神色,对病者的家里人说:“生的是肠痈(阑尾炎),要立即开刀!”于是把病人抬上手术台。他让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过了不一会儿,病人失去知觉。又让徒弟给病人腹部涂药消毒。手术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华佗用消过毒的刀子将病人腹部剖开,割去阑尾,再用药制的桑皮纸线缝好刀口,敷上特制的消炎药膏。做完手术,华佗告诉病人家属:“过七八天刀口就会长好,一个月后就可参加劳动。”果然,七八天以后,病人已康复。

  关于华佗切脉的故事,还有一个更动人的故事:

  有一个妇女,患了很重的病。她腰酸背痛,吃不下饭,喝不了水,来请华佗医治。华佗摸完脉对妇女的丈夫说:“从脉上看,她是怀孕期间受了伤,胎儿没下来。”妇女的丈夫说:“对了,她是受了伤,可胎儿已经生下来了。”华佗又说:“按脉理看,胎儿还在肚里,先治治看吧!”就一面叫她吃药,一面给她扎针。隔了一天,那妇女肚子疼得厉害,又来请华佗诊治。华佗检诊完毕说:“从脉理来看,跟前几天一样,她这是双胞胎。在她受伤以后,第一个婴儿生下来的时候流血过多,第二个就没能顺利生下来,以致胎儿死在肚中,影响血脉不通,这就是她的脊背疼痛得厉害的原因。”后来,请接生的人动了手术,果然从那个妇女的肚子里取出一个男孩来,胎儿手脚齐全,只是颜色已经变黑。

  2?华佗精心问“病”情

  有一次,一位病人请华佗看病。华佗问病人身体各部位最近有什么异常,病人叹着气,脸上流露出悲伤的样子,对华佗说:“十几天前,我感觉腹中刺痛,最近几天,眉毛头发几乎掉光了。大夫,您看我这是什么病?”华伦仔细检查了病人腹部,说:“你这是脾腐烂了一半,必须动手术切除。”于是让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后进行开腹手术,果然发现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烂了。华佗立即把烂掉的半边脾切掉,缝合好,敷上药,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了。

  3?察颜观色断病情

  华佗博览古代医案,多年的临床实践,丰富了他的医疗经验。他断病准确,创造了许多奇迹。华佗在内科方面的诊断医术相当高明,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他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预见一个人的生死。

  一次,华佗走进盐渎(今盐城)的一家酒店,看见严昕正和朋友饮酒。华伦仔细观察了严昕的脸色,问他说:“你身体不舒服吧?”严昕听了,很惊讶,说:“我身体很好呀!”华佗说:“你脸上已显示出严重的病状,恐怕要患中风病吧。你可千万别喝酒了!”严昕听后置若罔闻,继续饮酒。回家途中,严昕乘车走了几里路,就从车上晕倒在地。第二天,他就死了。

  还有一次,华佗去探望一个叫徐毅的官吏,正值徐毅患胃病。徐毅高兴地说:“华大夫,你来得正好。我昨天胃痛,请一位大夫针灸,针炙后咳嗽得很厉害,简直是坐卧不安,您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华伦仔细地观察了针灸的穴位说:“医生没找准穴位,他没扎到胃部而扎到肝脏里去了。你这几天食欲不振吧?要安心休养!”华论走出房间后,对送他出门的家属轻声地说:“准备后事吧!徐毅顶多能活五六天。”果然,第二天徐毅病势转重,五天后死去了。

第11节:第三章中医的看病之道(2)



  有一次,广陵(今扬州)太守陈登患肚子痛病,面红耳赤,饮食不进。他听说华伦能驱治寄生虫,便请来华佗诊治。华佗望了望陈登的气色,摸了摸他的脉搏说:“你的胃里长了虫子,若是不及时治疗,就要发展成一种肿烂的毒疮。你是不是吃了不清洁的鱼啦?”说完,华佗便从药囊中取出几种草药,煎煮成两大碗药汤,让陈登服下。服药不久,陈登吐出了许多红头虫子,肚子果然不痛了。

  三、张仲景看气色驱“魔”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他一生为民医病,深受老百姓爱戴。后人们尊称他为医圣,在南阳城东关修了一座“医圣祠”来纪念他。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受了较大刺激造成的。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性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为病人扎了几针。几天后,那妇女的病慢慢地好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

  第二节中医看病之“望”

  一、是上火还是虚寒,看舌就知道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如今到医院找中医看病,每个医生都重视舌诊。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就像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中医将舌体分为四部分:舌尖多反映心、肺的变化,舌中多反映脾胃的病变,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的情况,舌根多提示肾的病变。

  1?舌苔黄、舌质红多是上火

  中医认为,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

  如果看到舌质偏红、舌苔黄,而且小便时有排不净的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这多半是膀胱湿热,也就是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2?舌苔白、舌质偏白是虚寒

  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如果是心阳虚的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中医认为,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熬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