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地方志

 白丁0213 2012-12-16

信步护国寺街

作者: 王铭珍
发布时间:2010-10-26 16:41:21 信息来源:《北京地方志》2010.03 

    在北京的街巷中,有不少是以寺庙命名的,这其中有许多是没了寺庙、空留其名的。少数以寺庙命名的街巷,经历了数百年历史变迁,幸其寺庙依然存在。位于护国寺街的护国寺就是有700年悠久历史的古刹,其格局至今未变,只是没有了香火。如果您想饱览北京一处古街古刹雄沉刚劲的景色,不妨信步走入护国寺街一游,相信会有所收获。
    护国寺街是什刹海地区的著名古街之一。东西走向,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全长593米,街面上车行道宽6米。街道两旁有护国寺大院、护国寺东巷、护国寺西巷、护仓胡同、藕芽胡同、棉花胡同等。护国寺后方还有新太平胡同(原称塔院)、小杨家胡同(原称小羊圈)、百花深处等。
    显然,护国寺街是因该街上有护国寺而得名。该寺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古称崇国寺,寺前之街道明代称崇国寺街。明宣德年间崇国寺改称大隆善寺,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大隆善护国寺,寺前之街道清代称护国寺街。
    游览护国寺街,有个地方是不能不去的,这就是护国寺大院及其左右的护国寺东巷、护国寺西巷。这里是护国寺的中轴线及其东西跨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100米,占地约50000平方米。中路原有殿宇九进:一进为山门、二进为金刚殿、三进为天王殿、四进为延寿殿、五进为崇寿殿、六进为千佛殿、七进为双舍利塔院、八进为功课殿、九进为后楼,为菩萨殿。另外还有钟鼓楼和东西配殿。早年,护国寺内还有17通古碑,其中元代碑5通、明代碑7通,清代碑5通。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有圣旨碑,元皇庆元年(1312年)立有赵孟頫撰并书的《崇教大师演公碑》。东碑亭内立有明成化八年立的《大隆善护国寺碑记》,西碑亭内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立的御制碑。这些古碑铭刻着护国寺的历史变迁。《演公碑》铭文曰:“师名定演,俗姓王氏,世为燕三河县人,七岁入大崇国寺,事隆安和尚为弟子。世祖皇帝赐号佛性圆融崇教大师,至元二十,别赐地大都……寿七十四”。这位定演大师就是大崇国寺(即护国寺)的创始人。此碑较寺中各碑较古,石质极佳,点画皆完整,书法不在东岳庙碑之下(注:东岳庙也有一通赵孟頫撰并书的古碑)。护国寺内有些古碑,不仅文字书法极佳,雕刻也极精。例如《皇元大都崇国寺重新修建碑》,碑额雕两龙,头下尾上,其中两爪互握,爪之四隅,凿透四孔,俗名透龙碑。什刹海地区流传的“金门坎儿,金门墩儿,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其中的“透亮碑儿”,就是指护国寺的透亮碑儿。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曾御驾护国寺,赞赏该寺乔木荫玉墀,丰碑傍云榭,神塑殊像或喜或怒,栩栩如生。他十分高兴,特题诗一首,刻石留念。古人去古刹敬香,一般都要观赏古碑,因为古碑记载着寺庙的历史沧桑,能证明古刹的历史悠久。可惜,如今在护国寺大院中的古碑,一通也不见,或许有些古碑已埋在地下,有待发现。
    护国寺是一座喇嘛庙。常言道“盛世修庙”,清代康乾盛世,曾对护国寺进行大规模重修。乾隆年间皇家在重点大修雍和宫的同时,也曾重修护国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五日、十六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相继“龙驭宾天”了。护国寺的喇嘛们曾在寺内为他们诵经超度,期望清政府能资助一些银子,重修寺院。但是,清政府每况愈下,无力资助,久而久之,大好梵刹就这样荒芜了。如今,只剩下一座金刚宝殿尚很完好,其余殿宇和僧舍则被改变用途成了大杂院。
    护国寺荒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屡遭火灾。护国寺明末清初曾遭受兵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曾毁于庚子事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三日又遇大火;1920年1月14日,不戒于火,全毁后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为此,《燕都杂咏》云:
    萧条古寺太荒凉,惹惊沦桑漫断肠。
    皆因当年一把火,枯木残碑泣夕阳。
    2004年6月20日,护国寺地藏菩萨殿遇火被毁。该殿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其梁柱粗大,多为红松制成,着火前其油漆彩画多已脱落,但主体结构尚很完好。一场大火,即化为灰烬。这场大火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政府也表示将要对护国寺进行整治,力争恢复其历史本来面貌。假如能把护国寺山门亮出来,将其重要殿宇修复,创造条件,恢复庙会,这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明代朝廷曾在此设僧录司,对全国僧人进行统一管理。当时该寺规模宏伟壮观,今东巷、西巷、寺后之新太平胡同,都是寺庙的辖区。
    清末,护国寺夏历每月逢七、逢八有庙会,后形成市场,称西市,当时隆福寺称为东市。1960年西市与东市合并、撤销。
    护国寺街是一块风水宝地。最早在此选址定居的人是元代丞相托克托,晚年将其住宅献给高僧为寺。在寺成之后,僧人为托可托夫妇塑像,一老髯幞头朱裳,一老妪凤冠朱裳,供奉于千佛殿内。
    清康熙年间进士、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也曾居护国寺街。就在护国寺西侧。乾隆御制诗云:“甲第潭潭富且宏,周览规模增感讶。隔街燕国有赐居,其门如水绕三架。”如今“赐居”街门石质门墩尚存,其街门门坎儿以及上马石、下马石等早已消失了。
   《藤阴杂记》云:“护国寺西,先为张文和公廷玉第,后改西华门内。赐史文靖公……后文靖薨,赐文荘。师生接住,亦是佳话。文荘内直二十四年,以除文所赐福字二十四悬挂,曰二十四福堂。”引文中的“史文靖”即史贻直,康熙年间进士,乾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前后居相位二十年,卒年八十二岁。“文荘”即王际华,乾隆进士,史贻直的学生,户部尚书、《四库全书》总裁、武英殿主事,皇宫奉事二十四年,卒年六十岁,谥文荘。早年,在王家街门上有一幅楹联:“江山胜地皆行部,台阁崇班半属僚。”这位阁老把护国寺街视为江山胜地,其论可谓高雅矣。试将这幅对联译成现代汉语,不知妥否:“护国寺街相国府,满朝文武半从仆。”
《长安客话》:“京师有姚少师画像。面大方肥,红袍玉带,鬓顶上戴唐帽。今崇国画像犹是僧服,姿容薄洒,双晴如电光之璨。”“姚少师”,即姚广孝(1335-1418年),长洲(今苏州)人,生于元末,十四岁为僧,明初曾为燕王朱棣谋臣,棣继位称帝,授太子少师,故世称姚少师。他曾参与编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明成化年间,重修崇国寺,寺中辟姚少师影堂,悬姚画像,绫质布裱,幅极宽长,像绘姚露顶,披袈裟跌坐。上有姚广孝自题之偈:
    看破芭蕉拄杖子,等闲彻骨露风流。
    有时摇动龟毛拂,直得虚空笑点头。
    这是一首自嘲诗。“芭蕉拄杖子”,芭蕉茎直,但实际并无支撑之力。“龟毛拂”,指龟形印绶上缀饰物毛拂。“直得”,即等待之意。
    明万历年间进士、吏部主事袁宏道曾写过一篇《崇国寺游记》,值得一读。“崇国寺僧引观姚少师像,像赞皆本色衲子语,少师自题也。过番僧舍,观曼殊诸大士变像,蓝面猪首,肥而矮,遍身带人头,有十足骈生者,所执皆兵刃,形状可骇。僧言鸟斯藏所供多此像,因谈彼国风俗皆麦菽,数十里一君,如中国之郡邑然,僻陋俭苦之乡也。”
    清末的醇亲王载沣,府第在后海北岸,他看好了护国寺街路南一块地盘,为溥仪之弟溥杰购置了一份房产。在护国寺对过,院子不大,仅有十多间屋宇,像一座倒坐的庙堂。当末代皇帝溥仪和末代皇叔溥杰(1907-1994年)1960年由抚顺战犯监狱特赦释放回京时,溥杰就一直住在护国寺街这套私宅里。溥杰被分配到全国政协工作,逝世后,其女将这套宅子捐献给了全国政协。如果今后能创造条件,开辟为溥杰故居,当是一处最佳观光景点。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899-1966年)出生在护国寺北侧的小羊圈胡同,少年时代就是在护国寺一带度过的。在他写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中说:“姑母经常出门,去玩牌、逛护国寺”。1958年9月,老舍先生为创作歌颂女店员的话剧,曾到护国寺妇女商店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女店员》上演之后,还请她们看戏,征求她们的意见。
    爱国将领蔡锷(1882-1916年),曾于1913年居住在护国寺东侧的棉花胡同17号。
    京剧大师梅兰芳(1891-1961年),于1951年3月至1961年居住在护国寺街甲1号(今为9号)。1985年12月9日,辟其故居为梅兰芳纪念馆,接待国内外游客。此前,这套住宅曾是傅作义属僚邓宝珊将军住所。1951年周恩来总理批准,由梅兰芳入住。
    护国寺街因为位于皇城脚下的缘故,城市规划不许建设高层建筑。因此,这条街上的商店,如护国寺小吃店、合义斋饭馆、护国寺服装店、护国寺花店、护国寺饭馆、护国寺理发店等都是传统的一层建筑,民居也多是一层的青砖灰瓦建筑。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建的人民剧场、护国寺电影院、护国寺中医医院、护国寺宾馆等也都是低层楼宇,而不是高层建筑。在北京这样的古都风貌保护较好的街道是为数不多的。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护国寺小吃店、合义斋饭馆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老北京人在游览护国寺之余,大多要到这里品尝地道的北京风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