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家宏:莫言的卓越才华与暴力美学

 风临酒把2 2012-12-17

  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之前及之后两天内,网络热炒空前,微博上一度满屏皆是,我也曾留了几条,属当时的即兴感想。之后,因为屏上太热,我干脆不上去看了。现在稍静,说说自己的想法。

 

  莫言无疑是中国当下最具文学才华的优秀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过人的艺术感觉以及强大的文字的表现力,也不能说他没有批判意识,他的作品呈现出内在的反叛精神。自成名以来,二十多年里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欲,几乎没有起伏和弱化的状态,这在他的同代作家中也是少见的。在八九十年代变化多端的中国当代文学潮流中,魔幻、现代、先锋、新历史、新写实等,总会见到莫言的身影,他是那些潮流中重要的一员。他的创作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更具个性的变化,现代、魔幻等成为他写作的背景,他更加重视吸收民间资源,融入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用他灵动的笔,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文学画面。我认为,他迄今为止最好的小说是《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

 

  如果莫言所获的是中国的茅盾文学奖,理所当然,早就应该了,我曾为他多年没获这个奖愤愤不平。他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在我看来,似乎也理所当然,他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反而让我要想一想了,实至名归了吗?他与我心目中的诺贝尔文学奖吻合了吗?

 

  他的获奖告诉我们,这个奖并不神秘,也并非遥不可及,文学的高度并非唯一的标准,这张奖票有“橄榄枝”的色彩。它也告诉我们,文学的标准没有唯一,不存在所谓客观标准。因此也理解了为什么托尔斯泰、博尔赫斯、卡夫卡、鲁迅等没有获过奖。

 

  我之所以对莫言小说仍然不满意,在于他对酷刑、血腥的迷恋与沉醉,《红高梁系列》中就有对酷刑的细细口味了,尤其《檀香型》,对酷刑和暴力的痴迷的描写,那是对读者心理承受力的考验,我根本读不下去。不仅是心理的反感,甚至引起生理的极度不适,他的其他作品中不少这样的描写。把才华运用于这样的描写,才华就成了罪恶,他那些被批评家称为“暴力美学”的内容,反映出莫言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淡漠,这是一个世界一流作家所不应该的。而这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战争环境之中,之后在强化阶级斗争的环境之中,对暴力的推崇已经毒化了国人的灵魂,需要化很大的精力才能慢慢消除。对暴力、血腥的批判,人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正是一个作家应尽的责任,而不是相反。鲁迅当年对“看客”冷漠与麻木精神状态的深恶痛绝,至今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而在莫言的“暴力美学”描写中,我又从一个作家的心灵中目睹了“看客”的冷漠与麻木。这是一个世界一流作家应有的精神状态吗?

 

  莫言小说对暴力、血腥与酷刑的迷醉,已经有批评家作过深入的批评,莫言是否理解了这些批评的意义,很难说。这也不是说他想改和不想改的问题,而是一个作家艺术所能达到的境界和高度。其实这正反映了莫言对“思想”的关注相当不够的根本问题,他的作品得力于艺术的才华,与个人对生活的敏锐感受,他在一些领域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坚守,他有内在的反叛精神,无论是社会的还是艺术的,但他的作品却缺少稳定的思想的力量。从他的一些访谈、文章里可以看出,他在有意无意地拒绝对思想领域的关注,而这是一个世界一流作家所不应该的。

 

  微博上何兵先生有一条,很有意思:“诺奖是一张小小的传票,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头。”何教授所说的两个诺奖获奖者,都毕业于北师大,一个是硕士,一个是博士。博士从文学评论起步,逐步走进了社会批判和思想界,硕士始终坚守文学领域,但这位硕士却不知道那位在里头的博士这些年所思所想所为,这正是这位硕士对思想界、对社会政治漠不关心的表现。文学确实要超越党派、政治,但在当下的中国,完全不关心政治的文学,不会是有深度的文学。许多人认为沈从文先生是超越政治、社会思想潮流的大家,他们不知道沈从文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者。超越,不等于漠不关心。但据说最近硕士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希望博士象他一样也自由地在外头的愿望,媒体没报导。

 

  莫言之前,还有另一华人也获了奖,我模仿何教授拟一条:“诺奖是一张小小的居住证,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两个获得的都是诺贝尔文学奖,一个早已经放弃中国的居住证,同时也就放弃了作品对大陆读者广泛的影响力;一个仍然拥有永久的居住证,也会以自己的作品对自己深爱的读者产生影响,这不是一个作家的终极价值所在吗?在我看来,在国外的那位,文学才华不如在国内的,在国内的这位,思想的力量又不如在国外的那位。

 

  莫言能在“外头”,在国内,拥有自己广泛的读者,这是多么幸运的事!

 

  至于参与抄写活动,我认为这不是什么逆天之罪,那篇文章,过去说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但现在也不能说句句是谬论。再说了,这也就是体制内的一个活动而已,没有对体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明了了体制的强大力量,又不想或者不能离开,还想保持自己的创作,才能理解只有这样做,这几乎是唯一的方式。也不能因为某个作家用智慧拒绝了,就批评别人为什么不同样拒绝,一些人是没当回事,懒得动这个脑子。那文章能否还能成为今天作家写作的“圣经”,作家心里最明白。心口不一,已经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已经成为在强大体制之中的生存智慧。鲁迅不也提倡“侧身而立”、“壕堑战”吗?

 

  莫言正当创作的黄金年华,也许,他会创作出更有深度更具人类普适价值的佳作。也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