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春在枝头126 2012-12-14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前几日,我在翻看过去保留的一些旧报纸时,看到了《汴梁晚报》上的一篇题为《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的文章时,顿时来了兴趣,因为这篇文章的副标题《<红楼梦>中所隐藏的一个大秘密》一下子吸引了我。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这是一首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的一首诗,是宝琴在向众人介绍自己八岁时,随父亲到西海子时所见的“真真国”的西洋女人所写的一首诗。

怀着好奇心,晚报上的这篇文章我细心地读了起来,越读我越是疑惑:曹雪芹真的是把郑成功的后人写进了《红楼梦》里吗?《红楼梦》里真的隐藏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吗?在这篇洋洋洒洒的文字中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他把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理解成是对台湾岛的描述,纵使我怀疑作者是牵强附会,但是好奇心还是驱使我一口气地读完了,其结果还是让我不服气。仅凭曹雪芹的这一首诗,就能去理解为曹雪芹是写清政府镇压郑成功后人的事吗?仅凭作者捕风捉影的主观臆想就能判断“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是曹翁暗喻朱家要“反清复明”、皇家要坚决镇压吗?这些没有铁证的文史之作我是不会认可的,因为我也或多或少地了解关注过《红楼梦》,虽然我不是专门研究“红学”的,但我也时常把《红楼梦》作为我的好友看待。

     在我国四大名著中,比较而言,我是喜欢读《红楼梦》,《水浒传》我从来不喜欢,无论世人对它有多高的评价,反正也改变不了我对他的看法,我不喜欢里面那些血腥、鲁莽的打斗场面,我始终谨记着流传在民间的一句话“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的教导。我认为《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写给男人看的书,《西游记》是写给闲人看的书,只有《红楼梦》才是写给我们女人看的书。红楼里有千娇百媚的女子们,她们不但才貌双全,而且也有不平凡的经历和命运,让人们为之牵挂与担忧、怜悯与悲戚。特别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女人们更多地是关注红楼中的女子,她们在红楼里想找到自己的影子,想找到怎样做女人,就是男人们也怀着各种的心里因素走进红楼,仔仔细细地挨个去瞧红楼里的女人,探究女人的内心世界与生存环境,从中寻找到被用来作为“红学”研究的一些蛛丝马迹。更有甚者是拿着显微镜、地动仪和《清史》《宋史》等一些史册典籍来到红楼之中的。大凡从红楼走出来的探究者都会喜形于色地坐在书桌前写着自己的感悟与发现,就如现在的我一样,急于把自己的感想分享与人。

     初次走进《红楼梦》,是二十年前在我读初中的时侯。“读了《红楼梦》,光得相思病”,在那个年代,只要谁一看《红楼梦》,旁人就会耻笑他。从这些广为流传的俗语中,我隐隐地觉得它是一部描写谈情说爱的一部书。进入懵懂青春期的我就是怀着探秘的心理走进了《红楼梦》,无人时悄悄地拿出来翻看几页,大致的故事情节植入我的脑海后,里面的人物却没有让我上心的,他们之间的那是乱七八糟的事情我很是反感,我怎能会得相思病呢?那个林黛玉整天是哀哀怨怨、哭哭泣泣的,除了惹亲人担心外,还会做什么?还有那个贾宝玉更不是东西,整天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拈花惹草,纯粹是纨绔子弟一个…….一个阅历浅显、涉足未深的我怎么能读懂浩如烟海的《红楼梦》啊?

     前几年,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红楼梦诗词注解》。我阅读之后,内心充满了愧疚感,我怎能以那样单纯的眼光去评价黛玉和宝玉呢?一边读着林姑娘的诗词,一边感叹着她超人的才情和智慧;天资聪颖的宝二爷更是让我刮目相看了。从“咏菊”“吟蟹”“赋絮”等诸多的诗词中,我真正地体会到了《红楼梦》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化史册,里面的诗词造诣已经达到了一个绝佳的无以伦比的艺术境界,每当手指触摸到这些诗句时,我的内心就会涌动出对曹翁的敬重与仰慕。每当翻开此书时,就像翻开了一部生活的抒情诗与赞美诗,恍惚之间宛若走进了芳菲争艳春天和诗韵浓郁的秋日。至此,我才真正地喜欢上了《红楼梦》。怀着对名著的敬仰之情,怀着对书中那些才媛才子们的仰慕之意,更是怀着一颗对名著虔诚之心,我再次踏进了大观园……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当慢慢地合上了这部经典后,我才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再次与红楼一路携手走来,我才触摸到它绮丽、香艳、跌宕、多舛的历史脉搏,我才听到从皇权的交替中以及从风云诡秘的历史变迁中,那无可奈何的一声声的叹息与哀怨是多么地沉重啊。几条纵横交错的线索忽明忽暗地穿插在贾府的兴衰与权力的更迭之中,让我深深地感到沧海桑田的变迁是无法阻挡的,人生中的很多变数是无法预测的……现在《红楼梦》在我的眼里,绝不不再是一部简单的爱情故事了。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与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还有那些诡异多变、不可预测的人生境遇让我生发了许多感慨,也让我情不自禁地和作者同痴同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无言绝句道尽了曹雪芹无以言表的无奈与辛酸。谁能理解曹翁“十年磨一剑”的心情啊?就是某些专门研究“红学”的人们也不过是管窥蠡测罢了,更不用说我这个名不见经传、学识浅薄的小人物了,但是,我的感知器官还是蛮丰富的,我能感觉到曹雪芹在风雪之夜里是如何蘸着血泪,在如豆的昏暗的油灯下,在凄凉萧瑟的孤影中,一字一泪的写着家道败落的惨景……“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借用敦诚的诗来表达我当时的情感最是恰如其分的了。

    今日傍晚,我站在楼上欣赏雪景,放眼望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世界。纷纷扬扬的雪花尽情地飘落在一望无际的雪原之上。雪花在飞舞,我的思绪在翻飞,恍恍惚惚中我觉得有一个穿着猩红大氅、披头散发的人从远处一颠一跛地走了过来,我还仿佛听见一个人惊奇地喊道:“宝玉,我的儿,你怎么在这里?”再定睛一看,“白茫茫的世界真是干净…….”,顿时一阵酸楚的感觉漫上了心头。大雪暂时掩盖了世上的一切肮脏与丑恶,可它融化之后呢?……宝玉能否回来?贾家能否复兴?……

披着一身雪花来到了书房,一滴滴的雪水仿佛是曹雪芹的眼泪滴落在了我手中的《世事洞明梦中泪》上。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曹雪芹的一生以及如何创作《红楼梦》这部惊世巨著的。当“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的曹翁铮铮地伫立在我的面前时,我好想问他“在《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里,你为什么不让众人好好讨论讨论那首“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宝琴真的是台湾宝岛的隐喻吗?”“真真国真的是大清原来呆的地方吗”“那位西洋美人真的是孝庄的化身吗?”……..任凭我如何发问,曹翁只是皱着眉头不理不睬,继续蘸着血泪写着他的《风月宝鉴》…….

 当他写到“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时,我与曹雪芹一起失声痛哭起来……此时窗外,雪更大了,雪花簌簌地飘落下来。院子西墙旁边的一片青竹上挂满了白雪,它们弯着腰在为不幸的人儿默哀,哭泣,它们不就是黛玉潇湘馆里的那些斑竹吗?在为与它们朝夕相伴的林姑娘送行吧……风飒飒,雪簌簌,大地一片白茫茫…….

望着迷蒙的雪天,想着前几日看的《汴梁晚报》上的那篇文章,我反而不再埋怨那位作家了。滚滚红尘东逝水,繁华落尽,也是虚梦一场,历史的洪流是谁也无法阻挡的,是非功过只有任凭后人去评说。假如曹雪芹能知道两百年后的今天,有这么多人倾情关注、不倦探索《红楼梦》,甚至连外国的人也对《红楼梦》倾慕与景仰时,他一定会举起酒杯邀来刘伶痛饮一场的……

                                                                                  

 

 
    
 
 
 

                                                                   2012年12月13日晚草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